寫網路小說的人靈感哪裡來
❶ 寫小說 主角名字的靈感從哪裡來 求分享
不是有那句話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你先要把自己知識面提高,這樣寫小說就是信手拈來啦,至於名字嘛,你看你寫的人物和現實中的人有沒性格相似的,有就借來用用唄(別一樣,諧音什麼的,你懂得)這樣你在寫小說的時候可以結合現實中這個人的一些事來寫,可以增加真實感哦,最後如果你覺得沒靈感了,可以去外面走走,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也可以聽聽音樂,也許你想要表達的東西就藏在某處風景,某段旋律當中哦
❷ 寫小說的靈感是哪兒來的。求多多回答呀
額,我也是寫小說的,我寫小說的靈感經常是在生活里,更准確的說是在學校里和馬路上。馬路上觀察形形色色的人是比較有用的。而且在想到什麼素材的時候要很快的記下來,不管在什麼時候。
❸ 聊一聊你寫小說的創作靈感源於什麼
夢境
❹ 如何獲得寫小說的靈感
首先,寫作的靈感通常來自於你的積累。
寫不出來或者寫不好內容,多數時候並不是你沒有好的靈感、點子、想法,而是你不知道該怎麼寫,以及肚子里沒有墨水。所以多積累是根本,比如閱讀積累、生活素材積累、練筆寫作積累。
1、閱讀積累方面。書讀得多了,你的寫作素材、寫作思路、知識觀點就會很豐富。在具體寫到某個觀點時,你就可以快速的引用、加工創造、引發靈感,寫出一篇不錯的文章。
古今中外,各式各樣的書籍內容應有盡有,它們早已存在,你需要做的就是去閱讀它、學習它。無論是對於學生還是已經工作的人來說,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想要大量的去閱讀相對也是有難度的,所以我個人建議學習掌握「快速閱讀」的技能,提高一下自己的閱讀效率和能力,練習可以參考我用過的「精英特快速閱讀訓練」,一般練習掌握到一兩千字每分鍾的閱讀速度是非常容易地。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建立晨間閱讀的習慣、遠離以及戒掉社群媒體成癮的習慣、養成作讀書檔案的習慣,都有助於幫你更好地閱讀積累。
2、生活積累方面。生活有多廣,寫作就有多廣。要想在生活中很好的積累,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學習、休息、文娛體育活動,還是走街串巷,或是旅遊觀賞、社會實踐、社區活動中,都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處處多看、多聽、多想、多吸收。
3、練筆方面。經常練筆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要想入寫作的大門,並求得不斷進步,除了多閱讀,多練多寫是非常關鍵的,「文章讀十篇,不如寫一篇」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說寫日記什麼的,但讀完一本書之後,寫寫讀書筆記、讀書感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鞏固你的閱讀,另外也能鍛煉你的整合和寫作能力。在整理讀書筆記的時候,一開始可以用作者的思路(參考目錄)來整理,慢慢的要學好用自己的思路去整理。
另外,也可以從你擅長或是從你喜歡的事情開始嘗試寫起,比如寫一個原創故事,寫一篇游記或做某件事的心得,寫點生活感悟等等都可以。等閱讀積累和寫作能力有所提升之後,你可以隨便找一個關鍵詞,然後以這個關鍵詞為基礎,像思維導圖一樣展開來寫點東西。
另外,靈感確實是可以被激發出來的
這里有一個激發靈感、解決疑難的三步法。
1、打斷。當你苦苦鑽研問題,卻遲遲找不到方法時,我們要主動打斷自己,讓自己停下來去做點其它的事情。打斷會讓我們忘掉對問題的預先假設,從而開拓思路,幫我們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2、激 活。通過「放鬆、輕度用腦、高度用腦」三種休息方式轉換思路,引發靈感。(放鬆比如聽音樂、散步、慢跑等;輕度用腦比如看書、玩小游戲、看新聞等;高度用腦比如琢磨難題、切換做題等)。
3、有意識地進行反思。經過前兩步,對於腦海里浮現出的一些觀點、想法、念頭,進行評估和思考,看要如何使用它們。
❺ 寫小說的靈感哪裡找
1、[音樂里的故事]
如果你是一位熱愛音樂的人,一定可以感受到很多歌曲里都有一個或感人或悲傷的故事。如果你在寫小說的時候靈感枯竭,大可打開音樂,靜靜地聽一曲或悲傷或輕快的歌曲,感受曲調的魅力以及和著曲子的每一個歌詞的意義。如果你熱愛這首曲子,相信這首曲子一定能在你心中引起你的共鳴從而聯繫到你的小說,那麼你的靈感說不定就來了。
2、[看報紙、新聞]
在報紙和電視新聞裡面都有大量新鮮的事物,只要你細心觀察,留心搜羅,一定能找到對你的創作有用的東西。激發你創作靈感的東西可能是報紙上的一句經典的話,也可能是電視新聞里一起民事糾紛。靈感這個東西說來很多時候都是在接觸新鮮的事物的時候突然涌現的。
3、[看美麗的插圖]
現在有很多很有寓意的手畫插圖,大多數唯美的插圖裡面表達的情緒能讓人一眼看出來。如果你熱愛創作,那麼一定要多多欣賞美麗的插畫,插畫就和歌曲一樣,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至於故事如何發展,就看你怎麼想,那麼在想著畫里故事的時候你的靈感說不定就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候閃現出來。
4、[聽老故事]
當創作靈感枯竭寫不出故事的時候,不妨去聽聽別人的故事。個人建議最好聽一聽父母或者長著的故事,有條件的還能去福利院去聽聽那裡的老人一生最難忘的故事。老一輩記了一生的故事一般都非常地讓人動容,這對於所有的創作者來說都是一筆財富,而對於激發靈感來說,也是非常起作用的。
5、[看老電影]
老電影能流傳下來,自有它經典的理由。如果你是一個懂得欣賞的人,定能感受到電影中的經典。創作小說的人大多都無意識地會把各種能利用的東西和自己的小說聯系起來,所以接觸老電影就是去接觸老電影里的經典,從中受到啟發,從而激發自己的靈感。
6、[享受生活]
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你沒有靈感,而是你的大腦過於疲勞。這個時候你不妨放下筆桿好好的享受一下你的生活,放鬆你的大腦,你可以開始一段旅遊、享受一頓美食,或者僅僅只是去泡個熱水澡。總之,去做你喜歡的事情好好放鬆一下自己,靈感說不定就在不經意間如泉水般涌現出來。
❻ 小說的創作靈感主要來源於哪
小說創作-為靈感而寫作 2008-06-12 06:34 作品來自於你知道的東西,你所思考的東西,你所想像的東西,而靈感來自於你的信息儲備。 ——佩姬。賴思克 許多作家,尤其是初習寫作的人,常常認為,要寫得好,就必須有靈感。 這個概念是錯誤的。 這種想法堅信,僅是坐下來寫,而捕捉不到靈感,就不是真正的寫作,這是僱傭文人的做法。 實際上,我們讀到的大多數作品,不管是書還是報紙、雜志上發表的作品,都是作家坐下來寫才完成的。 我們是不是非得要有靈感,才能通過一項考試,取得一個學位,撫養自己的孩子,做腦外科手術,或者修理漏水的龍頭?當然不是這樣。同樣,為了寫作,為了寫得好,我們也不必非有靈感不可。寫作更多的是有賴於實踐。如果你要到有了靈感才動筆,你會寫得極少。 我認識一位作家,她所撰寫的故事,人物性格復雜,情節緊湊,十分吸引人,閱讀她的作品是一種享受。可是,在我認識她的這些年裡,她寫的作品僅有寥寥幾部。為什麼呢?她說,她的靈感已經耗盡。那些沒有完成。未經潤色的書稿積滿了灰塵,按這種速度,她將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任何出版物里了。 有些作家判定,靈感是某種神秘的、無法駕馭的東西,是一種無法抗拒的、磁性的力量。是它把他們推到打字機或電腦跟前,使他們不得不傾吐,如果這種力量丟了,他們將無所事事。 如果你願意,你盡可以等待靈感。但你必須清楚,等待就是借口不去寫作。為什麼你不能在等待的時候寫點什麼,然後看看它究竟會成為什麼樣子?沒有人要你把它一定得交到什麼地方去,或必須留著它。如果你寫出來的東西單薄、枯燥、毫無生氣,你盡可以把它扔掉。 但以後,在你重讀這些作品時,也許會發現一些出乎意料的東西,一種你沒有意識到,但有價值的思考。或許它值得潤飾一番,投出去,某位編輯會接受它。 在寫作時,有時你會感到被某種力量牽引著,詞語不由自主地流瀉到了紙上,使你得到一種強烈的滿足感。即使第二天,你回頭再讀一遍,它仍符合你的期望,是一篇真正的好作品。這是一種令人陶醉的體驗——猶如墮人愛河,但別指望它會天天發生。 通常遇到的情況是,你應要求寫作的東西同樣不錯,同樣有銷路,甚至數量更多。因為,你的創造性總是在一個較恆定的水平上流動,不論你對這些能量有無意識。 你可能會問:「如果我感覺不到任何東西怎麼辦?假如我的腦子里是一片空白呢廣這是個好問題,對它們的回答有兩個。一個是:廣泛。大量地閱讀,這樣你的腦子里才會充滿故事、思想、問題、角色、前提和假設。作品來自於你知道的東西,你所思考的東西,你所想像的東西,而靈感來自於你的信息儲備。 另一個回答是,記錄和整理你的想法。當你忽然想到什麼:一篇文章的主題,一篇小說或短篇故事的情節糾葛,一個有趣的角色個性,一段吸引人的文字,甚至一個你正在思索的問題,把它們大略記下來,寫在索引卡、小紙片或筆記本上。作完這些,你就有事情可做了,你要做的就是坐下來寫作,你再一次開始了工作。 一位教寫作的教師,用激發想像力的寫作練習來激勵學生。他讓班上的同學構思故事的標題:普通的或奇特的,一般的或怪誕的,然後把它們寫在黑板上。他會從中選擇五個,讓每位學生挑選一個標題,寫一篇故事。故事可以朝任一個方向發展,可以輕松、有趣,也可以嚴肅、凝重。但到下周的時候,學生必須完成這篇故事。 這種練習對初學者也是必要的,當你在頭腦里構思出一些標題時,不要急著去挖掘它們。不妨以它們為跳板,去寫一個故事,一篇論文,一首詩,一篇隨筆,或其他什麼。 如果某個標題把你引向了死胡同,那就試試另外一個,總會有一個標題進展順利。由此,你獲得了經驗和約束,這兩者對作家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 每天為自己定一個實際的目標,例如寫上五頁,沒有達到就不要放棄。如果你有其他任務,一頁對你來說更合情理,那也可以。但你定下的目標不應是工作的時間,假如你寫了一個小時,但並沒有完成一篇作品,或者在這一小時內,接電話。喝水、上廁所、找資料,佔去了相當的時間,你等於沒有寫作。 如果你每天都能完成這個目標,一周五天,直到周末,你就會完成數量充實的作品,這是一種你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這不是因為你等待了靈感,而是因為你沒有那樣做。 你在練習技巧方面獲得的經驗越多,字詞和想法就越會流暢自如,這很像學打字,打網球,或學駕車。不用多久,你就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在幾乎任何環境中,寫出高質量的作品了。
❼ 各位有玄幻小說創作經驗的大神,請問你們創作的靈感一般來自於哪裡
套用情節,一般都是主角一開始是廢物,後來得到奇遇,(大多是什麼摔下懸崖里別有洞天了,被神秘之物砸到之類的)然後會看見一個老頭,(大多都白鬍子,因為白鬍子一般都是高人),拜師學藝啊,學成之後呢,出山,一般會先來一個英雄救美的插曲,然後遇強則強,敵人越來越利害,(因為小的都被挑了,打了小的來大的,惡性循環)自己也越來越利害,拖到最後,打到天界神界,主角神功大成,橫掃四方,大結局,最後感情方面,眾多美女只愛一個,或者美女就出來一兩個(這是非種馬)最後主角十數個美女全收的,(這是種馬)。
❽ 哪些寫小說的作家靈感從哪裡來
一瞬間的靈感
就像周傑倫寫歌,總在不經意間忽然靈光一現,就做出來了
❾ 寫小說靈感如何而來
大多數的小說里都有一個故事,所以我們想要寫小說,似乎也該先找個故事。找什麼樣子的故事呢?依著大多數人的認為去選擇故事我們應該選擇復雜驚奇的故事但我認為一開始先應該選擇簡單平凡的故事簡單,人物自然不會很多,把一兩個人物寫好,當然是比寫二三十個人而沒有一個成功的強多了。寫一篇小說,假如寫者不善描寫風景,就滿可以不寫風景,不長於寫對話,就滿可以少寫對話;可是人物是必不可缺少的,沒有人便沒有事,也就沒有了小說。創造人物是小說家的第一項任務。把一件復雜熱鬧的事寫得很清楚,而沒有創造出人來,那至多也不過是一篇優秀的報告,並不能成為小說。因此,我說,應當先寫簡單的故事,好多注意到人物的創造。試看,世界上要屬英國狄更司的小說的穿插最復雜了吧,可是有誰讀過之後能記得那些勾心鬥角的故事呢?狄更司到今天還有很多的讀者,還被推崇為偉大的作家,難道是因為他的故事復雜嗎?不!他創造出許多的人哪!他的人物正如同我們的李逵、武松、黛玉、寶釵,都成為永遠不朽的了。注意到人物的創造是件最上算的事。
為什麼要選取平凡的故事呢?故事的驚奇是一種炫弄,往往使人專注意故事本身的刺激性,而忽略了故事與人生有關系。這樣的故事在一時也許很好玩,可是過一會兒便索然無味了。試看,在英美一年要出多少本偵探小說,哪一本里沒有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呢?可是有幾本這樣的小說成為真正的文藝的作品呢?這種驚心動魄是大鑼大鼓的刺激,而不是使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動。小說是要感動,不要虛浮的刺激。因此,第一:故事的驚奇,不如人與事的親切;第二:故事的出奇,不如有深長的意味。假若我們能由一件平凡的故事中,看出他特有的意義,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它便具有很大的感動力,能引起普遍的同情心。小說
是對人生的解釋,只有這解釋才能使小說成為社會的指導者。也只有這解釋才能把小說從低級趣味中解救出來。所謂《黑幕大觀》一類的東西,其目的只在揭發丑惡,而並沒有抓住丑惡的成因,雖能使讀者快意一時,但未必不發生世事原來如此,大可一笑置之的犬儒態度。更要不得的是那類嫖經賭術的東西,作者只在嫖賭中有些經驗,並沒有從這些經驗中去追求更深的意義,所以他們的文字只導淫勸賭,而絕對不會使人崇高。所以我說,我們應先選取平凡的故事,因為這足以使我們對事事注意,而養成對事事都探求其隱藏著的真理的習慣。
有了這個習慣,我們既可以不愁沒有東西好寫,而且可以免除了低級趣味。客觀事實只是事實,其本身並不就是小說,詳密的觀察了那些事實,而後加以主觀的判斷,才是我們對人生的解釋,才是我們對社會的指導,才是小說。對復雜與驚奇的故事應取保留的態度,假若我們在復雜之中找不出必然的一貫的道理,於驚奇中找不出近情合理的解釋,我們最好不要動手,因為一存以熱鬧驚奇見勝的心,我們的趣味便低級了。再說,就是老手名家也往往吃虧在故事的穿插太亂、人物太多;即使部分上有極成功的地方,可是全體的不勻調,顧此失彼,還是勞而無功。
在前面,我說寫小說應先選擇個故事。這也許小小的有點語病,因為在事實上,我們寫小說的動機,有時候不是源於有個故事,而是有一個或幾個人。我們倘然遇到一個有趣的人,很可能的便想以此人為主而寫一篇小說。不過,不論是先有故事,還是先有人物,人與事總是分不開的。世界上大概很少沒有人的事,和沒有事的人。我們一想到故事,恐怕也就想到了人,一想到人,也就想到了事。我看,問題倒似乎不在於人與事來到的先後,而在於怎樣以事配人,和以人配事。換句話說,人與事都不過是我們的參考資料,須由我們調動運用之後才成為小說。比方說,我們今天聽到了一個故事,其中的主人翁是一個青年人。可是
經我們考慮過後,我們覺得設若主人翁是個老年人,或者就能給這故事以更大的感動力;那麼,我們就不妨替它改動一番。以此類推,我們可以任意改變故事或人物的一切。這就彷彿是說,那足以引起我們注意,以至想去寫小說的故事或人物,不過是我們主要的參考材料。有了這點參考之後,我們須把畢生的經驗都拿出來作為參考,千方百計的來使那主要的參考豐富起來,象培植一粒種子似的,我們要把水份、溫度、陽光……都極細心的調處得適當,使他發芽,長葉開花。總而言之,我們須以藝術家自居,一切的資料是由我們支配的;我們要寫的東西不是報告,而是藝術品--藝術品是用我們整個的生命、生活寫出來的,不是隨
便的給某事某物照了個四寸或八寸的像片。我們的責任是在創作:假借一件事或一個人所要傳達的思想,所要發生的情感與情調,都由我們自己決定,自己執行,自己作到。我們並不是任何事任何人的奴隸,而是一切的主人。
遇到一個故事,我們須親自在那件事里旅行一次不要急著忙著去寫。旅行過了,我們就能發現它有許多不圓滿的地方,須由我們補充。同時,我們也感覺到其中有許多事情是我們不熟悉或不知道的。我們要述說一個英雄,卻未必不教英雄的一把手槍給難住。那就該趕緊去設法明白手槍,別無辦法。一個小說家是人生經驗的百貨店,貨越充實,生意才越興旺。
旅行之後,看出哪裡該添補,哪裡該打聽,我們還要再進一步,去認真的扮作故事中的人,設身處地的去想像每個人的一切。是的,我們所要寫的也許是短短的一段事實。但是假若我們不能詳知一切,我們要寫的這一段便不能真切生動。在我們心中,已經替某人說過一千句話了,或者落筆時才能正確地用他的一句話代表出他來。有了極豐富的資料,深刻的認識,才能說到剪裁。我們知道十分,才能寫出相當好的一分。小說是酒精,不是攙了水的酒。大至歷史、民族、社會、文化,小至職業、相貌、習慣,都須想過,我們對一個人的描畫才能簡單而精確地寫出,我們寫的事必然是我們要寫的人所能擔負得起的,我們要寫的人正是我們要寫的事的必然的當事人。這樣,我們的小說才能皮裹著肉,肉撐著皮,自然的相聯,看不出虛構的痕跡。小說要完美如一朵鮮花,不要象二簧行頭戲里的「富貴衣」。
對於說話、風景,也都是如此。小說中人物的話語要一方面負著故事發展的責任,另一方面也是人格的表現--某個人遇到某種事必說某種話。這樣,我們不必要什麼驚奇的言語,而自然能動人。因為故事中的對話是本著我們自己的及我們對人的精密觀察的,再加上我們對這故事中人物的多方面想像的結晶。我們替他說一句話,正象社會上某種人遇到某種事必然說的那一句。這樣的一句話,有時候是極平凡的,而永遠是動人的。
我們寫風景也並不是專為了美,而是為加重故事的情調,風景是故事的衣裝,正好似寡婦穿青衣,少女穿紅褲,我們的風景要與故事人物相配備--使悲歡離合各得其動心的場所。小說中一草一木一蟲一鳥都須有它的存在的意義。一個迷信神鬼的人,聽了一聲鴉啼,便要不快。一個多感的人看見一片落葉,便要落淚。明乎此,我們才能隨時隨地的搜取材料,准備應用。當描寫的時候,才能大至人生的意義,小至一蟲一蝶,隨手拾來,皆成妙趣。
以上所言,系對小說中故事、人物、風景等作個籠統的報告,以時間的限制不能分項詳陳。設若有人問我,照你所講,小說似乎很難寫了?我要回答也許不是件極難的事,但是總不大容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