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小說中古代的糕點名稱

小說中古代的糕點名稱

發布時間: 2021-08-08 05:53:54

1. 古代糕點的名字

我國古代有各種各樣的糕點。

從工藝上分有八個大類,油酥類、混糖類、漿皮類、爐糕類、蒸糕類、酥皮類、油炸類、其它類;

在中國按地區分類有12個流派:京派、津派、蘇派、廣派、潮派、寧派、滬派、川派、揚派、滇派、閩派、西點。

有百花糕、綠豆糕、豆沙糕、赤豆糕、海棠糕、桂花糕、香糕、蘿卜糕、凍糕、油糕、合桃糕、燈芯糕、雲片糕、打糕、拉糕、烘糕、大方糕、米糕、燈盞糕、油炸糕、豬油糕、蝦糕、千層糕、九層糕、烘糕、定勝糕、桔紅糕、麻糕、狀元糕、馬蹄糕、糕粑、土豆糕、玉米糕、芝麻糕、粟子糕、水晶糕、八珍糕、玉帶糕等等。

1、九層糕:

又名九重糕,千層糕,中元糕等,取長長久久,步步高升之意。是沿海地區一種傳統的中國特色糕點小吃之一。

古書雲,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認為九乃是最高數,九九歸一,一即是最大數也表示多,九層糕名意為多層糕,多重糕,故民間稱為九層糕實為一層,九層或一十一層,應長長久久永永遠遠之意。

九層糕是九多色糕點,層勻美觀,乳香甜潤。除夕,清明,中元,重陽並稱中國傳統節日祭祖四大節。沿海特別是浙閩地區家家戶戶都會在這時節擺上一些豬肉,羊肉,瓜果和九層糕祭祀,一面是闡揚懷念先祖的孝道,一面更是為了發揚推己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

2、狀元糕:

狀元糕,是中國傳統糕類小吃之一,是浙江嘉興的著名特產。在中國各地區雖製作方法和風味存在差異,但都含祝福之意。同時狀元糕也是較為少見的台灣地區的小吃之一,因外型似狀元帽而得稱,由於名字聽起來相當吉利,許多考生在考試前都會買來吃,帶有祝福之意。

3、燈盞糕:

燈盞糕是浙江溫州的傳統特色名點,溫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屬於油炸食品,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般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加入麵粉,包裹蘿卜絲為餡料,油炸而成。

4、馬蹄糕:

馬蹄糕是一種廣東省,福建省福州及閩南地區的傳統甜點小吃。相傳源於唐代,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制而成。荸薺,粵語別稱馬蹄,故名。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極香甜。馬蹄糕口感甜蜜,入口即化。

5、水晶糕:

北京夏令應時糕點小吃。水晶糕晶瑩透亮,色白潤滑,糯軟耐嚼,食之甘美,清涼爽口。水晶糕是北京傳統糕類食品中的名品。解放前做得最好的要數滋蘭齋的一家南方鋪子。

6、蘿卜糕:

蘿卜糕是福建閩南、廣東等地區的傳統特色糕點。採用在來米粉,又稱再來米粉,是中式點心中最好使用的粉,可以在製作中式小吃如蘿卜糕、肉圓、碗粿時用到。然後在米粉漿中加入腌制好的蘿卜絲等材料,上蒸籠蒸制而成的糕點小吃。

7、綠豆糕:

綠豆糕是傳統特色糕點之一,屬消暑小食。相傳中國古代先民,為尋求平安健康,端午節時會食用粽子、雄黃酒、綠豆糕、咸鴨蛋這些食物。

按口味有南、北之分,北即為京式,製作時不加任何油脂,入口雖松軟,但無油潤感;南包括蘇式和揚式,製作時需添放油脂,口感松軟、細膩 。

2. 古代糕點名稱有哪些

1、桂花糕。

桂花糕是已有300多年歷史,是用糯米粉、糖和蜜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美味糕點,中國特色傳統小吃。歷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簡單,種類多種多樣,滿足人們對於味道的各種需求。並且擁有美麗的歷史傳說,更增添了桂花糕的歷史價值。

3. 請告訴我一些古代宮廷的糕點和菜餚名稱,寫小說要用啊!謝謝!

梅花糕
原料配方(以製作100個梅花糕為例):上等白麵粉4公斤、豆沙3.5公斤、白砂糖150克、糖豬板油丁500克、紅綠絲75克、食鹼15克、豆油25克。

製作方法:

1、取2公斤麵粉放入桶內,加等量溫水,用長柄鐵勺攪拌均勻,靜置5-6小時,再加入2公斤麵粉和溫水3公斤,用勁攪拌至面漿均勻,起黏無疙瘩為止。將食鹼溶化後倒入桶內拌勻,灌入銅壺內待用。另將豆油倒入容器,加清水50克調成水油。

2、把模具連同鐵蓋放爐上用中火燒燙,用刷子蘸水油將模具孔塗抹一遍,取銅壺將面漿依次注入模孔(只灌半孔),隨即將模具舉起,緩緩轉動,使面漿均勻黏在孔壁,然後放在爐上,將竹片插入孔中把面漿刮向孔的四壁。接著在每個孔內加入豆沙35克、糖豬板油丁5克,再取白砂糖15克均勻撒在各孔內,此後用面漿將孔填滿,撒上紅綠絲約15克,加蓋燒2分鍾,開蓋再均勻撒上白砂糖15克,蓋上鐵蓋再燒3分鍾即熟。打開蓋子用鐵鏟將梅花糕與模具分離,挑起裝盤。

桂花糕
原料配方 一級川白糖16公斤 提糖4公斤 糯米粉4公斤 熟油4公斤 蜜桂花2.5公斤 熟粉20公斤

製作方法 1.制熟粉:將麵粉裝入蒸籠蒸熟(時間20分鍾)取出冷卻後,用粉碎機打細。即成熟粉。

2.制糕粉:將糯米以50~60℃溫水淘洗4~5分鍾,撈起攤在簸箕內濾干水分,次日以河砂(用菜油制過的河砂)炒泡(不能炒黃),然後用電磨磨成粉子,即為糕粉(又稱雄粉),再將糕粉攤在簸箕上露2~3天,用手捏粉子成團不散即可。

3.制提糖:按白糖50公斤的比例加飴糖2~2.5公斤、水7.5公斤,煮開後下化油1公斤熬至120℃左右,將糖液滴入水中能成塊時,即可舀起放入冰鍋攪拌至翻砂,成為提糖。

4.制心子:按配料將白糖、熟粉、熟油糕粉、蜜桂花拌合均勻,過篩,除去雜質,即成心子。

5.裝盆、成型:以木製框具。先將拌合的底、面料,用1/5放入框內,敖薄薄的一層作為底子,中間放上心子,再以4/5的底、面料鋪上作糕麵皮,擀平,壓緊,同薄刀劃成長方形條狀,然後包裝。

質量標准 規格:長方形條狀,造型完整,厚薄均勻。

色澤:黃白分明,無斑點,無雜質。

組織:滋潤松軟,細膩化渣,不翻粗,無糖子。

口味:香甜可口,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

蜂蜜桂花糕
原材料:砂糖100克,桂花蜂蜜2茶匙,奶200克,瓊脂4茶匙
調味料:蜜糖適量
烹飪方法:
1.將瓊脂放到水中,用慢火將瓊脂煮爛後,加糖煮至糖完全溶解.
2.瓊脂未完全冷卻之時,加入桂花蜂蜜攪拌均勻,冷卻.
3.加入少數蜜糖即可.

4. 古代宮廷糕點名稱,

桂花糕、棗泥酥、綠豆糕、驢打滾、豌豆黃、茯苓夾餅

1、桂花糕。造型完整,厚薄均勻。色澤黃白分明,無斑點,無雜質。組織滋潤松軟,細膩化渣,不翻粗,無糖子。口味香甜可口,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桂花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棗泥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綠豆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驢打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豌豆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茯苓夾餅

5. 古代小說中好聽的食物名

[據《韋巨源.食譜》(部分)]:
飯食點心:巨勝奴(蜜制饊子),婆羅門輕高面(蒸面),貴妃紅(紅酥皮),漢宮棋(煮印花圓面片),長生粥(食療食品),甜雪(蜜餞面),單籠金乳酥(蒸制酥點),曼陀樣夾餅(爐烤餅)等。
菜餚羹湯:通花軟牛腸(羊油烹制),光明蝦炙(活蝦烤制),白龍曜(用反復捶打的裡脊肉製成),羊皮花絲(炒羊肉絲,切一尺長),雪嬰兒(豆苗貼田雞),仙人臠(奶汁燉雞),小天酥(鹿雞同炒),箸頭春(烤鵪鶉)過門香(各種肉相配炸熟)等。

6. 古代小說中糕點店名字

名字:
碧粳粥、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如意糕、合歡湯、吉祥果、
珍珠翡翠湯圓、蓮葉羹、梅花香餅、香薷飲、玫瑰酥、七巧點心、花開富貴
翡翠芹香蝦餃皇 、招積鮑魚盞、水晶冬瓜餃
蘇州有名的四色酥糖,和鮮肉月餅,浙江金華的金華酥餅,江西各地都有的燈芯糕,揚州的方糕,蘇州的桃酥餅,上海的蘿卜糕,松糕等等··
珍珠翡翠湯圓、蓮葉羹、梅花香餅、香薷飲、玫瑰酥、七巧點心、花開富貴
翡翠芹香蝦餃皇 、招積鮑魚盞、水晶冬瓜餃
古代宮廷點心酒名:
到奉點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蘋果 合意餅
攢盒一品 :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 (隨上乾果蜜餞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餞 蜜餞蘋果 蜜餞桂圓 蜜餞鮮桃 蜜餞青梅

7. 古代玄幻小說里的糕點名,唯美好聽的

芙蓉酥、碧粳粥、糖蒸酥酪、桂花糖蒸栗粉糕、如意糕、合歡湯、吉祥果、
珍珠翡翠湯圓、蓮葉羹、梅花香餅、香薷飲、玫瑰酥、七巧點心、花開富貴
翡翠芹香蝦餃皇
、招積鮑魚盞、水晶冬瓜餃

8. 誰能給我一些古代糕點名。

1、米糕

米糕擁有很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特色傳統小吃食品之一。米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來蒸成,加工製作方便,耐貯藏,食用方法多樣,所以很受大眾歡迎。

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中國稱米糕為年糕或粘糕,日本人稱「餅」,韓語的年糕發音和dog差不多,英語中「年糕」的翻譯是rice cake,意思是米糕,很貼切。

2、雲片糕

徐州地區傳統糕類美食。其名稱是由片薄、色白的特點而來的。其特點質地滋潤細軟,猶如凝脂,能久藏不硬,在製作上很為講究,如炒糯米粉,一般要貯藏半年左右,以去其燥性;對綿白糖的選擇也較嚴格;至於糕的切片要求也很高,每條糕塊(長22厘米)一般要切140片左右。

呈長方形,表面光滑平整,稜角整齊規則,糕片厚薄均勻,不散不粘,完整不碎,能彎成半圓形,而不發生斷裂。口味香甜軟潤。組織,細膩柔軟。

3、豌豆黃

也稱為豌豆黃兒,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種應時佳品。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徐徐沙感,纏綿舌尖,豆香悠悠,回味無窮。方方正正的一塊如同一塊塊金磚,十分顯眼。

4、桂花糕

桂花糕已有300多年歷史,是一種由糯米粉、糖和桂花製成的美味傳統點心。歷史悠久,味美爽口,簡單多變,滿足人們對風味的需求。

此外,它有著美麗的歷史傳說,增加了桂花糕的歷史價值。黃色和白色的顏色,沒有斑點,沒有雜質,口感甜美可口,具有桂花濃郁的香味。

5、綠豆糕。

綠豆糕是傳統糕點之一。這是夏天的點心。在古代,它是端午節吃的食物。根據南北口味,北方是北京風格,生產不添加任何油,雖然入口柔軟,但沒有油膩感;南方包括蘇維埃風格和楊風格,生產需要添加油,柔軟,細膩的味道。

9. 古代宮廷糕點名稱,最好帶有圖片

1、宮廷太後餅

原料:五仁餡(腰果、花生、瓜子、芝麻、糖冬瓜)

聚集了多種果仁的天然香氣和滋味,甜度適宜。2000年前以漢文帝母親薄太後喜食而得名,至慈禧太後時,再次得到推崇,成為宮廷中必備的貢品點心。

拓展資料

【我國傳統糕點分類】

京派

以北京地區為代表。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滋味各異,具有重油、輕糖,酥鬆綿軟,口味純甜、純咸等特點。代表品種有京八件和紅、白月餅等。

蘇派

以江蘇省蘇州地區為代表。餡料多用果仁、豬板油丁,用桂花、玫瑰調香,口味重甜。代表品種有蘇式月餅和豬油年糕等。蘇式糕點在中國漢族糕點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廣派

以廣州地區為代表。用料精博,品種繁多,款式新穎,口味清新多樣,製作精細,咸甜兼備,並糅合了西點的技巧和特色,因此能適應四季節令和各方人士的需要。代表品種有綠茵白兔餃、煎蘿卜糕 、馬蹄糕、皮蛋酥等。

潮派

以潮州地區為代表。餡料以豆沙、糖冬瓜、糖肥膘為主,蔥香風味突出。代表品種有老婆餅和春餅。

寧派

以浙江寧波為代表。歷史悠久,寧式糕點選料講究、營養豐富、加工精細、造型別致,並形成以酥為主,酥、軟、脆分明的特點,其極有特色的苔生片、苔菜千層酥、苔菜月餅,以及鬆脆香甜的多孔「三北」藕絲糖是其代表。

川派

以成渝地區為代表。餡料多用花生、芝麻、核桃、蜜餞、豬板油丁,糯米製品較多,軟糯油潤,香甜酥脆。代表品種有桃片和米花糖等。

滇派

以雲南為代表。選取富有當地特色的原始材料精心烹飪而成,鮮美可口,回味無窮。代表有雲腿月餅和鮮花餅等。

熱點內容
暖陽如沙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17 22:15:21 瀏覽:311
虐心小說現言催淚校園 發布:2025-08-17 22:10:06 瀏覽:612
快穿小說排行榜小說下載 發布:2025-08-17 22:03:27 瀏覽:407
多個美女愛上男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8-17 22:01:35 瀏覽:479
悟性高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7 21:52:10 瀏覽:233
台灣言情小說霸道男主 發布:2025-08-17 21:51:48 瀏覽:462
喜馬拉雅聽書自動停止 發布:2025-08-17 21:46:45 瀏覽:363
兩本有鳳凰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7 21:43:50 瀏覽:870
小說閱讀專用術語 發布:2025-08-17 21:39:26 瀏覽:235
明湖居聽書作業 發布:2025-08-17 21:34:32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