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寫作技巧
『壹』 求一些武俠小說中涉及的寫作技巧
以下是我個人總結的:
首先一定要多看別人寫的小說(註:你要寫什麼文,就去看什麼文,但是不要老一味的撿經典文看,寫的一般的差的都看看,這樣就有一個很好的對比。),當然重在看別人是怎麼寫的。用了哪些方法,還要想,要多想,他為什麼這里用這種方法,他這里為什麼要景物描寫。
其次就是題材一定要很好,能抓住讀者的眼球,可是有寫作空間的題材才可以衍生出長篇小說。小說是要有展開性的,不是平鋪直敘。
再其次一定不能平淡敘述,這里的平淡是指:沒有懸念,沒有沖突,沒有情節,沒有發展,沒有高潮的流水賬。
最後重中之重,人物特點,描寫的一定要到位,人物出場的安排可以交代的很清楚,也可以側面描寫,留下懸念。
嗯,當然,靈感也是重要的,有的小說家有靈感時,一天能更好幾章節··· ···
望採納!
『貳』 寫作武俠小說有什麼技巧
技巧?
在打打殺殺之間摻雜這一點愛情故事!~比較好看!~
還有......自己發明一點絕招!~最好多次使用!~
還有!~主角最好有點缺點,但優點一定要大於缺點!!!!還要講義氣!~配角一定是和他最好的朋友,或者他的敵人,最好是敵人,武俠,要大大殺殺,最好的把打架的場面寫的越宏大越好!!!~
『叄』 武俠小說創作技巧之將社會現實於江湖形式去體現
如今創作武俠小說,創作的技巧就是在金庸在武俠小說創作上一個重大突破,將社會的現實以江湖的形式所體現出來的技巧繼續努力進行創作。若是不能在前人創作武俠小說的重大突破上,繼續突破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武俠作品。
01
中國武俠小說是中國舊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多以俠客和義士為主人公,描寫他們身懷絕技、見義勇為、除暴安良、刧富濟貧和叛逆造反行為。
中國武俠小說源遠流長,武俠文學的源頭為漢朝時的司馬遷的《史記》中的游俠、刺客列傳和魏晉、六朝間盛行的「雜記體」神異、志怪小說為初形。
在近代武俠小說的研究中,學者們通常是以195年梁羽生於《新晚報》刊載的(龍虎鬥京華)為分水嶺,將武俠小說分為新、舊派武俠。在梁羽生之前的通稱為舊派武俠,舊派武俠又分為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俠名家趙煥亭,平江不肖生;北派武俠名家,還珠樓主、白羽、王度盧、鄭證因、朱貞木。而1950年代之後的新派武俠則以梁羽生、金庸、古龍武俠作家最負盛名。
而如今的我們,從事武俠小說創作,要以新派武俠作家的創作,作為我們學習技巧的典範,使之更具現代感、多樣化、且在劇情鋪設或寫法上突破舊派藩籬。將金庸在武俠小說創作的重大突破,將現在社會的現實,以江湖形式,在武俠小說的創作中體現出來,作為我們學習的創作技巧。
02
金庸的武俠小說,在題材的選擇、人物的塑造和展現社會時代風貌方面有鮮明特色,在創作技法上獨樹一幟,具有范典的意義。將社會現實以江湖形式體現出來。
濃厚的人文精神濃縮在深遠的歷史中,在歷史背景下虛構長篇武俠力作:代表郭靖的俠義和宋末的戰亂,成吉思汗的偉大征程;蕭峰的悲劇會運和遼宋之間的對峙;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和外來教派以元末明初宏大戰爭。
在歷史背景下創作武俠小說,能成功的武俠小說才是經久不衰,所以金庸成功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看金庸小說的人。所以如今我們寫武俠小說,也要以歷史為背景,虛構武俠小說。
中國的四大名著,無不以歷史為背景而叫人們津津樂道,全球發行,世界各地人們都喜歡看閱。《西遊記》滿天神佛,遍地妖魔鬼怪,有一明確的歷史年代,也有可考證的歷史人物:唐玄奘,唐太宗李世民,名臣魏徵,正因為有了起這真實人物,老百姓閱讀後才會覺得小說多少有點真實,並非全是無中生有。《水滸傳》是根據「大宋宣和遺事」中宋江,方臘起義的故事改編而成,而歷史上也確實有宋江和方臘等人。《三國演義》取材自「三國志"很大部分是基於史實。《紅樓夢》之所以偉大原因之一就是她是一部高度寫實的小說,而個個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只不過是他(她)們,都是換了一個名字換了一套行頭出場而己。
金庸其超凡的功力,在於他通過歷史的背景,創作出浪漫敘事構造的俠譜,而他的這種歷史處理也使的武俠世界的人物和事件全是虛構,「真實」的歷史不過是江湖武林背景的襯托。
03
想試著創作一部武俠小說,就要向新派最高成就武俠小說家金庸學習。首先要設計好故事的背景,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時代背景隨便你選擇,你覺得自己能在那個時代能編造一部武俠小說,你就選擇那個時代為背景。網民總結了十大適合武俠小說的歷史背景:1商周時期,2春秋戰國,3三國,4南北朝,5楚漢爭霸,6隋未唐初,7宋代,8明朝,9滿清時期,10清未民初。
凡是小說離不開背景,不管是社會背景還是歷史背景,如今我們稱為典範的那些作品更是如此。凡經典必是經的過時間的考驗,這一點所有人都認同,而作為小說能使之歷經時間考驗的東西,除精彩情節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時代背景。根據你的武俠作品的需要去設定一個大歷史背景,也許感覺和某個時代相同,要根據你所有表現的中心思想而定。
04
設置了歷史時代背景後,就是學習金庸創作武俠小說的中心思想。有了一個中心思想,也就是說你的小說讓人看了能明白表達的最終意義,如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里的,郭靖和楊過雖然主人公性格不一樣,經歷不一樣,但最終表露的意義都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這還不是跟寫作文一樣,看你想表達什麼中心思想……,故事必須環繞歷史背景亂編,但卻不可瞎編,如果在故事中像古龍一樣址幾句哲理還會讓人心服口服就算成功了。
在中心思想確定後,繪出一條主線,然後添枝加葉,把腦子里的一個個想法和靈感透過文字寫出來,看看《連城訣》和《笑傲江湖》的後記,你就知道了。
寫周邊發生的事,加上想像,就差不多了,在現實社會於江湖的形式給於體現出來。什麼叫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人即是江湖,人的恩怨即是江湖。
如今深夜的酒吧,逗士高總是在三更半夜酒足醉飽後,在酒吧內,酒吧門口上演全武行,事件起因無非酒醉後牛氣沖天或若事生非,若鄰桌美女子。
在武俠小說小說里的描述無非是這樣的:"雲來酒店",客滿生意旺,突有一漢子酒醉後,竟討戲鄰桌一美女,與美女同桌年青男子便阻止道:你想幹嘛?醉漢道:我想得到的美人誰了阻止不了我,隨即便是一言不合,醉漢和青年男子歐打了起來,再後來出場的便是'雲來酒店'老闆道:誰在本酒店打架,分明想砸老子的場子;隨即酒店老闆一揮手,酒店的酒保也加入了打鬥之中:。
酒色財氣,功名利祿在現實社會上,有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我們在武俠小說中加入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恩怨情仇,只有我們把這一切人事糾紛,將社會現實如江湖形式體現出來,只不過是把他(她)們換了個名字,換了一套行頭出場而已。
如色之禍害,萬惡淫為首。在現場生活若是發生男女之姦情,如某某男子和某某有夫之婦人發生姦情,被其夫當場發現無不拳頭腳尖棍棒刀歐打重傷或不治,在《水滸傳》中,武松拳打西門慶至死,就是現實社會以江湖形式體現出來的文學作品。
05
現是的武俠小說寫的很爛簡直是看不下。若是未能超越梁羽生、金庸、古龍等三位前輩的武俠小說作品,就不能是成功的武俠小說作品。
如今的武俠的武是神化的"神武",武功出神入化簡直是酷畢了,超牛逼的,一掌發出火光耀眼,塵埃四起,山崩地裂,聲音震耳欲聾。武俠的俠是"風流俠"三四五個紅顏知己隨行,情人多多。還有一個超超牛逼的設置是人物打不死的會復活的。讀者彷彿感覺在看打游戲。
現在的武俠,若是未能超越梁羽生、金庸、古龍三位前輩的成就就是衰落。我們要向三位前輩學習武與俠的人物的設置。
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便是"武"。武與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武為俠提供了器,俠為武注入了魂。小說是簡化了人生,是戲曲化了無常,武與俠是互相成就對方的。因為俠所以去跋山涉水,搏虎戰龍;因為武所以能披荊斬棘,伏虎擒龍。武俠的快慰在於常人之所不能,為心中之所欲為。
『肆』 想要寫武俠小說需要准備些什麼
忌太雜「比如科幻作品最好不要與武俠合在一起,香滿的那些武俠科幻漫畫是最失敗的。因為他們硬是把武俠與科幻平衡。每一部小說都有其中心的主題,科幻就科幻,武俠在其中出現可以,但起到的作用微不足道,因為是科幻為主題,那幺一切都必須用科學角度去解釋,而不是又科學又武俠.」
『伍』 想寫一部武俠,但感覺難以下筆,請問怎樣才能寫好武俠
這個問題很好,因為很多人,都遇到過你這樣的問題。
首先,你要確立你為何寫武俠,因為目的不同
一、只為了賺錢;
二、為了出名(為了賺錢的人不一定為了出名,但為了出名的人一定有錢的成分);
三、熱愛武俠,能出名賺錢最好,不能出名賺錢也行。
如果你是前兩種,那我不建議你寫武俠——不是說我很道德帝的說,武俠不是用金錢來玷污的!你放心,我不是這種人,因為我想說,武俠,市場不適合!
出名也好賺錢也罷,需要市場啊!
賺錢還行,出名的話。。。
所以,你要為了二,別寫武俠的好,市場啊!為了一,你只能賺賺小錢和外快。
現在市場適合哪些呢?科幻,懸擬,大概這類,玄幻?對不起!以中國為背景的玄幻(比如誅仙、搜神記),和武俠一樣的市場;以西方為背景的玄幻,對不起,不是我針對某個人,我是想說,中國人寫的以西方為背景的玄幻都是辣雞(意思就是,中國人還是帶著自己的思維去寫西方人的玄幻,看看《魔戒》、看看《冰與火之歌》),中國人,不適合寫外西方文化!
還有,不要跟我提中西合璧,中不中西不西的。
回到三。
怎麼寫好一部武俠?
一、命題,你說表達的主題,你的主題可以是一個小范圍的,也可以是一個超級大范圍的泛泛之談——比如《英雄志》就是大范圍的,《連城訣》以及古龍的【七種武器】就是小范圍的;
二、列結構,寫大綱,這些都是基本的:
你以為《英雄志》《冰與火之歌》《三體》都是一時心血來潮的嗎?裡面的一些內容的確是心血來潮的靈感,但是,寫作必然需要一個結構性和邏輯性!
誰說理科生寫作一定不如文科生?(PS:別以為我是鄙視文科生,我高中是理科生沒錯,但我大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
古代的那些詩人、文學家等,比如李白杜甫蘇軾,比如曹雪芹施耐庵,在結構上非常的好非常的合理!
這個世界沒有純文科的東西,也沒有純理科的東西(只能說側重點不同),文科可不是英語政治歷史,理科也不是數學物理化學,文科是一種形象思維,理科是一種邏輯思維!
結構,在陳列的時候,先要把人物和事件的時間順序排列出來。
然後按照一定的結構構成,根據穿插、回憶、並行或者另外的各種方式去呈現出來,這就是文學技巧的事了。
三、人物和設定
人物和設定同樣重要,我反正大致這么說:
沒有無用之人物,無用的意思不是說出場少就是無用,出場多就是有用了。
一個有用的人物,哪怕不露臉,全書只提到名字,也是能對劇情或者角色有推進或者影響作用的——當然,我以上的要求都很嚴苛,畢竟我是按照民國時期的文學標准(世界文學就更嚴苛)
不要套路化人物以及臉譜化人物,這兩點也至關重要,只要是小說,就是寫人(哪怕你主角是只熊貓),寫人,就得講人性!
設定,一般不建議老套的金庸古龍式設定。
這里我提一下門派設定:
少林寺武當派這種大眾的已經泛濫了,但是主有一點不得不注意,就是歷史關系!少林、武當、娥眉、崆峒都是傳統中國門派,意思就是說,這些門派都是現實中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這些不可避免,那麼怎麼才能做到最好呢?首先,我們不能完全否認這些門派的存在,比如你寫一個武林大會,哪怕少林再衰敗,不出現總歸是不合理的吧!但是我們可以盡量使其避免和主線沖突啊(比如武林大會,明顯寫爛的梗完全沒必要)
而門派無外乎是一個名+一個後綴的名詞,
一般來說都是叫XX派的,也可以叫XX寺、XX庵、XX門、XX宮的
後綴很多,有 寺、宮、門、坊、谷、派、教、幫、堂、閣、山莊等等——著名的比如 少林寺、移花宮、血刀門等等——武俠小說里也有 第一大派 少林派、第一大幫 丐幫、第一大教 明教的說法——這些可都不是武俠作家編的,而是有歷史可考的,明教方臘我就不說了,少林也不用我說了,其實丐幫更早,更土生土長,丐幫有尊伍子胥為老祖宗的、有尊范丹為老祖宗的。
那麼,我想說什麼呢?為了避免,你可以新編,但是編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
比如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峨眉山肯定不用說了,九華山孫曉《英雄志》有這個門派,雖然地點貌似搞錯了,但從《隆慶天下》可以推測出,九華山欠賭債把地都賣了,五台山《鹿鼎記》有個清涼寺,也不說了,這個時候,就剩下普陀山了。
普陀山乃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寺廟眾多,普陀山雖然叫山,實際上就是一小島,最高峰貌似才300,普陀我們浙江的,去過一次,樓主可以從這里下文章。
比如普陀山XX寺、或XX庵,觀音菩薩本來是男的,但傳到中國就變成女的了,據說是因為這樣更有親和力,我覺得可以寫過 普陀山XX庵 XX師太,武功自然是佛門武功,而且要符合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的特性,然後要配合該門派是女性門派的特點,懂了嗎
又比如,丐幫,是一群職業乞丐的幫派,鹽幫,是一群職業走私鹽的幫派,樓主可以參考這點,然後根據古代的職業,創建一個職業幫派——我想到黃易的 陰癸派,癸有女子月事的意思(實際上深層分析,不能這樣說,但按照黃易的意思,應該就是這樣了,我們參考黃易,先不參考漢字),陰,我不用解釋了吧,這么一個女子門派,很邪惡吧!
古代有三教九流之說,其中九流還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而一個職業幫派的職業,必須是下九流的。
我推薦樓主兩個職業,一個唱戲的,古代叫伶人,五代後唐的伶人故事樓主不會陌生吧,一個是奇技淫巧之術、號稱木匠,祖師魯班
還有,小偷、賭徒這種職業就不要了,什麼偷門、千門寫的人很多了
然後還有宗教信仰
說白了就是XX教,最著名的就是摩尼教,也就是明教
中國另外一大特色就是漢族與其他名族的三次歷史大沖突,造就了今日融合的多民族現象
所以,樓主可以編一個宗教信仰、一個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信仰XXX大神,創立了XX教
還有就是武林世家、武林山莊一類的
還有就是歷史名人效應
比如歷史名人XXX,你根據歷史名人的特色,虛構這個名人創建了某某門派
比如劍俠3公孫大娘的七秀坊、李世民的天策府,劍俠2的天波楊府
四、文筆
最後談
現在我加的一群武俠群,他們總是列一段內容,然後叫人幫忙看,然後兩個人矛盾了,罵起來了,乾脆說,列一段出來比比看,對於這種,我直接屏蔽!
一、誰關系好,另外人評價就傾向誰
二、你寫的再好,他跟你罵的時候,也不會客觀評價
三、難道武俠只剩下文筆了嗎?
文筆是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而且只有一段文字,我貼出一段巴爾扎克的文字,和一段雨果的文字。
前者我把名字給隱去,就說這是網友的;後者我把名字貼出來,就說這是維克多·雨果的,兩段都是描寫巴黎的(二者都是法國人)
信不信,保證第一段,裝13的人說,小學生寫的,一般人說,寫的不錯,但和大師(指雨果)比還差的很遠,懂的人能說,寫得這么牛逼?哪位大神些的;
同樣的,如果我隱去雨果的名字,貼上巴爾扎克的名字,那麼就角色互換了!
我舉個例子:
武俠群,有人貼出文字,牛逼哄哄的,說誰能跟他PK,大概是踢館的意思。
然後,我找了金庸的小說,復制了其中一段,把裡面角色的名字改掉,都改成海明威等外國作家或者外國小說里的人物,然後貼出去
然後對方各種批判,這里寫的不好,那裡不行,等等
然後原文貼出
對方惱羞成怒,開始辯解,又說我這種方法很不道德
呵呵,其實我為什麼改成海明威、堂吉訶德等外國人的名字嗎?他看不出我對他的諷刺嗎?
我把所有角色的名字都改成外國文學和外國小說里的名字,這些文字風格各異,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思想性!
意思就是,空洞泛泛之談,怎麼比較?
我什麼意思呢?
我的意思,文字,不必一定要金庸古龍,當然也不是小白文,比如《英雄志》,就有他自己的行文風格,我的意思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武俠風格!
當然,有前提!
前提就是,你要畫一隻狗,不管是德國邊牧還是阿拉斯加雪橇還是藏獒,或者是最高貴的中華田園犬,你要畫一隻狗,你至少得讓人看出這是一隻狗!
你寫不下去,不就是沒有結構性和陳列大綱嗎?而且你所謂的大綱,估計都是泛泛之談,對不起,這不是真正的大綱!你所謂的結構,估計只能支撐你10章把,你所謂的人物設定,我怕不到這本書的1/10你就用光了!
——當然,我是以你寫的書是長篇小說為準的
多看書,但不要只看武俠書!
現在武俠群里的人,就是只拘泥於武俠,什麼各種冷門的老的武俠,的確,他們寫的是可以的,但是和真正的文學比起來,還差得遠呢
武俠:
水滸傳必看,三俠五義選看
金庸古龍梁羽生等大家挑優秀的看,比如金庸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鹿鼎記,笑傲江湖,其他可以選看
黃易看一到兩部就行,溫瑞安挑零到一部就行,主要感受下不同風格
民國武俠,比如還珠樓主、平江不肖生等看一到兩部,同樣是感受下不同風格
與金梁古差不多一個時代的武俠看一到兩部
現代中年一輩的武俠,比如孫曉、鳳歌、王晴川、時未寒、步非煙、小椴這些人的武俠,挑優秀的看
現代年輕一輩的武俠,選著看,我也不知道優秀的有哪些
非武俠:
四大名著必看,其他的可以選看
經傳子集稍微涉獵下
民國文學挑優秀的看,大概10部左右
外國文學(純文學)挑優秀的看,大概10部左右(如果只有10部,記住不同風格,一般人閱讀的數量是非常多的)
外國文學(分門別類,根據自己興趣選,比如科幻、魔幻、懸疑等)挑自己感性的看
世界哲學稍微涉獵下
現在優秀的非純文學文學:
孫曉《英雄志》
劉慈欣《三體》
燕壘生《天行健》
喬治·R·R·馬丁《冰與火之歌》
奈須蘑菇《空之境界》
『陸』 如何寫好武俠小說
本人已經寫了上萬字了,我認為首先要選人物,即主人公性格,設計好武功類型,是傳統武術還是誅仙那樣的玄幻,在要設計次要人物,以情為主線,江湖為背景,結局可喜可悲,全憑個人意圖
『柒』 古代武俠小說的寫作
開始寫小說前先把故事情節想好,然後把材料湊齊
開頭一定要寫的有吸引力, 不然很少人會把時間浪費在一部沒什麼名氣的作者寫的書上。
情節上不能一直平平淡淡, 亦不能一直是高潮迭起,
主角不能一出現就是無敵與天下, 最好是一步一步的提升,帶著讀者一起,
金老的小說里的武功是一步一步的提升只要你肯下工夫,還有就是得奇遇。
黃老的小說里的武功講究天分,你有天分你就能成為一個高手,要是沒有天分那麼對不起你就只能作一個平凡人了。
好好想想你要走哪個提升武功的路。
『捌』 如何寫好一本武俠小說——《少年歌行》一場仗劍天涯的荒唐
年過三十,閱書無數,談不上自己是什麼學者,但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想要表達和抒發一下自己內心深處的吶喊,因此決定開始一段寫文章的生涯。
在網上寫作,並不是為了搏名搏利,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的讀書人就行了,當然,如果能得到一些金錢來裝飾自己的人生,我也不認為這是什麼不對的事情。正如有位名人曾經說過的那樣:「誰說文人就必須貧窮?誰說身染銅臭就不能書寫好文章了?」文人也是人,也要吃飯喝水,也要旅遊玩樂,要不,文人的人生豈不太單調了?那麼誰還願意做學問?誰還願意寫文章呢?
1
既然開始寫了,就有很多人勸我要從有深度的東西開始寫起。我想了想,自己也不是什麼名人,有些東西寫深了,誰看呢?還是決定採用「以小見大」的方式,來書寫一段自己想要發表的文字。從哪裡寫起呢?就從我最近看完的這本書寫起吧,這本書叫《少年歌行》。
嚴格來說,《少年歌行》的風格我並不喜歡,但我還是耐著性子看完了,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因為這本小說的作者抓住了幾個寫作技巧,讓我一時之間有些愛不釋手,可當自己真正的看完正本小說之後,反而感覺小說的意義不大。即便如此,我還是推薦各位看一看這本小說,總的來說,這本小說算是我最近一段時間能夠看得上眼的佳作了。
《少年歌行》主要講述了一個叫蕭楚河的皇子,自幼天賦秉異,十幾歲就獲得了非常高的武術成就,然而卻在一場雨夜,突然被一個高手給打斷經脈,武功全費,從此一蹶不振,自願放棄了皇位的繼承,灰溜溜的在一個窮山僻壤之地,開了一間客棧,從此苟延殘喘。
武功、廢材、皇權,通過我這么簡單的介紹,讀者們就會不難發現,《少年歌行》是一本中規中矩的網路小說,幾乎符合了所有當前網路小說的元素。廢材修煉,最終成就夢想,我看了個開頭,連結尾我都已經幫作者編好了。
然而,當你真正開始閱讀小說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小說的內容還是跟那些無聊的網路小說有很大區別的。首先是作者文筆優美,文學功底深厚,對於他想表達的畫面和場景,幾乎是寥寥數言,就能為讀者勾勒出一個身臨其境的古城、賭場,以及美人。這點是必須要褒獎的。另外,就是作者採用了量大的側面描寫,以及加入了幽默搞笑的橋段,從而為讀者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印象深刻、個性鮮明的人物。這點也是必須要褒獎的。畫面感和人物感解決之後,作者在文章的一開始就埋下伏筆(也叫挖坑),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逐步的撥雲見霧,然後給出了一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答案。這就讓人很欣喜。也正是因為這三點,迫使我將小說讀完。不得不說,這應該算是一本佳作了。但我還是要說一說這本書的幾個巨大的缺點。
2
《少年歌行》打著新武俠的招牌,訴說著傳統的武俠故事,這就讓我很費解了。何為新武俠?我理解的新武俠就是一劍揮出,一座城池會被夷為平地,相當於原子彈的威力,這就是新武俠。簡單來說,新武俠就是誇張誇大,就是天馬行空。隨著時代的進步,武俠應不應該走上這條路呢?
《少年歌行》中不斷出現的武功讓人眼花繚亂,這中間就缺乏了一個設定,到底什麼武功才是最厲害的武功呢?真正的小說家都會給出一個准確的答案,古龍先生給出的答案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金庸先生給出的答案是「仁者俠義,萬變不離其宗。」那麼在《少年歌行》中的答案呢?答案是沒有答案。隨著《少年歌行》劇情不斷的發展,前面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武功功法,到後面就會變成雞肋,輕而易舉就能被破解,整個小說的武功系統只給了我一種「沒有最強,只有更強」理念。既然如此,何必要不斷誇贊之前的武功呢?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邏輯思維上的錯誤。
武功是武俠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要說核心,仍然是劇情。寫小說的人都知道,什麼樣的小說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其實答案很簡單:愛情和戰爭,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主題。《少年歌行》的作者不僅融入了愛情、親情、友情、皇權等元素,還抒發了自由和夢想的感慨,使劇情一波三折,可問題又來了,由於天馬行空的想像,武術不斷的被神話,擁有絕世武功的人可以贏得美人的芳心,可以一劍揮出,可以殺敵十萬,皇帝見了都要禮讓有加,有這樣武功的人,為什麼還要去爭奪皇位呢?江山美人都有了,自由夢想都有了,這就不是皇帝了,而是上帝。你都當了神仙,難道還會留戀人家的權利嗎?邏輯思維再次出現了問題。由於邏輯思維出了問題,小說中的皇權、以及圍繞在皇權下的愛恨情仇就變得很雞肋。
3
既然是講武俠小說,那麼武俠小說的本質是什麼呢?中國武俠小說的本質就是當皇帝。在國人的印象當中,皇帝擁有權力、美人和江山,至高無上,是一個人人羨慕的行業。可寫小說的時候,你讓一個人當皇帝,那麼就會增加很多設定,比如,如何管理江山?如何與大臣們逗心眼?工部、禮部、刑部、兵部、戶部、吏部隨便寫幾個配角,最少就要六七個起步,最重要的是,你寫的皇帝生活還讓要人相信,這就很難了,而且,如果劇情這么設計,你就很容易寫跑偏,把武俠小說寫成《一代帝王起居錄》。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皇帝誰也沒當過,這種生活寫照就很難寫得生動。我曾經在一本史書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說是兩個農民在談論皇帝的生活,一個農民說,皇帝應該每天都吃白面烙大餅,另一個農民說,皇帝應有兩個媳婦,兩個媳婦都跟他們的村花一樣漂亮。可事實上呢?事實上皇帝吃的是滿漢全席,睡的是三宮六院。認知決定了一個人的思想,一個人的思想又決定了他小說的水準。
人人都想當皇帝,這是沒錯的。那麼怎麼才能當上皇帝呢?中國的文化工作者是很有想像力的,他們把自己身邊的江湖當做朝堂,把武林盟主當做皇帝。統一武林,就是打下江山,當上盟主,就是當上了皇帝。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解決了皇帝的傳承問題,最重要的是,這個武林盟主可以是寒門子弟,不需要有家族的扶持,只要在某個山洞中突然看到了武林前輩的武功秘籍,從此就能一飛沖天。
講到這里,大家幾乎都找到了武俠小說在人們心中的心理暗示了,同樣也就明白,為什麼男人最喜歡看武俠小說。
中國的網路修真小說其實是武俠小說的翻版,而修真玄幻小說能夠在外國大火,究其原因,也是如此。只要某個美國人能夠得此機緣,就能成為一代開天劈地的偉人。因為競選總統的貓膩實在太多了,普通人是根本沒有這個機會的。
4
再次說回新武俠的劇情中,為什麼我個人有點反對新武俠,反對天馬行空的想像。這是因為,如果在一個小說中,想像過於離譜,容易使人出現認知偏差。我看過很多本小說,一開始還在寫古代的生活,主角怎麼怎麼慘,家裡人被官府逼得如何如何難,機緣巧合之下學會了一個什麼武功,武功練成了,主角一發力,反派直接就被打出了地球。接下來就是講主角如何征服宇宙,瞬間就變成了《星球大戰》,汗顏啊。這就相當於,我家門口的一條狗,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的說人話,最後當上了外國的總統,然後續集就是這條狗統一了全宇宙。請問,這樣的故事劇情怎麼看?這都已經超出了認識,好不好?
任何小說都必須在一定的認知內完成,比如,人是要用嘴巴吃飯的,你非要寫一本小說,說某個高手用耳朵吃飯,最後還把這項技能給推廣出去了,人人都用耳朵吃飯,顯然,這是不合適的。武俠小說的本質是通過努力,得到高於一切的權利、高於一切的自由,然後意淫,即便如此,中國文化還是對其是有約束力的。簡單來說,一代大俠,必然是仁義道德,難道說,一個人練好了武功,就是為了殺人,先殺一個村,村殺完了,再殺一個城,城殺完了,再殺一個國嗎?顯然,這樣的設定也是不合理的。大俠為什麼會仁義道德呢?說到底其實也很簡單。當你跟馬雲一樣有錢,你還會把錢當錢嗎?當你成為了一代帝王,你還會把權利當權利嗎?顯然不會。都成大俠了,不敢說是無欲無求,但也絕對不會跟小嘍啰們生氣。這就好比,你什麼時候聽過觀世音菩薩害人?
《少年歌行》就是新武俠,作者把武功分為四個境界,高出四境之後,就能瞬間移動、騰雲駕霧。《少年歌行》里還有一個國師,境界已經是半仙了。我始終沒明白的是,國師你都這么高的境界的,你怎麼自己不當皇帝呢?為什麼還要聽皇帝的話呢?要知道,小說中的皇帝就是一個普通人啊,摔一跤,摔倒台階上,就有可能會被摔死。
5
因為《少年歌行》是新武俠,導致了邏輯思維的混亂,但劇情還可圈可點的。作者描寫了皇子流落江湖,機緣巧合,治好了經脈,恢復了武功,找到了朋友,擁抱了戀人,然後回到皇城爭奪皇位。在皇城中還增加了與大臣、皇子之間的政治斗爭。怎麼樣,聽我這么介紹,大家是不是非常有興趣呢?反正我是有的,為什麼呢?因為這裡面有一兩個點戳中我了,因為我個人喜歡政治斗爭的戲碼。
可我想說的是,明明是武俠,為什麼要加入政治斗爭呢?我想原因也很簡單,作者受到了「大數據」的影響。
曾幾何時,第一本網路修真的小說問世,火爆到不行,中國馬上就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網路修真小說。然後寫著寫著就必須要看網路修真廢柴小說,再然後就是穿越修真小說,再然後就是盜墓小說,再然後就是……中國的小說都是一陣風,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大數據。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中規中矩的小說,這些作品說不上不好,但也絕對說不上好,為什麼,因為作者一直都在琢磨讀者的心理,如果我是一名作者,我寫的小說沒人看怎麼辦?不掙錢怎麼辦?很少有我這種因為興趣愛好來寫小說的人了。這讓我想起來中國的一個說唱歌手說過的一句話:「我很喜歡音樂,但是我餓,所以我去上班了,放棄了一段時間的音樂。」
網路作為一個開放的平台,這很好,但付出總要有回報,如果寫了100萬字,一分錢沒有,作者必然會很難受,因此,作者們就開始分析讀者的心理,他們到底喜歡看什麼啊?這就導至於武俠小說里出現了政治斗爭,武俠小說出現了修真環節,武俠小說出現了倫理故事等等。我不能說這樣不好,我還是那句話,希望作者們不要受到大數據的影響,認認真真的寫自己心目中的武俠,至於流言蜚語,最好直接回他們一句,去你的吧。
『玖』 金庸的小說具體寫作技巧是
以歷史真實為框架 進行虛構 虛實結合 引人入勝
『拾』 如何寫好武俠小說
說寫武俠很容易,或者說武俠就是靈感,這就錯了!
1, 武俠是小說的一種,是種文學創作;小說是虛構的,但卻來源於現實—現實中的知識,典故、歷史材料、心理感受,所以,要寫好它,同樣要一種積淀;
2, 武俠小說有它的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說,優秀的武俠小說是嚴謹的創作。華羅庚對武俠的定義是「成年人的童話」,其中的想像有助於科學的思維;人們並沒有因為安徒生寫童話而認為他是幼稚的,所以,對於武俠,要以「大家之作」的地位去對待;要多學習經典的大作!
3, 文學史上,魏晉六朝的志怪志異、唐傳奇、明清的綠林小說,一路發展到當代的武俠;武俠玄幻的思想一直傳承有序;中間每個時期都有絕對的經典作品值得學習。
鑒於以上的認識,我的建議:
1. 多讀經典的作品(參照下面所述),在不斷學習中形成自己的風格—古龍早期也是學習金庸的啊,而且風格相近,兩位也常有切磋,隨後古龍才成自家的面目—離開了繼承,就談不上發揚了!
2. 文學的功底。毫無疑問,武俠作為小說的一種,它的創作需要一定的文字表達和控制能力,一定的文筆、才氣和思想在裡面;好在這些方面都可以培養:中國文學史、古代和現代文學作品選、古代漢語(培養語言精簡的能力、文言和古語的運用在武俠中尤其重要;用語不古,實為武俠大忌!)堅持學習,即使不能速成,也可大器晚成。
3. 古今優秀武俠的吸收。張恨水先生之所以能著作等身,源於他到「17歲半就讀了100多部古典小說」,如果沒有這種毅力,也完成不了長篇巨制的創作。 你可以參考的武俠:(1)魏晉六朝的志怪志異、(2)唐傳奇、(3)明清的綠林小說,如,《七俠五義》《七劍十三俠》等。(4)當代梁羽聲的作品,處於當代早期的「武俠三劍客」之一;梁羽聲後受聘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功力深厚,重歷史和文學的筆調;(5)金庸,經典作品14部,樣樣精彩;(6)古龍,早期學金庸,後成自己的面目,著述很多的;(7)閣下喜歡「中間夾雜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多讀黃易。黃易的《尋秦記》《大唐雙龍傳》等都是不錯的經典;(8)卧龍生、劉殘陽等,至少也比當代的「小混混」強多去了!
4. 對歷史、地理、風俗人情、各派武術的了解。優秀的經典無暇令人百看不厭,其中一個就是糅合了多學科的知識在裡面。可能文筆所至,就摻入了文學、武術、藝術、歷史等知識點,如果對這些不夠精通,小說的可讀性就遜色多了。
5. 武俠要的是有自己的思想和基調,你喜歡「寫得有意思點」,就可以在學識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自我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祝早日成就自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