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道術玄幻小說
❶ 介紹幾本玄幻修仙小說
蕭鼎的《誅仙》經典之經典。。樓主應該看過了、、
牛語者的《仙劍神曲》和《仙羽幻境》兩部有關聯,《仙羽幻境》是《仙劍神曲》續集 很好看!!!另外《劍諜》也不錯。。合稱牛大三部曲。。
辰東的《不死不滅》和《神墓》也有關聯
《神墓》「神死了……魔滅了……我還活著……為什麼?為何讓我從遠古神墓中復出,我將何去何從?」 神魔陵園除了安葬著人類歷代的最強者、異類中的頂級修煉者外,其餘每一座墳墓都埋葬著一位遠古的神或魔,這是一片屬於神魔的安息之地。一個平凡的青年死去萬載歲月之後,從遠古神墓中復活而出,如林的神魔墓碑令他感到異常震撼。
《塵緣》從一開始,青石(顧清)無意縱走一隻天妖,被降罪打入濁世,而那位巡界仙人(洛風)也因此被清退仙班,在墮入輪回之前,兩仙人相約三生。這個謫仙,自然引起正魔兩道的搶人大戰,只是令人萬萬想不到的是,謫仙早被殺害,而他們爭奪的這個人,卻是一個客棧跑堂打雜的小廝(紀若塵),只是掛在他項上的那塊青石,卻又是實實在在的仙物,難道這次輪回連仙物都錯認了主兒。到輪回的最後一世,兩個仙轉了這么多世一直都是人,但那個小妖在前面的那麼多世沒做過人,但卻在每一世都以非人之身救過小仙,因此最後一世他也成人了。《塵緣》寫的就是最後一世的故事,本來應該是這兩個仙人順理成章的完成輪回飛升仙界的,但卻因為這個小妖這么多輪回執著的追隨,而變得沒法了斷,撲朔迷離。
鳳歌的《昆侖》與《滄海》我就不介紹了。。是武俠類的。。樓主自己看看吧。。最後推薦的這幾本我都看了好幾遍了。。贊!!
《惟我獨仙》
天上地下,惟我獨仙
神州大地,西域邊陲,因最好的朋友相譏,他走上了一條自己從未想像的路。
連雲仙宗,神州正道七大宗派之「末」,五年一度收徒之日,迎來了唯一如乞丐般的五代弟子。
修真之門從此敞開,調皮聰慧的孩童能否成長為霸絕天下的仙人,請閱本文——惟我獨仙。
《莽荒仙俠傳》――作者:秦茗
主角的出場鏡頭有點意思,打破人們固有的聯想。故事才剛開始,古靈精怪神神秘秘的主角夾在一堆貪戀寶物的靈異之中將會有何作為?幾方人物的出場井井有條,情節緊湊,角色形像生動。
❷ 求一部關於中國道術的玄幻小說,主角小一點,就用道術打怪就好了,最好是慢慢成長起來的
《茅山後裔》《中國最後一個道士》
❸ <茅山後裔> 小說寫的是什麼故事
茅山後裔是一本說中國傳統秘術茅山道術的小說,作者為了加強這種玄幻色彩,把自己的網名取為大力金剛掌。這本書無中生有的虛擬了一個茅山道術,說這種茅山道術的後人張國忠、張毅城父子運用道術在天下人間為民伸冤、揭破千古謎團的故事。小說中的人物跨越各種地域,經歷各種文化,把這種所謂的茅山道術發揮到及至。小說茅山後裔一出現就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這部小說參加了2006年新浪讀書舉辦的原創文學大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茅山後裔起點中文登載的比較全,但也不是很完整,這是作者和版權所屬網站事先約定的,主要是怕盜版。
看過茅山後裔全文後,會對這本小說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盡管作者一再說本書純屬虛構,但還是有人追問小說的真實性,甚至有人追問秘術茅山後裔現在的傳人,因為很多人聽說過中國有茅山派。為了防止出現意外,作者一再強調不要模仿故事中的陣法、動作,否則後果自負。不論事情怎麼發展,能夠把故事說得讓很多人相信也是作者的一種功夫。這本書的讀者比較多,受社會的關注度很高,茅山後裔網路一下,會看到四十多萬的搜索結果,可見它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
❹ 我想找幾本關於道術的小說。各位大大幫小弟留意下在此先謝過了
燕壘生的《道可道》,《貞觀幽明錄》
燕大的道術描寫都是有考據的,據稱他收藏了一本《道法匯源》,除了國家圖書館的,就是孤本了~
我摘一段吧:閃電落地的所在是刺桐西北方的一座小山。此間距刺桐城已遠,周圍荒無人煙。從前山腳還零星有幾戶人家,因為剛遭了一場大災,死的死,逃的逃,已是一個人都不剩了。
宗真身法如電,趕到那座小山前,還隔得約摸半里,忽然聽得從那小山有笛聲沖霄而上。遠遠望去,那山坡上隱隱似有幾個人在,其中一個坐在一張胡床上,邊上有十來個人侍立,吹笛的正是那倚坐在胡床上之人。臨風弄笛,吹的是一曲《白鶴飛》。《白鶴飛》是道門大麴之一,清幽浩渺,令人聽了有出塵之想。這等情形,彷彿貴族公子出遊一般,只是在這樣一個深夜裡,又是這般荒無人煙的野外,就顯得大是詭異。
當走到跟那些人還有數十步時,宗真停住了腳步。他與張正言神交已久,雖只見過一面,也知道正一教出巡,排場大得很,這般有六七個侍從倒也不奇。他雖不曾見張正言吹過笛,但歷代天師都是才華出眾之輩,這一曲《白鶴飛》飄飄欲仙,不是平常人吹得出來。他緩步上前,揚聲道:「前面可是正一教的道友么?」
宗真剛一說話,笛聲嘎然而止,踞胡床之人忽然「咦」了一聲,放下笛子道:「月白風清,有客遠來,請問尊姓大名。」
這人聲音清雅,談吐亦大為不俗,月光下,宗真見這人在四十上下,道冠白袍,直如神仙中人,絕非張正言,倒有二三分似是無心。他整了整袍袖,緩步上前道:「貧僧宗真,偶聞施主雅音,還請海涵。」
那人顯然也吃了一驚,在胡床上翻身坐起,站在地上整了整衣冠,道:「原來龍蓮寺宗真大師,失敬失敬。在下正一門下鳴皋子,見過宗真大師。」
宗真暗自吃驚,心道:「果然是正一門人,不知是哪一代弟子。都說正一教門下乏人,原來還有這等人物。」他見這鳴皋子面如冠玉,讓人一見便生好感,戒心也放下了三分,行了一禮道:「不知東華真人與鳴皋真人如何稱呼?」
鳴皋子打了個稽手道:「回大師,東華真人是在下師兄。」
宗真心中微微一沉,暗道:「果然是張正言派來的。」他頓了頓,道:「鳴皋真人此番前來,不知有何貴干?」
鳴皋子眉頭一揚,道:「大師明鑒,晚輩不敢隱瞞,在下是奉命來尋找一個本門棄徒的。
宗真眉頭皺了皺,道:「東華真人可是要你殺了他么?」
宗真先前接到張正言來信,除了說那少女體內的朱雀之靈外,信尾張正言還附了一筆,請宗真若是遇上無心,絕不可手軟,立時斬殺。宗真佛法精深,萬事不縈心,但愛才愛潔之癖縱然再多修為也除不了。當初,初識無心,只覺這少年道士雖然身負邪術,貪財好色,但心地卻仍十分良善,那時宗真險些為師兄宗朗所殺,也虧得無心捨命相救。按理,張正言已允諾無心重新回山,似乎也已原諒了無心,任他見多識廣,也實在不知為什麼張正言會前後判若兩人,因此他才要無心隨自己去龍虎山拜見張正言問個明白。他怕的就是張正言另外派人出來追殺,因此一見到有人施行五雷天心大法便追上來看得究竟,只是這個擔心顯然成了事實,這鳴皋子八成便是奉命來殺無心的。
果然,鳴皋子臉上極快地閃過一絲驚愕,又打了個稽手道:「大師高明。此事是我本門家事,在下深有苦衷,還請大師海涵。」
宗真見這鳴皋子話雖溫和,還沒等自己求情,便一口堵得嚴嚴實實,心知說不通,不禁暗自嘆氣,心道:「看來惟有向東華真人自己求情了。幸好我也沒說不幫無心逃命。」他行了一禮,道:「既然如此,老衲告辭了。」
他轉身正要走,鳴皋子忽道:「對了,宗真大師,此間有封信要請大師過目。」
宗真道:「給我的?」他心中有些生疑,卻見鳴皋子從懷里拿出一封信來雙手捧到宗真面前。宗真深吸一口氣,接在手中,輕輕一掂,只覺輕如鴻毛,也確實只是一張紙而已。他心思機敏,對這鳴皋子也起了戒心,心知江湖上有些人的下毒手法鬼神莫測,令人防不勝防,只是這信既輕,而且也不曾封口,再怎麼看也不會有什麼異樣。他從中抽出信箋,摒住呼吸,雙指夾住一角輕輕一抖,生怕會有什麼毒粉抖出來。但見那鳴皋子坦然站在面前,動也不動,宗真才略略放下心來,忖道:「過慮了,他縱然知道我不容他殺了無心,但正一教是名門正派,也不會出這等下三濫的手段。」
借著月光向那信箋看去,宗真不禁一怔。那信箋上紅紅的寫著什麼,縱然不甚看得清,怎麼也不像是字。他道:「這是什麼?」
鳴皋子湊過頭來,道:「唉呀,晚輩拿錯了一封。」他從懷里又摸出一封信來,宗真將手頭這封信還給他,接過他手上那信。這信仍是輕飄飄鴻毛也似,上面筆酣墨飽地寫了幾個字,可裡面卻空空如也。他一怔,正待發問,耳邊卻突然響起了鳴皋子低低的聲音。
是禁咒!宗真只覺一股血腥氣撲面而來,大吃一驚,雙腳一錯,已退後了幾步,手掌一翻一沉,喝道:「金剛手菩薩摩訶薩,跋折啰柁嚟!跋折啰婆帝!跋折啰檗帝!跋折啰柁帝!」
這是密宗的護命法門神咒經,號稱「刀劍、飲食、毒葯、厭禱諸患不能為害」,是密宗至上的防護神咒。他聲如巨雷,說到後來,字字幾如連成一串,鳴皋子的咒聲登時被宗真蓋過了。鳴皋子牙一咬,忽地咬破舌尖,「撲」地將一口血噴在先前宗真信箋上,喝道:「斬!」他左手握著那支笛子,手腕一抖,已從笛中抽出一支半尺來長的細劍,一劍割在信箋上。信箋本是宣紙,一觸即破,鳴皋子拔出的短劍卻鋒利異常,可短劍劃到信箋上,卻是鏘然有聲,竟似劃到精鐵之上。他面色巨變,卻聽得宗真喝道:「邪魔外道,還不束手就擒!」「呼」的一聲,宗真一掌已帶著千鈞之勢壓下。
鳴皋子所用乃是厭勝術,他先前給宗真的信紙乃是用己血液寫成,已施下法術,只消宗真觸上,便可將宗真手腕與那信紙合二為一。本來這條計策天衣無縫,宗真也全然沒有懷疑,只是沒料到宗真行法如此快速,竟然一下使出金剛不壞身法,鳴皋子出手雖快,仍是慢了一步。此時那信箋與宗真的右手已連為一體,斬信如斬人,可宗真的手已堅逾精鋼,短劍雖利,仍是斬之不入。一招失手,宗真的反擊卻已來到。鳴皋子只覺氣息一滯,仍是笑道:「果然名不虛傳。」身子忽地如化輕煙,頓時在宗真掌下消失不見。
宗真一掌落空,又退後一步,喝道:「你究竟是什麼人?」
鳴皋子已退回胡床上,長長吐出一口氣,笑而不答,只是道:「宗真大師名列密宗三聖,確是不凡,佩服佩服。」此時那張信箋在空中斜斜飄落,厭勝術並不能持久,沾土即失效。方才如電光石火般過了一招,若非宗真功力精深,只怕便要著了這鳴皋子的道了。宗真不敢大意,臉上仍是平靜如常。這鳴皋子身上不帶邪氣,但所用法術卻雜揉邪術,總讓他想起無心來。只是這鳴皋子顯然功力較無心高出不止一籌,極不容易對付。
信箋眼見便要落地,鳴皋子忽然道:「大師,請再試我一招。」他手往胡床下一撈,一個圓滾滾的東西「呼」地直向宗真飛來。說是暗器,可這暗器也太大了點,那圓球擦著地面而來,卷著地面的落葉灰塵,聲勢駭人。宗真不知這鳴皋子又要搞什麼鬼,心知此人厭勝術厲害,不敢再碰,右手結成軍叱利手印,喝道:「唵阿娜步低尾惹曳悉地悉馱啰梯娑嚩訶!」
這是一字頂輪王咒。那圓球如同滾入一團極粘稠的膠水,來勢頓時減緩,忽如活物般一躍而起,塵土飛揚。在一片碎葉灰塵中,赫然現出一張臉。
這是個人頭!而這個人頭竟然正是乃囊寺的丹增和尚!
一見到丹增的頭顱,宗真倒吸一口涼氣,心頭猛地一震。方才見到有人行施五雷天心大法,而這條道正是丹增回寺的必經之路,他知道丹增性如烈火,生怕正一教與丹增因誤會而動上手,才急急趕了過來,沒想到丹增還是遭了毒手。也在這一瞬間,忽聽鳴皋子叱道:「中!」「嗤」一聲,宗真只覺一陣劇痛,便如一根無形的鋼針刺透了他的手腕,腕上立時出現一個血洞。
鳴皋子攻不破宗真的金剛不壞身法,故意將丹增首級擲出,趁著宗真看到時極短的一怔,突然發出那支短劍。這一劍攻其無備,終於見功。宗真手腕受傷,頓時覺得右手失去知覺,軍叱利手印已不能結成。他心知不好,疾退出丈許,尚未立穩,眼前卻覺一黑,有個人竟然如鬼影一般疾沖到宗真面前,一拳擊中他胸口。這一拳力道極強,「咚」一聲,宗真胸前的衣服也被打得片片碎裂,五臟都似移位,那人卻也不好受,被震得忽地退後五步,一屁股坐倒在地。而宗真中了這一拳,腕上傷口中鮮血如箭,射出足有三尺許。他大吃一驚,心道:「竟然還有這等人物!」
方才只有鳴皋子那十餘個隨從還離得甚遠,都站在鳴皋子身後,可此人卻分明是其中一個。鳴皋子不出手,此人便趁虛而入,這等身法,天下已是少有。宗真正在詫異,忽地看見此人背後貼著一張黃紙,才恍然大悟,方知是鳴皋子所用的咒術。
對生人用咒術,正邪兩派都有。生人貼上符紙後,力量速度都大大增強,但於身體卻大為有損,因此正派大多將之納入禁術,不得隨便使用。
鳴皋子忽然喝道:「不要打他身上!」他手一抖,從懷里摸出一疊符紙,喝道:「丁丑延我壽,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卻我災。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護我身、甲戌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鎮我靈,甲寅育我真!」腳下一錯,人如鬼影般繞著胡床閃了一圈,那些符紙已都貼在了那些人背後。那些人原本只是獃獃站著,身上一有符紙,忽地散上,齊齊上前,靈動異常,與先前沖上那人一起將宗真圍在當中。
宗真咬了咬牙,左手在右手腕的傷口周圍畫了個圈,血登時止住了。但這傷實在太重,手腕已被刺通,痛楚一陣陣抽動,還是止不住。他又驚又駭,喝道:「你究竟是什麼人?」
鳴皋子的正一教道術精純無比,但厭勝術是不折不扣的邪術,同樣也極是厲害,宗真實在無法相信,張正言的師兄弟中竟然還會有這等人物,而如果是邪道術士,又不該會有如此正宗的正一教道術。
鳴皋子露齒一笑,道:「大師,請指教在下這個六丁六甲陣。」他右手將笛子甩了甩,放在唇邊。
笛聲原本清越爽朗,此時吹奏出來,卻怪異非常。聲音一響起,那十來個人忽然極快地移動,速度之快,如奔雷閃電,幾非人力所能,便是天下輕身功夫最好的人,恐怕也有所不及。
第四章 山坡惡斗
所謂六丁六甲,本來是道教傳說中的一種護法神將,《三才圖會》有雲:六丁神是丁卯神司馬卿,丁丑神趙子玉,丁亥神張文通,丁酉神臧文公,丁未神石叔通,丁巳神崔巨卿,六甲神為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長,甲午神韋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自然,說法不止一種,各有出入,但符籙派道士驅使神將護體,除了二十八宿、四值功曹,最多的還是六丁六甲。
六丁六甲陣乃是茅山宗的鎮山之寶。當年宋徽宗時,茅山宗嗣法宗師劉混康極受尊崇,徽宗即位後,敕令擴建茅山元符觀為「元符萬寧宮」,並賜劉混康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劍,又親書《六甲神符》賜之。至元成宗時,張與材總領三山符籙,茅山宗歸並入正一教,以後雖然作為小宗仍有流傳,但已漸趨式微,而這門六丁六甲陣也成了正一教的鎮山之寶了。宗真原本還在懷疑這鳴皋子是左道妖士,但一見他使出這六丁六甲陣,心中再無懷疑,但也大為心寒,暗自忖道:「這鳴皋子難道是奉了張正言之命,非要取無心性命么?」
他只分了分心,眼前卻覺一花,那十幾個人卻交錯穿插,奔走極速,已將宗真圍在了當中。這些人武功道術雖然都有可觀之處,卻非一流好手,可此時閃轉騰挪,快得異乎尋常。宗真調勻了呼吸,沉聲道:「鳴皋真人,你妄用生人符,還殺了丹增大師,難道也是東華真人交待你的?」
原來元時佛道兩家頗有嫌隙。元初諸帝好道,全真教大為得寵,然後來諸帝皆偏向佛門,以至元初佛道兩派勢同水火,屢起爭斗,前後共有三番大辯論。第一次是憲宗四年,因為全真教所印《老子化胡經》與《老子八十化圖》中有謗佛之語,蒙哥汗令阿里不哥主持佛道辯論。此次辯論雙方是少林寺福裕與全真教掌教李志常,結果李志常受挫。後來在憲宗八年和世祖至元十八年間,釋道兩家又有兩番辯論,結果道教兩次又都落敗,第一次落敗時參與辯論的長春宮道士樊志應等十七人被勒令削發為僧,詔毀道經四十五部的經文印板,後一次更是焚毀除《道德經》以外一切經文,史稱道家「經厄」,十年後方才得解除禁令。這兩次辯論使得全真教險遭滅頂之災,而當時代表釋門出面的是密宗大師八思巴,至元十八年那次辯論,道教一方則有正一教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加上辯論得勝後,有些番僧對道教門人大加欺凌,因此正一教對密宗向無好感,暗裡也屢有爭斗。張正言馭下雖然極寬,卻也察覺如此大為不利,因此嚴令門人不準與密宗門下妄起紛爭,宗真卻沒想到今日鳴皋子竟然敢冒大不韙殺了丹增。丹增雖然性子暴躁,大犯出家人之忌,終是乃囊寺首徒,縱然與鳴皋子再有口角,也不至於刀兵相見。宗真已然覺得不對,他雖然也耳聞張正言馭下甚寬,以致正一門下仗勢欺人的醜事也出了不少,可仍然不敢相信張正言竟會允許師弟將密宗首要人物也殺了。若此事傳出去,已不僅僅只干係到無心一人性命,只怕會引起密宗與道門之間的一番大爭斗,昔年的死斗又要重現。
鳴皋子也不說話,笛聲卻忽地一揚,拔高了許多,那些人身法登時又加快了。宗真知道這等強行驅使生人,實是挾泰山以超北海,事後這些人多半會大病一場。鳴皋子為了對付自己,竟然不惜屬下性命,他更不敢相信正一教中居然會出這等心狠手辣的人物,心中一陣黯然,心道:「也怪不得大道不行,邪魔四起。便是這些名門正派,所做所為又哪點談得上光明正大了。」他知道鳴皋子在此設伏,定有圖謀,而自己的右手已疼痛不堪,數次想要退出,卻仍然沖不破這個六丁六甲陣,心中不禁駭然。
宗真正自驚嘆鳴皋子的本領,卻不知鳴皋子也在暗暗叫苦。丹增先前中了他的埋伏,失了先機後又以拙火定強行對抗,結果被鳴皋子引發心火,自焚而死。也正因為殺丹增太過輕易,鳴皋子只覺密宗三聖浪得虛名,對付宗真定然也是手到擒來。哪知一交手下,這個長得如同少年的老僧卻不知比丹增要強多少,幸好先中了自己的計策,已廢了一隻手,不然六丁六甲陣只怕反要被他攻個落花流水。鳴皋子將笛聲連連拔了三個高,六丁六甲十二人的身形已如幻影,再難加速,可是宗真身周卻如築起了一道無形的銅牆鐵壁,總是沖突不進。他微微皺了皺眉,心道:「這禿驢好生了得,難得非得喚出青龍來么?」鳴皋子的笛聲一如平常,一聲不亂,心中卻已波瀾萬丈,額頭流下了汗水。
正拿不定主意,忽聽得宗真喝道:「大日如來金剛劍,唵嘛呢叭咪吽,喝!」他舌綻春雷,鳴皋子只覺耳鼓「嗡」一聲響,幾乎要破裂,氣血翻湧,說不出的難受,笛聲登時一滯。也就在這電光石火間,宗真手中赫然出現一柄滿是烈火的長劍,一劍正擊在六丁六甲當先的甲子身上。
這並不是真的劍,只是一根樹枝。大日如來金剛劍本是五台山伏魔寺的秘傳劍法,號稱「無堅不摧,無魔不破,無邪不辟」,只是耗用真氣極巨,而且威力太大,因此密宗各派大多封存不用。若是功力不到,強用這破魔八劍,往往會反遭心魔反噬,昔年宗真的弟子無念便因偷學破魔八劍,險些被宗真逐出門去。
無念的功力較諸宗真不啻天壤,當初他用出這破魔八劍已極是不凡,此時在宗真手上使來,更是聲勢駭人。雖然只是一根三尺余長的樹枝,被宗真的真火催動,已不下利刃。但宗真終究宅心仁厚,這大日如來金剛劍只取渾成,不取鋒銳,甲子被他擊中,人已如一顆小石子般拋了出去,重重摔在地上,一下翻身站起,身上並不帶傷,大夢初醒般看著宗真,動作極是遲鈍,先前那形同鬼魅的身法卻已不復可見了。
宗真沉聲道:「鳴皋道友,你以符咒驅使生人,難道不怕正一教歷代祖師英靈震怒么?」以符咒驅使生人,原本也非邪術,正道左道皆有,但正道只用在為人驅邪上,像鳴皋子這般做法,實在已與邪術一般無二了。
鳴皋子淡淡一笑,道:「大師說法,奈何在下聽不入耳。甲子!」
他一聲斷喝,甲子身子一凜,一下站直,道:「屬下在!」鳴皋子手一抖,又將一張符貼到甲子身上,捻個訣,喝道:「疾!」
甲子身上符咒已被宗真擊散,此番二次上前,事後多半會全身經脈斷裂,不死也成了個殘廢。宗真嘆道:「善哉。」心中已升起了怒意。宗真一身修為,已近點塵不染,可他少年時也是個性如烈火之人。此時見鳴皋子竟然根本不把手下人的性命為意,宗真也終於動了真火。雖然知道如此一來,他苦修斷不欲行障便功虧一簣,而自己年紀老大,來日已然無多,今生再難跨過這個門檻,《成唯識論》中所謂的第十障未得自在之障永遠也勘不破了。
宗真將右手舉起來,咬破中指,將指血在樹枝上一塗。這樹枝原本已在燃燒,宗真一將血沾上,火勢更旺。他深深吸了口氣,一身長衫如同吃飽了風的布帆一般鼓起,獵獵舞動。鳴皋子見此情形,心中懼意頓生,忖道:「這禿驢……他是要博命了么?」
六丁六甲陣不能奈何宗真,到了此時,也只能再運天羅地網了。他咬了咬牙,一手忽地將道冠打落,喝道:「畫地局,出天門,入地戶,閉金關,乘玉轅,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勾陳螣蛇,六丁六甲神將乘我而行。今日禹步,上應天罡,下辟不祥,萬精厭伏,所向無殃。所供者達,所擊者破,所求者得,所願者成。請玉女真君護我,急急如九天玄女道母元君律令!」
這是玉女反閉法。玉女反閉法原本極其繁瑣,鳴皋子身有異稟,已省去了前面一大段請神之法,可是仍然極其復雜,他輕易也不敢動用,此時見宗真的破魔八劍太過駭人,只得一用。他念完這一段,左腳橫著跨過一步,念道:「禹步相催登陽明……」
禹步共有離、旨、火、天、尊、帝、勝七步,每念一步便念一句禹罡咒。鳴皋子步法靈活,行動迅捷,一眨眼已走到尊位,正念到「我步我長生,惡逆摧伏蛇妖驚……」正要跨到帝位,卻見宗真斷喝一聲,竟然已迫到跟前,一根樹枝帶著火苗當頭劈下。他原本以為六丁六甲陣縱困不住宗真,總能再纏住一會,沒想到宗真勢如破竹,身形如奔雷閃電,六丁六甲竟然根本碰不到他,而禹罡咒此時尚未念完,不由大驚失色,心中叫道:「糟了!」
破魔八劍本就剛猛沉雄,宗真又是全力施為,這一劍如泰山壓頂,便是一塊巨石,只怕也會被打得粉碎。鳴皋子臉色變得煞白,此時便是想退也退不走了。他咬了咬牙,心道:「好,就斗個你死我活!」
宗真手中的樹枝已直直落下,便是想逃也逃不開了,縱然鳴皋子想以死相拼,也已來不及。此時鳴皋子心中只是後悔不該小看了宗真,他右手的笛子向上一架,牙齒一下咬破舌尖,一口血正要噴出,宗真手中的樹枝已到了他頭頂。火勢如刀,已將鳴皋子頂心的頭發也燎得焦了一片。鳴皋子萬念俱灰,心道:「完了。」
哪知宗真的樹枝眼看便要落到鳴皋子頭頂,卻覺得眼前一花,鳴皋子忽然向一邊閃開了半尺,「砰」一聲,樹枝擦著鳴皋子臉頰打下,那張胡床登時被擊得粉碎,樹枝也登時寸寸碎裂,爆出一片火花。宗真心中一沉,這一擊已耗盡了他渾身之力,本以為必中,哪知最後卻失了手。
鳴皋子死裡逃生,臉上突然現出一片黑氣,露齒一笑,腳下一錯,已從帝位轉到勝位,口中念道:「……我步我長生,眾災消滅我獨存,急急如律令!」
禹罡咒已然布全,他猛地將舌尖血一口噴出,左手一掌擊出。這一掌宗真再也閃不過了,正擊中他小腹,「砰」一聲,如中巨木,宗真被鳴皋子打得連退了三步,臉上已被鳴皋子噴得都是血痕,卻仍是兀立不倒。
鳴皋子見全力一掌居然還擊不倒宗真,不禁駭然,心中更動了殺機。他的臉上已透出黑氣,此時更是黑如鍋底,一個人幾乎要融入夜色,身法如電,忽然搶上兩步,一掌又印在宗真胸前。這一掌用力並不大,看似緩緩貼上,但手掌剛貼到宗真胸口,宗真只覺一股大力穿胸而過,他已躲無可躲,護命法門神咒經也已擋不住這等大力,「啪」一聲,胸前尚無異樣,背後的衣服卻出現了一個手掌形的破洞,大小形狀正與鳴皋子的手掌一般無二。鳴皋子這一掌的掌力竟然透體而過,宗真吃了這一掌,再也站不住了,一下仰天摔倒在地,嘴角流出血來,已是動彈不得。
鳴皋子先前勁道並不甚大,此時卻不知為什麼大得異乎尋常。宗真被鳴皋子擊倒,腦中卻是一片雪亮,心道:「是了!此人定然對自己也下了符咒!」鳴皋子最後動手時臉色變成漆黑一片,這分明是有魔物附身之相。他以符咒驅使六丁六甲,沒想到連自己也這般辦。因為以符咒驅使人體極其傷身,因此鳴皋子先前也不敢動用,直到應付不了時才終於使出來。
方才鳴皋子全力施為,自顧不暇,六丁六甲十二人失了主持,已如泥塑木雕般動也不動。待鳴皋子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擊倒了宗真,又將笛子湊到唇邊吹了兩個調子,解了這十二人身上的符咒,他們才算如大夢初醒。只是鳴皋子用力太過,吐氣維艱,便是這兩下笛聲也吹得斷斷續續,大不容易。宗真知道鳴皋子一解除六丁六甲的符咒,便是要來對自己下手了。這六丁六甲沒了符咒,武功道術在宗真眼裡自是不值一哂,但此時自己中了鳴皋子兩掌,五臟移位,要動動手指都難。他是有道高僧,對生死看得極淡,只是想到大事尚未完成,不由又有些後悔。
❺ 好看的道術小說
1、《紫陽》
作者是風御九秋,《紫陽》是被冠以神作的道術小說,不得不說紫陽是九秋在《氣御千年》和《殘袍》(這兩本書在之後會有介紹)之後,又一本好書!
寫作水平日臻完美,布局格調大家風范,草蛇灰線渾然天成,細微末節用心良苦,堪稱得上神作二字。
2、《茅山後裔》
作者大力金剛掌,《茅山後裔》是一部描述中國傳統茅山道術的一部小說,描寫細致到位,而且各種法術道術都有著考究,讓人一度誤以為此書描寫的事情都是一個個真實的事情。
5、《氣御千年》
作者是風御九秋,講述了特種部隊戰士於乘風在一次野外探險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一處南北朝時期的古墓,護墓神獸三陰辟水並不噬咬於乘風;
當於乘風打開石棺時赫然發現,棺中的道士遺體與自己長相酷似,墓中諸多線索都表明著:這個南北朝時期的道士與於乘風有著神秘而千絲萬縷的關系。
❻ 跪求!有關道術修真玄幻小說(2013)
凡人修仙傳,十二生肖守護神,龍王,切風滿修龍階英寸山升龍道,永恆的生命,得罪關閉美分巨噬神重生,唯我獨仙,長生界,不死邪神天逆魔界高手僵屍主人,變星,神墓,神奇的咒語廚房狂神傭兵天下方,10天時,流氓天尊,誅仙。
❼ 介紹幾本好看的道術小說~!
茅山後裔 全本 http://www.jmwx.net/book/68.Htm這是一本描述中國傳統秘術—茅山道術的小說,故事說的是張國忠、張毅城父子運用茅山道術踏足天下的故事,從驅鬼鎮邪到探秘尋奇無所不及,民間冤案、千古謎團將被一一揭開,他們的足跡甚至遍及亞歐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信仰,中國最厲害的茅山道術,是否能一展全長?
書中沒有刀光劍影的打鬥,沒有飛檐走壁的神功,這不是一部虛張聲勢的視覺大片,而是一本真正的玄幻小說,他將帶你領略博大精深的茅山道術,將帶你在異域神跡破解謎團,真正的思想盛宴,將從這里展開!
道法珠璣 http://www.jmwx.net/book/4539.Htm陽神 http://www.jmwx.net/book/161.Htm
❽ 好看的道術類小說 或者玄幻小說
比較文言的《佛本是道》,唐家三少的書都很不錯,現在完結的《神印王座》,我吃西紅柿的《盤龍》《星辰變》《星鋒傳說》,血紅的《升龍道》。
還有些記不得作者的書:《左道旁門》《儒道仙緣》力推《斗破蒼穹》!
❾ 誰有好看的茅山道術小說推薦下
《茅山傳說》,這本小說還是不錯的。已經完本了,可以一起看完,挺過癮。框架比較大, 情節緩慢進入,環環相扣的劇情,茅山道術描寫非常詳細,包括茅山咒語等等。還有蠱術的描寫。
❿ 10大經典的道士小說排行榜
一、《茅山後裔》,大力金剛掌
《茅山後裔》是一部描述中國傳統茅山道術的一部好看的茅山道術小說,描寫細致到位,而且各種法術道術都有著考究,讓人一度誤以為此書描寫的事情都是一個個真實的事情。甚至還有人會去模仿其中的陣法與動作,這些東西的確是有這依據的,可不要隨意模仿。
二、《最後一個道士》,夏憶
這本小說被網友們稱之為「奇書」,講述了中國「茅山派」最後一位掌門人查文斌救人於陰陽之間,卻引業火燒身,遭天罰陰遣的傳奇經歷。
關於道教法術,其實很多人已經早有耳聞,尤其是曾經香港的一些影片中,經常會出現道士與僵屍較量的場面。他將中國傳統的道家思想融入其中,不僅講述了精彩的故事,還為讀者普及了中國傳統的國學文化。理應入選茅山小說排行榜前十名的榜單之中。
三、《麻衣神相》,御風樓主人
這本書是一部極為經典的茅山類小說,曾於2013年在中國移動和閱讀原創頻道獲得重磅圖書首發,點擊高達三億,受到廣大讀者好評,所以被列為茅山小說排行榜前十名。主要情節就是《義山公錄》重現天日,又一代麻衣神相即將出世,各路凶靈、九幽冥鬼、茅山道士齊齊出動,江湖再掀風雲!
四、《我當陰陽先生那些年》,崔走召
這本書是一本都市類的靈異小說,位列十大最受歡迎道術小說之一,構思奇巧,讓主人公死後再去拜師學藝最後復活成為一名陰陽先生,最後回歸都市。這本書雖然描寫的現代都市,但是其道術法陣等描寫,還是非常有考究的,和一般那些胡編亂造的可謂是天壤之別。
五、《青囊屍衣》,魯班尺
這本書的風格與金庸非常相似,此處包含了靈異、武俠、政治、愛情、幽默、巫術等等,總之你想看的這本書基本上都有,非常的引人入勝,讓人有一口氣將這本書看完的沖動。
六、《我當方士那些年》,君不賤
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把玄學的東西發揚光大了。什麼陰陽五行,周易,易經的,故事裡面涉及的很多,而且有些內容我個人覺得還是有理有據,可以考據的那種。文中夾雜的情感也讓人回味無窮,有喜有悲,同樣看到最後也會有淚崩的沖動。秦雁回,這名字多好聽啊~雁字回時,萬世孤清,也許這就是宿命。
七、《鬼靈報告》,大力金剛掌
內容上和《茅山後裔》有一定的銜接,大力自己也說會將這本書作為《茅》的外傳發行,但是講得是清徽教的鍾鬼靈的故事,故事時間設定在現在(此時的張國忠已是老頭子了,張毅城也已出國留學),與《茅》不同的是故事有微yy成分,但搞笑程度很好。但個人覺得不如《茅山後裔》好看。
八、《茅山道士之靈異筆記》,潘海根
主要是以主角的身世為終極目標線索,做為壓軸來講故事。很特別的一本,因為他的「鬼故事」並不嚇人,還有點宣揚正義,因果循環的那種感覺。情節緊張又不失幽默,誇張又符合靈異事件的邏輯。看完後能有一種對鬼怪的別樣看法吧,其實他們的存在也並不只是為了嚇人。
九、《茅山第一百零八代傳人》,我是趙公明
茅山術個人境界:鬼通段、慧通段、神通段。神打階級:下茅、中茅、上茅。一個老人,身懷異術,為什麼只蝸居在一個小小的農村?一個孩子,無父無母,只有一個曾祖父從小把他拉扯長大,為什麼每天晚上都趕他去墳地里睡覺?
一個小小的村莊,芝麻大點的小事都能搞得人盡皆知,為什麼死了一個人卻遲遲沒有被發現?當一個盜墓賊遇到茅山傳人,到底會做出什麼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難道世界上真的有牛鬼蛇神嗎?還是茅山道術真的有那麼神奇?
十、《陰陽代理人》,暗丶修蘭
實錄,中國最危險最神秘的十大職業之一,陰陽代理人的一生!無論你信不信這個世界上有鬼,我卻從小和它們為伍。我叫端木森,沒有十歲之前的記憶,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