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人物簡介
A. 金庸15部武俠小說全部人物介紹
樓主晚上好!這真是個體力活啊。
網路裡面有系統清楚的介紹,每一部都非常詳細。例如:http://ke..com/view/10786.htm
B. 誰能給我一些金庸小說里的主要人物名單和簡單的介紹啊
一《書劍恩仇錄》人物有陳家洛,無塵,趙半山,文泰來,駱冰,常氏雙俠,余魚同,章進等紅花會群雄,袁士霄,天山雙鷹,陸菲青,阿凡提,周仲英等武林前輩,香香公主,霍青桐,李沅芷,周綺等女性,乾隆,李可秀,張召重,關東六魔,白振等反面角色。
這部小說並沒有特別突出陳家洛個人的能力,而是象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一樣,描寫的是群雄演義.
二《碧血劍》主要人物有袁承志,溫青青,何惕守,阿九,安小彗,穆人清,木桑道人,啞巴,玉真子,溫家五老,梅劍和,孫仲君等.其實小說有兩個主人公,另一個是早已故去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夏雪宜在小說中給人的印象要比袁承志深刻的多,袁承志似乎只是個引線,把這個小說的所有人物情節銜接了起來,可以說袁承志是所有金庸小說里最沒有魅力的男主角.
小說的後半部分寫的很糟糕,只是最後寫李岩和紅娘子自殺的一段很觸動人心,依舊記得那兩句歌詞:"今日的一縷英魂,昨日的萬里長城……」嗚呼,中國的歷史不正是這樣嗎.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 」更多的是寧願化做一縷英魂也要維護自己祖國的尊嚴。
三《雪山飛狐》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苗若蘭,田歸農,寶樹和尚,范幫主,平阿四以及未直接出場的胡一刀夫婦等等。
本小說只有十五萬字,然而卻頭緒紛繁,主要人物眾多,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作者在書中採用倒敘形式,讓十多個人用講故事辦法把「胡苗范田」四個家族一百年來的恩怨交代了個清楚,然後又引申到講故事的人身上,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貪婪,無恥,卑鄙。幸而有苗若蘭和平阿四在,才讓我們大家看到人間真情猶在。
小說最後給讀者留了個懸念,到底胡斐能不能平安回來和苗若蘭團聚,他這一刀到底劈還是不劈?
四《射鵰英雄傳》的主要人物有郭靖,黃蓉,穆念慈,黃葯師,一燈大師,洪七公,周伯通,全真七子,江南七俠,楊鐵心,包惜弱,郭嘯天,李萍,成吉思汗,拖雷,華箏,哲別,――――歐陽峰,完顏洪烈,楊康,裘千仞,黑風雙煞,歐陽克等。
此部小說是奠定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宗師地位的作品,可以說是金庸小說里最正統的武俠小說,文筆精美達到了金庸小說的頂峰。
五《神鵰俠侶》主要人物有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李莫愁.武三思,郭芙,郭襄,陸無雙,完顏萍,公孫綠萼,程英,耶律齊,尹志平,歐陽峰,洪七公,周伯通,金輪法王,公孫止,裘千尺,霍都等.還有兩個早已死去的人物:王重陽和林朝英.
本小說可謂一本情書,專門寫情的書.書中描寫了多種多樣的愛情親情,寫盡了因愛生恨,因愛生悲的故事.
六《飛狐外傳》據金庸本人說是為了彌補《雪山飛狐》沒能塑造好胡斐才創作的,算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可它又獨成一體,與《雪山飛狐》很多情節沒有關聯,大概是寫的比較精彩,讀者們也沒有顧上太去較真。
小說中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程靈素,袁紫衣,紅花會諸俠,馬春花,田歸農,南蘭,鳳天南,慕容景岳,姜鐵山,薛鵲,商寶震,徐錚等。
七〈連城訣〉如果說《神鵰俠侶》是部情書,這部小說就是部壞書,它裡面寫盡了人性的丑惡,為了自己的利益,小說中的人物用盡了卑鄙手段,最後狄雲帶著對人世江湖的絕望回到了藏邊雪谷,水笙遠遠向他奔來:「我等了你這么久,我知道你終於會回來的。」
主要人物有狄雲,水笙,丁典,凌霜華,戚芳,汪嘯風,戚長發,凌退思,「江南四奇,落花流水」,血刀僧,萬圭,萬震山,言達平等。
八〈白馬嘯西風〉(中篇)主要人物有李文秀,蘇普,馬家駿,阿曼,瓦耳拉齊,霍元龍,陳達海等.這也是部為電影而寫的小說.
因情而活,為情而死,情之所在,孽之所在.是這部小說的主線.
最喜歡其中兩句話: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灑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野雞不能學鷹飛,小鼠不能學貓叫,你們中華漢人的東西再好,我們高昌野人也是不喜歡."
九〈鴛鴦刀〉(中篇)主要人物有袁冠男,蕭中慧,林玉龍,任飛燕,蕭半和,太岳四俠,卓天雄,周威信等.其實這篇小說是金庸寫的一個電影劇本,是偶爾興起而做的小品文.金庸寫武俠小說前為報社的影評專欄撰寫過影評,後來還做過編劇導演,他編劇的《絕代佳人》曾獲得北京文化部金章獎.
小說的主題是:
「仁者無敵」!這便是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十《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小說里對武功描寫最多的一部,也是打鬥場面最多的一部,有時一整章都在描寫一個大戰場面。小說人物眾多,在此只列出主要幾個,張無忌,周芷若,趙敏,小昭,殷離,張三豐,張翠山,殷素素,謝遜,成昆,滅絕師太,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殷梨亭,莫聲谷,玄冥二老,楊逍,范遙,金花婆婆,青翼蝠王等等諸人。
十一《天龍八部》人物有蕭峰,段譽,虛竹,王語嫣,木婉清、阿朱、阿碧、鍾靈,蕭遠山、慕容博、李秋水,掃地神僧、無崖子、天山童姥 ,鳩摩智、丁春秋、玄慈方丈、段延慶、庄聚賢(游坦之),慕容復、段正明、黃眉僧、段正淳、蘇星河 ,玄字輩的少林高僧(除玄慈)、天龍寺的五位高僧,葉二娘、南海鱷神、雲中鶴、阿紫、丐幫的七大長老,段正淳的四大侍衛、刀白鳳、王夫人、秦紅棉、阮星竹、甘寶寶、梅蘭竹菊四劍、全冠清,白世鏡,趙錢孫等.
小說描寫了糾纏在人性「痴嗔貪」三毒中的人們不能自拔,始終突不破心網的籠罩,導致自己受盡了折磨。
最後蕭峰自殺在雁門關前,慕容復瘋了,給讀者留下了無盡感慨。
十二《笑傲江湖》令狐沖,任盈盈,風清揚,東方不敗,任我行,向問天,岳不群,左冷禪,林平之,方證大師,沖虛道長,定閑師太,莫大先生,天門道長,余滄海,岳靈珊,儀琳,田伯光,梅庄四友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神話夢想的破滅。
十三《俠客行》主要人物有石破天,阿綉,謝煙客,貝海石,白自在,石清,閔柔,史小翠,丁不三,丁不四,張三,李四,白萬劍,丁當等人.
據金庸說小說著重描寫了父母與孩子間的親情,朋友間的友情.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只愛風流男子的丁當.
十四《越女劍》(短篇)人物有越女阿青,范蠡,文種,西施,勾踐,白猿.這部小說的創作時間其實是金庸所有小說中最晚的,只是它太短小,結束的比〈鹿鼎記〉快而已.
流傳後世的成語「西子捧心」「東施效顰」竟是由阿青的竹棒埠發出的勁氣所致。雖是小說虛構,但也足以說明作者構思的巧妙 .
十五《鹿鼎記》人物眾多,是金庸小說里人物最多的一部,金庸的寫作水平此時達到了得心應手的化境,每一個小人物在他的筆下只寥寥幾筆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韋小寶,陳近南,康熙,獨臂神尼,洪安通,澄觀和尚,陳圓圓,吳三桂,李自成,吳六奇,胡逸之,李西華,馮錫范,施琅,鄭克爽,鰲拜,海大富,茅十八,雙兒,蘇荃,阿珂,方怡,沐劍屏,曾柔,建寧公主,等等.
所有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雖不一定是裡面武功最高的,也至少排在前幾位,可《鹿鼎記》裡面的韋小寶在擁有三位頂尖高手師父的情況下卻僅會一點點功夫,韋小寶闖盪江湖只靠他的臉皮厚,逃的快,口舌好,加上一點點的講義氣,所有對手就都敗在他的手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我們中國人愛面子,論交情,不講原則的劣根性.
C. 求金庸古龍小說中的著名人物簡介
令狐沖,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男主角。由華山掌門岳不群扶養授武,為華山大師兄,鍾情青梅竹馬的小師妹岳靈珊。在思過崖上得到世外高人風清揚傳授獨孤求敗絕學獨孤九劍,卻被岳不群逐出師門,成華山棄徒。與日月神教聖姑任盈盈相遇,以音律相交,相知相許,因她廣交各路好友。任盈盈背負傷重的他前往少林寺交換易筋經,令狐沖不從。出寺後識向問天,兩人相救幽禁梅庄的任我行。令狐沖卻被換做任我行替身,習得吸星大法治癒內傷。後曾與向問天、任我行圍攻東方不敗,又臨危受命任恆山派掌門,悲痛岳靈珊之死,最後與任盈盈成婚退隱。
中文名:令狐沖
別名:風二中、吳天德
職業:武俠人物、恆山派掌門
畢業院校:華山派肆業
代表作品:《沖靈劍法》
年紀:青年,三十歲左右
出現小說:《笑傲江湖》、《鹿鼎記》提起
師傳:岳不群、風清揚
愛好:喝酒、賭博
武功:獨孤九劍、易筋經、吸星大法
令狐沖
姓名:令狐沖拼音:LínghúChōng曾用名:風二中、吳天德性別:男血型:B型星座:射手座在倆部小說中出現:金庸《笑傲江湖》、《鹿鼎記》被提起稱呼:大師兄、沖兒、令狐師兄(新修版中儀琳如此稱呼)、令狐兄弟(向問天如此稱呼)、令狐掌門、令狐老弟(沖虛這樣稱呼他的)、沖哥/沖郎(盈盈這樣稱呼他的)、令狐吳將軍(鄭萼這樣叫的)、少俠(定靜這樣稱呼的)父母:不詳初戀:岳靈珊妻子:任盈盈門派:初為華山大弟子,後曾擔任過恆山掌門,最終與妻子一起攜手歸隱江湖。師父:曾經是岳不群,期間得蒙風清揚傳授獨孤九劍,並從西湖牢底任我行刻字處習得吸星大法,方證大師後傳他易筋經師母:寧中則朋友:藍鳳凰、陸大有、田伯光、桃谷六仙、黃河老祖、計無施、黃伯流、向問天等,無論正邪與否,只要志趣相投便來者不拒。愛好:喝酒賭博http://ke..com/view/31941.htm另外建議,樓主可以知道下金庸、古龍的人物,再去網路一搜就既有簡介又有詳介了
D. 金庸簡介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並被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 。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2018年11月12日下午4至6點設置弔唁冊,讓公眾作最後致意。入圍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
(4)金庸武俠小說人物簡介擴展閱讀
金庸小說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俠小說,共計,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
《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E. 金庸簡介
金庸簡介: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海寧,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香港最高榮銜「大紫荊勛章」獲得者。
主要作品有:《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神鵰俠侶》等。
(5)金庸武俠小說人物簡介擴展閱讀
金庸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並被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 。
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
1985年起,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1994年,受聘北京大學名譽教授。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榮譽教授 。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0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2018年11月12日下午4至6點設置弔唁冊,讓公眾作最後致意。入圍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
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具體來說就是愛情與道德規范的沖突。
金庸的作品沒有過多的抑情絕欲的說教,更沒有與傳統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現象。他僅僅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愛情悲劇意識是對現代愛情的謳歌。
F. 金庸小說中一共有多少人物形象
金庸小說中出現的人物有數千名,具體介紹以下幾個經典人物形象:
1、段譽:
善良仁愛、豁達樂觀、坦率直爽、知書達理,專注事務,執行力強。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大理國「鎮南王」段正淳世子,後繼位大理國皇帝。段譽自小受到良好教育,溫文儒雅,替他人著想。因不小心闖入無量山的「琅嬛福地」中,從洞中一尊玉像處習得「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
2、喬峰:
性格剛烈、做事果斷、責任心強、兄弟情義、豪爽大氣、智勇雙全。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丐幫幫主,武林素稱「北喬峰」。因是契丹後裔而被武林中人唾棄,後恢復契丹名蕭峰,為蕭遠山之子,在相救遼國皇帝耶律洪基以後被冊封為南院大王,再後來又加封宋王,平南大元帥,在阻止遼入侵宋後,自盡於雁門關。
3、虛竹:
謙虛謹慎、善良隨和、尊重他人,待人坦誠,隨遇而安。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少林寺無名小僧,24歲時隨師父下山,誤打誤撞破解蘇星河珍瓏棋局,成為逍遙派掌門關門弟子,並成逍遙派掌門。後來被天山童姥強迫傳授武功,後又在無意間得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的內力,亦被傳為靈鷲宮宮主。
4、郭靖:
勤奮拼搏,憨厚老實、光明正大,言出必踐,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男主角。他融合武功為一體,遂翩然翱翔,武林尊為「天下第一俠士」,黑白二道俯首稱臣,號令武林群雄,率領群雄守護襄陽城。他用一生來徹底實現了"為國為民"這一"俠之大者"的目標,是個不擇不扣的大英雄,他是中國男性形象的典型代表。
5、令狐沖:
開朗隨和、喜愛交友、俠義率真、心思縝密、爽朗豁達,不拘小節。
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男主角。華山派大弟子,生性放盪不羈,天生俠義心腸,並且深情不移。令狐沖不是大俠,是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隱士。小說中與朋友相交是令狐沖情感世界中極為豐富動人的一部分,令狐沖正式通過與他們結交、相知,一步步走出盲從。
6、陳家洛:
民族大意,文武全才、風度翩翩、重情重義、謙虛有禮。
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的男主角,紅花會總舵主,清朝大臣陳世倌之子,和當朝皇帝乾隆帝是同胞兄弟。陳家洛相貌英俊、談吐風雅,但最後因誤信親兄乾隆導致反清大業終成泡影,出身高貴而平民化,有崇高理想,為國家民族甘願犧牲個人幸福。
7、張無忌:
謙謙君子,憨厚善良、心慈手軟、宅心仁厚、豪氣干雲,待人以誠。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男主角。中土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張無忌是俠氣最重、豪氣干雲的謙謙君子,武功集各家之長最全面。張無忌對六大派以德報怨,與明教下屬兄弟般的感情,與張三豐師祖孫的孺慕之情、與謝遜的親情摯愛,展示各種男子間的情義故事。
8、王語嫣:
溫柔賢淑,不諳武功,察言觀色,過目不忘,理論學家,隨遇而安。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女主角之一。王語嫣的驚人記憶能力,已經到達了融會貫通的層次,她不僅熟知各門派武學的招式與路數,更對招式的實戰運用技巧有著深刻的認識,甚至到達了隨口點撥,便能使人武學技藝大增,反敗為勝的境界。
9、阿朱:
足智多謀、古靈精怪、善解人意,有情有義,聰明伶俐,絕秀嬌俏。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的女主角之一。擅易容術。在尋找慕容復途中初識蕭峰,隨後闖入少林寺偷取易筋經,被玄慈方丈誤傷。為救她,蕭峰不顧自身安危,勇闖聚賢庄,被迫開了殺戒。阿朱在蕭峰含冤時一路陪伴他不離不棄,互生愛意,彼此痴情專一,至死不渝。
10、黃蓉:
活潑機智,刁鑽古怪、冰雪聰明、愛憎分明、玲瓏剔透,多才多藝、博古通今。
金庸作品《射鵰英雄傳》的女主角。她是貫通射鵰三部曲的關鍵人物。桃花島主「東邪」黃葯師的獨生女,精通父親傳授的桃花島武功、五行八卦陣和奇門遁甲之術。與郭靖一生相戀、患難與共,全心全意助旺他,後輔佐夫君保家衛國,竭盡所能。
11、任盈盈:
內在豁達,外表羞澀,溫柔聰慧,寬容大氣。足智多謀,行事果決。
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主要角色,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獨生女。玲瓏心,智計巧,算無遺策。其御下時恩威並施,臨敵處果斷狠辣,聰慧沉靜。頗顯聖姑手段。情郎前卻是嬌羞靦腆,溫婉大氣,十足小女兒情態。與令狐沖自傳琴而致知音,由知己終成伴侶。
12、小龍女:
超凡脫俗,冰雪聰明,冰清玉潔,心無城府,性格孤僻。
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的女主人公。在金庸筆下,從絕美外表、據傲神態,到對楊過的痴情、直至為愛而捨生的精神,無一不是中國傳統觀念中女性美的典型特徵。小龍女暗合了中國傳統男性話語對理想女性形象的描述,使小龍女成為一一種唯美的象徵。
13、趙敏:
文武全才,機智多變,敢愛敢恨,行事果斷,深明事理,重情重義。
趙敏,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女主角。汝陽王之女,直率豪爽,具有雄才大略,曾期許自己能創一番大事業,可惜生為女兒身。曾經奉命剿滅反賊,自綠柳山莊事件後,對敵軍首領張無忌一往情深。她敢愛敢恨、追求愛情勇往直前,放棄郡主之尊,為愛追隨張無忌。
G. 金庸筆下所有主要人物簡介誰能幫我找下。急求。
郭靖 郭靖是金庸小說中最出名的人物,這個四歲才會說話的蠢小子,濃眉大眼,就憑他的傻勁,不但練成了一身卓絕的武功,而且還和古靈精怪至於極點的黃蓉,一見鍾情,金庸刻意安排,簡直已到了極點。郭靖的一生,是毫無缺點的,極度完美。他對父母孝,對國家忠,對愛情貞,對朋友義,對子女愛,連楊康這樣的壞蛋死了,他也耿耿於懷,將楊康的兒子,賜名「過」,字「改之」,希望楊過和他一樣。郭靖是大俠,不但在江湖上稱俠,而且為國為民,俠之大者,萬民稱頌。郭靖對敵時,雖死不屈,一生之中,未曾玩過半點花樣,說過半句假話,行過半點詭詐。 郭靖不但維護江湖法統,而且也維護社會法統。楊過和小龍女要結為夫妻時,郭靖就差一點動手,要將楊、龍兩人打死,因為楊、龍兩人的行為,觸犯了他的完美。 郭靖是一個完人,但是太完美了,變成了一個偽人。因為世上不可能有這樣的一個完人,那是金庸塑造出來的一個偽人。郭靖當然是金庸小說中極其重要的一個人物,但卻不予評級,套一句慣用語:「無可置評。」黃蓉黃蓉和郭靖一樣,也是完人,不過完人的方式不同,一個笨,一個聰明。黃蓉的聰明機智,也被安排盡了。這樣的女人,也唯有郭靖這樣的笨人,可以終生相對,別的男人,不妨掩卷想想,誰能受得了?黃蓉行詐、說謊,但全是為了好的目的而做這種壞行為,所以值得原諒。不過黃蓉不是偽人,是實實在在、聰明得過了頭的一個女人。黃蓉在金庸的筆下,分成兩個階段,在《射鵰英雄傳》中,黃蓉在有些地方,相當可愛。至少,她在被江南七怪當作「小妖女」的時候,是很可愛的。自然,她在傻姑面前,也要擺出姑姑的款來,就一點不可愛。黃蓉在《射鵰英雄傳》中,能無往而不利,她父親是黃葯師,是原因之一。黃蓉在《神鵰》中,已是中年婦女,護短、猜忌、自作聰明,連一點可愛之處都找不到了。 黃蓉只是中中人物。 楊過和小龍女楊過,字改之。名字是郭靖所取,因為楊過的父親楊康,認賊作父,賣國求榮,不是好人。楊過自「……左手提著一隻公雞,口中唱著俚曲,跳跳躍躍走過來……臉上賊忒嘻嘻,說話油腔滑調」出場以來,一直是楊過,沒有改什麼。當然楊過有改變,他的改變,是為了對付加在他身上的種種壓力,在一次又一次的反抗過程中,他變得更成熟,反抗的決心也更強。楊過的一生,是對抗壓力的一生。 楊過在出現之前生活如何,不得而知,但是看他住在窯洞時,日子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他手裡提的那隻雞,多半是偷來的。 作為一個孤兒,和生活的壓力對抗,已足以養成他日後對抗其他壓力的本能。楊過在被郭靖收留之後,日子不會比自己住窯洞更好。武氏兄弟和郭芙欺負他,黃蓉歧視他,人家習武,他要學子曰詩雲。郭靖的性格和楊過根本格格不入,而且一副要楊過作聖人的期望,使得楊過幾乎無時無刻都要反抗,才能生存下去。楊過在這時候,雖然遇到過歐陽鋒,教他「蛤蟆功」,但歐陽鋒是一個失心瘋,楊過在他那裡,絕對得不到什麼感情上的慰藉。接下來,楊過到了全真教之中,遭遇更是苦不堪言,受盡了欺負,終於逼得楊過,從心理上的反抗到行動上的反抗,出手傷了鹿清篤。 楊過在全真教中的那段日子是他一生中極慘痛的日子,一個生性高傲的少年,處身於一群不知所雲的道士之中,受到歧視,其慘痛可知。所以後來楊過有了揚眉吐氣的機會,孫不二想借劍給他用,楊過連看也不看,便自拒絕。多少年以前的一口氣,到今日才得吐出來。楊過可以借這個機會和全真教修好,但稍有個性的人,必不肖為,寧願得罪到底,而楊過正是天下第一有個性之人!何況其中還有孫婆婆的恩怨。 楊過一生之中,直到見到了孫婆婆,才知道什麼叫著人類的溫情,而孫婆婆偏又死在郝大通之手,這對楊過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孫婆婆是一個極度熱心的人,小龍女是極度冰冷的人,但是楊過在她們處得到了溫暖,孫婆婆死後,楊過心目中只有小龍女一人,在感情的發展上,完全可以理 解。 楊過日後,在神鵰處得到了溫暖,在郭襄處又得到了溫暖,終其一生,和小龍女是分不開的。小龍女的恬淡和楊過的激烈,恰成對比,小龍女的不通世務和楊過 的洞察世情,也成對比。 正因為兩人性格上有這樣大的距離,所以當兩人攜手對抗社會壓迫努力之際,也格外驚心動魄,精彩紛呈。楊過和小龍女的名分是師徒,但他們硬是非結成夫妻不可。在楊過的心中是這樣想:你們不讓我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在小龍女的心中是這樣想:這又沒有什麼不對,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兩人要做一件事的目的相同,但是想法各異。小龍女只是迷惑,楊過卻是有意識的反抗,但卻又配合無間,終於使得各色人等,全敗下陣來。小龍女幾乎不食人間煙火,但是她和香香公主截然不同。在未曾遇見楊過之前,她已經不動心,決不是「天真純情」,她另有自己在古墓生活的一套觀念。小龍女的這種形象,是接近神仙境界,而不是接近白痴。這其間的分別,十分微妙,所差也不過一線而已。 小龍女是金庸筆下女角中最出色的一個,所遺憾者,是她在投崖十六年後再度出現,再度出現後的的小龍女,大是遜色。小龍女本來應該是絕頂人物,但由於末段遜色,所以只好是上上人物。楊過,是絕頂人物。 喬峰丐幫幫主,忽然身世秘密暴露,竟然是契丹胡人,喬峰的一生,註定是悲劇。這樣的一個英雄人物,竟遭到命運如此的捉弄,造化弄人,莫此為甚,每次看完《天龍八部》中喬峰的情節,都不禁要狂浮三大白,以舒胸中郁氣。金庸筆下的英雄人物極多,但若論意氣之豪邁,行筆之光明,胸襟之開闊,唯有喬峰。喬峰堪稱是人中之龍,而且他和郭靖全然不同,郭靖完美,但看來看去是一個假人,喬峰完美,看來看去,總是一條凜凜大漢,就在你的面前。 喬峰一生悲苦,連一個他所愛的人都不能保留,身世的糾纏,江湖上對他的不諒解,逼得他在聚賢庄大開殺戒,他救過耶律洪基兩次,但是君臣之間的矛盾,自一開始起,就是無可調解的,發生在喬峰身上的事,無一不是解不開的死結,這些死結一個連一個,終於令得英雄如喬峰,也不得不悲劇收場,天下人宜同聲一哭。 喬峰悲苦的一生中,也有值得欣慰之處,他得到阿朱傾心的時間雖然短,但阿朱的柔順和喬峰的剛強,形成對比,喬峰在那段短暫的時間中,至少是快樂的,像這種快樂的日子,終喬峰一生,也只不過是如此一段而已,而且,快樂光陰的終結,如此凄苦! 喬峰另外也有高興的時候,少林寺前,面對群雄,只有段譽站在他一邊,忽然有虛竹大步走出,自稱是他的結義兄弟,這是何等快事!難怪他立時要解下皮囊,大口狂飲。 武俠小說中盡多嗜酒的大俠,但從來也沒有一個喝酒喝得如此豪意格天的。金庸對這個豪俠,幾乎一字也沒有寫過他內心之苦!只是寫他的豪俠之處,但是一件事又一件事緊逼過來,在豪俠氣概之下的內心凄苦,卻又表露無遺,這是極其高超的筆法。 尤其因為喬峰是這樣的豪俠,所以他內心的凄苦,也比常人更深一層。但也正由於他是這樣的豪俠,凄苦深自埋藏就可以,何必逢人就哭哭啼啼?喬峰終於將斷箭插入自己心口,結束了他的一生,就是內心深處無數凄苦積累的結果。「虛竹和段譽只嚇得魂飛魄散」,讀者看到此處,也一樣。 令狐沖令狐沖的一生,前半生風平浪靜,當他的華山派大師兄,但是後半生卻驚濤駭浪,幾乎沒在江湖風浪之中淹死,好幾次險死還生,居然得以不死,當其尼姑頭,做其三山五嶽人物的盟主,任性而為,一副什麼都不在乎的氣概,又是金庸創造出來的另一種活龍活現的豪傑人物,而和楊過、喬峰等又截然不同。令狐沖的際遇,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幾次皆是如此,以為萬無生理,率性豁出去,結果卻又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又是一番境界。他自分必死,義助向問天,是死而復生。被囚在西湖底,忽然又學會了吸星大法,是死而復生;苦戀岳靈珊不遂,忽然又有任盈盈,也是死而復生。 令狐沖苦戀岳靈珊,而結果岳靈珊愛上了林平之,這是由於岳靈珊和令狐沖從小一起長大之故。大凡青梅竹馬的男女,戀愛很少會有結果,因為大家一起長大,相處太久,雙方之間就失去了神秘感之故,一有第三者介入,吸引力就會轉移到第三者上面去。在武俠小說之中,男主角幾乎全部在戀愛上無往而不利,像令狐沖那樣,居然失戀,可說絕無僅有。 令狐沖性格最可愛處是在於不羈,名門正派的戒律,能使他在思想上有一定的約束,但是在行為上,他卻處處在突破這種約束。在自然而然之中,流露他的真性情。他不執著,不在乎,瀟灑浪漫之處,在金庸筆下所有男主角之上,允稱第一。這一點,連任我行這樣聰明絕頂的人都未曾看出來。任我行第一次邀令狐沖加入朝陽神教,令狐沖拒絕,任我行就不知道令狐沖是真的不想加入,心口如一。任我行還以為令狐沖是嫌他地位不穩。所以才有後來奪了教主之位,再邀他入教之爭發生。而令狐沖仍然不肯,終任我行一世,無法了解令狐沖何以不肯,這是兩人性格截然不同之故,任我行熱衷,令狐沖淡泊,近乎神仙中人。 令狐沖的這種什麼都不放在心中的性情,和他的遭遇也有一點關系,他先是失戀,繼以身中奇毒,朝不保夕,自然容易使他看得開。但主要還是天性使然。別的人有這樣遭遇,一定痛不欲生,鎮日里愁眉苦臉,哪裡還會有這樣的灑脫!令狐沖接近神仙境界,是絕頂人物。 韋小寶揚州妓院麗春院中,一個年華老去的妓女的兒子,不知父親是誰,自小在市井中長大的小流氓、小無賴。在童年時,就學會了一切求活、求生存、求飽的方法。 在他的心目中,適應環境,如何使自己更好活下去,是最主要的目標。這種觀念,實在是一切生物的本能,自然也反映在人這種高級生物的身上。 韋小寶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和郭靖是一個假人,是兩個絕對的對比。 韋小寶幾乎什麼壞事都做,從賭錢騙人,酒不厭迷眼,偷、拐、騙,無所不精,而且做得心安理得。但是這樣的一個人物,偏偏又被金庸寫得如此可愛。如果要在韋小寶和郭靖之中,任擇一人做朋友,別人怎樣不知道,本人一定揀韋小寶,那是因為韋小寶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是也有優點,他最大的優點是:懂得如何對付周圍的人。 人要拚命抬高自己的地位,使自己活得更好,這是每一個人心中的願望。苦行者在如今世上畢竟已經絕跡,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心中想的可能恰好相反,行為也可能更不堪。人要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就一定要別人對自己好,韋小寶極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人人都樂於與他結交。韋小寶就極看重朋友,出賣朋友,萬萬不幹。 韋小寶有千百般壞處,全是人的壞處,在你和我身上都可以找得到,誰要譴責韋小寶的不是,請先在發言之前,捫心自問:在這樣的情形下,我會怎麼做!不必將答案講出來,自己心裡有數即可,只怕答案會是比韋小寶所作所為,更加不堪。 韋小寶這個人物,是完全反英雄的。傳統觀念上的英雄人物的作為,在他的身上,很難找得到。然而,他卻是眾人心目中的英雄,這樣的人物,以前未曾在任何小說中出現過,以後只怕也不會有了。 韋小寶頗受「婦解份子」的詬病:娶了七個老婆,真不像話。說這話的女權先鋒,不妨熟看《鹿鼎記》,然後掩卷、發問:「我的床頭人,是不是有韋小寶七分之一可愛?」很難有男人有韋小寶七分之一可愛,那麼,做韋小寶七個妻子之一,就比別的女人幸福快樂得多。幸福、快樂才是人生要追求的目標;禮法、制度,只不過是一些人製造出來的,不是人的天性。 韋小寶是自由自在的典型、是至情至性的典型、是絕不虛偽的典型。 韋小寶撕破了許多假面具,破壞了許多假道學,揚棄了許多假仁義。 韋小寶是真。 韋小寶是金庸筆下最成功的一個人物。 韋小寶是絕頂人物。
H. 金庸小說里的所有人物的介紹
縱觀金庸小說,大多故事都具有特定的歷史背景。盡管書中的很多人物都是虛構而來,但是我們依然能看到一些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他們被金庸先生直接拉過來同武俠人物演起對手戲。這些歷史人物的存在,極大地豐富了武俠小說的內涵,增加了武俠小說的可讀性,讓虛構的故事得以在真實的歷史根基上開花結果,有時候甚至讓人有讀史書的感覺。而我們也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那深厚的歷史素養和人文積淀。
十.顧炎武(《鹿鼎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擲地有聲的話曾經鼓舞了多少中華兒女,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情。而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愛國志士顧炎武。他感嘆國家的破滅,空懷報國理想而不能實現。
顧炎武的事跡足以彪炳青史,大書特書。然而他在金庸先生的故事中,由於劇情的需要,只浮光掠影地走了一遭。那是《鹿鼎記》的一開篇,官兵押解著囚車中反清的人士路過呂留良家的門前,於是引出他的兩位摯友黃宗羲和顧炎武。三人共同抒發對故國的哀思和對滿清的不滿,呂留良也從黃顧二人口中聽聞了莊家的文字獄案和査伊簧與吳六奇的故事,由此引出了天地會及其總舵主陳近南。
此後,顧炎武在河間參加「殺龜大會」,擔任總軍師。故事的結尾,他又同黃宗羲,呂留良,査繼佐一道在韋小寶回揚州的船上相見,勸這位鹿鼎公舉義。
可以說,「愛國」是顧炎武一生的精神支柱,只可惜在《鹿鼎》中來去匆匆,只能跑一回龍套。
九.崇禎(《碧血劍》)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日子是不好過的。他聽信讒言,將忠心耿耿的抗清大將袁崇煥殘忍地殺害。此後明王朝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外有虎視眈眈的後金侵略者。而《碧血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袁承志為父尋仇的故事。
故事的結尾處,袁承志曾經兩度孤身潛入皇宮,面對崇禎,幾乎就要大仇得報。可惜兩次都緣慳一面,先是為了國家大義饒了崇禎,後是因為阿九的勸阻而沒有下手。
崇禎雖然僥幸躲過了袁承志的復仇,卻難逃國家滅亡的命運。李自成攻陷北京,他也自縊於萬壽山上。
I. 金庸個人簡介
金庸,原名查良鏞。男。漢族。華人最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榮銜「大紫荊勛章 」獲得者。金庸與古龍、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報創辦人。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14部武俠小說。作品亦被改編成影視劇集、游戲、漫畫等產品,膾炙人口。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金庸以35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2位,引發廣泛關注。
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著名的政論家、企業家、報人、錢學森之妻蔣英的表弟。被譽為「絕代宗師」和「泰山北斗」。香江第一才子(指才華)、香港第一健行(指社評)、世界第一俠筆(指武俠)。在香港與黃沾、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他的多篇小說被選入課本。 金庸一支筆寫武俠,一支筆縱論時局,享譽香江;少年游俠,中年游藝,老年遊仙;為文可以風行一世,為商可以富比陶朱,為政可以參國論要。金庸一生的傳奇,可謂多姿多彩之至。在他的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金庸中庸平和的風格。佛學對金庸的影響很大。 金庸博學多才。就武俠小說方面,金庸閱歷豐富,知識淵博,文思敏捷,眼光獨到。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了形式獨特、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凡歷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電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書畫、詩詞典章、天文歷算、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儒道佛學均有涉獵。被譽為「綜藝俠情派」。 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寫武俠小說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稱的字首,可概括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劍》。 金庸一生獲頒榮銜甚多,其中包括: 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銜;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新加坡東亞研究所等校榮譽院士;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北京大學、日本創價大學、香港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華僑大學、四川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蘇州大學、台灣清華大學等校名譽教授。其他稱號更是數不勝數。 2009年特聘為中國作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