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史學類小說
❶ 推薦幾本中國近現代史小說(最好要字數少一點的,能盡快讀完)
著名:
彷徨
吶喊
駱駝祥子
❷ 推薦幾部歷史小說,關於世界近現代史的,有點類似戰爭與和平那樣的,但不要太長
或者你可以看看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不過長了點兒共有四部,其實我也還沒看完,但感覺和你想的比較符合。
❸ 近現代歷史小說有哪些中國的,還有什麼是中國近現代歷史小說
就是近代和現代創作的小說。
在中國史學界,對中國近代史、現代史的劃分主要存在兩種觀點:一是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一是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界。
前一種觀點的依據是,五四運動前中國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後中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後一種觀點的依據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後中國的社會性質完全不同。之前,中國處於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未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擺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巴金的《家》《春》《秋》, 老舍的《駱駝祥子》《茶館》等,魯迅的孔乙己等等。
❹ 有什麼反映中國近現代史的小說
建議你去看看茅盾的小說.長篇小說】: 《子夜》、《蝕》三部曲 、《腐蝕》、《虹》 、《鍛煉》 、《霜葉紅似二月花》 、《霜葉紅似二月花》續稿 、《多角關系》 【短篇小說】: 《報施》、《創造》、《春蠶》、 《大鼻子的故事》 、《林家鋪子》、《色盲》、《詩與散文》 、《石碣》 、《手的故事》 、《水藻行》 、《小巫》、《煙雲》 、《有志者》 、《自殺》 【散文】: 《白楊禮贊》、《賣豆腐的哨子》、《人造絲》、《全運會印象》、《車中一瞥》、《鞭炮聲中》 、《談月亮》 、《霧中偶記》、《大地山河》 《子夜》出版於1933年,震動了中國文壇,瞿秋白把這一年稱為「子夜年」,可見它的影響之大。這部長篇圍繞著民族資本家吳蓀甫與買辦趙伯韜之間的尖銳矛盾,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繪了30年代初中國社會的廣闊畫面:工人罷工,農民暴動,反動當局鎮壓和破壞人民的革命運動,帝國主義掮客的活動,中小民族工業被吞並,公債場上驚心動魄的鬥法,各色地主的行徑,資本家家庭內部的各種矛盾……通過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畫面,藝術地再現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風雲,反映了革命深入發展,星火燎原的中國社會風貌。茅盾以《子夜》這部長篇傑作的創作,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子夜》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1896一1981創作的長篇小說,初版印行之時1933年即引起強烈反響。瞿秋白曾撰文評論說:「這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一九三三年在將來的文學史上,沒有疑問的要記錄《子夜》的出版。」《〈子夜〉和國貨年》歷史的發展證實了瞿秋白的預言。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日本著名文學研究家筱田一士在推薦十部二十世紀世界文學巨著時,便選擇了《子夜》,認為這是一部可以與《追憶逝水年華》普魯斯特、《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媲美的傑作。 茅盾的小說,素以全景式地展現宏闊的社會生活畫面見長。《子夜》的舞台設置於三十年代初期上海。作家並沒有截取某條小巷或某個街角,而是從居高俯視的視角,整體展示這座現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資本家的豪奢客廳、夜總會的光怪陸離、工廠里錯綜復雜的斗爭、證券市場上聲嘶力竭的火並,以及詩人、教授們的高談闊論、太太小姐們的傷心愛情,都被組合到《子夜》的情節里。同時,作家又通過一些細節,側面點染了農村的情景和正發生的中原的戰爭,更加擴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從而實現了他所設定的意圖:「大規模地描寫中國社會現象」,「使一九三零年動盪的中國得一全面的表現。」當然,茅盾的「大規模」「全面」描寫,並不是把各個生活斷片隨意拼帖在一起。他精心結構,細密布局,通過主人公吳蓀甫的事業興衰史與性格發展史,牽動其它多重線索,從而使全篇既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場景,又沿著一個意義指向縱深推進,最終以吳蓀甫的悲劇,象徵性地暗示了作家對中國社會性質的理性認識:「中國沒有走向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中國在帝國主義的壓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茅盾近乎以寫史的態度創作小說。《子夜》的情節,是被鑲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這一真實的歷史時空里的。小說中描寫的一些情景,如公債交易、蔣馮閻大戰等,都是有據可查的真實的史實。《子夜》把這類非虛構性的話語引進小說,與虛構性話語融匯、輝映,應該說是相當大膽而富有創造性的文體試驗。《子夜》的史詩品格,無疑得益於「詩」與「史」兩種語言巧妙調適與組合。 《子夜》在整體布局上具史詩般宏闊,但細節描寫的筆觸又極為委婉細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顫動的波紋。這一特點,早在三十年代,吳宓先生就曾指出過並大加贊賞,稱《子夜》「筆勢具如火如荼之美,酣姿噴薄,不可控搏。而其細微處復能婉委多姿,殊為難能可貴。」茅盾認為吳宓的評論真正體會到了「作者的匠心」。 《蝕》描繪了大革命前後某些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生活經歷和思想動態。《林家鋪子》以林老闆經營的小店鋪的興衰沉浮為中心,多方面地描寫了林老闆與整個社會的聯系,闡釋了林家小店鋪的破產是整個工商業共同的前途的重要思想。《春蠶》通過農民老通寶一家人蠶花豐收,而生活卻更加困苦的事實,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農民真正的出路,需在豐收之外去尋找。如同《子夜》一樣、《林家鋪子》和《春蠶》也是很有代表性的社會剖析小說。它們長期地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是供青少年學習的範文。《林家鋪子》和《子夜》還被拍成電影,在中國廣大城鄉引起強烈反響 。
❺ 有哪些關於中國近現代史的小說啊〔急求〕
一江春水向東流,傾城之戀,四世同堂,駱駝祥子,金粉世家,一雙秀花鞋,圍城,家,春,秋,雷雨,茶館(話劇)…
❻ 介紹幾本關於世界近現代史的書籍
以色列2000年:民族和地域的歷史
簡介:本書記述了從耶路撒冷第二聖殿被毀、耶穌離開以色列地到外地傳教以來的以色列地及其居民的2000年歷史。每一部分的前面都有關於該地區的歷史分期。通過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品、考古發現和自然景觀,展示了以色列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概括地介紹了猶太人散居地的歷史。本書匯集了編者所能搜集到的世界各地反映猶太文明的各類圖片,文字精到,譯筆准確洗練,是一本中國讀者了解猶太歷史及其文化藝術的絕佳圖文書籍。
個人來講,我很喜歡看<時間地圖:大歷史導論>
時間地圖》將自然史與人類史綜合成了一篇宏偉壯麗而又通俗易懂的敘述。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類似於17世紀伊薩克·牛頓運用勻速運動定律將地球與天體聯系在一起的那種方式;甚至更接近於19世紀達爾所取得的成就,即用進化的過程來展現人類與其他生命形之間的聯系。
這些書籍拓展了歷史研究的地域與時間范圍,表明早在1989年大衛·克里斯蒂安已經開始教材之際,克里斯蒂安不偉思索地說:「為什麼不能從宇宙的起源講起呢?」他的同事們當即請他講述自己的觀點。與其他那些把授課范圍限制在世界史之內的歷史學家不同,克里斯蒂安決定從宇宙本身講起;在他開玩笑地將這項研究稱為「大歷史」的那一年,也曾有過猶豫,此時其他院系致力於各研究領域講授不同課程的同事向他伸出了授助之手。
這兩本書都是歷史學方面很有名的著作,寫的深入淺出,特別是時間地圖,語言也很優美,作家也都是很有名的大家.
❼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近現代史書籍
關於近現代的歷史書籍,推薦兩部描寫我們近代屈辱歷史的兩部書。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在研究》和《近代的尺度和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
《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出發點非常的嚴謹。而且是從我們傳統的文明角度來看這段歷史,從整個當時的世界的宏觀角度來分析鴉片戰爭。當時的清朝政局還是非常的穩定,國內的百姓也是生活安居樂業。雖然當時的皇帝道光帝,不是英明神武的皇帝。但是他也是一個守城之君,在一個封建王朝里是一個比較出色的時代。當時的清王朝由於一直以來的禁海,所以故步自封。但是在嘉慶皇帝期間,大肆的趕走傳教士,摧毀教堂。並且書中提到,在嘉慶皇帝期間,就出現了大規模的禁煙。在那時就已經有了殖民輸送,但是當時的西方忙於去處理其他地方的事務。可惜清朝統治者畢竟由於時代的封閉,第一次禁煙的時候沒有對這件事有真正意義的看法,只是認為為民除害。等到道光皇帝的時候,他繼續做著父親所做的事。但是大英帝國已經完全騰出手去對付清朝。雖然失敗了,但是面對失敗,上層統治者只把自己當成北宋時一樣,作為供奉。想讓自己還按封建帝國的作風一樣,自己農業方面改善一下,來做到強大。
《近代的尺度和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是上一部的續集。講述的是兩次鴉片戰爭真正的重要較量,體現了近代上,封建落後於資本掠奪的對抗。第一次鴉片戰爭我們也是非常的英勇抗爭,還是用我們的儒學文化作為正統。戰敗之後,也是認為對方乃蠻夷。暫時妥協。開眼看世界的林則徐,已經真正意識到到底是什麼樣的差距。但是無奈他和他的弟子魏源的呼聲,根本得不到別人的認可。於是有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次是真正的打醒了上層統治者。他們也意識到了真正的差距,軍事上部隊之間的差距依然明顯。外交上的態度,也根本的獲得了改變,變得卑微。明白了自己要受人擺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