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英小說txt免費下載
㈠ 馮德英簡介
馮德英,1935 年生於牟平縣小於家村(此村後劃歸乳山)。他的一家幾乎都投身革命,並為革命做出了重大犧牲。受家庭的影響,馮德英自幼接受了革命的洗禮,年僅14 歲就參加了革命軍隊。
在談到自己的創作歷程時,馮德英曾經說:「我多次目睹父親手拿陣亡通知書在院子里徘徊;我偎在母親腿旁看著她在小油燈下,一面流淚一面給傷員補綴帶血的軍裝。
我看見鄉鄰們將自己的丈夫、兒子一批又一批地送上戰場,我還看見為了省出粒粒口糧給前方戰土的老人兒童,餓昏在公糧袋子上……」童年的記憶情節與革命戰爭成為其創作的重要源泉,也成為其創作的重要情感動力和文學基礎,其最初的創作也必然地與膠東半島的革命傳統融為一體。
馮德英名世的主要作品都是長篇小說,1958 年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處女作《苦菜花》,緊接著1959 年就出版了《迎春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成為「十七年」文學中革命歷史題材小說的代表。
而《山菊花》上集盡管寫於1963 年,但直到1979 年才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山菊花》下集出版於1982 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三部小說無論是在題材上,都重現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膠東革命根據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和領導下,與敵人進行的嚴酷斗爭。
還是現實主義風格上都很相近,因此常被稱為「三花」。在80 年代後,作者還陸續出版了《染血的土地》(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86 年版)、《晴朗的天空》(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2 年版)等長篇小說。
直至1997 年才出版了一本《馮德英中短篇小說選》(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是中篇和短篇小說的結集,小說更多取材於膠東半島復雜的現實日常生活。
置身其中來思考歷史、生活和復雜的人性,這包括沒落的女英雄「洋槍隊長」,日據時期的陰險狡詐「偽保長」,以及解放後他的兒子、孫子,涵蓋了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直道世紀末的歷史變遷和人生變化。
藝術形式上也有些變化,加重了從《苦菜花》中就有的幽默感喜劇色彩,甚至在《誘惑》和《幸福得不治之症》中充滿了黑色幽默。
相關成就
《山菊花》獲解放軍文藝獎,《染血的土地》獲山東省泰山文藝一等獎。曾當選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榮立一等功。
2011年,著名作家馮德英又一力作——大型電視連續劇文學劇本《霧鎖寒冬》面世。
作品真實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膠東人民浴血奮戰、英勇不屈的歷史故事。劇中人物多有生活原型,膠東的革命先驅張連珠、理琪甚至用了真名。
作品由馮德英策劃,阿真執筆,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於11月出版。
50年來,馮德英作品多次再版發行,並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出版,改編成多種文藝形式廣為流傳。馮德英作品題材廣泛,大量中短篇小說、散文、特寫、評論等見諸報刊。2007年12月,馮德英榮獲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山東省文化藝術終身成就獎」。
㈡ 馮德英的小說——《迎春花》中的人物與內容
主要人物:http://www.fdywx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6
主要內容:1947年,軍統治特務組織密令特務汪化堂潛入解放區後方,親率敵匪偷襲區政府暗殺區委書記和區長,血洗滅門全家。長期潛伏的蔣殿人與汪化堂收集刺探情報,進行策反暗殺爆炸。配合國民黨軍45萬人對山東解放區的全面進攻。汪化堂外甥孫承祖秘密叛逃潛伏從事破壞活動,其妻王鐲子與汪狼狽為奸,乘機策反繼任區長張滔,孫承祖昌充戰斗英雄強行非禮軍屬,婦救會長孫俊英借機煸動群眾暴動,其夫江仲亭也以「逃兵」身份秘密回村,其身份神秘真假難辨;種種關系錯綜復雜。 軍統特務組織加派人職業殺手老B做為汪的助手,進行瘋狂的暗殺行動,老B偽裝成青年軍人制定「斬首行動」暗殺新任區長汪水山,又扮作孫俊英的姐姐潛回山河村,槍殺支部書記曹振德。 敵特猖獠,敵工部特工連續被殺,暗殺行動的步步升級,區長江水山智取孫承祖,巧施連環殺計,而隱藏最深的特務「老B」究竟是誰?敵人的反共破壞行動能否得逞?一系列撲朔迷離的事件讓敵我雙方的斗爭陷入重重迷霧之中.......
㈢ 《山菊花》的作者是誰,他還有哪些作品
馮德英 姓 名: 馮德英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35
民 族: 漢族
個人簡介:山東乳山人。中共黨員。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全家都投身於人民革命斗爭。少時讀了5年小學,當過兒童團長,深受戰爭年代斗爭生活的熏陶和教育。1949年初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有機會在幾年間讀了大量中外文藝作品和文化讀物,歷任華東軍區空軍司令部報務員,中南軍區空軍司令部通信營電台台長,武漢軍區軍指揮所排長,武漢軍區宣傳處助理員,空軍政治部創作室創作。中國作家協會山東分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1953年開始發表作品。 1954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苦菜花》,經兩年多刻苦寫作,出版後被譯成日、俄、英等文本。曾任空軍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員,後任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泉城》主編等職。還出版了長篇小說《迎春花》、《山菊花》(獲解放軍文藝出版社首屆優秀長篇小說獎),長篇三部曲《大地與鮮花》第一部《染血的土地》等,另有一些短篇小說、散文和電影劇本。馮德英的「三花」長篇系列集中反映了膠東半島人民艱苦卓絕、英勇頑強的革命斗爭,情節起伏跌宕,語言清新流暢,性格描寫細膩生動,具有抒情鄉土的特徵。《苦菜花》中的《春潮》還被編入了語文教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