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中國經濟2020百年一遇聽書

中國經濟2020百年一遇聽書

發布時間: 2024-02-27 08:47:43

① 別騙了自己,聽書不等於看書!

聽書已成為一種潮流,尤其活躍在夜間。夜聽,正成為新時代下夜間娛樂的新選擇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時,#蜻蜓FM423聽書節#和每日經濟新聞首發《2020中國夜聽經濟發展分析報告》:2億用戶一年夜聽109億小時,凌晨1點是收聽高峰


前段時間和朋友一起吃飯,無意間聊到了疫情期間宅家無聊的時光,朋友突然很是激動的推銷起他「入了坑」的樊登讀書的APP。

雖然近幾年來,喜馬拉雅也好,得到也好,這類的聽書APP層出不窮,但是作為一個「閱讀」愛好者來說,我一直還是有點小抵觸的。

突然間,身邊一個不愛讀書的人開始推薦聽書,並且還頭頭是道的說著《非暴力不合作》《窮查理寶典》之類的「高級」書,難免還是讓人產生了好奇。

仔細想來,聽書似乎突然之間就取代了看書。

這似乎也早有預兆。

現在的人精神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越來越沒耐心靜下心來讀完一本書。

說到不讀書的理由,似乎能找出千千萬萬。沒有那麼多時間,沒有安靜的環境,沒有耐心讀完,看時間久了眼睛難受......

對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用耳朵代替眼睛,來占據生活中碎片化的時間。

地鐵上,公交上,上下班的陪亂路上,聽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隨時隨地」自由性。

事實上,作為一個「場景化工具」,聽書不僅解放了我們的雙手,還解放了雙眼。

一位盲人朋友在嘗試著用聽書機閱讀。

視障人士在殘聯志願者一對一的幫助下學習聽書機的使用方法

事實上,從2018年夏天美國有聲書出版商協會的報告中,有聲讀物的價值再次被確認遠遠不止於此,而是解決了世界上最困難的問題之一: 讓不讀書的人開始讀書,讓「新消費者」進入圖書市場 。

在中國也同樣有調查顯示,2018年成年人聽書率為26%,而2019年已經超過30%,未成年人中更是超過了34%。

有聲書應該算是取得階段性的勝利。


然而聽書真的可以替代讀書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一直以來我都堅信「看」書更為美妙。

因為聽與看的感官是完全不同的。

曾經看到有人這樣比喻。

如果把書比作音樂,那麼聽書是聽音樂,聽的是韻律曲調,節奏思想;看書是彈奏樂器,是專注地去感受,沉浸在彈奏的音樂氛圍里。

一則是氛圍式學習,一則是沉浸式學習。

聽一遍書,很多時候就是過腦而不入心,聽完可以總結一下故事梗概,中心思想,卻記不住其中優美如詩般的語句,體讓穗會不出刻骨銘心的情感。顯得比較功利。

而看則不然,看的過程中時常會因一句話拍案叫絕,會因一段對白潸然淚下,會反復思索作者的暗示,會從小人物身上看到自己。

白岩松的演講錄《白說》里有這樣一段話:

「名著之偉大從來不在於它所謂的「中心思想」,而在於圍繞這個「中心思想」,它擁有太多人人心中有而個個筆下無的動人細節,正是這些細節,詮釋了種種亘古不變的真理。「

吾深以為然。

這就像一場旅行。有的人選擇走馬觀花,只求去網紅景點拍照打卡,到此一蘆滑檔游;有的人選擇深度體驗,做好功課,讀一下歷史,在大街小巷走走逛逛,吃個當地的小吃,學幾句當地的方言,晚上逛逛當地的酒吧,認真感受當地人的生活。 

對我來說,看書,更應該是一個與作者交流的過程,一個在不斷思考中完善自我認知的過程。這是需要耐心,細細琢磨的一件事情。


事實上,聽書和看書相結合才是最完美的。

聽書的第一個作用是:鞏固復習,交流心得。

講書多是半小時左右,一般來說,聽完也是記不住的。

因此,有一種方法,是看完一本書再去聽它。

有人說,我都看完了為什麼還要再聽一遍?

因為當你對書的內容有了理解之後,再聽一遍有助於梳理提煉,能夠更好的加深理解和記憶。

正如我之前說的,看書是一個交流的過程。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思想和領悟。

2016年的時候,我曾在喜馬拉雅上認真地聽完了蔣勛老師的《細說紅樓夢》。蔣勛老師從美的角度,認真分享了他對紅樓夢的解讀。作為紅樓迷,我聽得津津有味。

我深信,每個讀過紅樓夢的人,心中都有一方屬於自己的「大觀園」。

蔣勛老師的觀點很新穎,他將大觀園視為青春王國,其中的主人翁們則都是一群孩子。所以對他來說,這是一個發生在孩子們間的故事,可以單純,可以肆意,允許錯誤,包容迷茫。

我突然恍然大悟。

之前我讀到林黛玉因為賈寶玉和別人玩耍而忽略了她,哭哭啼啼時,頗有點不喜。

但聽完蔣勛老師的解讀,回想起自己13、14歲時,由於閨蜜和別人玩樂而刷的小脾氣,突然明白了林黛玉的感受。對林黛玉這個人物又有了更深的體悟。

這就像和一位老友在閑聊,有時贊同點頭,有時搖頭皺眉,互相交流著自己的見解。

聽書的另一個作用是:發現好書。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市面上的書籍也越來越多。那麼多的新書是不可能讀完的。如何從中找出好書,已經成為很多讀者的難題。

有人說,之所以不想讀書,是怕被坑。辛苦讀完一本書後,發現沒有意義浪費了時間。

這個時候聽書的速度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好的講書者已經幫我們屏蔽掉了一些「坑」。這種情況下,再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聽個大概內容,可以增加對這本書的判斷,選擇要不要買書。

事實上這是也一個相當偷懶的功能。

這里要再次強調一下,別人的讀後感永遠是別人的,只有自己悟出的道理才是自己的。

美國有研究表明,有聲讀物的聽書者每年平均聽15本書,在經常聽書的讀者中,有83%的人也讀精裝書或平裝書,79%的人也會讀電子書。

所以說聽書有意義,但永遠無法取代看書。

聽書還是看書,是兩種互有利弊的學習手段。

不論看書還是聽書,獲取知識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不要讓眼光局限我們的未來。

每個人選擇的道路各有不同,適合自己的,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與君共勉。

熱點內容
穿越小說女強推薦 發布:2025-07-14 12:29:03 瀏覽:562
全文肉多小說 發布:2025-07-14 12:25:48 瀏覽:997
中國古代長篇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4 12:17:56 瀏覽:379
外文原著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4 12:03:32 瀏覽:777
什麼小說好看新婚死的 發布:2025-07-14 11:57:46 瀏覽:990
好看的美漫小說 發布:2025-07-14 11:51:35 瀏覽:759
好看的劍仙小說 發布:2025-07-14 11:15:40 瀏覽:329
佚名言情小說漫畫 發布:2025-07-14 11:15:38 瀏覽:49
好看les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4 11:05:42 瀏覽:808
看過最好現代言情的小說 發布:2025-07-14 10:43:18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