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大陸50年代武俠小說

大陸50年代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2-11-14 18:00:08

『壹』 我國武俠文學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萌芽起步階段:漢初司馬遷的《史記》中的游俠、刺客列傳;魏晉、六朝間盛行的『雜記體』神異、志怪小說。唐代中後期武俠名篇《聶隱娘》、《昆侖奴》、《紅線》、《虯髯客》,顯示在當時動盪的社會中,人們對現實的無奈,寄情於鋤強扶弱、伸張正義的俠客。
2、穩定發展階段:晚清時期時代,自石玉昆的《三俠五義》之後,各種長篇武俠小說也相繼問世。如俞樾的《七俠五義》,無名氏的《小五義》,文康的《兒女英雄傳》,這標志著武俠小說形成了穩定、獨立的存在形式。
3、舊武俠發展的高峰期。二十世紀20--30年代。武俠小說在民國時期就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高度,即所謂的「舊武俠」時期,開端於二十年代,三十年代進入高潮,四十年代走向衰落。二十年代,在目睹辛亥革命和國民革命的軟弱無效之後,人們寄希望於俠客壯士來創造新的世界。以南派小說家平江不肖生的《近代俠義英雄傳》的問世為開端,舊武俠的創作進入高潮。同時,北派作家還珠樓主、王度廬(《卧虎藏龍》)、宮白羽、朱貞木(《艷魔島》)等人的影響巨大。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的奇幻仙俠、鄭證因《鷹爪王》的幫派技擊、王度廬《鶴鐵五部曲》的男女悲情、白羽《十二金錢鏢》的社會綜藝、朱貞木《七殺碑》的奇詭推理各具特色,而且文筆功力均不俗,為新派武俠綜藝俠情的奠定了基本套路。此時的武俠小叔已成狂潮,僅20年代作者即已過百,長篇武俠技擊小說數以千計,就名噪全國的作品就有數十部之多,許多書中人物婦孺皆知,不少人重金購藏,影劇與電影爭相改編,這在世界文學史上也屬罕見。
4、港台新武俠小說高潮期。 港台海外掀起新派武俠小說浪潮,迄今未衰,作者甚多,名家迭出。新派武俠起於五十年代中期,金庸、梁羽生在香港扛起大旗,起點最早、成就也最高;50年代末60年代初,「台灣三劍客」司馬翎、卧龍生、諸葛青雲以及上官鼎、雲中嶽、柳殘陽、獨孤紅、慕容美、蕭逸等人在寶島眾劍齊出,走出了不同於金、梁的綜藝俠情武俠道路,畢竟金庸、梁羽生的才情不是信手拈來的;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古龍另闢蹊徑,終於從大武俠的格局走出,帶來了新派武俠小說的變革,終可與金庸分庭抗禮,古龍風風靡一時;七八十年代,深受古龍影響的溫瑞安,將自己的才情注入武俠,帶來了新派武俠詩意化;九十年代,黃易異軍突起,以玄幻、修真的因素帶來武俠新鮮血液,與此同時,深受漫畫影響的《風雲》系列以魔幻、奇幻色彩展示了武俠的多樣可能;大陸武俠在網路化時代終於走上前沿,孫曉、鳳歌、小椴、滄月、楊叛等人的共同努力,使新武俠在玄幻修真小說大行其道之時保持著生機和活力。
5、80--90年代大陸新武俠時期。發端於在二十世紀80年代由電影《少林寺》觸發的武俠小說浪潮在國內掀起,武俠小說的發行量大大超過了純文學作品。大陸新武俠終於走上了前台。1981年,湖北曲藝協會的任清等創辦了《今古傳奇》,連載了歐陽學忠的《武當山傳奇》,聶雲的《玉嬌龍》。1982年,王占君作《白衣俠女》,是為80年代武俠的開山之作。柳溪的《大盜『燕子』李三傳奇》,馮育楠的《津門大俠霍元甲》,馮驥才的《神鞭》,姚霏1990年出版了《一劍平江湖》,青蓮子,在90年代初著有《威龍邪鳳記》及其續集《青猿白虎功》兩部。火梨,上海知識分子,1995年寫成一部《舞葉驚花》。張寶瑞的《京都武林長卷》系列凡六部、《醉鬼張三爺》、《形意游俠錄》等。熊沐的《骷髏人》。巍琦,代表作《金帖俠盜》。周郎,代表作《鴛鴦血》。孫曉的《英雄志》、鳳歌的《昆侖》、金尋者的《大唐行鏢》、小椴的《杯雪》、滄月的《聽雪樓》、步飛煙《武林客棧》、《華音流韶》、時未寒《偷天換日》。樹下野狐《搜神記》、《蠻荒記》、蕭鼎《誅仙、紅豬俠《慶熹紀事》、隨波逐流《一代軍師》。以上基本都屬於優秀作品,但品質尚有參差,難望港台金、古大家項背。

『貳』 武俠小說排行榜前十名巔峰之作

1、搜神記

《明朝那些事兒》是一本古代經典小說,作者是當年明月,一共7本。《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

『叄』 傳統武俠小說的特點,分類,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傳統武俠時期】

一、港台武俠時期
即所謂的「新武俠」時期或者大武俠時代。20世紀50年代,武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為代表的寫虛構的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為內容的一個文學流派,指新文化運動後,武俠小說在新文學的影響下,開始白話創作後新一種的文學樣式。這個時代名家輩出,梁羽生為開端,金庸為高潮,溫瑞安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龍、梁羽生還並稱為「新武俠三大家」。
關於此時武俠中「俠」的定義,梁羽生講「舊武俠小說中的俠,多屬統治階級的鷹犬,新武俠小說中的俠,是為社會除害的英雄;俠指的是正義行為--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行為就是俠的行為,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此時武俠大多突破了民國武俠小說的劍仙鬥法、門派紛爭、鏢師與綠林仇殺的題材范圍,較多表現人民群眾的斗爭。著重人物性格描寫,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舊武俠小說的窠臼,剔除了舊武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跡嚴格限制在「人體潛能」的范圍內。新武俠的缺陷在於俠客英雄超人化,他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現實主義的深度,屈從於商業需要,稗出贅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時期,梁金時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2年生,廣西蒙山人)在1954年發表的《龍虎鬥京華》,以口語寫作,所述史實,所繪山川,均經嚴格考據,人生性格與心理活動刻劃入微,文筆細膩而有文采,舊武俠小說難以與其比肩,從此奠定聲名,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動之作。梁羽生國學根底深厚,他的武俠小說帶有許多自己作的詩詞,每每傳誦一時。他的小說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開始寫《七劍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寫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武當一劍》初刊於1980年5月9日的《大公報》上,完結於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塞外奇俠傳》、《龍虎鬥京華》、《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寧)的《書劍恩仇錄》開始寫作於1955年中。《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至1958年之間,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俠小說。「射鵰」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認的經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寫完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又用十年把這十五部小說全部重新修訂了一遍。金庸寫作至1972年文革未結束封筆。
2、第二時期,古龍時期
古龍1960年開始嘗試寫武俠小說,初期的《蒼穹神劍》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劍錄》等聲名鵲起。1965至1966年間是他創作的豐收期,他寫作了《大旗英雄傳》、《名劍風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1967年創作的《鐵血傳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後一直寫了六十一部共計28冊。古龍其人才華橫溢但用心不專,從他的小說就可以看出來。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關節處突出奇兵。早年古龍並沒有自己特出的風格,在台灣的武俠圈子裡不算太耀眼;至於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顯是江郎才盡、力不從心了。
3、第三時期,溫黃時期
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1973年作《四大名捕會京師》,1981年作《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繼封筆,1985年古龍去世之後,港台武俠小說一片凋零。出於「求新、求變、求突破」的心理,溫瑞安從1986年底開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俠」,或稱「現代派武俠」,把大量主流文學的東西引入了武俠小說。曹正文在1989年將其列為第三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而與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龍並稱。
黃易,本名黃祖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1989年黃易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90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台兩地。1991年成立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雙龍傳等作品。黃易的作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讓人嘆為觀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寫上顯得過於草率,說服力不足。另外,黃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個歷史大時代,而不是將歷史作為背景。這是其優點,但也受到了歷史的限制。
港台武俠時期港台的其他作家於香港方面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台灣方面,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陸魚、上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獨孤紅、奇儒、秋夢痕、於東樓、東方英、雪雁、秦紅、墨餘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武俠作家極少。

『肆』 中國最經典的十部武俠小說(寫出作者)

==============================================================
《絕代雙驕》古龍
《倚天屠龍記》金庸
《天龍八部》金庸
《連城訣》金庸
《亡命客》雲中嶽
《匣劍凝霜》雲中嶽
《雲海玉弓緣》梁羽生
《尋秦記》黃易
《搖花放鷹傳》卧龍生
《霸海屠龍》司馬翎

1.《絕代雙驕》:此書堪稱完美,有善良的人性,有多情不如無情,有生不同時但求死能同穴,有兄弟之誼值得性命相交,有有情人亦成眷屬。故愛此書最甚。
2.《倚天屠龍記》:此書出場人物繁多,令人目不暇給,而且獨具個性者不勝枚舉。最震憾人心弦的,是作者巧妙運用情節去表現那種無奈的悲劇氛圍,這種場面並非兵刃相見, 而又比刀光劍影的拚死一搏更叫人盪氣回腸,感嘆不已。
3.《天龍八部》:此書是作者比較成功的一部悲喜劇。以佛教中的「大悲大憫」來破孽化痴,用佛教的思想來開導讀者,增加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與哲學內涵。
4.《連城訣》:此書是一部內容最殘酷,基調最沉悶,回味最苦澀的作品。爾虞我詐、借刀 殺人、貓笑老鼠、慘絕人寰,凡此種種,透溢在字里行間,圈套中的圈套,陰謀中的陰謀, 叫人領略人性之惡,原來是如此卑鄙。
5.《亡命客》:此書情節跌宕起伏,曲折奇崛,意境蘊藉清遠、別具風格,感情纏綿悱惻,讀來感人頗深。
6.《匣劍凝霜》:此書既描寫了化與恨的血腥,又體現了情與愛的纏綿,使人回味無窮。
7.《雲海玉弓緣》:此書結構緊湊,情節動人。描述了主人公在正邪之間的決擇,人在野生的與文化的之間的決擇。
8.《尋秦記》:此書是黃易的夢幻系列代表作,乃科幻和現實結合的范作。
9.《搖花放鷹傳》:此書中幫派離奇,情節詭異,尤其結局出人意料,要看江湖詭異的話這倒是本不可多的的好書。
10.《霸海屠龍》:此書節奏舒徐沉穩,復又充滿智性的內涵
===============================================================

『伍』 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金庸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鹿鼎記》。

《鹿鼎記》是香港作家金庸的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該小說於1969年-1972年間創作,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1969年10月24日開始在《明報》連載,到1972年9月23日刊完,一共連載了2年11個月。本書收錄於《金庸作品集》中。

內容簡介
入京城,進皇宮,扮太監
揚州妓女韋春花之子韋小寶從小聽書聽戲,十分羨慕戲文中的英雄好漢,為了做英雄,他憑一時之勇搭救了一個落難的江湖好漢茅十八。茅十八感激小寶援手,更因他纏糾不休,將他帶到了都城北京。在京城韋小寶被一老一小兩個太監劫入進宮,他施展詭計將老太監海大富弄瞎,又將小太監名叫小桂子的害死,從此他便冒充小桂子在宮中做假太監。
除鰲拜,皇帝悅,誤入天地會
一日韋小寶賭博歸來遇到一個自稱小玄子的華服少年正在練武,便與他交上了手,這少年正是康熙帝玄燁。顧命大臣鰲拜武藝高強、功高震主,為少年康熙所忌,為除掉鰲拜,康熙巧設計謀,讓韋小寶率一群小太監以戲耍角力為名將鰲拜擒殺。韋小寶智殺奸相鰲拜,大清皇帝固然龍顏大悅,反清幫會組織天地會也對他青眼相加,13歲的韋小寶於一日之間竟成了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的關門弟子和地位甚高的天地會青木堂香主。韋小寶奉陳近南之命回宮卧底。
五台山上遇紅顏,神龍教內任高職
一次他撞破了與邪惡幫會神龍教勾結的皇太後的隱秘,並從她口中得到了康熙之父順治在五台山出家的消息,為防皇太後對小玄子不利,他將此事連同自己是冒牌太監一事告訴康熙。康熙聞聽父親尚在人間,又驚又喜,立即派遣韋小寶到五台山尋訪。韋小寶因緣際會在莊家邂逅了生命中的紅顏知己雙兒,此後兩人一同前往五台山清涼寺尋訪到了老皇爺順治,但卻在回返途中被神龍教劫往遼東蛇島。在蛇島韋小寶乘神龍教內訌之際,施展拍馬溜須絕技騙得了教主洪安通的信任,並當上了在教中職位甚高的白龍使。
假和尚,真駙馬,攻打神龍反被擒
韋小寶返回北京,向康熙報告了順治出家一事,本望皇上重賞,誰知康熙在誇贊一番後竟命他赴少林寺出家,朝夕之間十幾歲的韋小寶竟成了與年過8旬的少林寺方丈同輩的「晦明禪師」。「高僧」在寺中窮極無聊,便要生事,他縱酒狎妓,屢犯戒律,把一個千年古剎、佛門靜地搞得烏煙瘴氣、亂七八糟。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苦心經營,勢力漸大,康熙決定武力撤藩,起兵之前,為了麻痹吳三桂,康熙決定將其妹建寧公主嫁與吳三桂之子吳應熊,正好韋小寶「出家」期滿,康熙使命他作了「賜婚使」。韋小寶率人護送建寧公主入滇,兩人本就相識,未到雲南就發生私通,賜婚使變成了駙馬爺。在昆明,正與韋小寶打得火熱的建寧公主不肯與吳應熊成婚,蠻性發作之際竟將吳應熊閹割,韋小寶見事變猝起,只得將吳應熊挾持與建寧公主繞湖廣返回京城,不久韋小寶又奉命去攻打與吳三桂和羅剎國勾結的神龍教,他率水陸大軍浩浩盪盪地殺向遼東,但未到蛇島,自己這位統兵大將就成了洪安通的俘虜。韋小寶身臨險境,不得已故伎重演,企圖一頓馬屁騙過洪安通,卻被關押起來,幸好雙兒相救,趁機逃出神龍教,洪安通發覺後當即領人對韋小寶進行了追殺。
小寶策劃政變,公主攝政女王
韋小寶和雙兒慌不擇路,一路向北來到鹿鼎山,誤入了羅剎國軍營,韋小寶害怕潛伏於營外的神龍教,便施展伶牙俐齒將正在這里巡視的羅剎國公主蘇菲亞騙倒,隨她一同去了羅剎國。蘇菲亞返回莫斯科,正趕上羅剎沙皇病死,韋小寶最善渾水摸魚,便憑著從戲文中學得的「安邦定國」計謀,幫助蘇菲亞發動了一次成功政變,蘇菲亞當上了攝政女王,韋小寶則因策劃有功被封為遠東伯爵。他心念故國,不久即借故帶著羅剎使臣回到北京,清朝與羅剎使臣簽訂了和約而消除了羅剎國這一腹背之患,韋小寶則因議和有功被康熙降旨封為一等忠勇伯。
衣錦懷鄉抱得美人歸 身份暴露忠義兩難全
吳三桂謀反在即,為了穩定天下,安撫民心,康熙命韋小寶赴揚州為史可法修建忠烈祠。韋小寶衣錦還鄉,在揚州府衙宣讀完聖旨,隨即一人悄悄溜到麗春院去探望母親,沒想到在妓院卻陷入了江湖人士的包圍,他略施小計,以迷葯將一幹人迷倒,並將六位美貌女子--洪教主夫人蘇荃、沐王府的沐劍屏、方怡、陳圓圓的女兒阿珂、王屋派的曾柔以及自己的雙兒一網打盡,收為己有。韋小寶香艷難舍之際,吳三桂已在雲南起兵反叛,小寶被迫從揚州返回京城。江湖奇人神拳無敵歸辛樹夫婦因誤殺天地會主腦吳六奇,抱憾不已,為此他們與天地會群雄商議,決定捨身入宮行刺康熙。韋小寶不忍見小玄子遇難,設計掩護。歸辛樹行刺不成,卻將天地會行址和韋小寶身份暴露,康熙以重兵將天地會首腦聚集的韋小寶爵府包圍,並命韋小寶戴罪立功,親自回府捉拿天地會群雄,韋小寶不忍加害師父陳近南和天地會兄弟,將他們盡數救出,自己則畏罪潛逃出京。
鹿鼎公定和約封妻蔭子 韋小寶棄官逃隱姓埋名
韋小寶逃到距蛇島不遠的「通吃島」,跟雙兒等七個老婆一住數年。康熙顧念與韋小寶的少年友情,不僅沒再派兵追殺,反而予以優惠照顧。羅剎國向東方的侵略滲透早已引起康熙的注意,平定西南、收復台灣的勝利使他堅定了向羅剎用兵、收復失地的決心,韋小寶去過莫斯科,粗通羅剎語言,又與羅剎攝政女王有露水姻緣,康熙便將他召回京城,冊封他為鹿鼎公,撫遠大將軍,命他率兵向羅剎人作戰。韋小寶見「小玄子」不再拿天地會一事與自己為難,欣然領命,攜雙兒前往鹿鼎山,按照康熙的既定戰略一路殺去,連連得手,最後「尿射鹿鼎山」,一舉將羅剎軍隊擊敗,迫使羅剎使臣坐在談判桌前簽定了和約。韋小寶取得了軍事和外交雙重勝利,凱旋而歸,封妻蔭子,權勢與榮華達到頂峰,但不久麻煩又起,康熙命他去剿滅反清的天地會,天地會眾弟兄要他繼承師父陳近南的遺志,擔任總舵主,繼續與滿清作對為敵,韋小寶眼見忠義難以兩全,只有棄官而逃。他打著回鄉探母名義,領著七個老婆回到揚州,與母親韋春花會合,隱姓埋名,擇地而居。康熙見韋小寶久不回京,著即派人四處查找,又親自六下江南尋訪。但終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自此世上不復有奇人韋小寶矣。

作者簡介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荊勛賢」。原名查良鏞(zhā liang yōng,英:Louis Cha),當代著名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金庸生於1924年,祖籍為江西省婺源縣,出生在浙江海寧。查家為當地名門望族,有「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之譽。歷史上查家最鼎盛期為清康熙年間,以查慎行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有「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之說,後全族人分入漢族八旗,正式成為包衣。現代查氏家族還有兩位知名人物,南開大學教授查良錚(穆旦)(四十年代九葉派代表詩人,翻譯家),台灣學術界風雲人物、司法部長查良釗。出自海寧的著名人物還有王國維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金庸祖父查滄珊是「丹陽教案」的當事人。

『陸』 武俠小說的小說發展

魏晉六朝在文學史上被看作是文學的「自覺性」形成時期,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多以志怪、神異小說為主。作品中包含著先人的神仙、鬼怪觀念,以及對超現實神秘力量的嚮往。這是洪荒時期人們對英雄崇拜的遺留,在洪荒時期,人們對一些英雄人物的崇拜和誇張的贊美產生了神話,比方神農、燧人、女媧等等。到了先秦兩漢,充斥在思想領域的則是仙風道骨。魏晉以後,便是游弋著冥鬼幽魂。
志怪小說是以記述鬼神怪異之事為主要內容,包括神仙方術、鬼魅妖怪、殊方異物、佛法靈異等,也有野史逸聞、民間傳說等等。藝術上帶有傳奇色彩和超現實的表現。以干寶的《搜神記》為代表,其它有託名陶淵明的《搜神後記》、舊題曹丕的《列異傳》、張華的《博物志》、葛洪的《神仙傳》、王嘉的《拾遺記》、吳均的《續齊諧記》等。鬼神觀念是古代先民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是現代,勞動人民中間同樣存在著神鬼的觀念,它已經是組成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這其實是人們對自身思考的結果,現實的苦難使得他們嚮往著一些超出自然的東西,一種特別的能力和一些特別的工具。比如武藝、神劍、寶物等等。而這些東西卻只能在想像中得到,所以便有了《三王墓》的寶劍干將、莫邪;有了《紫玉》的仙術道法;有了《劉晨阮肇》的靈丹妙葯。而這些東西在後來的武俠小說中同樣是屢見不鮮,似乎也已成為武俠小說之所以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 如果說先秦兩漢乃至魏晉志怪,為武俠小說的產生構築了堅實的基礎,為之前奏;那麼唐傳奇在文學史上一領風騷時,武俠小說即真正開始萌芽。宋初李昉等所編撰《太平廣記》卷一九三至一九六,特將十八種唐傳奇列入「豪俠」類便可看出武俠小說同唐傳奇之間脈絡相通。故認為唐傳奇為武俠小說的立宗者,理所當然。
「傳奇」之名,似起於晚唐裴鉶小說集《傳奇》,宋人尹師魯也將「用對語說時景,世以為奇」的《岳陽樓記》稱為「傳奇體」。發展到後來,傳奇才逐漸被認為是一種小說的體裁,如元代陶宗儀《輟耕錄》即將唐傳奇與宋、金戲曲、院本等相並列,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更將所分六類小說的第二類亦即《鶯鶯傳》、《霍小玉傳》等定名為「傳奇」,於是,傳奇作為唐人文言小說的通稱,便約定俗成地沿用下來。
在論述唐傳奇勃起的社會背景時,范煙橋所著的《中國小說史》曾言:「在此時代,婚姻不良,為人生痛苦之思想,漸起呻吟;而藩鎮跋扈,平民渴盼一種俠客之救濟;故寫戀愛、豪俠之小說,產生甚富。」根據所論可見一般,特別在唐朝末期,社會對豪俠救助如雲霓之望。《資政通鑒》卷二一五,記李林甫:「自以多結怨,常虞刺客。出則步騎百餘人為左右翼,金吾靜街;前驅在數百步外,公卿走避……如防大敵;一夕屢徙床,雖家人莫知其處。」可見社會暗殺行刺之風彌行。這反映在文學作品中,便是豪俠主體的傳奇大量涌現。
唐朝涌現出一批描寫豪俠之士及其俠義行為的傳奇作品,內容涉及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安邦定國等方面,於中突出豪俠人格的賢韌剛毅和卓犖不群,武功的出神入化,功業的驚世駭俗,由此展現出一種高蹈不羈奔騰流走的生命情調。《甘澤謠》之《紅線》(袁郊,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武俠小說),《傳奇》之《聶隱娘》、《昆侖奴》(裴鉶著,其中聶隱娘的武功訓練方式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集異記》之《賈人妻》,薛調的《無雙傳》等,都是較有代表性的作品;而傳為杜光庭所作的《虯髯客傳》,更是晚唐豪俠小說中成就最著名的一篇。 唐人傳奇樹立了文言「武俠」的典範之後,經五代以至宋朝,在題材上並沒有什麼突出的發展多是對唐傳奇的模仿。但這一時期在文學史上卻有著重要意義,它在語言上有開創性的意義。「說話藝術」在民間廣泛流傳,這種白話形式的小說與後來的武俠小說頗具淵源。
其主題,如宋羅燁《醉翁談錄·小說開辟》所言:「有靈怪、煙粉,奇傳、公案,兼朴刀、桿棒、妖術、神仙。」而這些也是後來的武俠小說所喜用的。不管是何種題材,都往往以愛情或公案作為敘事的「興奮點」。愛情故事,不僅在當時很受歡迎,即使在現行的武俠小說中,愛情因素也是重要的「看點」。美女與俠士之間的感情糾葛,永遠是武俠小說吸引人的地方——因為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無論是現代武俠小說中的巨擘金庸先生,還是海外一直風靡的武俠作者都無法擺脫「感情戲」。而且高妙的愛情情節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這個方面宋元話本則有突出的貢獻。
宋元小說話本中的愛情故事,又往往突出女性對愛情生活的主動追求。像《碾玉觀音》中的璩秀秀,尋求美好的生活。又如《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寫周勝仙初見范二郎等。
這些奇女子對愛情的大膽追求,即使放到現代的武俠小說中依舊存在著迷人的魅力。這樣的主題思想固然提高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水平,使得通俗文學在思想意義上扮演著「雅文學」的角色。這就牽涉倒文學的「雅」與「俗」的轉變問題,而武俠小說作為一個特殊的文學形式,同樣存在著「雅」與「俗」的問題。對比唐傳奇、宋元話本及當代的白話武俠;我們當如何區分「雅」與「俗」呢?如果以知識分子創作作為區分點,那麼唐傳奇便是「雅」文學,而宋話本中藝人的創作便是「俗」文學。當代的武俠小說則多數是知識分子的創作,理當看作是「雅」文學了。可是古代的知識階層又不同於現代,不能如此類推。那麼當代武俠小說到底是「雅」是「俗」呢?我本人認為,「雅」和「俗」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浮動著的,他是隨著客體的不同而變化。換句話說,「雅」和「俗」的問題當從「文學消費」的人群來看,「雅士」即使看「俗」也「雅」。 自宋以後,文言武俠逐漸衰落下來。白話公案、俠義小說則成了中下層勞動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學式樣。
明代的《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白話小說,《水滸傳》被譽為武俠小說的萌芽,這部書里最具有武俠特徵的人物是武松和魯智深身上都有先秦俠風,而鼓上蚤時遷又是第一個能穿房越脊的人物,對後世武俠起了很大的啟蒙作用。
然到了清代中期出現的《三俠五義》,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長篇武俠小說,對中國後世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稱得上是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類武俠題材文學作品的高潮。《三俠五義》有關武功技擊(如點穴、暗器、劍訣、刀法、輕功提縱術等)、江湖勾當(如悶香、百寶囊、千里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臉面具等)以及機關埋伏(如沖霄樓)種種名目之演述,均對以後武俠小說之內容素材有決定性之影響。
這兩部作品它們奠定了武俠小說的基本形式和模式,一直到港台的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古龍的《楚留香傳奇》、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等等武俠小說都在它的影響之下,直到今天的武俠小說也沒走出這個模式,但得到真正發展並呈現出一種繁榮現象,卻是民國期間的事。 辛亥革命後,人們從封建桎梏下解放出來,各種思想流派湧入中國,報業、出版業得到空前繁榮,文學藝術得到大力發展,各種風格流派的文藝作品異彩紛呈,武俠小說也異軍突起,它以獨特的武俠們的俠義精神傳統深得人們喜愛。武俠公案、短打評書盛極一時,例如《五女七貞》、《永慶昇平》、《小五義》,民國《三俠劍》、常傑淼的《雍正劍俠圖》(即《童林傳》)等紛紛問世,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識分子投身武俠小說創作,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比如王度廬的《卧虎藏龍》,還珠樓主(還珠樓主,本名李壽民,是中國武俠小說作家)的《蜀山劍俠傳》。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首先有被稱為「南向北趙」的等一批開風氣的武俠小說作家,其代表作有《江湖奇俠傳》、《俠義英雄傳》等;趙煥亭則有《奇俠精忠傳》留世。
在三十年代後,最有名的武俠小說家便有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和王度廬。這主要分為還珠樓主的神怪武俠小說,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鄭證因的技擊武俠小說和王度廬的言情武俠小說等四大派武俠小說。
在民國武俠小說作家中,還珠樓主也許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半文半白的語言,儒、佛、道的精神哲理,都溶匯貫通於小說之中。其著名小說有《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和《雲海爭奇記》等40部。宮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在武俠與社會生活方面結合得是十分緊密的,他受魯迅、周作人兄弟和新文化運動影響很深,本身又是記者出身,他常常是通過武俠思想與社會現實的脫節來批判社會的黑暗,在寫武俠們的可敬可愛的同時,也寫出了他們在現實社會中的悲壯、感慨與無奈。他的代表作是《十二金錢鏢》和描寫白蓮教起義的《黃花劫》等。鄭證因當年的《鷹爪王》八部曲出手就不凡,他將武俠的豪氣與精妙的武術與驚險的情節融為一體,並特別注重武術技巧的描寫。其一生一共創作了一百〇二部作品,為當時作家之最。被人稱為技擊武俠小說一點也不為過。
而王度廬的武俠小說則重言情,寫到生死纏綿處,常感人至深。後起的港、台武俠小說,也大多走的他開拓的這條「悲劇俠情」的路子。他的主要代表作是《卧虎藏龍》《劍氣珠光》等「鶴鐵五部曲」。 後來以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的崛起,則是近幾十年的事。尤其是金庸的武俠小說,造就了不少金庸迷。金庸也不愧為一代武俠小說大師,他豐富的歷史知識,深厚的閱歷,對武俠精神的理解,對武術知識的掌握,精彩的敘事與描寫,對人物性格的把握,確有許多過人之處。《射鵰英雄傳》中的許多歷史、人物,如南宋時宋與金、元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均有歷史史實依據,而丘處機等歷史人物也確有其人,將真實與虛構有機結合,同時又兼有北派武俠小說社會、言情、技擊、神怪四大派之長,同時又完全不同於這四大派,有了新的創新和發展。香港是新派武俠小說發源地,50年代初期,出現第一部現代武俠:《虎鶴雙形》。
50年代屬於梁羽生,代表作《七劍下天山》系列。至《萍蹤俠影》、《雲海玉弓緣》達到個人創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後期作品雖有革變,然而影響不是很大。
梁開創了一個時代,其古典文學素養很扎實,小說中詩詞隨處可見。但尚沒有完全脫離近代武俠的窠臼。古文功底好的讀者可以看看,文字和歷史的描寫還是很有水準。
50年代中後期金庸的出現。
金庸引入了西洋文學技巧及電影手法予以捏合,在當時港台政治壓抑的年代,讓武俠小說變成暢銷書。並把武俠小說上升到了文學藝術的高度。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這副對聯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在1969年《鹿鼎記》中達到其創作頂峰,然後激流勇退。
金庸的作品整體上看,前期到後期是越寫越好。從文字到結構,包括情節的張力莫不如此。但在其部分作品中有時間錯亂的硬傷!可能與其作品在《明報》連載有關。只有一個簡單的情節,天馬行空的進行。到後來造成無法更改的錯誤,例如:《射鵰》中黃蓉出生後,梅、陳二人偷《九陰真經》叛變出桃花島。曲靈風被斷腿後在牛家村作賊時,郭靖與楊康的爹還不認識。那豈不是黃蓉和郭靖早就在流行姐弟戀,還喊什麼靖哥哥,裝年輕嗎?後來金在修訂其「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4部主要作品時,也承認這一硬傷,除此之外上再無大錯。
與金庸同時代香港另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人從事武俠小說創作。但是,金庸這座山太高,與他同時代的武俠小說作家是不幸的。其同輩及後起武俠作家或以主觀條件不足,便難乎為繼;多半隻能遵循既往「幫會技擊派」的路數,在江湖仇殺中討生活了。
70年代初,金庸封筆後,香港武俠小說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台灣武俠與香港有所區別,在金、梁同時代有司馬翎、卧龍生、獨孤紅、陳青雲、蕭逸等數十位武俠專業作家。根據武俠評論名家葉洪生先生的粗略統計,在武俠小說興盛時期,台灣至少有過三百位武俠作家賴此維生,出版了至少上萬種以上的武俠小說。結集成書則自數部至數十部不等。其中司馬翎、卧龍生、諸葛青雲並稱「台灣三劍客」。
司馬翎在當時影響力最大。博學多才,擅長寫情寫欲、鬥智鬥力。特別是描寫男女在情慾焚身中的心理變化,以及奇正互變、虛實相生的武打藝術,均獨步一時。而其早年首創以精神、氣勢克敵制勝的武學原理,已近乎「道」——與金庸、古龍一脈相承的「無劍勝有劍」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而猶有過之。同輩名家受其影響、啟迪者頗多,如古龍、上官鼎、易容、蕭瑟等皆是。
可惜司馬翎未能持盈保泰;其創作後期雖有《劍海鷹揚》這部超卓巨著為武俠小說大放異彩,但此後即逐漸走下坡,其晚年改以「天心月」筆名所撰《強人》系列作品。
當時諸綠葉代表作有卧龍生《仙鶴神針》、諸葛青雲《紫電青霜》、司馬翎《劍氣千幻錄》、獨抱樓主《璧玉弓》、曹若冰《玉扇神劍》、蕭逸《七禽掌》、雲中嶽《古劍殲情記》、丁劍霞《神簫劍客傳》、柳殘陽《玉面修羅》、獨孤紅《雍乾飛龍傳》;還有「鬼派」——書名、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動輒就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代表者有陳青雲《血魔劫》、田歌《血河魔燈》等。尚可一觀。
真正讓台灣武俠走向世界華人圈的人是古龍。一個可以在台灣武俠小說界大書特書的名字。是台灣武俠小說界唯一可以與金、梁比肩的人。
古龍於60年代初期開始寫武俠小說,但業績平平,其間為名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代筆,卻幾可亂真,足見本身確具潛力。在1964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劍錄》後,讓人耳目一新。但風格尚未形成,未引起太多波瀾。在1965-1967年間古龍完成了他創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開始走紅。特別是1967年所撰的《鐵血傳奇》(即我們常說的《俠盜楚留香》或香帥傳奇),內雜武俠、文藝及現代心理分析,特別是西方推理小說的架構。讀之如讀東方版的福爾摩斯探案。後來古龍坦言其深受西方和日本推理小說的影響。
由此起,古龍武俠小說即脫胎換骨,邁入了新派武俠小說的殿堂。但古龍之變並非到此為止,而是一路狂奔,讓人目不暇接後,恍然猛醒。原來武俠小說可以這樣寫,也可以這樣看。其後他陸續完成《多情劍客無情劍》(即小李飛刀)、《鐵膽大俠魂》二部曲,堪稱神完氣足,兼有傳統與現代「矛盾統一」之美。
70年代初開始,古龍首寫《蕭十一郎》(由於是先有劇本、後來才有小說)的啟發,減少廢話和不必要的描述。加強肢體語言和場景烘托。從此古龍的變成了一種似詩、類俳句、非散文的怪異文體。可能古大俠覺得此種方式最能表達他的思想,同時又能最大化的掙到稿費。如《流星·蝴蝶·劍》、《歡樂英雄》、《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系列(僅有六種)以及《邊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等,無一不是用電影分鏡、換景的手法來寫小說。
這種簡單直接、動漫化的妄舉,對於中國文字是一種傷害。但盡管如此,在一九六五至七五年間的古龍小說卻「一枝獨秀」,以至於他成為同輩名家及新進作者模仿的對象。 但同時他也害死了這些沒有他那般天縱其才的跟風作家。
火紅了十年後,古龍1975年以後的作品每況愈下,也許是被稱為每部作品後都有一個現實中的女主人公和無數瓶XO消耗了他太多的激情。在看過《護花鈴》等他的半部作品後,深深地理解在後期他江郎才盡後酗酒的痛苦。從一個構思或幾千字的開頭就可以換來巨額的金錢和合同,到後期讀者逐漸冷落、出版商追稿時的無情。英年早逝也許是他自己最渴望的結局。1985年古龍在肝硬化的劇痛中走完了他絢爛的一生。
70年代中後期至80年代,溫瑞安在一九七〇年以「溫涼玉」筆名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處女作《追殺》(為「四大名捕」故事之一),時年僅十六歲;雖然文字技巧很幼稚,但想像豐富,已見潛力。
其早期作品頗受古龍影響,如《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均可見古的痕跡。自一九八二年推出《布衣神相》起,又加上了若干還珠小說的奇妙素材,故神魔虛幻色彩甚濃;而《碎夢刀》、《俠少》、《殺楚》等書,更有許多「詩歌化」的語言文字,耐人尋味。
但由一九八七年開始,溫瑞安卻以「現代派」自居。如《殺了你,好嗎?》、《請·請請·請請請》、《力拔山河氣蓋世·牛肉麵》、等等中短篇,有一部《乳房》更是不知所雲。且內容橫七豎八排列,以示其「現代」,以此突出視覺效果。
正如他在書中後記中說:「武俠小說必須突變!……成與敗,得與失,我不管,但這樣寫法使我覺得很好玩。」於是中國文字之美,就在溫瑞安的「突變」下,被割裂得支離破碎;而「新派」武俠小說,也在他的「好玩」下,被徹底「異化」掉了。
從此武俠小說的創作進入低潮,直到90年代初期,香港的黃易從《大劍師》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或者說科幻小說,其間有明顯的田中芳樹的痕跡。到《尋秦記》才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從而開創了玄幻武俠小說時代。影響了大批的武俠小說作者,開始轉入玄幻武俠的創作。而黃又變,反而回到正統武俠的路子或者說「異俠」更妥當。其後陸續推出的《破碎虛空》、《翻雲覆雨》均引起強烈反響。《大唐雙龍傳》更是因為互聯網而廣為傳播,讓黃易的名字傳遍華人社會。已完結作品還有《邊荒傳說》《日月當空》,目前正在連載的是新作《戰龍在野》。
黃易深受司馬翎的影響,首重氣勢,如果說早期,梁、金的作品中,成人後大多數人的武功已成定勢,丘處機奈何不了梅超風,那他永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只能打成平手。一場華山論劍後,敵我雙方的爭斗就變成算術題般簡單了。我的排名高手和小弟多,你就等著挨扁吧!人的潛力一無所知,而中華武術重視精氣神的完美結合。當黃易在其中加入了時間、體力、精神狀態等元素。大大提高了武俠小說可信度。
2000年後出現大批網路作家從事武俠創作,是好事也是壞事,好是大大豐富和繁榮了讀者的可看種類和數量。但由於網路小說多數是連載,必須按時交稿,以及網路作家的不可見和隨意性,導致大量太監作品出現。另有部分作家因為網站倒閉等原因導致作品連載出現中斷。短短的幾年時間,武俠小說的發展非常迅速,在大陸和港台嶄露頭角的年輕作家很多,具備與梁、金、古、黃比肩潛力的也就僅僅幾位。
其他如老豬的《紫川》(軍事歷史小說)(確切的說,紫川是部大雜燴,並非嚴格意義的架空歷史),賈羽的《入世龍蛇》,真髓的《真髓》也非常不錯。具有潛力。其他很多作家也不錯,但很多人都走上了玄幻之路,不再是在人力的范圍內進行的斗爭。那應該劃入另一個討論的課題。
現代武俠小說是紙上武俠的新階段,理想和言情色彩淡化。

『柒』 近代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系

編號 書號 書名 作者 定價
01 84043-01 江湖奇俠傳 (1-7) ** 平江不肖生 絕版
02 84043-02 近代俠義英雄傳 (1-4) 平江不肖生 600
03 84043-03 北海屠龍記 還珠樓主 絕版
04 84043-04 鷹爪王 (1-7) 鄭證因 840
05 84043-05 風雨雙龍劍 王度廬 200
06 84043-06 燕市俠伶 王度廬 120
07 84043-07 羅剎夫人 (1-2) 朱貞木 240
08 84043-08 蠻窟風雲 (1-2) 朱貞木 240
09 84043-09 武林爭雄記 (1-2) 白羽 300
10 84043-10 偷拳 白羽 絕版
11 84043-11 蜀山劍俠傳(1-26) 還珠樓主 絕版
12 84043-12 蜀山劍俠新傳 (1-2) ** 還珠樓主 絕版
13 84043-13 嵋峨七矮 還珠樓主 絕版
14 84043-14 柳湖俠隱 (1-2) 還珠樓主 絕版
15 84043-15 玉玦金環錄 (1-2) 平江不肖生 300
16 84043-16 十二金錢鏢 (1-7) 白羽 840
17 84043-17 青城十九俠(1-15) 還珠樓主 絕版
18 84043-18 虎嘯龍吟 (1-3) 朱貞木 360
19 84043-19 七殺碑 (1-2) 朱貞木 240
20 84043-20 荒江女俠 (1-5) 顧明道 600
21 84043-21 鶴驚昆侖 (1-2) 王度廬 300
22 84043-22 寶劍金釵 (1-2) 王度廬 300
23 84043-23 劍氣珠光 (1-2) 王度廬 300
24 84043-24 卧虎藏龍 (1-2) 王度廬 300
25 84043-25 鐵騎銀瓶 (1-4) 王度廬 540
26 84047 武俠小說談藝錄 葉洪生 350
-葉洪生論劍
27 85135 卧虎藏龍 重出江湖版 薛興國 180

『捌』 想要讀金庸的小說,從哪部開始最好

金庸的武俠作品很多是互相關聯著,他們之間甚至有著比較嚴密的時間線關系,如果要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我建議是從天龍八部開始,因為天龍八部很明顯是發生在射鵰三部曲之前,這樣在你讀到射鵰三部曲的時候,就能夠聯繫到天龍八部裡面的內容。

其實在讀一些金庸的武俠小說的時候,也不必完全按照時間線去讀,因為金庸的武俠小說寫得通俗易懂,內容的方方面面照顧的很全面,不必擔心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玖』 求經典武俠小說書目

金庸好看的小說都有電視了,就不推薦了!
其次黃易黃大師,一炮而紅的《大唐雙龍傳》也有電視,不過電視改了很多,如果樓主沒看過,可以去看看,絕對比電視精彩!
然後《七劍下天山》電視電影翻爛了,原著比較精彩!
古龍的《楚留香》絕對經典,沒看過原著的力挺去看!
其次推薦戍戟先生的作品集(這個也是位武俠大師,在早期南方跟金庸齊名,不過他的作品很多人沒看過。)如下:
武林傳奇
江湖傳奇
黑豹傳奇
黑鷹傳奇
神州傳奇
奇俠傳奇
這六部推薦看,其餘的個人感覺較差就不推薦了。
希望樓主喜歡,最後祝閱讀愉快!

『拾』 中國最經典的武俠小說

作者:戊戟 現在比較有人氣的寫手

著作有:《隱俠傳奇》,《江湖傳奇》,《武林傳奇》,《黑豹傳奇》,

《神女傳奇》這些都是比較不錯的!

作者:古龍 相信愛看武俠的不會不認識這位大師吧!

著作有:《陸小鳳系列·鳳舞九天 》,《陸小鳳系列·劍神一笑》,《流星 蝴蝶 劍》

《陸小鳳系列·決戰前後》,《大旗英雄傳》這些都可以看!

作者:秋夢痕 秋作者寫的武俠很是好看!

著作:《北極獵奇》,《神劍無光》,《天鳳神龍》

作者:金庸 金老先生可謂是寫武俠的泰鬥了。他的作品知名度不用多

說!好看也是必然的。

著作:《書劍恩仇錄》,《俠客行》,《邪神門徒》,《連城訣》,

《越女劍》,《白馬嘯西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共14部

熱點內容
主角有異能校園小說不要太yy 發布:2025-08-12 18:27:19 瀏覽:40
穿越流動漫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8-12 18:08:48 瀏覽:648
系統變美女主小說完結 發布:2025-08-12 17:53:42 瀏覽:401
小米瀏覽器可以免費看小說 發布:2025-08-12 17:43:12 瀏覽:249
缺月梧桐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12 17:43:07 瀏覽:925
韓國經典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8-12 17:21:59 瀏覽:251
聊齋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12 17:07:41 瀏覽:714
免費中文的小說軟體是什麼 發布:2025-08-12 17:05:30 瀏覽:35
蛇類言情穿越小說 發布:2025-08-12 17:04:50 瀏覽:949
校園孤的小說 發布:2025-08-12 17:04:42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