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趙樹理小說現代性表現

趙樹理小說現代性表現

發布時間: 2023-06-05 08:57:53

㈠ 趙樹理小說的民族化特徵趙樹理在中國現代小說發展史的貢獻與意義

一,作家自身豐厚的民俗積淀 作為魯迅所開創的二十年代鄉土文學流派的後繼者、高曉聲鄉土文學創作模式的前驅者,作為現代文學史上描寫農村生活得功臣,趙樹理自身經歷賦予了他的文學創作以極大地民俗性表現潛能。趙樹理的家鄉在山西東南的沁水縣的尉遲村,由於經濟文化的相對獨立落後,該地「三聖教」盛行,其祖父趙東豐能將三聖教教文倒背如流,且能寫會算。父親趙和清深得其父熏陶,且擅長音律,是鄉里八音會成員。祖母敬惜字紙,對灶神、喜神、財神等與民間生活相關的諸神恭敬備至。這些傳承多年的民俗生活,民俗觀念一直到趙樹理降生還在延續著。家庭啟蒙與這種特殊的成長環境,使他獲得了以鄉土詞彙妙語連珠的能力,家鄉所在又是至今仍視為全國方言最集中、最復雜、種類繁多之地;與生活相關的知識、能力他幾乎無所不通。所有這些,都是晉東南大地對他的厚賜。 同時,他從小喜愛民間曲藝、戲曲和民間樂器,深受民間文藝熏陶。這些熟悉與愛好民間藝術的熱情、豐富的農村生活知識,以及對農民深受階級壓迫的義慨對他後來的文藝創作有了很大影響,可以說這是他後來小說創作的藝術基礎的形成基礎。正因為趙樹理愛好民間藝術,具有民間藝人的素質。所以,他能了解農民的文化知識,深知農民群眾的藝術愛好和藝術要求。抗戰期間直至解放後,他始終生活在民眾中,追求文藝的大眾化、通俗化、民族化成了他傳播新思想,倡導新文藝的基本准則和自覺追求。他「在描寫人物,敘述事件的時候,都是以農民直覺的感受,印象和判斷為基礎。他沒有寫超出農民生活或想像之外的事物,沒有寫他們所不感興趣的問題。」[1] 作為一個活生生、渾身具有晉東南泥土氣息的趙樹理,他的語言標志,就是他那土裡土氣的幽默風趣。民俗作為一個內涵豐富的文化因素溶化到他的個性和藝術思維中,在他的小說創作從內到外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作家趙樹理作品的民俗性之所由來。 二.趙樹理小說敘述中的民俗色彩 由於作家深深紮根於農村,飽嘗大地的乳汁,流淌著農民的血液,一言一行,一思一念,無不表現出鄉村民俗對他的影響,所以在他文學創作中也時時閃現出民俗的光彩。 在布局謀篇和組織情節方面,一些作品幾乎全部以當地民俗為依託。民俗成了情節的骨幹,比如《小二黑結婚》,《登記》等等。《小二黑結婚》開頭即推出二諸葛,三仙姑這兩個落後於新時代的迷信、落後的小人物個體,更是蘊含著幾千年的保守、愚昧因素的古老民俗的情節內容。小說還會不會具有趙樹理特色,還是不是「小二黑結婚」?就「小二黑結婚」而言,故事圍繞舊的民俗展開,新舊思想交鋒,作家辛辣的諷刺,詼諧的笑罵,幽默的文采借相關民俗得以發生。 民俗對於另一篇小說《登記》同樣重要。作品開頭由民俗意味著=很濃的一枚標志著私定終身的「羅漢錢」引發,然後從簡單的人物介紹,事件說明,中間穿插了包辦婚姻,婆媳關系。小飛蛾挨打的民俗性情節和細節,終結以破除迷信,移風易素,有力配合了當時新中國第一步婚姻法的頒布實施。小說中的民俗即是舊事物本身的組成部分,又是作者用以抨擊舊事物的有力工具。

㈡ 關於趙樹理,大家有怎麼樣的評價呢

趙樹理的作品關注變革時代農村的新舊矛盾,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將現代小說的藝術形式與民間話本說唱文學的長處結合起來,注重故事,注重地方色彩,注重鄉土氣息,文字通俗易懂,歡快幽默,獨具特色。

趙樹理(1906-1970),原名趙樹理,出生於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玉池村。他是著名的現代小說家和人民藝術家。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0年開始創作新詩和小說。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解放後,先後在銀旁宴《工人日報》、《談唱》、《曲藝》、《人民文學》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到山西省晉城市工作。


㈢ 《三里灣》

《三里灣》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長篇小說,同時也是趙樹理小說創作中的代表作。它圍繞三里灣農業社秋收,擴社,整社,開渠等工作,精心描寫了馬多壽,范登高,袁天成,王寶全四戶人家復雜的矛盾糾葛,藉此揭示出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歷史意義和這場變革在農村所引起的巨大反響。

趙樹理的創作特色表現於這部小說中主要有:1)他是一位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把現代小說的藝術形式同傳統文學,特別是說唱文學的長處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所革新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新形式,新寫法,在中國現代小說的大眾化,群眾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三里灣》中以大眾化的語言和形象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矛盾糾葛相互交織,錯綜復雜。2)講究作品的故事性和連貫性是我國民間文學的固有傳統。《三里灣》的整體結構在大故事中套有小故事,相互呼應,首尾連貫,曲折起伏。3)在敘述和描寫的關繫上,他有意吸收了中國傳統小說的特點,「把描寫情景融化在敘述故事中」。在《三里灣》中,趙樹理以人物各自的行為來表明馬家院各色人等的性格特色。4)民族風格是依靠具有民族特點的語言來表現的。趙樹理注重博採農民的口語,生動形象,為作品中人物取的綽號也極符合人物的個性特徵。5)地方色彩,鄉土風味是構成作家創作個性,創作格調的一個重要因素。《三里灣》不僅在自然環境描寫上突出了山西農村的特有風光,且對山西農民的吃住穿戴,起居往來,婚喪嫁娶等民俗人情都有著精緻描繪。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㈣ 趙樹理的小說寫作對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新貢獻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趙樹理小說敘述中的民俗色彩
由於作家深深紮根於農村,飽嘗大地的乳汁,流淌著農民的血液,一言一行,一思一念,無不表現出鄉村民俗對他的影響,所以在他文學創作中也時時閃現出民俗的光彩。
小說中人物形象上的民俗性體現
作為一個具有整體統一性的特徵的民俗性,同樣充分地表現出趙樹理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上。他的小說中舊派人物往往比新派人物塑造的更為生動、形象,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對舊派人物的熟悉和了解;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在這些舊派人物的刻畫上滲入了濃濃的鄉情風俗。他們世代生活在封閉、落後的山區農村,太行山限制了他們的視野,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地域紋變化,而他們的性格也由之生成。
小說中豐富的民間語言特色
馬良春在《試論趙樹理創作的民族風格》中以為,趙樹理從內容到形式繼承並發揚了我國文學創作的優良傳統,創立了自己獨特的民俗風格,依據內容對形式起著決定性作用,他從「時代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的風俗習慣」等分析趙樹理小說中的「民俗內容」。而在探討趙樹理作品的「新的民族」形式時,他主要談了幾個方面。一,語言:1.朴實;2.幽默活潑,剛健峭拔。
總之,趙樹理運用民俗使他創作的小說鮮明而又有獨特的地方色彩。而他的創作,在根本風格上,並不反對當時延安文藝政策的緊跟,而是他原來的審美情趣,藝術理想、個人的生活環境和個人經歷,與當時的主流政治提倡的不謀而合。多方面的民俗性導致了趙樹理作品的「土裡土氣」,而「民俗性」是其集中地體現。

希望有用啊

熱點內容
校園迷情類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23 05:37:22 瀏覽:179
校園有肉有情節的小說一對一 發布:2025-07-23 05:31:19 瀏覽:140
tfboys小說校園愛情重生 發布:2025-07-23 05:26:13 瀏覽:860
異界劍道系統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3 05:02:28 瀏覽:323
最新言情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3 04:57:02 瀏覽:852
異世之無敵奶爸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3 04:42:20 瀏覽:930
女主言情完結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3 04:39:49 瀏覽:120
推薦幾部經典現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23 04:20:55 瀏覽:994
如何用懶人聽書下載到u盤里 發布:2025-07-23 03:36:24 瀏覽:92
聽書背屍人 發布:2025-07-23 03:36:18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