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小說和現代小說的區別
A. 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的劃分界限是什麼具體介紹下
在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中,有一個問題越來越醒目,即對於「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的劃分概念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理解。學者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講授「中國現代文學史」課程時,曾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幾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觀點。現闡明:在中國的通常語境里,1840年以來的歷史被劃分成三大階段。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年是「現代」,1949年迄今是「當代」。
在國外的非漢語學術界,很難從語義上區別「近代」、「現代」和「當代」。比如日本就把「現代化」稱為「近代化」。在國內,一般情況下,「現代」和「當代」是同義詞,只有專門學習過現代文學史和當代文學史的人才能區別這兩個概念。所以對現代文學的范疇問題發生越來越多的質疑。特別是21世紀的到來,使這個問題更加凸顯。當我們說「現代」的時候,不是指包括說話時的「現在」,而是指半個世紀以前。這已經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不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個范疇加以清理。
可是,當我們試圖清理「現代文學」這一概念的時候,就會發現問題的復雜性。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現代」這一概念具有多義性。它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概念,同時也是一個價值概念。比如現在同是2004年,我們卻可以說歐洲比非洲「現代」,還可以說某件東西很「現代」。因此,對現代文學的理解不僅僅是時段上的差異,而且包括空間上的差異。
B. 現代小說和當代小說有什麼區別
現代小說一般是近現代的,多是上世紀的。而當代小說就是二十一世紀的,近幾年的。
C. 「當代」和「現代」的區別
「當代」和「現代」的區別:
1、通常意義上所指的當代,是對人類發展歷史時間段的一個定性界定。從全球來看,當代應該是指以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為標志以後的時期延續至今後。
2、現代即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歷史學上通常指無產階級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時代,稱「現代」,也就是說赤色革命,用鮮血換回的年代,應該是鮮血和汗水凝結的時代,為「現代」。
(3)當代小說和現代小說的區別擴展閱讀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其當代大體界定時間應該是20世紀40-50年代以後的時期。
1、中國
文學界認為:
現代,指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期。而其後,為當代(1949年10月1日至今)。
2、歐美
歐美所指的時間跨度為:公元1936年—公元1968年
D. 中國文學史上,現代與當代是如何劃分的
中國現代文學:1917年起,至1949年為現代,1949年以後為當代。
一般大學中文專業都是把中國現代文學限定在1949年以前,而當代是指建國以後的文學。這主要是為了開課的方便。
中國現代文學發端於五四運動時期,但以鴉片戰爭後的近代文學為其先導。現代文學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現實土壤上的新的產物,同時又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文學的一個發展。
廣義上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是指1917年到1997年。
文學史是研究文學發展歷史的科學。與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同屬文藝學的范疇。它們都以文學為研究對象﹐但研究的著眼點和側重點有所不同。
(4)當代小說和現代小說的區別擴展閱讀
中國現代文學史產生背景
清嘉慶以後,中國封建社會已由衰微而處於崩潰前夕。國內各種矛盾空前尖銳,社會危機四伏。清朝政府極端昏庸腐朽。
一八四一年起,外國資本主義的大炮,打開了閉關自守的封建帝國的大門,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中國社會逐步發生根本性變化。
農村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加速瓦解,沿海一帶出現了資本主義經濟,並且迅速形成了上海這類畸形繁榮的近代都市。
新的階級——中國的無產階級、資產階級乃至買辦資產階級——也隨之產生。「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在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一個半封建的社會。
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殘酷地統治了中國,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註:《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毛澤東選集》橫排本第2卷第593頁。)
從這個時候開始,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主要矛盾。
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命運,從太平天國到辛亥革命,中國人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斗爭。
與此同時,「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註:《論人民民主專政》,《毛澤東選集》橫排本第4卷第1406頁。)
因而又有了西方文藝復興以來各種思潮在中國的傳播,為近代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內容。
E. 現當代、現代、當代有什麼區別
現當代:從1840到1919 ,現代:從1919到1949 ,當代:從1949年至今。
1、當代指: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為當代,人民當家做主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2、現代指:1919年五四運動-1949新中國成立為現代,中國無產階級作為中國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3、現當指:1840年鴉片戰爭-1919年五四運動為近代,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性質轉變,由封建社會轉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現當代文學的劃分是以建國前後為界的,在建國前創作的文學作品劃入「現代文學」范疇,在建國後創作的文學作品劃入「當代文學」范疇。
近代:1840-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也就是通常說的「兩半社會」,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當代: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劃分,比如文學界說是五四運動之後,史學界說是1949年之後(即和現代同義) 。
近現代:自1840年以來直至現在的170年,即近代+現代通常說是二戰之後,但有時也把它與現代同義.補充一下,有時「現代」將「當代」包括了。
(5)當代小說和現代小說的區別擴展閱讀:
中國現代史
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過渡(1949-1956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建國後的頭三年,肅清了國民黨反動派在大陸的殘余武裝力量和土匪,實現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級的人民政府。
沒收了官僚資該企業並把它們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統一了全國財政經濟工作,穩定了物價,完成了新解放區土地制度的改革,鎮壓了反革命,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
開展了打退資產階級進攻的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對舊中國的教育科學文化事業,進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
在勝利完成繁重的社會改革任務和進行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的同時,迅速恢復了在舊中國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全國工農業生產1952年底已經達到歷史的最高水平。
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有步驟地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並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步入近代
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前,清朝的封建統治已腐朽衰落,國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危機重重;而英國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但英貨在中國市場上銷路不大,這是由於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還具有頑強的抵抗作用。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英國殖民主義者大量地向中國推銷鴉片。鴉片貿易侵蝕到天朝官僚體系之心臟、摧毀了宗法制度之堡壘的腐敗作用,就是同鴉片煙箱一起從停泊在黃埔的英國躉船上被偷偷帶進這個帝國的。」
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林則徐到達廣州,並嚴肅表示禁煙的決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
虎門銷煙之後,英國開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鴉片戰爭從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開始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年8月)結束,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
1842年8月,英國侵略者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次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南京條約》的附件。
《南京條約》的簽訂,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與司法、關稅等主權,開創了以條約形式掠奪和奴役中國合法化的先例,中國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從此,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人民大眾與封建主義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為近代中國人斗爭的雙重歷史任務。中國歷史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F. 現代小說和當代小說的區別
現代小說就是現代人寫的,當代小說就是當代人寫的,具體地說就是當下這一代人寫的小說。
現代小說一般是從五四算起,發行出版的小說,包括當代小說。當代小說屬於現代小說。
G. 中國當代小說和現代小說的區別
古今小說有許多相通之處,但古代小說也有其自身特點。因而欣賞時,應根據古代小說自身的特點來加以欣賞,具體可以從了解古代小說的特點、欣賞古代小說的人物形象、鑒賞古代小說的語言三個角度入手。
古代小說來自民間,是人民群眾思想、願望以及生活實際的反映;古代小說有現實主義的傳統,立足現實,反映現實,表達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古代小說重情節,通過情節表現人物,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現人物心理;古代小說繼承了史傳文學的傳統,描寫人物,一方面有善惡、是非之分,一方面好人身上也有缺點,壞人身上也有長處;古代小說由「話本」發展為章回小說,結構上形成一種模式,回目往往是一副對子;古代小說的語言有文言白話之分,就是古代白話,與現當代小說語言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現代小說只是沖破傳統「現實主義」的規范,使人物形象除簡單的社會學意義上的「典型化」人物外,又有「原生態」典型形象、心理型「內向化」典型形象與抽象化「象徵性」典型形象等。因此,無論是池莉的《煩惱人生》,王安憶的《小鮑庄》,方方的《風景》等,抑或是王蒙的《海的夢》《雜色》,徐星的《無主題變奏》,殘雪的《阿梅在一個太陽天里的愁思》等,或者是宗璞的《泥沼中的頭顱》,王鳳麟的《野狼出沒的山谷》,周立武的《巨獸》等都絕不能因沒有傳統的「典型人物」而否認其中各具風格的人物形象的存在。在情節安排上,許多現代小說也與傳統故事型小說不同:或淡化情節,如鐵凝的《哦,香雪》,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劉震雲的《塔鋪》,以及殘雪、阿城、汪曾棋的一些作品;或追求情節的詩化,以意境取勝,如何立偉的《白色鳥》,何士黨的《喜悅》,彭見明的《那人那山那狗》等;或使情節抽象化,如張承志的《大坂》,黃燦的《孤島》,韓少功的《飛過藍天》等,所有這些小說,雖沒有了傳統小說起伏跌宕的故事情節,動人心弦的沖突、懸念,但以此證明小說可以不要情節,無疑是淺薄無知的。這里有一個對故事、情節的理性認識問題。英國小說家伊麗莎白·鮑溫論述這個問題時說:「凡是小說就一定包含有故事。但是這些故事可能是在一個你所不熟的或是沒有料到的平面上:它們寫的可能是心理的,情緒的或內在的事物。……而我們應該知道,故事的檢驗標准,正在於它是否是向前發展的。」如果我們擺脫傳統觀念對情節與故事的束縛,而承認只要是動態過程就含情節與故事這一新理解,就自然會對現代小說的情節要素的體現有正確的把握與認識了。
同時,對現代小說中環境背景的抽象化、虛化或怪誕化;對現代小說主題改變過去內涵的單一性(即只將主題理解為思想觀念)而呈多樣品格(即信息、情感、意境、思想觀念等均可成為主題);一反過去圖解說教式、單向指定式,而呈模糊性、多義性與含蓄性體現,也應有科學理解。不能以此為據,認為小說可以不要背景環境,可以不要主題意旨。
簡言之,小說是以人物、情節、環境這三要素有機融合的生動、具體。逼真、自然的藝術畫圖來反映社會人生的散文體敘述文學樣式。
H. 現代文學當代文學的區別
區別:時間分期不同、研究內容不同、限定范圍不同、劃分階段不同、代表人物不同
1、時間分期不同
中國現代文學,是指從1919年到1949年期間創作的文學作品;
中國當代文學,是指從1949年至今這個期間創作的文學作品。
2、研究內容不同
中國現代文學課程的基本內容包括文學史和作品兩大部分。主要講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間發展過程及其規律,各種文學現象的變化和聯系,以及其間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
中國當代文學它研究當代文學發展史上的文學運動及重要文學現象,分析當代重要作家作品,總結經驗教訓。
3、限定范圍不同
現代文學是對傳統文學進行了革新,從而與世界文學潮流相一致,成為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文學。
當代文學是發生在特定的社會主義歷史語境中的文學,它限定在「中國大陸」這一范圍之中。
4、劃分階段不同
中國現代文學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個十年(1917-1927):民主意識、科學精神、社會主義思想。
第二個十年(1927-1937):階級解放意識,左翼革命文學的社會主義意識,民主主義、自由主義人文主義文學意識並存。
第三個十年(1937-1949):民族解放意識和人民解放意識,多地域、多元化、大眾化的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劃分的階段為:
第一階段 1949-1978年;
第二階段 1978年-1989年;
第三階段 90年代-新世紀。
5、代表人物不同
中國現代文學的代表作家有:
魯迅、沈從文、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張愛玲、徐志摩、聞一多、丁玲、趙樹理、戴望舒、蕭紅、艾蕪、錢鍾書、艾青、路翎、穆旦等。
中國當代文學的代表作家有:
巴金、丁玲、臧克家、趙樹理、張天翼、周立波、艾青、楊朔、孫犁、楊沫、周而復等。
(8)當代小說和現代小說的區別擴展閱讀:
文學分類:
不同語言或國家的文學:
亞洲文學:中國文學、馬新文學、日本文學
歐洲文學:英國文學、德國文學、希臘文學、俄羅斯文學
美洲文學:美國文學、拉丁文學
(文學同樣是分民族的)
比較文學: 比較文學指的是跨文化與跨學科的文學研究。
比較文學是一種文學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學科中人與人通過文學進行溝通的種種歷史、現狀和可能。它致力於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並希望相互懷有真誠的尊重和寬容。
按載體分為:口頭文學、書面文學、網路文學三大類。
按地域分為:外國文學、中國文學等。
按讀者年齡分為:兒童文學、成人文學等。
按讀者群體及內容分為: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或大眾文學、民間文學、少數民族文學、宗教文學等。
按內容分為:史傳文學、紀實文學、奇幻文學、報道文學等。
按表達體裁分為: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新韻文、戲劇、歌劇、劇本、民間傳說、寓言、筆記小說、野史、童話、對聯和笑話等;其他如史傳、哲理、賦、駢文、小品文、文學批評、有文字劇情架構的電腦游戲(含游戲主機)與動漫等。
按創作理念分為: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等。
文學理論
按地域分為西方文學理論與東方文學理論。
文學作品的評論和研究文學史:外國文學史和中國文學史文學流派、文學思潮和文學社團。
文學研究
按研究方向分為文藝美學、文學藝術、社會主義新時期文學、文學思想史、文學批評、文學史等。
按時間分為現代文學與近代文學。
按單一研究方向分比較文學、舞蹈文學、紅學等。
參考資料:網路:文學
I. 世界名著屬於小說還是文學現代小說與當代小說的區別是什麼
文學的范疇很大的,小說、戲劇、詩歌 全都是可以說是文學,文學其實說白了其實就是說寫的很好的有價值的小說、戲劇、詩歌等內容。
你可以設置文學類,然後下面設置小說類,戲劇類等分類。
現代 當代的區別就是時間的不同,當代就是指離我們很近的 那種,現代的就比當代的遠一些 大概是白話文剛興起的時候的
個人見解 望採納
J. 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
以1949年建國為線劃分
原因:五四文學革命後出現的文學被指稱為新文學,在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中建立了一種將政治社會進程與文學進程相聯系,以政治社會進程劃分文學的框架。由此在1919-1949的文學被賦予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而1949年建國後的文學根本性質改變,為了加以區分劃分出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