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星竹小說閱讀
好看的穿越小說
搜 /公/ 縱/ 女子 「優贊書城」,60萬本好書。天天都有看,你懂喔!
將描寫四忌與契訶夫的金玉良言合二為一,我們就得到了一條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寫時都應該遵循的一條規則:要具體!
西方小說往往是多條線索同時發展,並且錯綜復雜地交織下去;一條線索的情況也有,但多數小說特別長篇小說,往往是復線性的,並且是相互交織,形成一種蛛網式的密集結構。
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體式是章回體,其發展層次清楚,脈胳分明。在另一線索開始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接下此事不說,且說」、「此事後話不提,如今且說」、「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樣的話語來進行表達。
它往往將錯綜復雜的現實生活通過結構交待得非常清楚明白。
短篇小說如蒲松齡《促織》是如此。長篇章回小說如《紅樓夢》也是如此。
通過統計,曹雪芹共寫了80回,一共是15年的時間;
《西遊記》寫了14年零8天,共5048天,時間線索,相當清楚。
《三國演義》,所表現的社會生活雖然十分廣闊,歷史畫面也十分宏大,其藝術結構卻並不復雜;幾個主要人物的幾個故事。
❷ <天龍八部>入選新版本的高中語文課本是那一段
《天龍八部》入選高中語文讀本
《讀本》的目錄第5課和第6課內容便是節選的《卧虎藏龍》和《天龍八部》。
《卧虎藏龍》片段也同時入選;出版社稱三次討論會後才做此決定
本報訊 「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這是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第四十一回,而今該章節出現在了《高中語文讀本》里,剛剛開學沒幾天的高二學生在《讀本》中看到此文連稱新奇。昨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編者表示,這是他們開3次討論會後才決定的。
《天龍八部》安排在「神奇武俠」單元
「但聽得蹄聲如雷,十餘乘馬疾風般卷上山來。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氈大氅,裡面玄色布衣,但見人似虎,馬如龍,人既矯捷,馬亦雄駿……」這樣的武俠小說詞句就出現在了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必修)里。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次選入了金庸的《天龍八部》片段,將其排在第六課,同時還選入了王度廬的《卧虎藏龍》片段,排在第五課,兩者合成一個單元———「神奇武俠」。此《讀本》於去年11月第一次出版,並向全國發行。
昨日,在北京市第15中學,高二學生張強突然看到《讀本》中的《天龍八部》章節時,第一反應就是新奇,對於此章所涉及的蕭峰到少林寺救阿紫,在山上力斗丁春秋、慕容復、游坦之三大高手等內容,曾看過武俠小說的他並不陌生。
金庸作品欲入初中教材曾引起爭論
然而,武俠小說正式走入人教版教輔材料的道路也並不平坦。早在2001年,有媒體報道,教育部決定對初中語文教材進行改革,金庸的作品將入選,引起各方激烈爭論。反對者稱,武俠小說作為一種娛樂性為主的通俗文學,其思想境界不高,如被選入教材,難以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很多家長和教師也擔心,武俠小說裡面的打殺場面和言情描寫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此後教育部出面表示:金庸的文章不會成為學生的必學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當時也表示,不會收入金庸的武俠小說。
文章留有作業題討論金庸小說作用
昨日,作為此書的編者———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的老師表示,這並不意味著武俠小說真正進入了教材,只是首次選入了教輔讀物裡面,旨在擴大中學生的閱讀視野,並且,選武俠小說進讀本,也歷經了3次會議的討論。
另外,記者注意到,在該章節的後面還留給學生們這樣一道作業題:「有人說,金庸的小說成就足以進入文學史,也有人說他的武俠小說再好也是通俗文學,只有娛樂的作用,難登大雅之堂。對此,你怎麼看?」
即便如此,此事經媒體披露後,還是引發了強烈爭鳴,截至昨晚22時,新浪網上對此條新聞的評論已達635條,其中以贊同者居多。作為多年研究語文教育教學的專家,劉希明坦言,作為武俠小說的優秀代表,金庸小說入選《高中語文讀本》無需大驚小怪。作為該《讀本》的直接接觸者,一些老師和同學也都基本表示了接受和肯定。
而有大學教授則表明了自己的擔憂,《天龍八部》的內容都是虛化不真實的,只能作為消遣娛樂性文章來讀。武俠小說進入高中課本,其內容對青少年的心理和行為會存在一定的誤導,他對此表示反對。
各方反應
出版社
大、中學老師開會討論武俠小說入選問題
目前只是作為教輔讀物,真正選入教材還需報教育部審批
「武俠小說的入選是非常慎重的」,昨日下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學語文室王老師告訴記者,他們為此曾開過3次討論會,參加人員包括大學教師、一線特級中學教師和編輯人員等。
王老師介紹說,實際上能進入教材的作品選擇非常嚴格,「推薦100篇能進1篇就不錯了」,此次推薦到讀本里的作品約有十幾篇,最終入選了《天龍八部》和《卧虎藏龍》兩篇,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並不是真正的教材,只是作為教輔讀物的《高中語文讀本》,是學生自願閱讀的。她說,教材都要送教育部審查,而這種教材輔助讀物則不必送審。
談及收入武俠小說的初衷,王老師說,其實就是想擴大中學生的閱讀視野,並沒有任何強制意味,《讀本》中收錄作品的范圍非常寬泛,高中生已經有了自己的鑒別能力,其實爭議也是正常的,語文最講究包容,學生課外閱讀應力求廣泛,古今中外小說作品當然也應該閱讀,哪怕學生不喜歡也可以爭論。他們甚至可以提出異議進行討論,實際上在課後題目中也提到了這個問題。
這次選入兩篇武俠小說進入《讀本》也是初次試選,除了武俠小說外,《讀本》中還選了外國小說、外國詩歌等。至於將來是否能將優秀武俠小說作品片斷真正選入教材,王老師尚不能肯定,只是說,「還需要像其他入選篇目的產生一樣,開會討論,報教育部審批」。
該語文室的另一位編輯也提到,「通俗文學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缺少了通俗文學,我們覺得這個《讀本》所涉及到的范圍就不夠全面了。」
教研專家
武俠小說俠義精神有時也應該弘揚
副研究員劉希明認為,應該相信高中生對作品好壞有甄別能力
針對金庸小說入選高中教材,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科研所語文教學方面的副研究員劉希明認為,武俠小說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是中華文化的組成因素,寫進教材讀本里未嘗不可,不必大驚小怪。實際上,即使不收錄進去,它們也會在影視、網路和書店等裡面出現,看了原著會更好一些,理解也會更全面一些。
「實際上我也看過一些武俠小說」,劉希明說,原來就曾看過金庸的《書劍恩仇錄》等,感覺寫的還不錯,裡面並不是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全是些打打殺殺,也有挺身而出、除暴安良和扶危濟困的俠義精神,這些精神有時也是現代社會所缺乏的,也是應該弘揚的。
「當然,武俠小說包括金庸的作品一直都是有爭議的」,劉希明說,一些人甚至認為這些通俗小說難登大雅之堂,但是金庸作為當代武俠小說家的代表幾乎是大家公認的。雖然武俠小說作品中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東西,但也不必求全責備,更不能因噎廢食,相信高中生有這個甄別能力。
老師
很多學生讀過金庸小說
學生在指導下閱讀武俠小說效果會不同
昨日下午,北京第15中學語文室王老師表示,剛開學一周,他也是剛注意到讀本裡面的金庸小說,並沒有太多的意外和想法,「語文本身就講究包容」,實際上即使不收錄這些篇目,很多學生也都讀過了,不過正式收錄在《高中語文讀本》中,在老師的指導下閱讀,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學語文教師告訴記者,《高中語文讀本》收錄金庸和王度廬的武俠小說,也可以看作是對教材編寫的一種改革,這樣的語文讀本能拓寬中學生的閱讀視野。
但同時他又認為,該《讀本》選入金庸的作品其實意義並不大,因為對於金庸的武俠小說,現在許多高中生都早已閱讀過了。而且,僅僅兩篇節選作品也並不能全面反映其作者作品的真實面貌。
學生
課本有武俠小說很新奇
學生勸家長不要擔憂孩子會學壞
「我感覺很新奇」,昨日下午,北京第15中學高二(1)班班長張強翻著《高中語文讀本》說,他剛注意到裡面還有金庸武俠小說的章節。
原來,在初中時,他就看過一些武俠小說,感覺還不錯,當時家長也沒有過多干涉,但他並不敢大膽地帶到學校盡情看。他覺得,現在能把其中的優秀作品收錄到讀本裡面,讓學生感到了讀本內容的豐富和新穎,肯定是一種進步,也許有些家長會擔憂孩子學壞,但還是應該相信他們,況且還有老師的引導呢。
網友
支持方:金庸作品一點不俗
許多網友歡呼金庸小說的入選。一位網友說,衡量文學作品的高低,標准不是作品的形式和題材,而是文學作品的內容、境界、思想、格調、藝術成就等方面。金庸的小說,氣魄宏大,境界寬廣,作品採取了通俗文化的形式,但思想內容一點也不俗。
有網友提出,金庸的武俠小說超越了「俠」與「義」,上升到「仁」的高度。
更有網友旗幟鮮明地說:「金庸小說是中國當代文學的瑰寶之一,怎麼評價都不會過高,列入教材是早晚的事情。對於一部分學生而言,這類作品必定能夠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反對方:武俠小說思想性差
「四大俗又來了!」在新浪網站上,有網友把這六個字重復了30餘遍(有人把「瓊瑤電視、成龍電影、四大天王、金庸小說」稱為「四大俗」),以表達他對金庸小說入選高中教材的反對態度。
有相當數量的網友提出了反對意見。其主要觀點包括,語文教材應當是「雅」的,通俗文學不應當入選;武俠小說思想性較差,其中難免有「怪力亂神」的內容,對青少年的成長可能有負面作用;《天龍八部》並非金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即使選也應當選《射鵰英雄傳》,等等。
■鏈接
《天龍八部》入選高中讀本情況
●入選教材:語文讀本第四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次出版。
●節選內容:《天龍八部》第四十一回「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講的是蕭峰到少林寺救阿紫,在山上力斗丁春秋、慕容復、游坦之三大高手一節,充分展示了他的絕世武功和英雄氣概。
●課後作業:「有人說,金庸的小說成就足以進入文學史,也有人說他的武俠小說再好也是通俗文學,只有娛樂的作用,難登大雅之堂。對此,你怎麼看?」(采寫:本報記者張劍鋒 甘丹 攝影:本報記者陳傑)
《讀本》節選的《卧虎藏龍》內容佔了6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