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金庸與梁羽生武俠小說之約

金庸與梁羽生武俠小說之約

發布時間: 2021-08-09 06:49:16

『壹』 來說一下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 懂得來

金庸
金庸的武俠小說之所以能稱得上中國現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就在於它們表現出鮮明的個性。簡而言之,金庸的武俠小說在題材的選擇、人物的塑造和展現社會時代風貌方面有鮮明特色,它們在創作技法上獨樹一幟,具有範式意義。[24] 金庸閱歷豐富,知識淵博,文思敏捷,眼光獨到。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了形式獨特、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
古龍
古龍的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創造性的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融入其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古龍式武俠小說風格,古龍成功地運用了寫景、寫情、寫心態的新派寫法,又兼顧中國傳統小說環環相扣、撲朔迷離的情節安排;有實寫,有虛寫;有重筆描摹,有輕筆帶過;有警句格言,有精采對話;有對內心世界的挖掘,有對氛圍的巧妙渲染;有張有弛,有情有味;有峰迴路轉,有絕處逢生;有悲涼也有幽默;有扣人心弦也有馳騁想像;層出不窮而敘而不亂,懸念迭起而合乎情理;感人肺腑而催人淚下,欲罷不能而回味無窮。古龍的話:「一個人如果沉溺於酒,必定有他傷心的事,而傷心的人必定是多情的人。」他打破了以往武俠以段為主的方式,大量使用短句,一句一段的排列方式。按古龍自己的說法:「長句讀來如浩盪大河一瀉而來,突然以短句相接,猶如一把劍把水截斷,可以收到波瀾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確實,古龍作品裡盡管短句很多,但是文字的優美依然亮麗。古龍的作品永遠在弘揚真、善、美,在他的筆下,無論如何凄厲的故事都能讓人感覺出一絲淡淡的溫暖。對人性的了悟以及在這了悟後的寬恕,是古龍所要表達的主題。
梁羽生
「以俠勝武」是梁氏的一個基本觀點,也是梁氏武俠的基本出發點,由此而產生的結果也是梁氏始料不及的。梁氏的「俠」是一個和當時政治觀念聯系很緊密的概念,不是單單的行俠仗義。梁氏受左派思想影響很深,尤其是抗日救亡時那種強烈的民族責任感。梁氏任職於《大公報》,屬於左派報紙而且基本上與大陸政府保持一致,梁本身在近三十年的創作生涯中一直屬於左派。所以梁氏小說中強烈的左派階級斗爭的思想就不奇怪了,況且六十年代的香港的政治氣味很濃,金庸小說和政治往往也有很多的聯系。左派的文藝創作思想的得失暫不去考慮,梁氏很強的政治與時代責任意識決定了「以俠勝武」。對俠義的宣揚是一種時代責任感的體現,也是一種積極的創作態度,梁氏三十載牢守這個理念,證明他是一個極其有責任感的作家,而且證明他在試圖開拓一條提升武俠境界的道路。只局限於江湖恩怨的武俠,沒有一個積極的思想理念的武俠,永遠不能突破武俠的平庸。
梁氏前期作品中俠義的宣揚還是比較成功的。盡管梁氏過於沿用左派「史論」,把俠義理解為農民階級對地主階級的階級斗爭,但天山七劍馳騁草原反抗異族的侵略,玉羅剎岳明柯等人反抗魏忠賢的鷹犬,營救忠良,尤其張丹楓的大俠之風,南霽雲段圭璋在安史之亂為國死難的豪傑之氣,真正把俠義與時代責任聯系起來,開拓了武俠的境界。
梁羽生曾為自己撰寫了一副對聯:俠骨文心笑看雲霄飄一羽,孤懷統攬曾經滄海慨平生。此聯既含有書的名字,又在聯尾暗嵌自己的名字,正是一生淡泊名利的寫照。
風格比較
一、小說內容選取
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都注重歷史事件的重現,就這一點而言,金庸的表現尤為突出;梁羽生則是把虛構的人物來強化歷史氛圍;古龍的小說卻是基本拋開了歷史背景,用感性來直探人生。
二、小說武功特點
金庸小說的武功,融中國武術和諸子百家文化等傳統文化於一爐,境界高深、神奇莫測;而梁羽生小說的武功,一招一式,細膩逼真;古龍小說的武功則以「怪招」取勝,重境界而輕招式。
三、小說人物性格特點
金庸小說人物具有「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的矛盾復雜性格;梁羽生小說的人物性格則更貼近生活,凸顯真實人性;古龍小說多寫變態人格,體現神秘怪異的人物性格。
四、故事情節構思
金庸小說往往開篇平平,隨著事件的發展,而神奇莫測地展開,故引人入勝、扣人心弦;梁羽生小說是開篇引人,中間則是暴風雨前的平淡,結局而盪氣回腸;古龍小說的故事情節,曲折而動人。
五、作家語言風格
金庸小說的語言,典雅古樸、生動活潑、富於變化,且又詼諧逗趣;梁羽生小說的語言,以章回小說的形式來陳述,多用詩詞歌賦和民歌俗語,富有神采;古龍小說的語言則是多採用短句,力避平鋪直敘,揮灑肆縱。
在網路上搜的,望能採納

『貳』 『當年金庸與梁羽生訂下武俠小說之約』是什麼

一、事件;
1950年,《大公報》的子報《新晚報》創刊後,金庸去做副刊編輯,與梁羽生一個辦公室。據傳,金庸與梁羽生訂有武俠小說之約:幾十年後回顧,看誰寫得好。
二、武俠小說之約:
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金庸與梁羽生約定:看誰寫的武俠小說更好(在幾十年以後回顧的時候)。
三、背景;
在《大公報》下屬的《新晚報》工作時,羅孚有兩位後來名滿天下的同事,查良鏞(金庸)和陳文統(梁羽生),兩人共同的愛好是圍棋和武俠小說。
四、人物簡介:
1、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 ,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96年至1997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8年,獲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 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梁羽生(1924年3月22日~2009年1月22日),原名陳文統,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大旗,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梁羽生為人正派,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2009年1月22日,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歲。
代表作品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在評價自己的武俠創作地位時,梁羽生曾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另有筆名陳魯、馮瑜寧、梁慧如、李夫人、馮顯華、幻萍、佟碩之、鳳雛生。

『叄』 金庸 古龍 梁羽生的武俠有什麼關聯

金庸的武俠世界裡,主人公一開始大多都不太厲害。讀者可以看到主角的成長過程,自我努力,和巧遇奇緣的綜合,慢慢變成了天下一流的高手。而在這個過程中,主角大多能結交個很可愛的女孩,層出不窮的好運也往往由助人為樂,不貪,善良等美德帶來。這是金庸的童話:成長過程中的故事總是最多姿多彩的。等你看到主角大成之時,這本書的第三十九、四十回也就到了。 古龍的童話呢?一個武林奇才,幾乎誰也不知他的武功是哪裡來的,也幾乎從沒敗過。甚至沒人見過他出手(他會略帶寂寞地告訴你:「見過我出手的人,都死了。」),面對一個天底下最神秘的大陰謀,大黑色組織,大懸案,全靠主人公的機智,武功,魅力一個人來解決。他身邊也會有美女,也會有奇遇,但美女只是解他寂寞,奇遇只是助他脫險,而不是與他貼心,助他成長的那種。等到案件解開,賊首失敗,真相大白時,你就已翻到了書的最後一頁。 金庸的小說,男主角木呆如郭靖,聰明如楊過,豪放如蕭峰,無賴如小寶,女角也是或美如天仙,或聰明絕世,加上奇遇怪事層出,按理講和讀者生活中的世界是大不相同的。和讀者的個性也是毫不相似。但讀起來仍覺得篇篇故事如在眼前,栩栩如生。(網上想娶金書女角的,想當男角的,大有人在,可為一證) 古龍的小說,我認為是以情節詭異取勝,論起可信度卻不太行。古龍對那些小角色不知是不屑花筆墨,還是不會花,總是寫得千篇一律。還時常有那種在一個小街上忽然所有人(老婆婆,擔夫,乞丐……)都忽然變成高手用所有武器攻擊我們主角的可笑場景。難怪讀古龍書總是覺得那是另一個世界裡的事情,有些遙遠。其實即便主角,古龍也不是寫得很正常,大多數有一種受虐後自認偉大的孤獨。

『肆』 金庸,古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

古龍的《七殺手》,短小精悍,布局巧妙,構思新奇,意境深遠。

『伍』 梁羽生和金庸在寫小說上有什麼區別

一)金庸 成名比梁羽生晚,而盛名卻遠遠的超出了其餘的三位,其之大成。 1、小說中吸收了大量的古典文化的精髓也兼容吸納了西方小說的一些思想與流派;其對武俠小說最大的貢獻是將中國的古典文化完全融入了武俠小說中,其中最出色的是金庸先生所創造的武功招數,在金庸之前武功的名稱單調而重復,但是在金庸的手下卻一改舊風,將琴(笑傲江湖),棋(天龍八部的逍遙子)、書(神鵰俠侶的朱子柳)、畫(笑傲江湖的丹青子),甚至創造了例如百花錯拳,黯然銷魂掌這些心情武功套路,而且對於過招的描述更是讓我等看的如痴如醉。 2、故事情節盤枝錯節,神來之筆層出不窮,往往金庸的小說起首皆看似普通,平平無奇,越是到後面越是紛繁復雜,情節變幻莫測,峰迴路轉,看得不忍釋卷。代表作木莫過於射鵰三部曲以及天龍八部。 3、對於情感的描寫與心理的描寫登峰造極,金庸的小說中有不少的古文詩詞,其中也有一些是金庸個人自己填詞之類的,這些輔助的運用對於情感的描寫與烘托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神鵰中的「問世間情為何物」這句詞也恰恰是因為金庸的小說而廣為流傳。如果留心的話,應該讀讀天龍八部的四十回目,金庸的寫情之老到與毒辣,無人能比。 4、不斷的求新求變,許多人對古龍,溫瑞安的求新求變頗為肯定與贊賞並視為對武俠的最大貢獻,而實際上我對此觀點不以為然,真正對武俠小說的求新求變功勞最大者乃金庸,須知道,古龍與溫瑞安對於武俠的求新求變只是流於文字的寫法上,而對武俠這個主題並無多少實質性的貢獻,這點從兩位的小說中的人物性格大量雷同可以看出,而今用對於武俠的求新求變確實從武俠這個詞語本身來入手並經入佳境的,如果把金庸的作品從頭到尾瀏覽一遍的話,應該有這樣的印象,從早期的《書劍恩仇錄》的正邪對立並以漢族的代表人物陳家洛作為主線的情節,到中期的《天龍八部》的契丹族的蕭峰作為歌頌並贊揚的對象,到後期的封筆之作《鹿鼎記》中的雜種韋小寶這個絕世大英雄作為主角,金庸不斷的在摒棄狹隘的民族觀,從《飛狐外傳》中的江湖恩仇到《射鵰》中的民族抵抗,今庸在不斷的詮釋與修正「何為武俠」這個詞語的概念與范圍,而這兩點正是金庸書最大的魅力所在。而早期的一些武俠小說對於武俠的定義就是江湖恩仇與廝殺,而金庸向我們展示了武俠世界不僅僅是血腥的廝殺,更多的是一些讓我們為之振奮,為之心動的元素。 5、對於武俠故事的定位,早期的武俠小說對於主人公的武功總是這么幾個套路,要麼誤服千年靈芝,要麼被退隱江湖的武林怪傑輸入一身內力而猛然傲視武林,更有多個美女投懷送抱,最終大仇得報,美女得抱,爽哉爽哉,此類小說看得最多的是「幾甲子功力」「俊朗」這類的單詞,而在金庸梁羽生時代對這個情況一掃而空,尤以金庸作品中對於愛情堅貞的這個定義最為催人淚下,唯一例外的是韋小寶這個傢伙,得到了七個美女老婆。 (二)古龍: 對於古龍的喜愛雖然遠遠比不上對金庸的喜愛,但是按照武俠四大家來說,古龍還是一直在我的心目中排名第二的,古龍作品對於武俠的貢獻應該莫過於他出色的借鑒了西方偵探小說的理念以及***一些武俠小說的意識流(如果有心的話可以看看***有一本武俠小說《宮本武藏》,這本小說中可以發現與古龍好多的寫法類似的地方),對於武功的描寫獨辟蹊徑,古龍對於過招過程的描寫並不擅長,但是他巧妙地利用了一種古龍式的過招場面來獲得新的高峰,古龍筆下的武俠場面幾乎沒有多少過招的寫法,而是把過招前的環境渲染得淋漓盡致,雙方心理的描寫,雙方外部的描寫,風雨欲來,烏雲壓城一樣的緊張,而真正過招的時候,古龍創造了武俠的一個名言:「真正的高手之間的過招往往只需要一照就足夠了,任何一點點地錯誤都可以造成致命的失敗。」這種手法把武俠推向了另外一座巔峰,其中代表的莫過於小李的飛刀,西門吹雪的劍,陸小鳳的靈犀指,楚留香的輕功..... 古龍對於武俠的另一個貢獻是古龍體,這種題材被後來大量的仿製抄襲以至於泛濫成災,但是古龍創造了這個,並在他的手中將這個手法發揮的極致,古龍的早期作品大多平凡無奇,唯有《護花鈴》初顯風范,可惜被代筆者把結局寫的一塌糊塗(所以現在的護花鈴甚至有兩個版本,一個是無結局的,一個是有結局的),到了《鐵血大旗》《綩花洗劍錄》《情人箭〉開始為一個代表期,這段時期的主角大多豐滿,故事情節復雜,而到《楚留香》看是,古龍體開始顯露出王者風范並在楚留香這部作品中發揮的酣暢淋漓,(後期的陸小鳳與楚留香比起來,似乎抄襲了不少),這個古龍體正是古龍對於武俠小說的貢獻,也是古龍真正成為武俠大家的一個標志。 不過古龍與金庸比起來差距是:古龍的英雄人物中大多雷同,機智與運氣是幾乎他作品中所有英雄都具備的兩個元素,而且古龍的小說中對於女性的不尊重,古龍的筆下幾乎沒有什麼值得稱贊的女性,正是這些的大量被運用復制,使得古龍的小說影響力的長久性比不上金庸。但是對於武俠小說的貢獻,古龍當仁不讓的走在了金庸的後面而俯視群雄。 不過古龍卻有一點是金庸所沒有嘗試過的,那就是現代武俠小說,提到古龍,不能忘記《槍手·手槍》這部現代感的小說,也許有人說這部小說更像一部偵探現代小說,而實際上古龍是運用武俠的元素將現代故事採用武俠的手法來寫,這部小說如果是古龍的愛好者的話一定都會看過。 許多人說古龍的小說千篇一律,到了後期越看越沒勁,確實古龍的作品從楚留香開始慢慢的陷入了一種模式,這是古龍的悲哀,也是讀者的悲哀,對於市場的妥協以及古龍的性格所致,後來的武俠小說雷同的很多,但是這點並不是說明古龍就放棄了蛻變,又必須提到古龍的最後一部小說《獵鷹賭局》,這部小說在古龍的小說中是為數極少的短篇武俠,而兩個短篇所組成的小說開始採用的大量的新鮮的語言,古龍開始在修改自己的風格,並努力創造新的一種武俠小說的寫法,實際上這部小說也確實慢慢的顯露出了一種新的寫法。這部小說中古龍很少採用了以前那種敘述的風格,而變得沖淡平實了(可能與古龍那個時期剛剛出院有關),可惜就在這個轉折點上,古龍死了......... 也許是失去了一位大家,但我心痛失去了一種對武俠的新的貢獻。 (三)梁羽生 梁羽生可以用一個「四平八穩」來形容他在武俠中的地位,不可否認,梁羽生對於新派武俠的貢獻功不可沒,他的龍虎鬥京華的問世開始改寫了武俠小說從環珠樓主,平江不肖生時代所締造的武俠神化,把武俠小說的人物平民化,真實華,這點影響了後來的金庸以及所有的武俠小說作家,這點上樑羽生功勞是很大的。 梁羽生的作品在早期的人們讀來賞心悅目,但是對於我這樣年齡的人讀來卻不是很吸引,我認為的主要缺陷有: 1、梁羽生作品中的人物正邪十分明顯,不管是名字,擅長的武功都一眼可以看出這個人物的正邪。 2、故事情節的拖沓性,梁羽生的故事往往大量的延續並展開,從爺爺寫到父親寫到兒子寫道孫子寫到重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初看還覺得新鮮,看到兒子輩的時候就有點忍不住了,看到重孫子都出來的話更是怒火攻心了,梁羽生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其父輩或者師傅大多在上一個故事都是作為主角來寫的,這點上早就了梁羽生小說的永遠無法大氣的一個缺陷。 3、敘述的歷史化,同樣的借鑒歷史作為武俠的輔助,金庸對於歷史的借鑒總是採用一分實,九分虛,卻讓人讀來頗為相信,但是梁羽生對於歷史的借鑒卻採用的是五分實五分虛甚至更多的實更少的虛,讓人讀得時間長了覺得像在看歷史小說一樣,這點正是梁羽生小說致命的缺陷。 4、寫外過多,寫內過少,在梁羽生的小說中,很少能看到大段大段的內心描寫,而對主人公的行為以及語言卻傾注了大量的筆墨,要知道,缺乏內心描寫的文字遠遠沒有內心豐富的來得更能感染讀者,這點上與金庸對比起來,差距十分的遠。這也是梁羽生雖然成名早於金庸但是盛名遠遠不及金庸的原因。 梁羽生像一個武夫,而金庸如同一位儒者,兩者區別可見一斑 追問: 能用你的話來告訴我么?

『陸』 古龍與金庸的「武俠小說之約」是什麼

應該是金庸與梁羽生訂下武俠小說之約吧。就是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金庸與梁羽生約定:看誰寫的武俠小說更好(在幾十年以後回顧的時候)。

『柒』 對比分析金庸,梁羽生,古龍小說的特點

以作品內容而論,梁羽生、金庸的武俠小說注重歷史環境表現,依附歷史,從此生發開去,演述出一連串虛構的故事。但從攝用歷史材料來看,兩人又有明顯差別;梁羽生是虛構人物和事件,置入歷史背景中,以此來強化歷史氛圍;金庸則直接取來歷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俠小說,其歷史人物、事件,金庸寫來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亂真。兩者都對歷史進行了再認識、再評價,從作品含有的歷史厚度而論,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層,其寫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龍的小說則根本拋開歷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憑感性筆觸,直探現實人生。古龍的小說不是注重於對歷史的反思、回顧,而是著重在對現實人生的感受。現代人的情感、觀念,使古龍武俠小說意境開闊、深沉。

就小說人物的主流傾向而言,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邪嚴格區分,人物的社會內涵豐富,但人物性格單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金庸武俠小說人物性格復雜,具有一種反傳統精神,小說人物亦正亦邪,危步於道德的懸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墜,具有「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的復雜、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復雜、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復雜、矛盾之上,這樣,人性的發掘就有了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意義。古龍小說最注重的是人性的體驗,他常用細膩的筆觸去描寫人物微妙而復雜的情感,常用生與死、幸福與痛苦這樣尖銳對立的矛盾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高貴獨立的人格,以此來揭示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真諦。在古龍小說中,多寫變態人格,追求外化怪異人物性格的刻畫,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誕、神秘、孤僻、行事固執,自尊心強,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種子。這種情況可能與古龍的身世、心境、經歷有關。

談到小說情節,古龍武俠小說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說有明顯不同。三位大家都善於編織故事,他們的小說情節都十分曲折,構置巧妙,懸念層出不窮,伏線引出千里,環環相扣,此呼彼應。梁羽生武俠小說情節前工後拙,開篇十分吸引人,以後的情節則漸趨平淡,顯得有點才氣不足。金 武俠小說恰恰相反,往往開局平平,隨著情節的展示,人物紛紛涌現,情節盤根錯節,主幹巍峨,枚葉繁茂,寵大縝密的構思,詭異莫測的布局,奇跡聯翩,回環波動,攝魂奪魄,回腸盪氣。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爐火,小說情節猶如爐火上的一壺水,火越燒越旺,水越來越滾。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又不相同。他的小說從頭至尾都跳動著最強的音符,情節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著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計中套計,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變幻莫測。小說情節的發展根本無法預料,驚險頻出,令人喘不過氣來,而全書的縝密無隙又讓人口服心折。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營構的確堪稱一絕。 至於小說武功描寫,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風格。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武功」,虛幻中寫實性很強,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細膩而又逼真,緊張激烈,誇節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備道德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徵著善良、仁慈,既利於攻敵防衛,又有益於修心養性,而邪派武功則非常霸道,歹毒殘忍,意味著邪惡,如修羅陰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漸進,發展緩慢,但根基扎實,邪派武功進展神速,卻容易走火入魔,貽害終身。幾此種種,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單調。比起梁羽生來,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將武功描寫與中華民族的文學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書畫,九宮八卦,醫道,用毒,皆可化為絕世神功,並將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精神作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還著力描寫人物練功的艱難歷程和堅韌性格,並有聲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禍得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必然寓於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詼諧有趣,在激烈的打鬥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古龍的「武功」風格與眾不同,他是以「怪招」取勝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邊城刀聲》中寫葉飛的「飛刀」絕技,「天上地下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的『飛刀』在哪裡,也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麼發出來的。刀未出手前,誰也想像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天上地下,你絕對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種偉大的精神,就絕不能發出那種足以驚天動地的刀!飛刀!飛刀還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並不是殺氣,但卻比殺氣更令人膽怯。」這里所寫的「飛刀」,已不是一種純粹的武功,而是一種高尚人格,偉大的精神,即葉飛老師李尋歡那種「仁慈、博愛」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古龍的「武功」又強調「攻心為上」,舉凡人物的性情、情緒、脾氣、衣飾、環境,乃至肌肉的顫動、松緊等,都會對武功的發揮產生影響,而高手決戰是不容有絲毫錯誤的,「他們的心情,他們的神態,他們站著的姿勢,都是絕對完美的。」 在這種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間,生死立判。古龍的「武功」還表現出一種境界——禪的境界。它以徹心見性為宗旨,對敵手的體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認識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確地體察敵手武功的弱點。這種忘我境界是一種經過長期訓練後所達到的隨心所欲的自如狀態,在這種忘我狀態中,戰斗者已成為「無意識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為觀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對面的敵人;在這種狀態中,身劍合一,戰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武功的威力,一擊之下,毀滅敵手。正因為古龍「武功」有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風格別具特色:無招無式,簡短有力,重在精神,一擊見效。

古龍小說在語言、技巧上,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獨家風格。梁羽生小說的語言文采飛揚,字里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又常常用詩詞歌賦、民歌俗語點綴其間,以創造優美的意境、氣氛,烘託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小說技法以傳統繼承為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敘事中有著明顯的說書人的口氣,表現出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文筆俊爽、瀟灑、詼諧逗趣而又富於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吸收西方小說的創作技巧,中西結合,使小說結構既精巧、繁復,又謹嚴、完整。古龍小說的語言句式短,句法多變,簡潔、俐落、灑脫。文章隨意揮灑、虎虎有生氣,敘事力避平鋪直敘,行文多跳躍抖動,情節驚險蹊蹺而又不違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說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風度的話,那麼金庸就是博採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樸、慷慨多氣,又詼諧幽默、妙語解頤,揮灑肆縱,多樣統一地開創了一代武林新風,是「武壇」的絕頂人物!至於古龍,則是大膽恣肆,不守成規,逞才離藻,笑傲「江湖」,力求新穎變化而又意蘊深邃的武林怪傑。

『捌』 金庸與梁羽生在小說中有哪些互相揶揄的細節

金庸和梁羽生生平互不待見又惺惺相惜,在政治立場上樑羽生經常被打成左派,為此曾被金庸的老友倪匡攻擊,梁羽生也黑過金庸是滿洲遺老。有一位ID佟碩之的網友曾經寫過《金庸梁羽生合論》,將二人小說的區別分析得入情入理。如果連佟碩之這位網友都不認識,就不要說了解金庸和梁羽生啦。
韋小寶不僅叫晦明這么簡單,他和天山派的晦明就是同時代的人,邙山派掌門呂四娘就是韋小寶的師妹。韋小寶和楚昭南可能相識,因為他們都曾負責保護五台山出家的那個人。在鹿鼎記里韋小寶和九難的對話中金庸就已經留下伏筆,將來九難會收七八個本領高強的徒弟。跟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一樣,這些傳說歷來就有,非梁羽生或金庸發明。香妃的故事在還珠格格也有,總不至於再把紀曉嵐的故事扯進去吧?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獨臂神尼門下弟子
阿琪、阿珂、韋小寶、了因、周潯、路民瞻、曹仁父、白泰官、李源、甘鳳池、呂四娘
我岳鳴珂就是天山派掌門,沒錯你虛竹就是天山靈鷲峰的掌門人,有什麼不對嗎?

福康安不是好人,整天拉攏武林高手對付反清義士。幸好有胡斐、唐經天、金世遺、杜小月等人對付他。楚昭南和張召重也經常被拿做來比較,楚昭南還當過吳三桂的劍客,所以韋小寶大概認得他。總之,這兩人是名門正派出身,卻投靠清廷無惡不作,常令讀者狠得咬牙切齒。這兩人各自有一把名劍,一為游龍劍,一為凝碧劍。楚昭南向上飛紅巾,張召忠想上船......張召重想上霍青桐。
宋代時星宿海有一位大魔頭叫丁春秋,後來星宿海更出現梁羽生筆下第一大魔頭喬北溟,若論武學之造詣,他幾乎接近珠穆朗瑪的地步了。梁羽生筆下似乎還有一個打醬油的摘星上人也隱居在星宿海,與丁春秋的弟子摘星子到是一對。
白駝山都隱居有一個大魔頭,歐陽鋒和宇文博都是復姓,好像這樣才顯得牛逼。作為當世第一大魔頭,宇文博和歐陽鋒都具有梟雄氣概,宇文博的絕招是火焰刀和寒冰掌,將兩種不同屬性的功夫同時修煉,一看就知道很牛逼。鳩摩智也來自西域,宇文博會火焰刀還是挺正常的。他還會明駝千里和彈指神通,歐陽克也使用過明駝千里的招數。歐陽鋒為了九陰真經偷襲全真教,被王重陽打成重傷。宇文博偷襲展靈鯤,想要奪取武功秘籍也被打成重傷。而且白駝山的葯物都很出名,甚至被某電視劇拿來做壯骨粉廣告。

『玖』 金庸和梁羽生小說的真實性

這也太復雜了吧。
簡言之,金庸是將虛幻的人物置於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梁羽生則是將真實的穀物置於虛構的歷史事件中。
再奉送古龍的小說是虛幻的人物置於虛構的歷史。

『拾』 要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全集)

熱點內容
穿越異界男主完結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7 21:28:08 瀏覽:951
張曼菱的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27 21:19:37 瀏覽:676
關於漁場的女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7 21:01:51 瀏覽:147
男主是系統的小說言情 發布:2025-07-27 20:47:23 瀏覽:75
現代言情兵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7 20:38:07 瀏覽:414
校園小說女主角特別的安靜 發布:2025-07-27 20:19:32 瀏覽:597
現實題材軍婚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7 20:19:29 瀏覽:739
免費的康熙大帝3聽書 發布:2025-07-27 20:17:44 瀏覽:395
不狗血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7 20:12:25 瀏覽:324
飛言情連載的古風小說 發布:2025-07-27 19:57:28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