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足師娘武俠小說
『壹』 武俠小說常用詞語,和句子
我在網上找的:
小說常用詞彙工具包
小說寫久了會詞窮。歐美使用拼音字母的人常用Thesaurus(同義字辭典)來解決,華文相較欠缺這種工具。所以倪采青根據小說寫作者的需求,以教育部國語辭典為本,結合面相學的智慧,自製一套工具包,歡迎親愛的讀者享用。
此版本尚未完備,隨時修正更新。 眉:
挑、揚、軒、皺、蹙、顰、揪、鎖、攏、攢、舒展、松、橫、豎
粗眉、細眉、濃眉、疏眉、彎眉、煙眉、柳葉眉、柳眉彎彎、新月眉(曲眉)、蛾眉、蛾眉淡掃、英眉、劊眉、劊眉入鬢、一字眉、ㄟ字眉、叄角眉、鬼眉、尖刀眉、豎眉、掃帚眉、枯眉、獅眉、龍眉、八字眉、吊喪眉、羅漢眉(捲曲眉)、卧蠶眉、愁眉、黛眉、纖眉如畫、眉清目朗、眉如翠羽
唐明皇 令畫工畫十眉圖。一曰鴛鴦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遠山眉;叄曰五嶽眉;四曰叄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煙眉;九曰拂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 眼:
閉、合、眯、張、睜、眨、霎、覷、看、見、望、瞪、瞋、吊、斜、側、抬、垂、瞥、飛瞥、瞟、窺、瞄、轉、溜、掃、閱、讀、視、環視、環顧、四顧、逡巡、尋找、斗雞眼、放眼、遞(使)眼色、翻白眼、臨去秋波、含情凝睇
深邃、明亮、清澈、明亮、剔透、水汪汪、水靈靈、靈動、有神、無神、迷濛、迷離、呆滯、犀利、直勾勾、直愣愣、木然、浮腫、血絲、流光煥采、流光四溢
單眼皮、雙眼皮、叄角眼、叄白眼、大小眼、(丹)鳳眼、桃花眼、杏眼、圓眼、秀目、睡眼、媚眼、目眥、目瞳、眸子、瞳眸、雙眸、眼眸、眸光、眸采、靈眸、秀眸、美
眸、俏眸、明眸、亮眸、黑眸、烏眸、俊眸、英眸、眼神、目光、碧眼、醉眼、賊眼、淚眼、睡眼、柳眼、星眼、斗雞眼、眼若點漆、眼若流星、目光炯炯、炯炯有神、炯然、灼灼、盈盈秋水、秋水剪瞳、單眉細眼、濃眉大眼、雙瞳翦水、明眸善睞 瞳如星辰 耳:
大、小、厚、薄、瑩白、紅潤、青黑
高低耳、招風耳、兜風耳、肥耳、外翻耳(折耳/反耳/輪飛廓反)、豬耳(薄薄、邊緣不整齊)、垂肩耳、貼腦耳、佛耳、偃月貫輪、輪廓分明、耳高過眉、尖耳(鬼仔耳/夜叉耳/貓耳,指上面很尖像外星人)、耳內生毛、耳珠肉厚、提耳(耳輪高聳如茶壺提把) 鼻:
呼、吸、皺、抬、揚、翹、抽、嗅、聞、擤、掀鼻翼
尖頭鼻、獅子鼻、伏犀鼻、鷹鉤鼻、朝天鼻、蒜頭鼻、酒槽鼻、煙囪鼻(鼻孔外露)、蓮霧鼻、拱鼻(鼻樑高彎成拱橋形)、小俏鼻、猶太鼻、羅馬鼻、希臘鼻、小巧、挺直、有肉、塌陷、豐滿、彎曲、端正、闊大、高聳、 口:
張、開、閉、合、說、道、嗔、嬌嗔、輕聲、低語、呢喃、咕噥、喃喃、抿、喊、叫、喚、罵、啐、吼、咆哮、薄責、輕斥、怒斥、笑、哂、吃、嚼、咬、咬牙、翹、都、噘、扁、撇、歪、此牙咧嘴、吐舌、吭聲
厚脣、薄脣、一字脣、櫻桃小嘴、脣紅齒白、朱口皓齒、朱脣榴齒、丹脣、紅脣、絳脣、檀口、朱脣、櫻脣、脣似抹朱、脣若塗朱、方頤大口、闊嘴、血盆大口、吹火口、歪嘴、仰月嘴、兔脣、柔軟、溫軟、飽滿、蒼白、粉嫩、粉都都、紅潤、青紫、嬌嫩、
嬌艷欲滴、彈性、氣若幽蘭、乾燥、焦裂、乾裂、皺紋
齒:整齊、潔白、鮮亮、晶瑩、貝齒、皓齒、素齒、齒如編(齊/含)貝、齒如瓠犀、脣腐齒落、暴牙、虎牙
臉:圓臉、大餅臉、方臉(田字臉)、長臉(目字臉)、長方臉(國字臉/馬臉)、菱形臉(申字臉/橄欖臉/棗核臉)、瓜子臉(甲字臉/倒叄角臉)、鵝蛋臉(甲字臉/橢圓臉)、叄角臉(由字臉/梨形臉)、山字臉(下頜發達,如周遊)、梯形臉(風字臉)、用字臉(左右臉頰不對稱)、多角臉(福字臉)、心形臉(蘋果臉)、苦瓜臉 發:
茂密、豐盈、長發、短發、齊肩發、過肩長發、劉海、清湯掛面、飛瀑、烏瀑、黑緞、絲緞、秀發、烏發、青絲、柔亮、飄逸、如絲、青絲如絹、雲鬢、柔軟、黑亮、滑順、霧鬢風鬟、閃閃動人、叄千煩惱絲
挑染、劉海、發髻、馬尾、(粗/細)辮子、盤發、中分/旁分、雙發旋、彈性燙、平板燙、離子燙(無重力燙)、陶瓷燙、電棒燙、羽毛剪、打層次、短而俐落、空氣感、發帶/發飾/發夾/發箍/發圈、丫頭、包頭、蘑菇頭、鮑伯頭(學生頭)、法拉頭、米粉頭、馬桶蓋(豬哥亮頭)、玉米須頭、赫本頭、娃娃頭、龐克頭、刺蝟頭、兯主頭、蜈蚣辮、稻草頭、大波浪、阿媽頭、西瓜皮、男生頭、叄分頭、五分頭、平頭、西裝頭
稀疏、微禿、光禿、禿亮、頭頂禿(地中海禿/O形禿/圓形禿)、前額禿(M形禿、U形禿/馬蹄形禿)、亂蓬蓬、蓬頭垢面、分岔斷裂
少年白、白發蒼蒼、兩鬢斑白、銀絲、滿鬢微霜、鬢發皓然、皤然、鶴發
膚:白晰、紅潤、黝黑、青白、青紫、紫膛臉、冰肌玉膚、冰肌玉骨、肌若凝脂、滑膩似酥、膚白勝雪、欺霜賽雪、玉體香肌。豐若有肌,柔若無骨、體無完膚 手:
抓、捉、握、持、拿、遞、給、提、揉、揩、拭、擦、扣、攏、搔、捏、掐、扎、刺、捅、插、扠(腰)、打、擊、摑、搏、捶、擂、擣、摜、撞、擋、扔、丟、投、擲、扛、擎、舉、接、探、采、摘、摺、挑、揀、撿、把、扯、扳、掀、捻、掂、彈、敲、払、剝、撕、扯、擰、扭、搓、撫摸、摩挲、摟、擁抱、攤、撣、撈、撐、撥、捂、掩、撇、挪
纖細、光滑、溫熱、冰冷、柔荑、玉蔥、玉筍、白玉手、纖纖素手 腳:
走、跑、跳、踱、踅、奔、跑、躍、狂奔、急奔、飛奔、蹈、踩、踏、踐、踢、蹴、蹲、趴、跪、蹣跚、瘸、踽踽獨行、挪步、蓮步輕移、玉足
美女:漂亮、可愛、靚、亮眼、俏麗、清麗、亮麗、秀麗、艷麗、曼麗、明麗、端麗、婉麗、妍麗、佳麗、麗人、娟美、柔美、秀美、娟秀、美艷、明艷、濃艷、冷艷、光艷、嬌艷、凄艷、冶艷、妖艷、妖嬈、艷麗奪目、艷冠群芳、艷絕一時、艷如桃李、天生麗質、眉清目秀、眉清目朗、眉目如畫、朗目疏眉、明眸皓齒、清秀佳人、靈眉秀目、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水芙蓉、閉月羞花、沉頄落雁、傾國傾城、蛾眉皓齒、白璧無暇、清水芙蓉、出水紅菱、絕代佳人、婀娜多姿、國色天香、秀色可餐、花容玉貌、西子捧心、以女下凡、貌似天以、楚楚可憐、美艷絕倫、冰清玉潔、尤物、回眸一笑百媚生、美貌無雙、美得冒泡、美人胚子、貌美如花、美嬌娘、嬌娥、嬌娃、金枝玉葉、大家閨秀、小家碧玉、神清骨秀、艷光四射、花枝招展、雍容華貴、盛顏以姿、我見猶憐、雍容華貴、桃花含露、風情萬種、月里嫦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俊男:酷、帥、俊雅、俊秀、英俊、英武、俊偉、俊俏、俊拔、英挺、俊邁、豪邁、俊美、清俊、俊逸、俊爽、紳士、人模人樣、龍眉鳳眼、衣冠楚楚、文質彬彬、玉樹臨風、美如冠玉、貌似潘安、氣宇軒昂、氣度非凡、儀表堂堂、風度翩翩、風流爾雅、倜儻、瀟灑、英姿颯爽、英風盎然、孔武有力、威風凜凜、英氣逼人 眉目飛揚
氣質:溫柔、溫婉、柔和、敦厚、清新、恬淡、淡雅、素雅、脫俗、內斂、羞怯、羞澀、含蓄、穩重、沉穩、矜持、泰然自若、處變不驚、優雅、大方、浪漫、親切、隨和、安之若素、秀外慧中、蕙質蘭心、嬌滴滴、嬌憨、憨態可掬、顧盼生輝、神采飛揚、神采奕奕、不拘小節、大剌剌、瀟灑、奔放、灑脫、高傲、驕傲、驕矜自喜、爽朗、意氣風發、顧盼神飛、巾幗英雄、女中豪傑、大氣、威猛、剛強、剛毅、剛直不阿、狂野、兇猛、剽悍、跋扈 身材:
乾癟、瘦骨嶙峋、骨瘦如柴、形銷骨立、皮包骨、太平兯主、飛機場、平脯族、單薄、窈窕、苗條、纖細、纖弱、輕盈、玲瓏、玲瓏有致、婀娜、曼妙、身輕如燕、纖腰、柳腰、蜂腰、小蠻腰、腰如束素、腰若約素、不盈一握、亭亭玉立、娉婷玉立、穠纖合度、豐滿、圓潤、豐腴、珠圓玉潤、福泰、胖都都、臃腫、豐乳肥臀、大腹便便
短小精悍、魁梧、高大、強壯、壯碩、虎背熊腰、銅筋鐵骨、燕頷虎頸、高大威猛、昂藏七尺、彪形大漢、孔武有力、身材矯健、五短身材、彎腰駝背、佝僂
動作:步履輕盈,珊珊作響。裊裊婷婷、裊裊娉娉、弱柳扶風、款款而行、身姿綽約。靜如處子,動若脫兔。匆忙、遲緩、粗魯、笨拙、粗手粗腳、笨手笨腳、慢手慢腳 言談:
胡言亂語、胡說八道、亯口雌黃、振振有詞、亯口開河、花言巧語、言過其實、牙尖嘴利、指鹿為馬、指桑罵槐、顛倒黑白、血口噴人、油嘴滑舌、尖嘴薄舌、淫詞(聲)浪語、淫言狎語、淫言媟語、大言不慚、自圓其說、嘮嘮叨叨、喋喋不休
直言不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高談闊論、談笑風生、伶牙俐齒、口齒伶俐、口才便給、對答如流、出口成章、妙語如珠、能說善道、能言善辯、繪聲繪影、侃侃而談、娓娓而談、舌燦蓮花、語驚四座
啞然無語、啞口無言、無言相(以)對、含糊其詞、悶葫蘆 聲音:
婉轉、悅耳、動聽、嘶啞、乾澀、粗嘎、瘖啞、啞然、清喉嬌囀、黃鶯出谷、微風振簫、含嬌細語、鶯聲燕語、細聲細氣、餘音繞梁
大聲、高聲、脆聲、揚聲、威聲、壯聲、小聲、低聲、輕聲、細聲、悄聲、偷聲、痛聲、悲聲、唉聲、怯聲、顫聲、急聲、尖聲、粗聲、潑聲、厲聲、嬌聲、歡聲、昵聲、膩聲、慢聲、曼聲、漫聲、假聲、怪聲、連聲、一迭連聲、亂聲、齊聲、同聲、失聲、破聲、聲嘶力竭
沉默、安靜、寂靜、靜謐、沉靜、幽靜、寧靜、僻靜、靜悄悄、肅靜、默然、默不作聲、默不吭聲、默然不語、悶聲不響、闃寂無聲、鴉雀無聲、悄然無聲
丑:尖嘴猴腮、青面獠牙、小頭銳面、獐頭鼠目、腦滿腸肥、面目可憎、無鹽、面目猙獰
喜:喜不自勝、眉飛色舞、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心花怒放、滿心歡喜、大喜過望、大喜若狂、歡天喜地、見獵心喜、驚喜交加、千歡萬喜、喜眉笑臉、喜極而泣、喜氣洋洋、喜笑顏開、喜形於色、喜孜孜、喜洋洋、笑逐顏開、雀躍、沾沾自喜、暗自竊喜、又驚又喜、樂陶陶、樂而忘返、樂滋滋、樂融融、樂在其中、樂此不疲、其樂融融、其樂無窮、樂不可支、自得其樂、歡欣鼓舞、鼓掌歡呼、歡蹦亂跳、歡聲雷動、破顏歡笑、開顏歡笑
笑:微笑、抿嘴笑、大笑、爆笑、狂笑、仰天大笑、暗笑、竊笑、傻笑、痴笑、蠢笑、呆笑、大笑、冷笑、嗤笑、失笑、訕笑、姍笑、慘笑、色笑、淫笑、苦笑、瘋笑、譏笑、嘲笑、恥笑、鄙笑、奸笑、諂笑、媚笑、陪笑、巧笑、笑咪咪、笑吟吟、笑盈盈、笑容可掬、笑容滿面、啞然失笑、笑靨、笑意、皮笑肉不笑、滿面堆笑、捧腹大笑、撫掌大笑、迷花眼笑、鬨堂大笑、哄然大笑、嘻皮笑臉、嫣然一笑、言笑晏晏、言笑自若、
悲 喜:苦中作樂、樂極生悲、五味雜陳、悲喜交加(集/陳/逬)、破涕為笑、啼笑皆非、哭笑不得、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樂極生悲
怒:訕然、震怒、爆怒、氣沖沖、恚怒、盛怒、慍怒、怒目橫眉、怒目相向、怒目攢眉、咬牙切齒、怒目切齒、怒目而視、立眉嗔目、橫眉豎目、金剛怒目、瞋目切齒、
雷霆之怒、怒發沖冠、暴跳如雷、義憤填膺、怒從心頭起、怒火中燒、怒不可遏、七竅生煙、忿忿不平、目眥如裂、勃然大怒、勃然變色、惱羞成怒、咆哮大怒、急怒攻心、怒氣攻心、怒氣填胸、怒氣沖沖、怒形於色、雷嗔電怒、裂眥嚼齒、令人發指、發指眥裂、氣急敗壞
哀:傷心慘目、愁眉苦臉、肝腸寸斷、心如刀割(絞)、悲悲切切、悲不自勝、悲憤、悲悼、悲涼、悲苦、悲嚎、含悲忍淚、悲愴、悲戚、凄苦、哀傷欲絕、五內俱裂、五內俱焚、五內俱崩、痛心疾首、如喪考妣、黯然銷魂、痛不欲生、傷心欲絕、傷心慘目、心碎欲絕、椎心泣血、心痛入骨
哭:更咽、淌淚、抹淚、拭淚、揩淚、揮淚、抆(ㄨㄣˋ)淚、噙淚、流淚、落淚、垂淚、墮淚、灑淚、滴淚、含淚、淚痕、淚花、熱淚、淚滴、淚珠、淚汪汪、淚漣漣、淚盈盈、淚涔涔、悲泣、飲泣、飲淚吞聲、暗泣、抿泣、掩淚、掩涕、悲啼、悲咽、哀泣、凝咽、抽泣、啜泣、垂泣、垂涕、涕泣、哀泣、對泣、涕零、泣下沾襟、炫然欲泣、淚眼朦朧、淚眼迷離、淚眼愁眉、哭成淚人兒、哭天兒抹淚、痛哭流涕、哭哭啼啼、抽抽噎噎、涕淚交流、涕淚縱橫、涕淚交零、潸然淚下、聲淚俱下、抱頭痛哭、泣不成聲、淚下如雨、梨花帶雨、熱淚盈眶、揉眵(ㄔ)抹淚、掩面流淚、欲哭無淚、眼淚往肚子里流、眼淚洗面、一字一淚、偷彈珠淚、珠淚暗彈、老淚縱橫、淚如泉涌、淚傾如雨、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嚎啕大哭、呼天搶地、鬼哭神號、涕泗滂沱
郁:忽忽不樂、怏怏不樂、悶悶不樂、落落(鬱郁)寡歡、黯然銷魂、強顏歡笑、悒悒不歡、唉聲嘆氣、喪家之犬、悲春傷秋
驚:僵、怔、怔然、愕、呆愕、驚愕、愕然、傻眼、傻愣愣、木然、呆滯、呆若木雞、瞠目結舌、目瞪口呆、張口結舌
懼:害怕、擔驚受怕、恐懼、驚駭、駭人、駭異、震駭、可駭、大駭、恇駭、可布、恐怖、懼然、疑懼、畏懼、震懼、悚懼、惶恐、戰栗、怔忪、怔忡不安、膽戰心驚、魂飛魄散、魂飛天外、驚心動魄、怵目驚心、心驚肉跳、心跳膽寒、動心駭目、毛骨悚然、提心吊膽、驚弓之項、惶惶不安、慄慄不安、誠惶誠恐 速度:
忽然、突然、陡然、猛然、乍然、驀然、驀地、猛地、陡地、忽地、忽爾、霍然、剎那、卒然、猝然、驟然、遽然、霎時間、倏忽、倏然、倏地、頓時、登時、頃刻、即刻、立刻、立即、立時、立馬、馬上、旋即、隨即、剎那、一眨眼、轉眼間、彈指、一瞬間、瞬息、冷不防、風馳電掣、電卷星飛、追風逐電、電光火石、迅雷不及掩耳、飛也似的、飛速、飛快、火速、迅速、急速、快速、匆忙、匆促、匆匆、兔起鵠落、急如雷電、急驚風
片刻、片時、半晌、片晌、一會兒、未幾、須臾、良久
緩慢、徐緩、溫吞、慢郎中、慢騰騰、慢吞吞、慢哼哼、蘑菇、慢半拍、慢條斯理、不疾不徐、老牛破車、蝸步龜移
建議參考資料:
中研院同反義詞查詢網站
面相學(眼睛、嘴巴、眉毛)可點進看圖 攻擊法
撩、挑、戳、打、刺、剁、斬、插、切、劃、刨、刮、削、剔、割、劈、砍、砸 抽、飛、急、疾、翻、轉、揮、扭、猛、折、掠、旋、搶、縱、磕、格、崩、滑
『貳』 金庸14部小說哪部作了新的改動
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改了
『叄』 金庸小說改了哪些
找全我也做不到,但是可以給你一部分改動比較大的:
(1)書劍,碧血之改動
改動一: 刪改情節豐富人物
能夠克服舊有武俠小說人物單薄、觀念狹隘的缺點,是金庸小說獲得人們好評的一
大因素。和金庸後期作品相比,《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在人物和觀念上都有很多
不足,這次金庸的改動主要是通過對情節的改動,使兩部小說中的人物更加豐滿。
在新版《書劍恩仇錄》中,新增加了結尾部分「魂歸何處」。增加了陳家洛在香香
公主死後悲痛自責,不能自已,霍青桐深為憂慮,托阿凡提前往勸導,並稱如他自殺,
自己也將隨他同赴九泉,陳家洛與香香公主在冥冥中相會等情節。通過這樣的改動,使
得原先為了「大業」而犧牲愛人性命的陳家洛的人性化色彩進一步加強。
在新版《碧血劍》中,袁承志也不像以前那樣對愛情非常專一,而是變得搖擺不定
,作者著力描寫袁承志對阿九的矛盾心理,以期表現一種「為愛受傷」的感覺。在新版
中,阿九並未落發為尼,依然對承志充滿期盼,在不得不離開袁承志隨師父去藏邊練功
時,深情款款地表露自己的愛戀,與他相約在藏邊相會,而承志更是信誓旦旦,恨不能
辦完大事後馬上飛去藏邊相見;焦宛兒對承志暗戀在心,願化作碗兒、碟兒長伴承志身
邊;而何鐵手目睹師父袁承志為情所困,為討得師父歡心,更是為師父大出主意,自告
奮勇代師父去藏邊見阿九,未得首肯,又勸其服「出竅丹」詐死,再遠走高飛,去和「
阿九小師娘」相會。對這一部分的改動,金庸先生自己非常得意,認為能夠這樣處理人
物感情是自己的一大進步。
改動二: 歷史觀念更加進步
能夠和歷史相結合,是金庸小說吸引讀者的一大要素。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金
庸對歷史的態度也在不斷變化。因此,這次的修改也在某些歷史事件上進行了增刪。例
如在《碧血劍》中,增加了袁承志立志以父親為榜樣,以民族大義為己任,建立了「金
蛇王營」;李自成大勝之後召開會議,眾人為是否應制止部屬搶掠展開激烈爭論,結果
卻演變為一場內訌,李自成殺羅汝才,排擠張獻忠、「左革五營」及其他同伴,使得自
己元氣大傷;青青眼見承志對阿九柔情深重,一怒之下跳崖;袁承志在目睹義兄李岩慘
死後並未放棄志向,率領部屬奮力抗擊清兵,兵敗後無可奈何,去國遠赴海外,開辟新
天地等情節。同時,在增加對李自成內心世界的描寫中,充分反映了這一人物復雜多疑
的性格特徵,他既想各路豪傑歸服自己,又怕別人奪了自己的位;他既想聽從李岩等人
的勸告,行王道,嚴軍紀,護百姓,又對劉宗敏等老兄弟燒殺擄掠予以默許甚至理解,
心理上的天平最終倒向了後者一邊。通過這些情節,金庸也在探討古代農民起義之所以
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改動三: 字斟句酌提煉文字
在上一次修訂作品時,金庸把最主要精力放在提煉文字上,但這一次金庸依然對文
字不能完全滿意,進行了進一步修訂,將書中某些文化素質不高的角色的對話由書面語
改成了口語。例如:袁崇煥舊部朱安國傳授袁承志武功,在講到自己已盡其所能,為承
志前途著想,應當另請明師時,舊版中朱安國的原話為「我們三個已經傾囊以授」,新
版改為「我們三個已掏完袋底身家,真的沒貨色啦」。改動後體現口語特色,更符合對
話人物的身份。
此外很多江湖上幫派的名字也改了,如石樑派改為棋仙派,龍游幫改為游龍幫等。
改動四:過分神奇通通拿掉
雖然是虛構的武俠小說,但是金庸似乎不願意讓自己的小說在描寫自然現象上顯得
過分神異,因此在新版《碧血劍》中,「張朝唐一行初遇袁承志」部分、「華山修習《
金蛇秘笈》」部分、「大破溫氏五行陣」部分、「五毒教」部分、「山東道上群盜劫寶
」部分、「玉真子」部分都進行了比較大的改動,去掉了原來小說中若干不自然的處所
,使情節更加合理,銜接更自然、緊湊。
(2)《射鵰英雄傳》之改動:
在情節方面,最大的改動是改寫了黃葯師與諸弟子的關系。黃葯師不僅收梅超風為徒,並且還愛上了她。黃葯師的乖僻、黑風雙煞的狠厲也有所弱化,性格中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成分。
其次,為了順應史實,金庸改動了某些情節。一般來說,武俠小說是否和史實有出入本不應苛求,但金庸對歷史研究頗深,也頗執著。如將「呂文煥守襄陽」一節,改為「李全、楊妙真夫婦領『忠義軍』守青州」,以符史實;全書所涉及的地理名稱、行政區域劃分,完全依照宋元時代有關文獻所載,一一對應更改。
第三,情節安排更加合理、緊湊,前後照應更明顯。尤其是「江南五怪之死」,從桃花島發現五怪屍體到鐵槍廟中黃蓉剖析事因,環環相扣,合情合理,引人入勝。
第四,對一些細節問題以及讀者指出的一些紕漏,進行了修改更正。如人物年齡問題,修訂版為此特別編制了人物年齡表格,將主、次人物的年齡按情節的發展一一計算,並在相應情節中體現。再如,有讀者提出疑問:陳玄風如何能將一部洋洋萬言的九陰真經刺在自己不足一平方米的胸膛?修訂版刪除了陳玄風「刺經於胸」這一情節,改為「陳玄風臨死前將真經下卷抄本塞在妻子懷里」,弱化了二人的殘忍冷酷形象。
除文字和情節改動外,修訂版還增加了一些評論性的注釋,多是根據「金庸作品研討會」的成果和讀者意見,有感而發。其中,對愛情主題,特別針對有些讀者難以理解的「完顏洪烈對包惜弱的愛」,作者也有獨到的點評。
(3)新版《神鵰俠侶》修改重點:
1.將尹志平一化為二,玷污小龍女的角色改為虛構人物「甄志丙」。
2.第六回中,大幅補寫小龍女和楊過在古墓中修煉《玉女心經》的過程,龍楊二人習練後由此產生心情變化,楊過情不自禁慾吻小龍女。
3.增補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
4.解釋了郭靖黃蓉夫婦何以對穆念慈母子不聞不問、何以對投入全真教的楊過不聞不問。
5.大幅度增加楊過與小龍女談情說愛的對話場面。小龍女在新補稿中,對楊過更加熱情、更愛撒嬌,喜樂不禁。
6.以長達數頁的篇幅,批註本書的中心主軸「師生戀」。
7.增補郭襄與金輪國師之間的互動:如在蒙古軍中,國師如何待之如親女,疼愛有加;郭襄也正式拜國師為師,學習瑜伽密乘;國師見郭襄跳崖,傷心落淚;國師本不忍將郭襄綁赴高台,最終捨命救了郭襄。大幅改變金輪國師對郭襄的態度,也改變了國師的結局。
8.增補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如希望自己是「大龍女」,在終南山先遇到楊過……
還有,對情感戲的重大調整:
新版《神鵰俠侶》對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的一些重要情感戲做了比較大的修改,並以長達數頁篇幅,批註本書的中心主軸「師生戀」。
例如,舊版中,楊過與小龍女在古墓的生活始終「守之以禮」。新版里,金庸安排楊過在夢中練捕麻雀、蝴蝶的「柔網式」(舊版中為「天羅地網式」),在練習的過程中,楊過手中抓到一隻蝴蝶,他猛然驚醒,發現手中握的竟是小龍女的玉足。這是兩個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這之後是「玉女心經」一章。舊版中,兩人出了古墓、迎戰金輪法王時,才悟到合使玉女劍法和全真劍法的訣竅。新版中,兩人在古墓中便參透《玉女心經》,並練起「雙劍合璧」,因此感情大增。金庸還新創一招「亭亭如蓋」,安排楊過練習時,雙手緊緊抱住小龍女,看到小龍女嬌艷欲滴的櫻唇,忍不住低頭欲吻。
再其後是楊過與小龍女在英雄大會久別重逢的那一段,金庸在舊版中只形容兩人坐在台下「喁喁細語」,新版中則仔細描述「細語」內容。這些對話顯得相當直接。
小龍女問楊過:「你一天想我幾次?」楊過說:「一天至少想兩百次。」小龍女道:「兩百次不夠,我要三百次。」楊過說:「我一天想你四百次,上午兩百次,下午又兩百次。」小龍女接著道:「你吃飯時也想我,就多一百次,一天想五百次。」這樣一直算下去,到最後楊過一天必須想小龍女一千次。
除此之外,舊版中楊過對妙齡美女皆嬉皮笑臉,惟獨對紅粉知己程英敬重有加。但在新版里他對程英也恢復「浪子」本性,稱她為「姑姑」(因為程英是黃蓉的師妹)。而金庸形容老成持重的程英表面生氣,卻是暗喜不已。至於郭芙對楊過若有似無的情愫,新版中保持原狀,還是點到為止。
大龍女撲朔迷離 金庸迷難以接受
在新版《神鵰俠侶》中,除了對楊過與小龍女的情感調子做了方向性的調整,金庸還增補了許多「節外生枝」的情節。例如,增補了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增補解釋了郭靖與黃蓉夫婦何以對穆念慈母子不聞不問、何以對投入全真教的楊過不聞不問。將尹志平一化為二,玷污小龍女的角色改為虛構人物「甄志丙」。在這些增補和改動的情節中,對郭襄的改動最令金庸迷感到意外和震動。
金庸先是增補了郭襄與金輪法王之間的互動:如在蒙古軍中,法王如何待之如親女,疼愛有加;郭襄也正式拜法王為師,學習瑜伽密乘;法王見郭襄跳崖,傷心落淚;法王本不忍將郭襄綁赴高台,最終捨命救了郭襄。大幅改變金輪法王對郭襄的態度,也改變了法王的結局。
其後,金庸重點增補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並明確細膩著墨於郭襄愛慕楊過,增補了郭襄內心盼望自己是「大龍女」,能早小龍女一步先遇到楊過的內心獨白。這一情節改動立刻在眾多金庸迷中引發爭議
『肆』 誰能告訴我你們是否喜歡《天龍八部》中的阿紫為什麼
我不喜歡阿紫。
阿紫的性格很惡,和母親阮星竹、父親段正淳、姐姐阿朱都不一樣。
阿紫大概是在二十幾回出場的,我們來回顧下阿紫的一些事。
1.她一出場,就羞辱了褚萬里,間接導致了忠心耿耿的褚萬里戰死。而褚萬里死去之後,阿紫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在嘻嘻哈哈。我個人受傳統小說中忠義的概念影響比較大,實在沒法接受這種行為。
2.接下來,阿朱臨死前,阿紫又是打混混。自己的親姐姐命在旦夕,連句安慰的話也沒有。阿朱生前最後一件事,或許是她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托喬峰照顧阿紫,而阿紫提到阿朱的時候,從來都是想到把她比下去——阿朱能做的,我也能做。其實她的意思就是:阿朱能得到的,我也要得到。
3.用狠毒的方式折磨死馬夫人,差點害得喬峰再也不知道真相。
4.酒店裡因為店小二的幾句貧嘴,就下毒割了人家的舌頭。
5.接下來喬峰幾次相救,阿紫反倒雪地里裝死,射毒針,差點害死了喬峰。幸虧喬峰武功蓋世,反倒差點害死了她自己。如果說這是阿紫出於愛意的表現,我只感到變態而已。就好像某個恐怖小說中,女主為了男主寸步不離,把男主四肢斬斷,當做植物浸泡在營養液里。
6.喬峰悉心照顧,以為化解了阿紫的惡念,其實根本沒有。阿紫一旦得到機會,還是百般折磨游坦之——又是套鐵頭,又是毒打,又是喂蟲子……和游坦之在一起時,也驅使他害人作惡。游坦之對她傾盡所有,連眼睛都給了她,阿紫又何嘗有過一絲感激呢?
阿紫高聲道:「啊,是了,我的眼睛是你給我的。姊夫說我欠了你的恩情,要我好好待你。我可偏不喜歡。」驀地里右手伸出,往自己眼中一插,竟然將兩顆眼珠子挖了出來,用力向游坦之擲去,叫道:「還你!還你!從今以後,我再也不欠你什麼了。免得我姊夫老是逼我,要我跟你在一起。」
7.阿紫眼睛瞎掉了以後,竟然要挖鍾靈的眼睛!那時阿紫並不知道眼睛可以移植,她這么做就是她的一貫邏輯:我不好,誰也別想好!
8.最後喬峰被遼兵擒住,也是因為阿紫給喬峰吃了毒葯。顯然,那時的阿紫已經被得到喬峰迷了心竅,對周圍人的圈套毫無防備了。
9.我最不喜歡阿紫的一點啟示是:阿紫說了很多次類似「反正我姐姐也被你打死了」,「我姐姐臨死前要你照顧我」,「我會和阿朱一樣照顧你的」(大意,非原文)的話。其實阿紫不知道,每次她提起這些話,都會想用一根針狠狠地往喬峰心頭最軟弱的地方刺了一下。喬峰每每想到阿朱,那種傷痛並不是阿紫能夠明白的,也不是我們能夠
『伍』 新版的金庸小說去哪有的看
《射鵰英雄傳》的修改版本不久前剛剛引發爭議,如今,金庸的另一代表作品《神鵰俠侶》世紀新修版即將於2004年元旦在台灣問世。據出版新版《神鵰俠侶》的台灣遠流出版社透露,最早於1959年連載在香港明報的《神鵰俠侶》曾經過兩次修訂。此次最新修訂的重點是情感戲,原本楊過與小龍女間含蓄內斂的情感,將變得奔放而直白。《神鵰俠侶》新修版早在問世前便傳出部分修改內容,這些內容在對新版《神鵰俠侶》一知半解、一頭霧水的金庸迷中再次引起軒然大波。
對情感戲的重大調整
新版《神鵰俠侶》對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的一些重要情感戲做了比較大的修改,並以長達數頁篇幅,批註本書的中心主軸「師生戀」。
例如,舊版中,楊過與小龍女在古墓的生活始終「守之以禮」。新版里,金庸安排楊過在夢中練捕麻雀、蝴蝶的「柔網式」(舊版中為「天羅地網式」),在練習的過程中,楊過手中抓到一隻蝴蝶,他猛然驚醒,發現手中握的竟是小龍女的玉足。這是兩個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這之後是「玉女心經」一章。舊版中,兩人出了古墓、迎戰金輪法王時,才悟到合使玉女劍法和全真劍法的訣竅。新版中,兩人在古墓中便參透《玉女心經》,並練起「雙劍合璧」,因此感情大增。金庸還新創一招「亭亭如蓋」,安排楊過練習時,雙手緊緊抱住小龍女,看到小龍女嬌艷欲滴的櫻唇,忍不住低頭欲吻。
再其後是楊過與小龍女在英雄大會久別重逢的那一段,金庸在舊版中只形容兩人坐在台下「喁喁細語」,新版中則仔細描述「細語」內容。這些對話顯得相當直接。
小龍女問楊過:「你一天想我幾次?」楊過說:「一天至少想兩百次。」小龍女道:「兩百次不夠,我要三百次。」楊過說:「我一天想你四百次,上午兩百次,下午又兩百次。」小龍女接著道:「你吃飯時也想我,就多一百次,一天想五百次。」這樣一直算下去,到最後楊過一天必須想小龍女一千次。
除此之外,舊版中楊過對妙齡美女皆嬉皮笑臉,惟獨對紅粉知己程英敬重有加。但在新版里他對程英也恢復「浪子」本性,稱她為「姑姑」(因為程英是黃蓉的師妹)。而金庸形容老成持重的程英表面生氣,卻是暗喜不已。至於郭芙對楊過若有似無的情愫,新版中保持原狀,還是點到為止。
大龍女撲朔迷離 金庸迷難以接受
在新版《神鵰俠侶》中,除了對楊過與小龍女的情感調子做了方向性的調整,金庸還增補了許多「節外生枝」的情節。例如,增補了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增補解釋了郭靖與黃蓉夫婦何以對穆念慈母子不聞不問、何以對投入全真教的楊過不聞不問。將尹志平一化為二,玷污小龍女的角色改為虛構人物「甄志丙」。在這些增補和改動的情節中,對郭襄的改動最令金庸迷感到意外和震動。
金庸先是增補了郭襄與金輪法王之間的互動:如在蒙古軍中,法王如何待之如親女,疼愛有加;郭襄也正式拜法王為師,學習瑜伽密乘;法王見郭襄跳崖,傷心落淚;法王本不忍將郭襄綁赴高台,最終捨命救了郭襄。大幅改變金輪法王對郭襄的態度,也改變了法王的結局。
其後,金庸重點增補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並明確細膩著墨於郭襄愛慕楊過,增補了郭襄內心盼望自己是「大龍女」,能早小龍女一步先遇到楊過的內心獨白。這一情節改動立刻在眾多金庸迷中引發爭議。眾網友雖未親眼目睹新版內容,但仍在網路上「發燒討論」:
有網友諷刺說———「大龍女」該不會是楊過跟小龍女合養的「寵物」吧?還有人大發奇想,因為近日「恐龍妹」話題在台灣流行,會不會是小龍女中年發福,被金庸大筆一改成了「大龍女」?也有人詢問,難道還有「中龍女」?或者,小龍女還有姐妹未現身舊版?更有人直指這是出版社的行銷手段,事實不見得如此……
遠流出版社解讀新版
面對新版《神鵰俠侶》面世前引發的「騷動」。遠流出版社主編李佳穎公開表示,她跟編輯們第一次看到新修版的《神鵰俠侶》時內心也是有些驚訝的,但是整部小說讀完整理下來後,也就可以接受金庸先生對於部分情節的更動了。編輯們可以感受到的是,在二版中,作者的情意是內蘊的、含蓄的,不會明白地說出來;這一次三版的新修,則是要「講清楚、說明白」,顯見金庸先生的熱情洋溢。
對於網友們各種天馬行空的說法與猜測,李佳穎主編不但未加非議,反而大贊今日金庸迷的創意無限、想像力無窮。李佳穎強調,其實金庸先生此次對「神鵰」的修改,主要是把男女主角小龍女和楊過相處的過程寫得更有味道,減弱了一般對於小龍女冷若冰霜、不近人情的印象。因為男女間相知相戀,兩人共處時自然會有甜言蜜語,這樣的更動似乎也比較合乎人情。也就是說,在不更動主要劇情的前提下,「神鵰」當中的感情線鋪陳顯得更為細膩。不管是對白上或是心理狀態的描寫,都會更用心也更直接。比方說,新版增補了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以及有長達數頁的篇幅來批註本書的中心主軸「師生戀」,這些都是舊版所沒有的。至於此次改動最多的章回,則落在第六回《玉女心經》和第十八回《公孫谷主》上頭。
此外,李佳穎披露了金庸修改新版《神鵰俠侶》時,在兩處情節的改動上受到了外界的影響。其一是新版中楊過與小龍女在古墓合參《玉女心經》時,楊過情不自禁慾吻小龍女。李佳穎透露,金庸在新版的第七稿時,的確安排兩人在古墓中有了「初吻」。但後來這稿子被大陸作家陳墨看見,向金庸反映,兩人在古墓中的相處應該「純情」點,於是金庸將楊過的吻改為「心動沒有行動」。其二是玷污小龍女的尹志平,將改名為「甄志丙」。這主要因為尹志平在歷史上真有其人,也是道教相當有地位及影響的全真道士。為此,據說尹氏宗親會曾來信表達修改建議。為免讀者將書中角色與歷史人物的混淆,金庸在本次修訂中做了修改。
影視改編將以新版為准
據說,金庸本人對於這次修訂版非常滿意,他已將新稿傳給拍過《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的導演張紀中。張紀中正在籌拍的電視劇《神鵰俠侶》可能便以新版為主。而出版社表示,在新版出版後,舊版不會刻意絕版,因此二版並存的情形將會持續一陣子。
新版《神鵰俠侶》修改重點:
1.將尹志平一化為二,玷污小龍女的角色改為虛構人物「甄志丙」。
2.第六回中,大幅補寫小龍女和楊過在古墓中修煉《玉女心經》的過程,龍楊二人習練後由此產生心情變化,楊過情不自禁慾吻小龍女。
3.增補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
4.解釋了郭靖黃蓉夫婦何以對穆念慈母子不聞不問、何以對投入全真教的楊過不聞不問。
5.大幅度增加楊過與小龍女談情說愛的對話場面。小龍女在新補稿中,對楊過更加熱情、更愛撒嬌,喜樂不禁。
6.以長達數頁的篇幅,批註本書的中心主軸「師生戀」。
7.增補郭襄與金輪國師之間的互動:如在蒙古軍中,國師如何待之如親女,疼愛有加;郭襄也正式拜國師為師,學習瑜伽密乘;國師見郭襄跳崖,傷心落淚;國師本不忍將郭襄綁赴高台,最終捨命救了郭襄。大幅改變金輪國師對郭襄的態度,也改變了國師的結局。
8.增補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如希望自己是「大龍女」,在終南山先遇到楊過……
耗時近兩年,參考了眾多網友和讀者意見進行修改的《射鵰英雄傳》最新版本於近日面世。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作品集中最廣為人知、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一部。最早成書於1975年,稍後曾做修改,因創作年代較早,金庸本人曾表示,覺得它不如後期的幾部小說。因此,時隔二十多年後,他重又提筆做第三次修訂,彌補了一些缺陷,更正了一些錯誤。舊版的成功之處在於塑造了眾多性格迥異、形象鮮活的人物,修訂版保留了「人物性格單純、情節熱鬧」的特點,主要人物郭靖、黃蓉等的性格特點不變,同時想像更加豐富,心理描寫更加細膩入微。
據廣東出版社介紹,修訂版在文字方面,力求「用語簡練、字斟句酌」;而在情節方面,最大的改動是改寫了黃葯師與諸弟子的關系。黃葯師不僅收梅超風為徒,並且還愛上了她。黃葯師的乖僻、黑風雙煞的狠厲也有所弱化,性格中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成分。
其次,為了順應史實,金庸改動了某些情節。一般來說,武俠小說是否和史實有出入本不應苛求,但金庸對歷史研究頗深,也頗執著。如將「呂文煥守襄陽」一節,改為「李全、楊妙真夫婦領『忠義軍』守青州」,以符史實;全書所涉及的地理名稱、行政區域劃分,完全依照宋元時代有關文獻所載,一一對應更改。
第三,情節安排更加合理、緊湊,前後照應更明顯。尤其是「江南五怪之死」,從桃花島發現五怪屍體到鐵槍廟中黃蓉剖析事因,環環相扣,合情合理,引人入勝。
第四,對一些細節問題以及讀者指出的一些紕漏,進行了修改更正。如人物年齡問題,修訂版為此特別編制了人物年齡表格,將主、次人物的年齡按情節的發展一一計算,並在相應情節中體現。再如,有讀者提出疑問:陳玄風如何能將一部洋洋萬言的九陰真經刺在自己不足一平方米的胸膛?修訂版刪除了陳玄風「刺經於胸」這一情節,改為「陳玄風臨死前將真經下卷抄本塞在妻子懷里」,弱化了二人的殘忍冷酷形象。
除文字和情節改動外,修訂版還增加了一些評論性的注釋,多是根據「金庸作品研討會」的成果和讀者意見,有感而發。其中,對愛情主題,特別針對有些讀者難以理解的「完顏洪烈對包惜弱的愛」,作者也有獨到的點評。「游牧民族的愛情」和「單向愛情」的提出,可能有助於讀者理解愛情之廣闊和神奇。(北京晨報 記者 孫紅)
有關書劍,碧血之改動
改動一: 刪改情節豐富人物
能夠克服舊有武俠小說人物單薄、觀念狹隘的缺點,是金庸小說獲得人們好評的一
大因素。和金庸後期作品相比,《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在人物和觀念上都有很多
不足,這次金庸的改動主要是通過對情節的改動,使兩部小說中的人物更加豐滿。
在新版《書劍恩仇錄》中,新增加了結尾部分「魂歸何處」。增加了陳家洛在香香
公主死後悲痛自責,不能自已,霍青桐深為憂慮,托阿凡提前往勸導,並稱如他自殺,
自己也將隨他同赴九泉,陳家洛與香香公主在冥冥中相會等情節。通過這樣的改動,使
得原先為了「大業」而犧牲愛人性命的陳家洛的人性化色彩進一步加強。
在新版《碧血劍》中,袁承志也不像以前那樣對愛情非常專一,而是變得搖擺不定
,作者著力描寫袁承志對阿九的矛盾心理,以期表現一種「為愛受傷」的感覺。在新版
中,阿九並未落發為尼,依然對承志充滿期盼,在不得不離開袁承志隨師父去藏邊練功
時,深情款款地表露自己的愛戀,與他相約在藏邊相會,而承志更是信誓旦旦,恨不能
辦完大事後馬上飛去藏邊相見;焦宛兒對承志暗戀在心,願化作碗兒、碟兒長伴承志身
邊;而何鐵手目睹師父袁承志為情所困,為討得師父歡心,更是為師父大出主意,自告
奮勇代師父去藏邊見阿九,未得首肯,又勸其服「出竅丹」詐死,再遠走高飛,去和「
阿九小師娘」相會。對這一部分的改動,金庸先生自己非常得意,認為能夠這樣處理人
物感情是自己的一大進步。
改動二: 歷史觀念更加進步
能夠和歷史相結合,是金庸小說吸引讀者的一大要素。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金
庸對歷史的態度也在不斷變化。因此,這次的修改也在某些歷史事件上進行了增刪。例
如在《碧血劍》中,增加了袁承志立志以父親為榜樣,以民族大義為己任,建立了「金
蛇王營」;李自成大勝之後召開會議,眾人為是否應制止部屬搶掠展開激烈爭論,結果
卻演變為一場內訌,李自成殺羅汝才,排擠張獻忠、「左革五營」及其他同伴,使得自
己元氣大傷;青青眼見承志對阿九柔情深重,一怒之下跳崖;袁承志在目睹義兄李岩慘
死後並未放棄志向,率領部屬奮力抗擊清兵,兵敗後無可奈何,去國遠赴海外,開辟新
天地等情節。同時,在增加對李自成內心世界的描寫中,充分反映了這一人物復雜多疑
的性格特徵,他既想各路豪傑歸服自己,又怕別人奪了自己的位;他既想聽從李岩等人
的勸告,行王道,嚴軍紀,護百姓,又對劉宗敏等老兄弟燒殺擄掠予以默許甚至理解,
心理上的天平最終倒向了後者一邊。通過這些情節,金庸也在探討古代農民起義之所以
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改動三: 字斟句酌提煉文字
在上一次修訂作品時,金庸把最主要精力放在提煉文字上,但這一次金庸依然對文
字不能完全滿意,進行了進一步修訂,將書中某些文化素質不高的角色的對話由書面語
改成了口語。例如:袁崇煥舊部朱安國傳授袁承志武功,在講到自己已盡其所能,為承
志前途著想,應當另請明師時,舊版中朱安國的原話為「我們三個已經傾囊以授」,新
版改為「我們三個已掏完袋底身家,真的沒貨色啦」。改動後體現口語特色,更符合對
話人物的身份。
此外很多江湖上幫派的名字也改了,如石樑派改為棋仙派,龍游幫改為游龍幫等。
改動四:過分神奇通通拿掉
雖然是虛構的武俠小說,但是金庸似乎不願意讓自己的小說在描寫自然現象上顯得
過分神異,因此在新版《碧血劍》中,「張朝唐一行初遇袁承志」部分、「華山修習《
金蛇秘笈》」部分、「大破溫氏五行陣」部分、「五毒教」部分、「山東道上群盜劫寶
」部分、「玉真子」部分都進行了比較大的改動,去掉了原來小說中若干不自然的處所
,使情節更加合理,銜接更自然、緊湊。
下載: http://www.ldown.net/soft/22405.htm
參考資料:http://bbs.jycg.com.cn/view.asp?boardID=2&ID=2918
『陸』 關於新版的金庸小說
(1)書劍,碧血之改動
改動一: 刪改情節豐富人物
能夠克服舊有武俠小說人物單薄、觀念狹隘的缺點,是金庸小說獲得人們好評的一
大因素。和金庸後期作品相比,《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在人物和觀念上都有很多
不足,這次金庸的改動主要是通過對情節的改動,使兩部小說中的人物更加豐滿。
在新版《書劍恩仇錄》中,新增加了結尾部分「魂歸何處」。增加了陳家洛在香香
公主死後悲痛自責,不能自已,霍青桐深為憂慮,托阿凡提前往勸導,並稱如他自殺,
自己也將隨他同赴九泉,陳家洛與香香公主在冥冥中相會等情節。通過這樣的改動,使
得原先為了「大業」而犧牲愛人性命的陳家洛的人性化色彩進一步加強。
在新版《碧血劍》中,袁承志也不像以前那樣對愛情非常專一,而是變得搖擺不定
,作者著力描寫袁承志對阿九的矛盾心理,以期表現一種「為愛受傷」的感覺。在新版
中,阿九並未落發為尼,依然對承志充滿期盼,在不得不離開袁承志隨師父去藏邊練功
時,深情款款地表露自己的愛戀,與他相約在藏邊相會,而承志更是信誓旦旦,恨不能
辦完大事後馬上飛去藏邊相見;焦宛兒對承志暗戀在心,願化作碗兒、碟兒長伴承志身
邊;而何鐵手目睹師父袁承志為情所困,為討得師父歡心,更是為師父大出主意,自告
奮勇代師父去藏邊見阿九,未得首肯,又勸其服「出竅丹」詐死,再遠走高飛,去和「
阿九小師娘」相會。對這一部分的改動,金庸先生自己非常得意,認為能夠這樣處理人
物感情是自己的一大進步。
改動二: 歷史觀念更加進步
能夠和歷史相結合,是金庸小說吸引讀者的一大要素。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金
庸對歷史的態度也在不斷變化。因此,這次的修改也在某些歷史事件上進行了增刪。例
如在《碧血劍》中,增加了袁承志立志以父親為榜樣,以民族大義為己任,建立了「金
蛇王營」;李自成大勝之後召開會議,眾人為是否應制止部屬搶掠展開激烈爭論,結果
卻演變為一場內訌,李自成殺羅汝才,排擠張獻忠、「左革五營」及其他同伴,使得自
己元氣大傷;青青眼見承志對阿九柔情深重,一怒之下跳崖;袁承志在目睹義兄李岩慘
死後並未放棄志向,率領部屬奮力抗擊清兵,兵敗後無可奈何,去國遠赴海外,開辟新
天地等情節。同時,在增加對李自成內心世界的描寫中,充分反映了這一人物復雜多疑
的性格特徵,他既想各路豪傑歸服自己,又怕別人奪了自己的位;他既想聽從李岩等人
的勸告,行王道,嚴軍紀,護百姓,又對劉宗敏等老兄弟燒殺擄掠予以默許甚至理解,
心理上的天平最終倒向了後者一邊。通過這些情節,金庸也在探討古代農民起義之所以
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改動三: 字斟句酌提煉文字
在上一次修訂作品時,金庸把最主要精力放在提煉文字上,但這一次金庸依然對文
字不能完全滿意,進行了進一步修訂,將書中某些文化素質不高的角色的對話由書面語
改成了口語。例如:袁崇煥舊部朱安國傳授袁承志武功,在講到自己已盡其所能,為承
志前途著想,應當另請明師時,舊版中朱安國的原話為「我們三個已經傾囊以授」,新
版改為「我們三個已掏完袋底身家,真的沒貨色啦」。改動後體現口語特色,更符合對
話人物的身份。
此外很多江湖上幫派的名字也改了,如石樑派改為棋仙派,龍游幫改為游龍幫等。
改動四:過分神奇通通拿掉
雖然是虛構的武俠小說,但是金庸似乎不願意讓自己的小說在描寫自然現象上顯得
過分神異,因此在新版《碧血劍》中,「張朝唐一行初遇袁承志」部分、「華山修習《
金蛇秘笈》」部分、「大破溫氏五行陣」部分、「五毒教」部分、「山東道上群盜劫寶
」部分、「玉真子」部分都進行了比較大的改動,去掉了原來小說中若干不自然的處所
,使情節更加合理,銜接更自然、緊湊。
(2)《射鵰英雄傳》之改動:
在情節方面,最大的改動是改寫了黃葯師與諸弟子的關系。黃葯師不僅收梅超風為徒,並且還愛上了她。黃葯師的乖僻、黑風雙煞的狠厲也有所弱化,性格中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成分。
其次,為了順應史實,金庸改動了某些情節。一般來說,武俠小說是否和史實有出入本不應苛求,但金庸對歷史研究頗深,也頗執著。如將「呂文煥守襄陽」一節,改為「李全、楊妙真夫婦領『忠義軍』守青州」,以符史實;全書所涉及的地理名稱、行政區域劃分,完全依照宋元時代有關文獻所載,一一對應更改。
第三,情節安排更加合理、緊湊,前後照應更明顯。尤其是「江南五怪之死」,從桃花島發現五怪屍體到鐵槍廟中黃蓉剖析事因,環環相扣,合情合理,引人入勝。
第四,對一些細節問題以及讀者指出的一些紕漏,進行了修改更正。如人物年齡問題,修訂版為此特別編制了人物年齡表格,將主、次人物的年齡按情節的發展一一計算,並在相應情節中體現。再如,有讀者提出疑問:陳玄風如何能將一部洋洋萬言的九陰真經刺在自己不足一平方米的胸膛?修訂版刪除了陳玄風「刺經於胸」這一情節,改為「陳玄風臨死前將真經下卷抄本塞在妻子懷里」,弱化了二人的殘忍冷酷形象。
除文字和情節改動外,修訂版還增加了一些評論性的注釋,多是根據「金庸作品研討會」的成果和讀者意見,有感而發。其中,對愛情主題,特別針對有些讀者難以理解的「完顏洪烈對包惜弱的愛」,作者也有獨到的點評。
(3)新版《神鵰俠侶》修改重點:
1.將尹志平一化為二,玷污小龍女的角色改為虛構人物「甄志丙」。
2.第六回中,大幅補寫小龍女和楊過在古墓中修煉《玉女心經》的過程,龍楊二人習練後由此產生心情變化,楊過情不自禁慾吻小龍女。
3.增補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
4.解釋了郭靖黃蓉夫婦何以對穆念慈母子不聞不問、何以對投入全真教的楊過不聞不問。
5.大幅度增加楊過與小龍女談情說愛的對話場面。小龍女在新補稿中,對楊過更加熱情、更愛撒嬌,喜樂不禁。
6.以長達數頁的篇幅,批註本書的中心主軸「師生戀」。
7.增補郭襄與金輪國師之間的互動:如在蒙古軍中,國師如何待之如親女,疼愛有加;郭襄也正式拜國師為師,學習瑜伽密乘;國師見郭襄跳崖,傷心落淚;國師本不忍將郭襄綁赴高台,最終捨命救了郭襄。大幅改變金輪國師對郭襄的態度,也改變了國師的結局。
8.增補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如希望自己是「大龍女」,在終南山先遇到楊過……
還有,對情感戲的重大調整:
新版《神鵰俠侶》對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的一些重要情感戲做了比較大的修改,並以長達數頁篇幅,批註本書的中心主軸「師生戀」。
例如,舊版中,楊過與小龍女在古墓的生活始終「守之以禮」。新版里,金庸安排楊過在夢中練捕麻雀、蝴蝶的「柔網式」(舊版中為「天羅地網式」),在練習的過程中,楊過手中抓到一隻蝴蝶,他猛然驚醒,發現手中握的竟是小龍女的玉足。這是兩個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這之後是「玉女心經」一章。舊版中,兩人出了古墓、迎戰金輪法王時,才悟到合使玉女劍法和全真劍法的訣竅。新版中,兩人在古墓中便參透《玉女心經》,並練起「雙劍合璧」,因此感情大增。金庸還新創一招「亭亭如蓋」,安排楊過練習時,雙手緊緊抱住小龍女,看到小龍女嬌艷欲滴的櫻唇,忍不住低頭欲吻。
再其後是楊過與小龍女在英雄大會久別重逢的那一段,金庸在舊版中只形容兩人坐在台下「喁喁細語」,新版中則仔細描述「細語」內容。這些對話顯得相當直接。
小龍女問楊過:「你一天想我幾次?」楊過說:「一天至少想兩百次。」小龍女道:「兩百次不夠,我要三百次。」楊過說:「我一天想你四百次,上午兩百次,下午又兩百次。」小龍女接著道:「你吃飯時也想我,就多一百次,一天想五百次。」這樣一直算下去,到最後楊過一天必須想小龍女一千次。
除此之外,舊版中楊過對妙齡美女皆嬉皮笑臉,惟獨對紅粉知己程英敬重有加。但在新版里他對程英也恢復「浪子」本性,稱她為「姑姑」(因為程英是黃蓉的師妹)。而金庸形容老成持重的程英表面生氣,卻是暗喜不已。至於郭芙對楊過若有似無的情愫,新版中保持原狀,還是點到為止。
大龍女撲朔迷離 金庸迷難以接受
在新版《神鵰俠侶》中,除了對楊過與小龍女的情感調子做了方向性的調整,金庸還增補了許多「節外生枝」的情節。例如,增補了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增補解釋了郭靖與黃蓉夫婦何以對穆念慈母子不聞不問、何以對投入全真教的楊過不聞不問。將尹志平一化為二,玷污小龍女的角色改為虛構人物「甄志丙」。在這些增補和改動的情節中,對郭襄的改動最令金庸迷感到意外和震動。
金庸先是增補了郭襄與金輪法王之間的互動:如在蒙古軍中,法王如何待之如親女,疼愛有加;郭襄也正式拜法王為師,學習瑜伽密乘;法王見郭襄跳崖,傷心落淚;法王本不忍將郭襄綁赴高台,最終捨命救了郭襄。大幅改變金輪法王對郭襄的態度,也改變了法王的結局。
其後,金庸重點增補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並明確細膩著墨於郭襄愛慕楊過,增補了郭襄內心盼望自己是「大龍女」,能早小龍女一步先遇到楊過的內心獨白。這一情節改動立刻在眾多金庸迷中引發爭議
『柒』 金庸武俠小說新修版里修改了什麼東西聽說是為了那個倪匡寫得不好而特意修改的
金庸新修版
當黃葯師戀上了女弟子梅超風,當王語嫣因為殘酷的現實不得不離開段譽,當張無忌有望同娶四美女,當降龍十八掌變成了降龍二十八掌,當陳家洛在香香公主死後悲痛欲絕並與她在冥冥中相會……這些還是我們記憶中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嗎?
對於金庸晚年的這一大手筆金迷們始終爭議不斷,或褒或貶,意見不一。
支持者認為「新版比舊版更加好看,整體來說更加成熟,筆鋒更加老辣」。其實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些曲折生動的情節,本來就是金庸先生創造的。正是由於金庸先生對自己筆下人物深厚的感情以及他豐富的人生經歷與人生感悟,金庸先生才選擇如此大篇幅地修改自己的舊作。金庸先生在如此高齡還能挑戰自我,試圖超越自我,這實在是一種令人感動的勇氣與智慧。
而反對者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原著從出版到現在已經幾十年了,其中經典的故事情節早已深入人心。新版讓很多讀者難以接受。第二,部分讀者認為可能金大師為了迎合新讀者的需求而決定修改原著,有一定的商業因素。
客觀地看,新版比舊版要好。84歲高齡的金庸先生花了6年時間,親自操刀,把1972年封筆前創作的15部武俠小說舊作逐一作了修訂。據了解,金庸先生在「大修」中,除了文字更加凝練生動,情節更加合理嚴謹外,還注重細化某些武打場面,使小說更突出「武」;同時也增添了多處人物心理描寫,豐富了俠客的性格特點,使小說更突出「俠」;並且大幅增加「情感戲」,使小說更突出「情」。
總體來說,與舊版相比較,新版作品主要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情節嚴謹合理。如人物年齡問題,修訂版為此特別編制了人物年齡表格,將主、次要人物的年齡按情節的發展一一計算,並在相應情節中體現,舊版中類似「黃蓉年紀比郭靖大」這種不合情理的推算結果自然也得到了更正。再如,有讀者提出疑問,陳玄風如何能將一部洋洋萬言的九陰真經刺在自己不足一平方米大的胸膛上?這一點實在難以想像。而修訂版改為「黑風雙煞盜得九陰真經後共同修煉經中武功,共求進步,陳玄風臨死前將真經下卷抄本塞在妻子懷里」。這樣情節就更為合理了。
第二,人物形象豐富。如在新版《書劍恩仇錄》中,增加了陳家洛在香香公主死後悲痛自責,霍青桐深為憂慮,並稱如他自殺,自己也將隨他同赴九泉,陳家洛與香香公主在冥冥中相會等情節。使得原先為了「大業」而犧牲愛人性命的陳家洛的人性化色彩進一步加強。
第三,情感描寫細膩。如在《神鵰俠侶》中,增加了楊過與小龍女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楊過在夢中練捕麻雀、蝴蝶,手中抓到一隻蝴蝶後猛然驚醒,發現握的竟是小龍女的玉足。「玉女心經」一章,金庸先生新創一招「亭亭如蓋」,安排楊過練習時,雙手緊緊抱住小龍女,看到小龍女嬌艷欲滴的櫻唇,忍不住低頭欲吻。而且還重點增補了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並明確細膩著墨於郭襄愛慕楊過,盼望能早小龍女一步先遇到楊過的內心獨白。
第四,歷史觀念進步。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金庸先生對歷史的態度也在不斷變化。例如在《碧血劍》中,增加了李自成大勝之後召開會議,眾人為是否應制止部屬搶掠展開激烈爭論,結果卻演變為一場內訌,李自成殺羅汝才,排擠張獻忠、「左革五營」及其他同伴,使得自己元氣大傷。通過這些情節,金庸先生也探討了古代農民起義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第五,語言精煉准確。這次金庸先生將書中某些文化素質不高的角色的對話由書面語改成了口語。例如:袁崇煥舊部朱安國傳授袁承志武功,在講到自己已盡其所能時,舊版中朱安國的原話為「我們三個已經傾囊以授」,新版改為「我們三個已掏完袋底」。此外很多江湖上幫派的名字也改了,如石樑派改為棋仙派等。
此外,如《神鵰俠侶》修訂版中還增加了多處註解,有作者對於楊過和小龍女師徒戀的看法,有關於「守宮砂」的來歷,有關於易經、陰陽與術數的知識等。這些主要是金庸針對各方學者、讀者的意見而作的,在幫助讀者更好閱讀之餘,也增加了武俠小說的知識性。
金庸先生修改舊作引來越來越多的讀者關注,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金庸小說受歡迎的程度。正所謂「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喝一杯英雄酒,聽一曲琴簫合奏的笑傲江湖,誦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先生帶給我們太多的歡喜,憂愁,感慨與激動。所以,不必說出指責的話,請以一顆誠摯的心去期待先生的作品吧!
新版《神鵰俠侶》是否把玉女素心劍改得差了?
金庸在數年前出了新修版的武俠小說,在《神鵰俠侶》一書,金庸對於故事的情節上是增添了楊龍相戀的過程和把金輪國師的部分略作修為。若論改動,金庸在《神鵰俠侶》武功方面同樣是著墨不少,但小弟細心研究,卻是覺得在修改之後,有些武功是改變了不少,但改變後卻不是變更為清晰,而是更為古怪。尤其是玉女素心劍法的改動,更是有點不合情理。
眾所周知,玉女素心劍法是由全真劍法和玉女劍法合成的,而新版的一大改動,卻是內功劃分為兩種,一走厚重,一走輕捷,全真教內功走厚重路線,而古墓派卻走輕捷。
一般修習內功之道,多為增強內力。同樣的一拳一腳、一掌一劍,在內力平平之人使來,不過令敵人摔倒受傷,或以之拆解對手來招。但內力一經增強,輕輕一掌,即可使敵重傷嘔血,甚或一命嗚呼;揮劍架出,可將對手沉重攻來之兵刃反彈自傷,將對手虎口震烈,甚或兵刃脫手高飛。武功高低往往便決於內力之深淺。當年郭靖在蒙古大漠隨江南六怪學練武功,進境甚慢,其後得全真派丹陽子馬鈺授以上乘內功,修習之後,不知不覺便手腳靈便,膂力大增,習武時進步便速。古墓派武學修習內功之法與一般武功大異,內功漸高,學者隻身輕足健,出手快捷,於常人發出一招的時刻中可連發三四招,但招力卻並不相應而增。蓋輕捷與厚重相對,既求輕捷即不能厚重,厚重若得,輕捷便須相應舍離。
走這輕捷的方法,古墓派的人往往能夠在別人出一招的時間中,連發三四招。至於全真教的武功,卻是主於勁力,速度慢了威力反而增強。
郝大通在這柄劍上花了數十載寒暑之功,單以劍法而論,在全真教中可以數得上第三四位,但與這小姑娘翻翻滾滾拆了數十招,竟占不到絲毫便宜。小龍女雙綢帶夭矯似靈蛇,圓轉如意,再加兩枚金球不斷發出玎玎之聲,擾人心魄。郝大通久戰不下,雖未落下風,但想自己是武林中久享盛名的宗匠,若與這小女子戰到百招以上,縱然獲勝,也已臉上無光,不由得焦躁,劍法忽變,自快轉慢,招式雖比前緩了數倍,劍上勁力卻也大了數倍。初時劍鋒須得避開綢帶卷引,威力既增,反去削斬綢帶。
再拆數招,只聽錚的一響,金球與劍鋒相撞,郝大通內力深厚,將金球反激起來,彈向小龍女面門,當即乘勢追擊,眾道歡呼聲中劍刃隨著綢帶遞進,指向小龍女手腕,滿擬她非撒手放下綢帶不可,否則手腕必致中劍。那知小龍女右手疾翻,已將劍刃抓住,喀的一響,長劍從中斷為兩截。
但這卻成為玉女素心劍法的最不合理之處。
小龍女見楊過遇險,纖腰微擺,長劍急刺,這一招去勢固然凌厲,抑且風姿綽約,飄逸無比,卻已使上了《玉女心經》第七篇中互相救護的武功。黃蓉母女看得心曠神怡,同聲叫道:「好!」國師收掌躍起,抓住輪子架開劍鋒,楊過也乘機接回長劍,適才這一下當真死裡逃生,但人當危急之際心智特別靈敏,猛地里想起:「我和姑姑二人同使玉女劍法,難以抵擋。但我使全真劍法,她使玉女劍法,卻均化險為夷。心經的最後幾篇原來要如此使法?」
大叫:「姑姑,『浪跡天涯』!」說著斜劍刺出。小龍女未及多想,依言使出心經中所載的「浪跡天涯」,揮劍直劈。兩招名稱相同,招式卻是大異,一招是全真劍法的厲害劍招,一招是玉女劍法的險惡家數,雙劍合璧,威力立時大得驚人。國師無法齊擋雙劍擊刺,向後急退,嗤嗤兩聲,身上兩劍齊中。虧得他閃避得宜,劍鋒從兩脅掠過,只劃破了他衣服,但已嚇出了一身冷汗。
原文是寫明玉女素心劍法須得一使全真劍法,一使玉女劍法,方有奇效。但是使這劍法時,也得到同一樣的招式,譬如說楊過使這一招「浪跡天涯」,小龍女也得使玉女劍法同名的劍招「浪跡天涯」。楊過若使「花前月下」,小龍女就也得用「花前月下」,若是小龍女用上「浪跡天涯」,就無法補去楊過全真劍法「花前月下」的破綻。
但是,正正因此玉女素心劍法就變成一套古怪絕倫,甚至乎不可能出現的劍法。何解?玉女劍法主快,要在常人一招中使出三四招,全真劍法主勁力,招式沉穩而威力極盛。兩套劍法一旦配合起來,當楊過使完「浪跡天涯」時,小龍女可能已經使完一遍的「浪跡天涯」,轉到「花前月下」、「撫琴按簫」、「小園藝菊」、「掃雪烹茶」的招式上去。若小龍女為了遷就楊過而減慢速度,這玉女劍法的威力就不免大減,要知玉女劍法本身的勁力就不強,在這情況下,隨時被強敵一碰,長劍立時脫手而出。若是楊過為了遷就小龍女而加快劍法,全真劍法的沉穩劍勁自不免大打折扣。若是雙方互相遷就,那是同時失去優勢,劍招雖精,威力卻是大減。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這正合理,因為原文也說這套劍法的殺傷力不強,可能就是因為這互相遷就之故。
[此文非原創]
不是為了倪匡特意修改,而是修改了之後特意給倪匡看,聽取老友的意見
『捌』 新版金庸小說和老版區別都有哪些
二樓說的很好,觀點鮮明,絲絲入扣,合情合理,令人深為信服,可是從所周知83版的《射鵰》至今無人能出其右,翁美鈴、黃日華版的郭靖、黃蓉深植人心,雖然老版畫面粗糙多用假景,可是至後來幾部《射鵰》即使拍的再好,劇情再完美都不能夠填補這個空白。這就是先入為主。人們都容易懷舊,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新版播放時大家卻要爭著去租舊版《射鵰》的碟。
如同老版《西遊記》,雖然新西遊拍的畫面精美,故事更鮮明,人物造型更完善且場面龐大,特技鏡頭比老版不知逼真多少倍,可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看老版的呢?這就是懷舊,這就是先入為主。
何況,新射鵰里的周迅黃蓉真的是很不受大家歡迎,大家都知道金庸老先生是個喜歡美女的人,從他當年暗戀的大美女夏菁就可以見一斑。
周迅漂亮是夠了,可是缺少翁美鈴黃蓉的靈氣。書中說,二八芳齡的俏黃蓉說話聲音如出谷黃鶯,婉囀動聽,清脆悅而,八三版黃蓉聲音雖然不如想像中好聽,可是大家回想一下周迅的聲音,說好聽的是低沉性感,可是黃蓉是這樣的聲音嗎?真的是你們大家想的聲音嗎?
再者說,黃蓉應該有靈動的大眼睛,至少有少女的活潑和韻味,翁美玲版黃蓉的大眼睛大家至今無法忘懷,雖然她有兔子牙,雖然她不完美。可是大家再想周迅的眼睛,大是夠了,有神嗎?善用眼神很重要對一個演員來說,你們說呢?
還有《絕代雙嬌(古龍)》舊版也比新版好看。
不過,的確,有些新版比舊版好,比如:
《神鵰俠侶》:舊版主演:劉德華飾楊過,陳玉蓮飾小龍女。新版古天樂飾楊過,李若彤飾小龍女。楊過飾演者就可較高下,可是小龍女就不同了,書中小龍女應該如出塵絕俗,美的不像人間女子,若她不美,至少應該清雅如空谷幽蘭,這一點,淡施粉黛的李若彤要比濃妝艷抹的陳玉蓮要好,因為一部戲里的女主角總是倍受關注。
還有諸如天龍八部,也比黃日華版的好。還有鹿鼎記、倚天屠龍記也比舊版鮮明。
『玖』 九州幻想世界觀,人死魂歸何處
找全我也做不到,但是可以給你一部分改動比較大的:
(1)書劍,碧血之改動
改動一: 刪改情節豐富人物
能夠克服舊有武俠小說人物單薄、觀念狹隘的缺點,是金庸小說獲得人們好評的一
大因素。和金庸後期作品相比,《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在人物和觀念上都有很多
不足,這次金庸的改動主要是通過對情節的改動,使兩部小說中的人物更加豐滿。
在新版《書劍恩仇錄》中,新增加了結尾部分「魂歸何處」。增加了陳家洛在香香
公主死後悲痛自責,不能自已,霍青桐深為憂慮,托阿凡提前往勸導,並稱如他自殺,
自己也將隨他同赴九泉,陳家洛與香香公主在冥冥中相會等情節。通過這樣的改動,使
得原先為了「大業」而犧牲愛人性命的陳家洛的人性化色彩進一步加強。
在新版《碧血劍》中,袁承志也不像以前那樣對愛情非常專一,而是變得搖擺不定
,作者著力描寫袁承志對阿九的矛盾心理,以期表現一種「為愛受傷」的感覺。在新版
中,阿九並未落發為尼,依然對承志充滿期盼,在不得不離開袁承志隨師父去藏邊練功
時,深情款款地表露自己的愛戀,與他相約在藏邊相會,而承志更是信誓旦旦,恨不能
辦完大事後馬上飛去藏邊相見;焦宛兒對承志暗戀在心,願化作碗兒、碟兒長伴承志身
邊;而何鐵手目睹師父袁承志為情所困,為討得師父歡心,更是為師父大出主意,自告
奮勇代師父去藏邊見阿九,未得首肯,又勸其服「出竅丹」詐死,再遠走高飛,去和「
阿九小師娘」相會。對這一部分的改動,金庸先生自己非常得意,認為能夠這樣處理人
物感情是自己的一大進步。
改動二: 歷史觀念更加進步
能夠和歷史相結合,是金庸小說吸引讀者的一大要素。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金
庸對歷史的態度也在不斷變化。因此,這次的修改也在某些歷史事件上進行了增刪。例
如在《碧血劍》中,增加了袁承志立志以父親為榜樣,以民族大義為己任,建立了「金
蛇王營」;李自成大勝之後召開會議,眾人為是否應制止部屬搶掠激烈爭論,結果
卻演變為一場內訌,李自成殺羅汝才,排擠張獻忠、「左革五營」及其他同伴,使得自
己元氣大傷;青青眼見承志對阿九柔情深重,一怒之下跳崖;袁承志在目睹義兄李岩慘
死後並未放棄志向,率領部屬奮力抗擊清兵,兵敗後無可奈何,去國遠赴海外,開辟新
天地等情節。同時,在增加對李自成內心世界的描寫中,充分反映了這一人物復雜多疑
的性格特徵,他既想各路豪傑歸服自己,又怕別人奪了自己的位;他既想聽從李岩等人
的勸告,行王道,嚴軍紀,護百姓,又對劉宗敏等老兄弟燒殺擄掠予以默許甚至理解,
心理上的天平最終倒向了後者一邊。通過這些情節,金庸也在探討古代農民起義之所以
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改動三: 字斟句酌提煉文字
在上一次修訂作品時,金庸把最主要精力放在提煉文字上,但這一次金庸依然對文
字不能完全滿意,進行了進一步修訂,將書中某些文化素質不高的角色的對話由書面語
改成了口語。例如:袁崇煥舊部朱安國傳授袁承志武功,在講到自己已盡其所能,為承
志前途著想,應當另請明師時,舊版中朱安國的原話為「我們三個已經傾囊以授」,新
版改為「我們三個已掏完袋底身家,真的沒貨色啦」。改動後體現口語特色,更符合對
話人物的身份。
此外很多江湖上幫派的名字也改了,如石樑派改為棋仙派,龍游幫改為游龍幫等。
改動四:過分神奇通通拿掉
雖然是虛構的武俠小說,但是金庸似乎不願意讓自己的小說在描寫自然現象上顯得
過分神異,因此在新版《碧血劍》中,「張朝唐一行初遇袁承志」部分、「華山修習《
金蛇秘笈》」部分、「大破溫氏五行陣」部分、「五毒教」部分、「山東道上群盜劫寶
」部分、「玉真子」部分都進行了比較大的改動,去掉了原來小說中若干不自然的處所
,使情節更加合理,銜接更自然、緊湊。
(2)《射鵰英雄傳》之改動:
在情節方面,最大的改動是改寫了黃葯師與諸弟子的關系。黃葯師不僅收梅超風為徒,並且還愛上了她。黃葯師的乖僻、黑風雙煞的狠厲也有所弱化,性格中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成分。
其次,為了順應史實,金庸改動了某些情節。一般來說,武俠小說是否和史實有出入本不應苛求,但金庸對歷史研究頗深,也頗執著。如將「呂文煥守襄陽」一節,改為「李全、楊妙真夫婦領『忠義軍』守青州」,以符史實;全書所涉及的地理名稱、行政區域劃分,完全依照宋元時代有關文獻所載,一一對應更改。
第三,情節安排更加合理、緊湊,前後照應更明顯。尤其是「江南五怪之死」,從桃花島發現五怪屍體到鐵槍廟中黃蓉剖析事因,環環相扣,合情合理,引人入勝。
第四,對一些細節問題以及讀者指出的一些紕漏,進行了修改更正。如人物年齡問題,修訂版為此特別編制了人物年齡表格,將主、次人物的年齡按情節的發展一一計算,並在相應情節中體現。再如,有讀者提出疑問:陳玄風如何能將一部洋洋萬言的九陰真經刺在自己不足一平方米的胸膛?修訂版刪除了陳玄風「刺經於胸」這一情節,改為「陳玄風臨死前將真經下卷抄本塞在妻子懷里」,弱化了二人的殘忍冷酷形象。
除文字和情節改動外,修訂版還增加了一些評論性的注釋,多是根據「金庸作品研討會」的成果和讀者意見,有感而發。其中,對愛情主題,特別針對有些讀者難以理解的「完顏洪烈對包惜弱的愛」,作者也有獨到的點評。
(3)新版《神鵰俠侶》修改重點:
1.將尹志平一化為二,玷污小龍女的角色改為虛構人物「甄志丙」。
2.第六回中,大幅補寫小龍女和楊過在古墓中修煉《玉女心經》的過程,龍楊二人習練後由此產生心情變化,楊過情不自禁慾吻小龍女。
3.增補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
4.解釋了郭靖黃蓉夫婦何以對穆念慈母子不聞不問、何以對投入全真教的楊過不聞不問。
5.大幅度增加楊過與小龍女談情說愛的對話場面。小龍女在新補稿中,對楊過更加熱情、更愛撒嬌,喜樂不禁。
6.以長達數頁的篇幅,批註本書的中心主軸「師生戀」。
7.增補郭襄與金輪國師之間的互動:如在蒙古軍中,國師如何待之如親女,疼愛有加;郭襄也正式拜國師為師,學習瑜伽密乘;國師見郭襄跳崖,傷心落淚;國師本不忍將郭襄綁赴高台,最終捨命救了郭襄。大幅改變金輪國師對郭襄的態度,也改變了國師的結局。
8.增補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如希望自己是「大龍女」,在終南山先遇到楊過……
還有,對情感戲的重大調整:
新版《神鵰俠侶》對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的一些重要情感戲做了比較大的修改,並以長達數頁篇幅,批註本書的中心主軸「師生戀」。
例如,舊版中,楊過與小龍女在古墓的生活始終「守之以禮」。新版里,金庸安排楊過在夢中練捕麻雀、蝴蝶的「柔網式」(舊版中為「天羅地網式」),在練習的過程中,楊過手中抓到一隻蝴蝶,他猛然驚醒,發現手中握的竟是小龍女的玉足。這是兩個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這之後是「玉女心經」一章。舊版中,兩人出了古墓、迎戰金輪法王時,才悟到合使玉女劍法和全真劍法的訣竅。新版中,兩人在古墓中便參透《玉女心經》,並練起「雙劍合璧」,因此感情大增。金庸還新創一招「亭亭如蓋」,安排楊過練習時,雙手緊緊抱住小龍女,看到小龍女嬌艷欲滴的櫻唇,忍不住低頭欲吻。
再其後是楊過與小龍女在英雄大會久別重逢的那一段,金庸在舊版中只形容兩人坐在台下「喁喁細語」,新版中則仔細描述「細語」內容。這些對話顯得相當直接。
小龍女問楊過:「你一天想我幾次?」楊過說:「一天至少想兩百次。」小龍女道:「兩百次不夠,我要三百次。」楊過說:「我一天想你四百次,上午兩百次,下午又兩百次。」小龍女接著道:「你吃飯時也想我,就多一百次,一天想五百次。」這樣一直算下去,到最後楊過一天必須想小龍女一千次。
除此之外,舊版中楊過對妙齡美女皆嬉皮笑臉,惟獨對紅粉知己程英敬重有加。但在新版里他對程英也恢復「浪子」本性,稱她為「姑姑」(因為程英是黃蓉的師妹)。而金庸形容老成持重的程英表面生氣,卻是暗喜不已。至於郭芙對楊過若有似無的情愫,新版中保持原狀,還是點到為止。
大龍女撲朔迷離 金庸迷難以接受
在新版《神鵰俠侶》中,除了對楊過與小龍女的情感調子做了方向性的調整,金庸還增補了許多「節外生枝」的情節。例如,增補了李莫愁對小龍女說出當年陸展元如何拋棄她的言語。增補解釋了郭靖與黃蓉夫婦何以對穆念慈母子不聞不問、何以對投入全真教的楊過不聞不問。將尹志平一化為二,玷污小龍女的角色改為虛構人物「甄志丙」。在這些增補和改動的情節中,對郭襄的改動最令金庸迷感到意外和震動。
金庸先是增補了郭襄與金輪法王之間的互動:如在蒙古軍中,法王如何待之如親女,疼愛有加;郭襄也正式拜法王為師,學習瑜伽密乘;法王見郭襄跳崖,傷心落淚;法王本不忍將郭襄綁赴高台,最終捨命救了郭襄。大幅改變金輪法王對郭襄的態度,也改變了法王的結局。
其後,金庸重點增補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心理描述,並明確細膩著墨於郭襄愛慕楊過,增補了郭襄內心盼望自己是「大龍女」,能早小龍女一步先遇到楊過的內心獨白。這一情節改動立刻在眾多金庸迷中引發爭議
『拾』 求一篇微型武俠小說 字數在1000--2000吧 重點是 武俠 謝謝
金庸的越女劍看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