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說死魂靈
❶ 《死魂靈》中的主人公
六等文官乞乞科夫買賣死魂靈是小說的主線,
潑留希金是乞乞科夫的客戶之一,一個吝嗇的地主。潑留希金是小說中一個章節的主角而非全書的主角。
❷ 諷刺小說的死魂靈
長篇小說,俄國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原計劃創作三部,由於後期創作力的衰退和思想局限,他創作的第二部於1852年被迫自己焚燒,第三部未及動筆。僅完成並且流傳下來的只有第一部。《死魂靈》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發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現實主義創作發展的頂峰。別林斯基高度贊揚它是「俄國文壇上劃時代的巨著」,是一部「高出於俄國文學過去以及現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時又是高度藝術的作品。」
小說描寫一個投機鑽營的騙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買賣死魂靈(俄國的地主們將他們的農奴叫做「魂靈」)的故事。乞乞科夫來到某市先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打通了上至省長下至建築技師的大小官員的關系,而後去市郊向地主們收買已經死去但尚未注銷戶口的農奴,准備把他們當做活的農奴抵押給監管委員會,騙取大筆押金。他走訪了一個又一個地主,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買到一大批死魂靈,當他高高興興地憑著早已打通的關系迅速辦好了法定的買賣手續後,其罪惡勾當被人揭穿,檢察官竟被謠傳嚇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
《死魂靈》的發表震撼了整個俄國,在作者鋒利的筆下,形形色色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墮落的官吏以及廣大農奴的悲慘處境等可怕的現實,揭露得淋漓盡致。從而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鮮明的批判傾向和巨大的藝術力量成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定傑作,是俄國文學,也是世界文學中諷刺作品的典範。
❸ 長篇小說《死魂靈》,是哪個人寫的
《死魂靈》是俄國作家果戈里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作品出版於1842年。
這部作品原計劃有三部,由於後期的一些原因,比如創作力衰退,思想局限等,第二部並沒有完成,第三部也沒有動筆。所以現在完成並流傳的至少第一部作品。
作者果戈里,生於1809年4月1日,是俄國著名的作家。《死靈魂》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因為這部作品,他被譽為自然派的奠基人。俄國很多後來者都受到他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開創了俄國文學的新時期。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評價他是俄國散文之父。同時,他對中國作家的影響也是巨大的,老舍,魯迅等中國現代作家,也從他的風格中汲取了很多營養。也許你在看《狂人日記》的時候,能找到一些果戈里的影子。
果戈里本人,有波蘭的血統,他的父親也是一名作家,擅長協作詩歌和喜劇,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了他對戲劇和文學的愛好,為他後來的一切奠定了基礎。羅塞特是他一生心愛的女人,但他們之間始終是一種鑒於愛情和友情的關系,可以彼此吐露心事,卻沒有得到真正的幸福。
❹ 《死魂靈》的作者有哪些簡介
尼·瓦·果戈理(1809~1852年),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出生於烏克蘭波爾塔瓦的一個鄉村小地主家庭,自幼就受家庭影響而酷愛戲劇,同時深受母親影響而接受了濃厚的宗教和宗法制道德觀念。1821年他升人波爾塔瓦省的著名學校涅仁中學,在這兒他受到了進步教師的啟蒙主義思想影響,希望畢業後能為社會做點有益之事。1828年中學畢業,果戈理奔赴首都想干一番事業,結果卻到處碰壁。生活的磨煉,使他把眼光由那種膚淺的浪漫主義想像轉向了來自生活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民間故事,創作了《狄康卡近鄉夜話》而一舉成名。
1835年,果戈理發表了兩部有名的中篇小說《密爾柯拉德》和《小品集》,獨特的諷刺藝術風格開始形成。
與此同時,果戈里又開始了戲劇創作,在普希金的幫助下,果戈理於1836年完成了最為著名的喜劇《欽差大臣》,轟動一時。
❺ 《死魂靈》主要寫了些什麼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俄羅斯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被譽為俄羅斯散文之父。
果戈理於1809年3月20日出生在烏克蘭波爾塔瓦省密爾格拉得縣索羅欽采鎮。果戈理的父親是個不太富裕的地主,他熱愛文學和戲劇,寫過一些詩和劇本。受父親的影響,果戈理自幼愛好戲劇、詩歌和傳說,在學校里他是文藝方面的活躍分子。他是學生自辦小圖書館的管理員、手抄雜志《文學慧星》的編輯、業余劇團的骨幹。
1825年,父親去世了,這是果戈理命運的一個轉折點。失去父親的痛苦使他一下子成熟起來。他已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個在探索自己未來的青年,是一個已經准備去挑選前程的人。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是取得成功名垂青史?還是泯滅於塵土之中?
1828年,果戈理來到彼得堡。他一面渴望見到自己所崇拜的普希金,一面開始嘗試著文學創作。1831年是果戈理一生中很有意義的一年。這一年他認識了普希金,同時他的第一部小說集《狄康卡近鄉夜話》出版了。這部書描繪出一幅幅烏克蘭勞動人民歡樂的生活畫面,得到了普希金的高度評價,年輕的果戈理從此一舉成名,躋身於俄羅斯著名作家的行列。
1935年,果戈理先後出版了《密爾格拉得》和《小品集》,內容或歌頌民族解放斗爭,或鞭撻封建農奴制度,或刻畫農村地主的庸俗,或描寫「小人物」的悲劇,標志著果戈理向批判現實主義方向的轉變。果戈理並不滿足於此,第二年寫出喜劇《欽差大臣》,以驚人的現實主義手法,刻畫了外省官吏集團的丑惡面目,深刻揭露了19世紀30~40年代俄國政治的腐敗,是整個俄國社會生活的縮影。
《欽差大臣》獲得了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民主進步力量的極高評價,但也引起了統治階級的強烈不滿,果戈理被迫離開俄羅斯避居國外。
1836年6月,果戈理開始了異國的漂泊生涯。他漫遊歐洲,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1937年,他在巴黎得到普希金逝世的消息,悲痛萬分,同時也深刻感到應當沿著詩人沒有走完的道路走下去。於是,他剋制哀傷,重新拿起筆來繼續寫作《死魂靈》。
果戈理身在異國漂泊,但心系俄羅斯,他不顧《欽差大臣》的教訓,仍然在寫俄羅斯,並為俄羅斯而寫。在羅馬,他完成了那部震撼整個俄羅斯的《死魂靈》。這部小說用辛辣的諷刺筆調無情地揭露和抨擊腐朽的農奴制度,是果戈理批判現實主義的最高峰,是俄羅斯文學史上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與《欽差大臣》一樣,《死魂靈》受到反動勢力的圍攻,同時,別林斯基等進步人士挺身而出捍衛這部偉大的作品,稱它是「文壇上劃時代的巨著」。
《死魂靈》出版後,果戈理再次出國,他思想抑鬱,鄉愁和疾病陪伴著他在異國的生活。由於長期地脫離俄國社會,又受到宗教主義的影響,原本就不主張推翻社會制度的果戈理思想上來了一個大倒退。果戈理的意識進入了與信仰和上帝發生積極聯系的地帶。1847年,他發表了《與友人書信節選》,儼然以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的辯護人身份,完全否定了自己那些揭露社會矛盾的作品,宣揚從道德、宗教入手來改善社會。
《與友人書信節選》遭到俄國進步人士的強烈批評。為此,別林斯基和果戈理展開了一場激辯,果戈理深受震動,決定返回祖國,重新接觸社會。
1852年2月11日,果戈理將《死魂靈》第二部手稿投入爐中,看著它們直到全部變為灰燼。十天後,果戈理在極端痛苦中離開了人世。
《死魂靈》講的是並非貴族出身的乞乞科夫,牢記沒有給他留下任何遺產的亡父的「諄諄教導」,想方設法去撈得更多的金錢。他來到一個偏遠的省城,先以優雅的姿態和頻頻的拜訪,獲得權貴和社交界的普遍贊揚。在旁人尊敬的目光里,他開始尋覓自己的獵物——本地地主家裡農奴的死亡人數。接著,他先後結識了五個農奴主,開始自己的交易。先是鄉紳瑪尼洛夫,他一口答應送給他死去的農奴的戶口——死魂靈。
乞乞科夫高興地從瑪尼洛夫家出來卻迷了路。雨夜裡撞入女地主柯羅博奇卡家,連騙帶哄加威嚇,以15個盧布買到了18個死魂靈。
在拜訪地主梭巴凱維奇的途中,乞乞科夫碰到另一個地主諾茲德廖夫——一個貌似豪爽,實則無賴的傢伙。他答應贈送給乞乞科夫死魂靈,但要乞乞科夫必須買下他那些價格很高的馬和狗。兩個傢伙糾纏不清,最後乞乞科夫倉皇逃走。
乞乞科夫來到梭巴凱維奇的庄園,梭巴凱維奇知道乞乞科夫想購買死奴後,精明地開出100個盧布一個死魂靈的價格。最後,乞乞科夫使盡渾身解數,以兩個半盧布一個的價格成交。
隨後,乞乞科夫慕名來到擁有上千農奴的地主普柳什金家。極度吝嗇的老地主得知死人也能賣錢後,喜出望外!生意做成後,居然破天荒般拿出發霉的餅子招待客人。
購得大批死魂靈的乞乞科夫返回省城,一想到馬上可以賺到20萬盧布,得意之極。更高興的是,因為他購買死魂靈的事越傳越玄,那些權貴們還尊他為百萬富翁,為他舉行慶功宴。
但是,就在省長家的舞會上,醉酒的諾茲德廖夫揭露了他的陰謀。於是,真相大白在一片逐客聲中,他趕緊坐車溜之大吉。
俄國小說《死魂靈》,是一切文學作品中最好的長篇小說之一。它以喜劇現實主義和諷刺開始,通過荒誕進入預言。像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一樣,其用意在於拯救俄國社會。一個畸形運轉的俄國立刻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在其中最徹底死滅的魂靈是諸如諾茲德廖夫、乞乞科夫等那些極端貪婪自私的人,在他們中間,乞乞科夫是首要人物。他是最典型、最難以歸類的一個普通的俄國人。小說第一部詳細描述了乞乞科夫之流各種各樣卑鄙的欺詐行為,其敘述語氣具有奇妙的喜劇和荒誕色彩。
當已經盤算好欺騙康士坦夏格羅的乞乞科夫最後說到,許多人還是比他更不誠實時,他表達了果戈理對俄國社會的控訴。《死魂靈》最好的部分還是和果戈理的道德說教無關,諷刺和荒誕的部分是這部長篇小說的主要價值所在。
作品通過投機鑽營分子乞乞科夫的經歷,不僅是對沙俄社會黑暗的封建農奴制的強烈批判,更主要的是對「人性稀薄」的庸俗人際關系的揭露和嘲諷。果戈理的幽默被美國著名作家納博科夫膜拜,後者在他的影響下,寫就了名著《普寧》。
❻ 死魂靈 具體講的什麼內容呢
小說描寫一個投機鑽營的騙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買賣死魂靈(俄國的地主們將他們的農奴叫做「魂靈」)的故事。乞乞科夫來到某市先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打通了上至省長下至建築技師的大小官員的關系,而後去市郊向地主們收買已經死去但尚未注銷戶口的農奴,准備把他們當做活的農奴抵押給監管委員會,騙取大筆押金。他走訪了一個又一個地主,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買到一大批死魂靈,當他高高興興地憑著早已打通的關系迅速辦好了法定的買賣手續後,其罪惡勾當被人揭穿,檢察官竟被謠傳嚇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 《死魂靈》的發表震撼了整個俄國,在作者鋒利的筆下,形形色色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墮落的官吏以及廣大農奴的悲慘處境等可怕的現實,揭露得淋漓盡致。從而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鮮明的批判傾向和巨大的藝術力量成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定傑作,是俄國文學,也是世界文學中諷刺作品的典範。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465338.htm
❼ 《死魂靈》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是( )。
乞乞科夫買賣死魂靈是小說的主線,
潑留希金是乞乞科夫的客戶之一,一個吝嗇的地主。潑留希金是小說中一個章節的主角而非全書的主角。
❽ 《死魂靈》主要講了什麼
《死魂靈》是俄國作家果戈理的著名長篇小說,寫作於1835~1842年。
小說主要描寫一個「詭計多端」的投機家乞乞科夫從小遵循父親的教導,以追逐金錢為奮斗目標。他在學校時就從事各種投機倒把勾當。當上小官吏後,利用職權貪污,夢想成為百萬富翁。當他發現販賣「死魂靈」可以牟取暴利時,就以廉價收買已經死去而尚未注銷戶口的農奴名單,企圖拿死人當活人去救濟局抵押,以騙取大筆錢財,後被一賣主揭露內幕而狼狽溜走。
作品通過乞乞科夫收買「死魂靈」而遍訪各庄園的故事,勾畫了一系列地主的形象,如飽食終日、懶惰成性的瑪尼洛夫;遲鈍、迷信、一心一意積蓄錢財的科羅皤契加;以打架斗毆為能事的羅士特萊夫;貪婪、慳吝、猥瑣得不像人樣的潑留希金等等。
通過對這群人的描寫,深刻表明建立在地主剝削基礎上的俄國農奴制已經到了垂死沒落的階段,必將走上滅亡之路。
作者通過對祖國大自然的抒情插敘,表達了對俄國偉大未來的嚮往。
❾ 外國文學《死魂靈》內容
小說描寫一個投機鑽營的騙子——六等文官乞乞科夫買賣死魂靈(俄國的地主們將他們的農奴叫做「魂靈」)的故事。乞乞科夫來到某市先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打通了上至省長下至建築技師的大
小官員的關系,而後去市郊向地主們收買已經死去但尚未注銷戶口的農奴,准備把他們當做活的農奴抵押給監管委員會,騙取大筆押金。他走訪了一個又一個地主,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買到一大批死魂靈,當他高高興興地憑著早已打通的關系迅速辦好了法定的買賣手續後,其罪惡勾當被人揭穿,檢察官竟被謠傳嚇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
《死魂靈》書名很怪,然而這正是他寫作的特點,用似乎荒誕不經的故事來展現俄國當時的社會風貌。 「死魂靈」的本義是指死了的農奴,由於俄語中「魂靈」和「農奴」屬於一詞多義,所以也可以理解成死了的魂靈,從而產生離奇的聯想。小說中描寫乞乞科夫到五個地主家購買死農奴,在談生意的時候雙方都明白是指死農奴,並無荒唐或恐怖的感覺。乞乞科夫最先到馬尼洛夫家,頭一次提起買死農奴,還有些不好意思。馬尼洛夫聽了也很奇怪,甚至把煙袋掉在地上,不過他最關心的是這種生意合不合法。地主婆科羅博奇卡也明白指的是死人,甚至問乞乞科夫是否要把他們從地里挖出來,還以為他們有可能幹莊稼活。在諾茲德廖夫家乞乞科夫一提到要買死農奴,諾茲德廖夫便猜到其中必有奧妙。乞乞科夫不肯吐露真情,他當然不肯賣。索巴克維奇聽說乞乞科夫要買死農奴,認為一定有利可圖,便極力抬價。潑留希金由於死的和逃跑的農奴太多,便把死農奴白送乞乞科夫,只有賣逃跑的農奴得到幾個錢。所以在五次交易中,他們用死了的農奴做買賣,誰也不感到奇怪。按照作者的安排,是諾茲德廖夫「頭一個傳出死魂靈的故事」(見第十章),而「死魂靈」的叫法應該在第八章第一次出現,即諾茲德廖夫在舞會上見到乞乞科夫才說出來的。在原文里讀者不會感到這么明顯的區別,然而在譯文里無形之中造成諾茲德廖夫有意搗鬼的印象,好在諾茲德廖夫的性格里就有好撒謊好搗亂的特點,所以倒也沒委屈他。經諾茲德廖夫這么一傳,買死魂靈的故事便傳遍上流社會和平民百姓,連足不出戶的懶人也為此走出他們的洞穴了。潑留希金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雖然貪婪吝嗇與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 作為吝嗇鬼,夏洛克和葛朗台雖個性不同,但都有貪婪吝嗇的共性,都是處心積慮地聚斂財富的資產階級代表。而果戈里筆下的潑留希金則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雖然貪婪吝嗇三者如一,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他實為富豪卻形似乞丐,這個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靈,要尋出第二個在他的倉庫里有這么多的麥子麥粉和農產物,在堆房燥房和棧房裡也充塞著尼絨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魚以及各種蔬菜和果子的人來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卻極端寒傖。衣服很象一件婦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滿了麵粉,後背還有一個大窟窿。頭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婦所戴的,頸子上也圍著一種莫名其妙的東西,是舊襪子?腰帶還是綳帶?不能斷定。但決不是圍巾。他的住室,如果沒有桌子上的一頂破舊睡帽作證,是誰也不相信這房子里住著活人的。他的屋子裡放著"一個裝些紅色液體,內浮三個蒼蠅,上蓋一張信紙的酒杯......一把發黃的牙刷,大約還在法國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經刷過牙的"。潑留希金雖家存萬貫,但對自己尚且如此吝嗇。對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兒成婚,他只送一樣禮物——詛咒;兒子從部隊來信討錢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詛咒外,從此與兒子不再相關,而且連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糧堆和草堆都變成了真正的糞堆,只差還沒人在這上面種白菜;地窖里的麵粉硬得象石頭一樣,只好用斧頭劈下來......潑留希金已經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麼了,然而他還沒有夠,每天每天聚斂財富,而且經他走過的路,就用不著打掃,甚至偷別人的東西。這就是潑留希金的所作所為。
❿ 求 《死魂靈》 主要內容
1.《死魂靈》的思想內容
《死魂靈》是果戈理的代表作。小說通過一心鑽營的商人乞乞科夫買賣 「死魂靈 」的故事,全面地諷刺揭露了19世紀俄國城鄉落後腐敗的現實,大膽揭露了專制農奴制這個俄國社會的痼疾,刻畫了一批腐朽、沒落、庸俗的地主、官僚和新生的投機商人的丑惡形象,深刻挖掘了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荒誕性。《死魂靈》是 「自然派 」文學的奠基作品。所謂 「死魂靈 」是指已死的農奴。
2.普柳什金形象分析
《死魂靈》第一部描寫了五個俄國地主的醜陋形象:瑪尼洛夫、科落皤契加、羅士特萊夫、梭巴開維支和普柳什金。其中普柳什金是世界文學中著名的守財奴形象。
(1)這是一個腐朽沒落的農奴主的典型,在他身上集中了守財奴最特出的特徵:貪婪、吝嗇、保守、沒落和腐敗。他穿戴不男不女,破破爛爛;他剝削成性,貪得無厭;家中糧食布匹腐爛變質,不僅自己生活得象囚犯一樣,還不擇手段積聚財產,到處拾破爛,順手牽羊地偷竊他人財物;他是五個地主中的首富,其庄園中死農奴之多也是首屈一指,死農奴的名單 「密得象蒼蠅矢 」一般。當乞乞科夫來購買他的死魂靈時,他只知道感激,根本不去思考這種行為的原因何在。這是一個完全失去了人性的吝嗇鬼、守財奴。(2)普柳什金不是一般的守財奴,他是俄羅斯民族的一個毒瘤,他與他庄園後面的充滿生機的大地是一個反差,而造成這種反差的深刻原因是俄國專制農奴制,官僚又是這一制度的支柱。作品如此刻劃普柳什金和其他人物,就在於指明專制農奴制整個基礎的腐敗,整個支柱將要倒塌。
3.《死魂靈》的藝術特徵
(1)幽默、尖刻、誇張融於一爐的諷刺風格,是果戈理小說的特出的藝術特徵。這種包含了作者心酸的喜劇性,被稱為 「含淚的笑 」。在課本所選文字中,尖刻辛辣多於幽默詼諧, 「含淚 」的成分讓位於徹底否定性的諷刺。(2)表現了果戈里對現實的丑惡無情的揭發、嚴肅批判的現實主義手法,這就是所謂的 「自然派 」的特徵。果戈理不矯飾現實,按 「自然 」的本來面目進行創作,暴露了俄國現實的醜陋。(3)環境和人物性格相得益彰的典型化手段。作家寫普柳什金之前,先寫庄園周圍的土地,然後寫庄園,再寫屋子裡的陳設,在典型環境中突出普柳什金的典型性格。(4)運用隱喻和雙關語。俄語中的 「農奴 」和 「靈魂 」是一個詞,語義雙關,果戈理用這個雙關語一方面表現買賣死魂靈的投機勾當,另一方面隱喻真正死去靈魂的是那些佔有靈魂(農奴)的地主。
4.潑留希金形象分析
《死魂靈》寫於19世界中期。當時俄國正處在尼古拉沙皇專制時代,農奴制度占統治地位,新興的資本主義開始有所發展。在殘酷的階級剝削和壓迫下,加上天災和時疫的流行,農奴大批死亡。腐朽的官僚機構在新的人口調查沒有進行以前,不讓把死魂靈的名字從農奴冊上注銷,地主仍需給已死的農奴繳納人頭稅。果戈里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獨特個性的地主階級的典型人物潑留希金。作者採用多種藝術手段來刻畫潑留希金的形象。
通過肖像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果戈里塑造的潑留希金形象,惟妙惟肖。果戈里的刻畫人物時,善於運用誇張的藝術手法,給讀者造成鮮明的印象,從而達到諷刺和鞭撻反面人物的目的。比如,潑留希金非男非女的裝束,像「刷馬的鐵絲刷」的鬍子;他走過的「道路就用不著打掃」等,都是在用誇張的手法來突出人物的形象。通過環境描寫來展現時代的風貌,間接地刻畫了人物的性格。對潑留希金的庄園,果戈里採用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表及裡,步步深入的方法描繪了庄園的外貌、庭院的布局和室內的陳設。「果戈里還善於把敘述、描寫和議論結合起來,對農奴主進行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小說前半部分寫乞乞科夫看到的潑留希金的庄園,側重於描寫。後半部分側重於敘述,在敘述之中,既有描寫,也有議論。潑留希金的形象,是果戈里筆下成功的地主階級典型。與莎士比亞喜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劇《慳吝人》里的阿巴公,巴爾扎克小說《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被稱為歐洲文學中不朽的四大吝嗇鬼典型。這四代吝嗇鬼,年齡相仿,脾氣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鮮明的個性特徵。簡言之,潑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兇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構成了他們各自最耀眼奪目的氣質與性格。
巴爾扎克畢筆下的葛朗台作為吝嗇鬼的典型性是「執著狂」,尤其是一個「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個性特徵。而果戈里筆下的潑留希金則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雖然貪婪吝嗇與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他實為富豪卻形似乞丐,這個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靈,要尋出第二個在他的倉庫里有這么多的麥子麥粉和農產物,在堆房燥房和棧房裡也充塞著尼絨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魚以及各種蔬菜和果子的人來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卻極端寒傖。潑留希金雖家存萬貫,但對自己尚且如此吝嗇。對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兒成婚,他只送一樣禮物——詛咒;兒子從部隊來信討錢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詛咒外,從此與兒子不再相關,而且連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糧堆和草堆都變成了真正的糞堆,只差還沒人在這上面種白菜;地窖里的麵粉硬得象石頭一樣,只好用斧頭壁下來……潑留希金已經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麼了,然而他還沒有夠,每天每天聚斂財富,而且經他走過的路,就用不著打掃,甚至偷別人的東西。這就是潑留希金的所作所為。
欣賞這個人物,首先抓住他的腐朽沒落的本質特徵和他對自己吝嗇之極的個性,才能充分認識作者塑造這個形象的社會意義。作品不但以它深刻的思想,完美的形式和獨特的風格強化了俄羅斯文學的批判傾向,而且由於對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的無情揭露,在客觀上還促進了俄國人民解放運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