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二十年目睹之怪聽書

二十年目睹之怪聽書

發布時間: 2025-05-05 00:33:03

『壹』 七年級《明湖居聽書》文言文點擊答案(2011的)

1.抑揚頓挫 五臟六腑 餘音繞梁
2.(1)說明了聲音的清亮,具有穿透力 (2)說明了嗓音運轉自如,一氣呵成
3.這些描寫有很多,隨便挑幾句就行了
4. (1)《官場現形記》李伯元
(2)《孽海花》曾樸
(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
5.(1)水汪汪
(2)冷俊的眼神
(3)眼睛的光彩圓潤
(4)眼睛的黑白分明,靈動

『貳』 清朝時期的四大諷刺性小說是什麼

清朝時期的四大諷刺性小說是: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的《孽海花》。

1、《官場觀形記》以晚清官場為表現對象,集中描寫封建社會崩潰時期舊官場的種種腐敗、黑暗和丑惡的情形。書中描寫的人物既有軍機大巨、總督巡撫、提督道台。也有知縣典吏、管帶佐雜,他們或齷齪卑鄙,或昏聵糊塗,或腐敗墮落,構成一幅清末富僚的百丑圖。

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以主人公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從他為父親奔喪開始,直到經商失敗結束。



通過「九死一生」二十年聞的遭遇和見聞,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狀況、道德面貌、社會風尚以及世態人情,揭露了晚清社會和封建制度行將滅亡、無可挽救的歷史命運。

3、《老殘游記》借老殘的游歷見聞,對當時吏治的黑暗痛加攻擊,揭發了所謂「不要錢」的「清官」,其實是一些「急於做大官」不惜殺民邀功、用人血染紅頂子的劊子手。客觀上幫助人民認識到對整個官僚集團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

這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較進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觀卻是落後的,甚而是反動的。他堅決擁護封建統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缺乏認識,反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的反侵略斗爭,這在書中也有明顯的表現。因之,《老殘游記》是一部瑕瑜互見的書。

4、《孽海花》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文學欣賞價值,以蘇州狀元金溝和名妓傅彩雲的經歷為線索,展現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戰爭這三十年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歷史變遷。書中筆墨最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對封建知識分子與官僚士大夫的刻畫,寫他們的虛偽造作,寫他們面對西方文明沖突時的庸腐無能。

(2)二十年目睹之怪聽書擴展閱讀

《官場現形記》所寫的不是個別的貪官污吏,而是整個政治體制的腐朽,無官不貪,無吏不污,賣官鬻爵、貪贓納賄已成為官場的運行機制。通過慈禧太後之口,道出「通天底下一十八省,哪裡來的清官?」

何藩台與其胞弟三荷包,內外聯手,將府州縣缺明碼標價出售。賈潤孫攜十萬兩銀進京謁見,立刻被一幫手眼通天的掮客包圍,他們專門替朝中大老兜攬生意,進納苞苴。

軍機處儼如坐地分贓的議事廳。書中兩大參案,都是最骯臟卑鄙的政治交易。如浙省參案,本是朝廷有意照應欽差,「好叫他撈回兩個」。書中勾勒出一幅八表同昏的官場群醜圖。

『叄』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期中《明湖居聽書》知識點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期中《明湖居聽書》知識點1

全文共9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描寫說書前書場的盛況。書場盛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觀眾多,到得早。「說書」十二點半鍾以後才開始,可是「不過十點鍾」,戲台前的「一百多張桌子」,「已經坐的滿滿的了」,以至「老殘看了半天,無處落腳,只好袖子里送了看坐兒的二百個錢,才弄了一張短板凳,在人縫里坐下」;有的人甚至餓著肚子早早地趕來占個座位,使得戲園子里竟然有一二十個賣燒餅油條的。二是觀眾身份多樣,代表性廣。有「做生意」的,有「讀書人」,還有許多官員以及他們的家人。三是氣氛熱烈。有人在進場,有人在找座,有人在打招呼,有人在說閑話,有人在叫賣叫買,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指向,即聽白妞說書。

第二部分(3—5段),描寫琴師、黑妞的精彩表演和人們的反應。首先是琴師演奏三弦子,初不覺怎樣,「只是到了後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挑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裡彈似的」,很有特色。再是黑妞說書,從衣著打扮寫到動作表情,進而描寫黑妞的演唱清脆宛轉,高低徐急,富於變化,既有「字字清脆,聲聲宛轉」「或緩或急,忽高忽低」的直接描述,又有「新鶯出谷,乳燕歸巢」的生動比喻。然後是觀眾的議論,知情懂行的觀眾將黑妞和白妞進行比較,「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突出了白妞說書技藝的高超,為白妞的出場作了鋪墊。

第三部分(6—8段),著力描繪白妞高超的說書技藝。這是課文的描寫重點。第6段描寫了白妞的衣著相貌、動作表情,特別用特定鏡頭描繪了白妞「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著兩丸黑水銀」,是那樣清澈純凈,明亮潤澤,美麗傳神。第7段寫白妞說書歌聲的高亢,第8段寫歌聲的低回和變化。這兩段描寫白妞說書的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聲音初不甚大——聲音越來越高,回環轉折,雄渾高亢,字轉悠揚——聲音陡然一落,迴旋激盪——聲音悠遠、細弱——聲音揚起、諸聲並發——突然收結。作者在描寫白妞說書的節奏時,運用了很多貼切生動的比喻,使讀者能藉助實體形象來感受到聲音的美,讓人們體會到白妞技藝的高超。

第四部分(9段),以觀眾的議論來點明白妞說書的藝術魅力。

初二年級上冊語文期中《明湖居聽書》知識點2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雲摶、公約。後更名鶚,字鐵雲,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鴻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淮安楚州)。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李光(龍川)之後,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後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原題為「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

作者清末劉鶚,(1857~1909)筆名洪都百煉生。《老殘游記》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現出作者反對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上頗具特色。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記敘文中縱使記述靜物,有時也要加入動態的敘述,以增加情趣。《明湖居聽書》是很典型的例子。

「明湖居聽書」故事緣由是這樣的:老殘來到濟南府(今山東濟南),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遊玩,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居中寫著「說古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麼事情。路上聽得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日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了,來聽書吧。」又聽得鋪子里板台上有人說到:「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去的,明兒書應該我去了。」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中很詫異。回到店裡向茶房打聽這件事,茶房介紹說:這說鼓書,用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打鼓」,演說一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什麼稀奇,自從王家出了白妞、黑妞兩姐妹就不同了。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出奇人物,十二三歲就學會了說書的本事。她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了京腔、崑腔小調種種腔調,運用到大鼓書的調兒里,經過二三年工夫,創造出了梨花打鼓的新調,「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她的說書,無不神魂顛倒」。明兒上午一點鍾開唱,如上午十點鍾去,便沒有了座位,要聽還要早去。老殘聽了茶房的話,也不甚相信,次日九點鍾便去明湖居聽書。可以說,在節選的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為白妞說書作了渲染鋪墊,那屬「耳聞」;進入課文之後,則屬「目睹」了。

《老殘游記》(劉鶚)、《官場現形記》(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孽海花》(曾樸)並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肆』 《明湖居聽書》作者簡介

《明湖居聽書》選自劉鶚的小說《老殘游記》第二回。《老殘游記》共二十回,署名洪都百煉生。小說中主人公老殘是一個不願做官的名士,他手搖串鈴,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殘之游歷,記敘其「言論見聞」,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這種黑暗統治下,人民被塗炭的社會現實。暴露了當時丑惡的政治現實,特別是比較真實地揭示了一些所謂「清官」實為「酷吏」的猙獰,可鄙。魯迅先生把這部作品與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的《孽海花》並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劉鶚,字鐵雲,江蘇人。1888年因治理鄭州段黃河有功升至知府。庚子(1900)年,他買谷賑濟北京飢民,後因私售倉粟罪流放新疆,不久死在那裡。

『伍』 古代最有名的詩人和醫生分別是誰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另三位是駱賓王、盧照鄰、楊炯)。主要作品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閣序》最有名。他在"四傑"中成就最高。
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主要作品為《詠柳》《回鄉偶書》
王之渙,字季陵。主要作品為《涼州詞》《登鶴雀樓》。絕句《涼州詞》被譽為"唐代絕句壓卷之作"。屬邊塞詩派。
孟浩然,襄陽人。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詩的人,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主要作品為《過故人庄》《春曉》等,結為《孟襄陽集》
王維,字摩潔,官至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詩人兼畫家。與孟浩然同為盛唐田園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陽關曲門飛鳥鳴澗》《相思》《觀獵》《輛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結為《王右巫集》蘇拭贊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高適·字達夫,曾任散騎常侍,世稱高常侍。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主要作品為《燕歌行》《別董大》等,後人輯有《高常侍集》
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與杜甫齊名,人稱"李杜"。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子夜吳歌》《望天門山》《秋浦歌》
《秋登宣城謝跳北樓》等,結為《李太白集》屬浪漫主義豪放派,古典詩歌藝術的高蜂。韓愈稱贊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拾遺、杜工部。與李白齊名,人稱"詩聖"。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兵車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結為《杜工部集》。現實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被稱為"詩史"。首創即事名篇的樂府詩,直接推動了後來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
岑參,曾任嘉州刺使,世稱岑嘉州。邊塞詩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逢入京使》等,結為《岑嘉州詩集》。
盂郊,字東野。與賈島並稱,著名苦吟詩人。主要作品為《秋懷》《貧女詞》、《遊子吟》等,結為《孟東野詩集》。:郊寒島瘦"。長於五言,多寒苦之音。
韓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溢文,世稱韓吏部,韓文公,郡望昌黎,又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主要作品為《師說》、《馬說》《原毀》、《進學解》、《祭十二郎文》等,結為《昌黎先生集》。他主張恢復先秦兩漢散文傳統·掘棄南北朝以來的驕體文;主張文章內容的充實,並"唯陳言之務去"。在詩歌創作上主張"以文為詩",力求新奇。
劉禹錫,字夢得·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合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主要作品為《陋室銘》、《烏衣巷》、《竹枝詞》等,結為《劉賓客集》、《劉夢得文集》。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主要作品為《秦中吟》、《新樂府》(包括《賣炭翁》等)《長恨歌》《琵琶行》等,自編為《白氏長慶集》後人又編為《白香山詩集》。他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傳老嫗可懂。
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東人,人稱柳河東,曾任柳州刺使,又稱柳柳州。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與韓愈並稱"韓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捕蛇者說》《三戒》(包括《黔之驢》)、"永州八記"(包括《小石潭記門《童區寄信》等散文,《漁翁》《江雪》等詩。結為《柳河東集》他是中國第一個把寓言正式寫成獨立的文學作品的作家,開拓了我國古代寓言文學發展的新階段
李賀,字長吉。主要作品為《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結為《昌谷集》。其作品想像奇特,用詞瑰麗,有浪漫主義色彩,風格獨特。被稱為李鬼才。
杜牧,字牧之,別稱小杜,與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主要作品為《阿房宮賦》《江南春絕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結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絕。賦作的散文化傾向對後世影響較大。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主要作品為《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樂游原》、《錦瑟》、(無題》等。結為《李義山詩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長篇政治詩。《無題》詩多以愛情為題材,纏綿綉麗,對後代有很大的影響。
李煜,字重光,五代時南唐國主,世稱李後主。主要作品為《虞美人》《相見歡》、(浪淘沙令》等,與其父李碾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王國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 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六)宋

范仲淹,字希文,溢文正。主要作品為《岳陽樓記》、《漁家傲》等,結為《範文正公集》兼工詩詞散文,屬豪放派。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別稱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為《雨霖鈴》《八聲甘州》等,有《樂章集》傳世。大量創制慢詞(長調),擴充了詞的體制容量·提高了詞的表現能力。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溢文忠。北宋文壇領袖,"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與宋祁合修《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伶官傳序》出於此)。有《醉翁亭記》《秋聲賦》、《六一詞》等,結為《歐陽文忠集》《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
蘇詢,字明允,號老泉。"八大家"之一,與子拭、轍合稱"三蘇"。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國論》出於此)。作品以史論、政論為主。
曾鞏,字子固,溢文定。南豐人,又稱南豐先生。"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元豐類稿》(以年號命名)。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溢文,世稱王荊公、王文公。"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游褒禪山記》《傷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鄉貫臨川,集為《王臨川集況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司馬光,字君實,封溫國公,溢文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史界"兩司馬。之一。主要作品為主編《資治通鑒》,《赤壁之戰》《泥水之戰》皆出於此。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上自戰國下至五代計1362年的史實。史書"雙璧"之一。
沈括·字存中。晚年居夢溪園。主要作品為《夢溪筆談》,《采草葯》《雁盪山》《活板》出於此。
蘇拭,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溢文忠。"八大家"之一,在書法上與蔡囊、黃庭堅、米蒂並稱"宋四家"。主要作品為《赤壁賦》《石鍾山記》《題西林壁》《水調歌頭》《念奴嬌》等,結為《東坡七集》。宋代最偉大的文人。能「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開創了豪放詞派。與韓愈並譽為"韓潮蘇海"。
蘇轍,字子由,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欒城集》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夢令》、《聲聲慢》等,結為《漱玉詞》古代最重要的女詩人,宋代婉約詞派中成就最高者。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人稱"小李白"。主要作品為《書憤》《示兒》《釵頭鳳》等。結為《劍南詩稿》《渭南文集》、《老學魔筆記》。中國古代最高產的詩人(有詩9000多首)。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與蘇拭並稱"蘇辛"。人稱"詞中之龍"。主要作品為《稼軒長短句》名篇有《摸色兒》》永遇樂》《清平樂》等。宋詞中成就卓異者,繼承並發展了蘇拭的豪放詞風,開拓了詞的表現范圍。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主要作品為《白石道人歌曲》《揚州慢》等出於此。
文天祥,字宋瑞,履善,號文山,民族英雄。主要作品為《正氣歌》《過零丁洋》《指南錄後序》有《文山先生全集》。愛國精懷·激昂動人。
(七)元

關漢卿(字),名一齋,號已齋叟。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並稱"元曲四大家"。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為《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王實甫,主要作品為《西廂記》元代劇本中最長的一部(21折),也是元劇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等,結為《東籬樂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庄。主要作品為《雲庄休居自道小樂府》其中《山坡羊·潼關懷古》一首最成功。
睢景臣,字景賢,主要作品為《哨遍·高祖還鄉》套曲。
(八)明

施耐庵,主要作品為《忠義水游傳》簡稱《水滸》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小說,對後世農民起義發生了巨大影響。
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中國第一位全力創作通俗小說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三國》為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主要作品為《西澇記》是著名長篇章回神魔小說,是古典文學中最輝煌的神話作品,標志著浪漫主義文學的新高峰。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主要作品為《震川文集》有《項脊軒志》《先批事略》等)。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稱為"唐宋派"。
湯顯祖,字義仍,號若士,又號海若,臨川人。主要作品為《牡丹亭》(又名《還魂記》《紫鉸記》《邯鄲記》《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又叫"臨川四夢。。是浪漫主義傑作。
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別號顧曲散人。主要作品為編輯短篇小說集"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共120篇。《灌園叟晚逢仙女》出於此。"三言"與凌檬初作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擬話本的最高成就。
張溥·字天如,"復社"領袖。主要作品為《七錄齋集》,《五人墓碑記》出此。
(九)清

洪升,字防思,號稗畦。主要作品為《長生殿》(傳奇寫唐明皇、楊貴姐愛情故事。
孔尚任,字聘之,號東塘,又號雲亭山人。主要作為《桃花扇》(傳奇)。寫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劇。
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主要作品為《聊齋志異》《促織》《狼》《席方平》《勞山道士》《畫皮》等出於此。我國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以談鬼說狐方式反映現實。
方苞,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主要作品為《方望溪先生全鈔《左忠毅公逸事》等出於此。桐城派創始人,以"義法"為宗。"義"即"言育物";"法"即"言有序",語言風格追求雅潔。
吳敬梓,字文木,敏軒。主要作品為《儒林外史》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隨園主人。主要作品為《小倉山房文集》《祭妹文》《黃生借書說》等出於此。《隨園詩話》等。論詩主張抒寫性清,創"性靈"說,不滿儒家"詩教"說。
曹古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芋,芹圃·芹溪。主要作品《紅樓夢》(高鶻續後40回)為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古典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發喪的高峰。
李汝珍。字松石。主要作品為《鏡花緣》以浪漫主義手法寫幻想圖景,如"君子國"、"女兒國。、"兩面國"等。
龔自珍,字瑟人,號定庵,資產階級啟蒙運動先驅。主要作品為《病梅館記》《己亥雜詩》近代文學的開山作家。
吳沃堯,字趼人。別署我佛山人。主要作品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痛史》譴責小說。
李寶嘉,字伯元,別稱南亭亭長。主要作品為《官場現形記》《制台見洋人》一節出於此。譴責小說。
劉鶚,字鐵雲,別署洪都百煉生。主要作品為《老殘游記》《明湖居聽書》是其中一節。
曾樸,主要作品為《孽海花》譴責小說"。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其先祖於隋末戰亂逃至碎葉(今吉而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於此。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游神仙」,「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舉家遷居四川綿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稱「李翰林」。賀之張譽為「天上謫仙人」,後人又稱「李謫仙」。
杜甫(712-770):唐詩人。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祖藉襄陽(今 屬湖北),自其曾祖時遷居鞏縣(今屬河南)。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
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家,世稱「三蘇」。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
陸游(1125--1201),字務觀,自號放翁,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
王安石生平記事 王安石,字介甫,號中山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自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
曾鞏 (1019~1083)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
初唐四傑指的是王勃、駱賓王、楊炯、盧照鄰這四個人,
楊炯(650~?) 唐代詩人。華陰(今屬陝西)人。
駱賓王(約626~?) 中國唐代詩人。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

盧照鄰,字升之,范陽人。

王勃(650—676),初唐詩人。字子安

『陸』 老殘游記如果用一個詞語來表達全文的話用哪個詞語最好

嘆為觀止
《老殘游記》,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署名鴻都百鍊生[1](坊間作洪都百鍊生)作,清代劉鶚著,共有正編20回,續集9回,外編殘稿1卷,敘述江湖醫生「老殘」在游歷所見所聞所為,文筆生動,大受好評。本作也是劉鶚唯一的小說作品。所謂「老殘」的寓意是,劉鶚稱「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有的版本作「棋局已老,吾人將殘」,魯實先稱「或為傳抄之誤」。國立編譯館國中國文第三冊《大明湖》闡述「老殘」為姓鐵名英,號老殘,實為劉鶚自己化身的寫照。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劉鶚的《老殘游記》、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的《孽海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明湖居聽書〉一文把音樂化為具體的部分堪稱一絕,節錄如下:
王小玉便啟朱脣,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裏,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綱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轉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裏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
胡適說:「這一段寫唱書的音韻,是很大膽的嘗試。音樂只能聽,不容易用文字寫出,所以不能不用許多具體的物事來作譬喻。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都用過這個法子。」、「劉鶚先生在這一段里連用了七八種不同的譬喻,用新鮮的文字,明瞭的印象,使讀者從這些逼人的印象里,感覺那無形象的音樂的妙處,這一次的嘗試總算是很成功的了。」
第十二回寫「雪月交輝景緻」,胡適認為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大貢獻的描寫:
「抬起頭來看那南面的山,一條雪白,映著月光分外好看。一層一層的山嶺,卻不大分辨得出;又有幾片白雲,夾在裡面,所以看不出是雲是山。及至定神看去,方才看出哪是雲,哪是山來。雖然雲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雲也有亮光,山也有亮光,只因為月在雲上,雲在月下,所以雲的亮光,是從背面透過來的;那山卻不然,山上的亮光,是由月光照到山上,被那山上的雪反射過來,所以光是兩樣子的。然只就稍近的地方如此,那山往東去,越望越遠,漸漸的天也是白的,山也是白的,雲也是白的,就分辨不出什麼來了。老殘對著雪月交輝的影子,想起謝靈運的詩,『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哀』兩句,若非經歷北方苦寒景象,那裡知道『北風勁且哀』的個『哀』字下得好呢?」
胡適結論道:「《老殘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貢獻卻不在於作者的思想,而在於作者描寫風景人物的能力。」
這兩篇還被節錄之後,收錄在香港和台灣的中學課程讀本內,定名為〈明湖居聽書〉、〈雪月交輝〉。

『柒』 明湖居聽書描寫白妞運用了什麼手法

運用了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關於白妞描述如下:

一路走著,一路盤算,只聽得耳邊有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兒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又走到街上、聽鋪子里櫃台上有人說道:「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告假的,明兒的書,應該我告假了。」一路行未,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裡詫異道:「白妞是何許人?說的是何等樣書,為甚一紙招貼,侵舉國若狂如此?」信步走來,不知不覺已到高升店口。

「自從王家出了這個白妞、黑妞妹妹兩個,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

「旁坐有兩人,其一人低聲問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罷?」其一人道:「不是。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她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她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她的好處人學的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你想,這幾年來,好頑耍的誰不學她們的調兒呢?就是窯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學。只是頂多有一兩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處,從沒有一個人能及她十分里的一分的。」

分析:白妞出場之前,作者先以戲園的盛況、琴師的彈奏、黑妞的演唱和觀眾的議論來烘托白妞演唱的高超技藝。

先寫戲園的盛況:白妞說書本來是下午一點才開始,可是老殘進園子時,才不過十點,這個大戲園子已經坐得滿滿的了,他好不容易花了二百個錢,才弄了一條短板凳,在人縫里坐下,到十一點,那些一向等他們到齊了才准開演的官員們,也都提前著了便衣,帶著家人,陸續來了,不到十二點鍾,幾張空桌俱已滿了,還不斷有人來,只好搬張短凳,安插在夾縫中。

來的人有當地官員,有生意人,也有讀書人。

來的人有的彼此招呼,有的高談闊論,有的嘁嘁喳喳,什麼話都聽不清楚。

(7)二十年目睹之怪聽書擴展閱讀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原題為「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作者清末劉鶚,(1857~1909)筆名鴻都百煉生。

《老殘游記》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也表現出作者支持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

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上頗具特色。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記敘文中縱使記述靜物,有時也要加入動態的敘述,以增加情趣。《明湖居聽書》是很典型的例子。

「明湖居聽書」故事緣由是這樣的:老殘來到濟南府(今山東濟南),在高升店住下。第二天上街遊玩,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居中寫著「說古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不知是什麼事情。

路上聽得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日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了,來聽書吧。」又聽得鋪子里板台上有人說到:「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去的,明兒書應該我去了。」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中很詫異。

回到店裡向茶房打聽這件事,茶房介紹說:這說鼓書,用一面鼓,兩片梨花簡,名叫「梨花大鼓」,演說一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沒什麼稀奇,自從王家出了白妞、黑妞兩姐妹就不同了。這白妞名叫王小玉,是天生的出奇人物,十二三歲就學會了說書的本事。

她有一副好嗓子,又吸收了京腔、崑腔小調種種腔調,運用到大鼓書的調兒里,經過二三年工夫,創造出了梨花打鼓的新調,「竟至無論南北高下的人,聽了她的說書,無不神魂顛倒」。明兒上午一點鍾開唱,如上午十點鍾去,便沒有了座位,要聽還要早去。

老殘聽了茶房的話,也不甚相信,次日九點鍾便去明湖居聽書。可以說,在節選的這部分文字之前,作者已為白妞說書作了渲染鋪墊,那屬「耳聞」;進入課文之後,則屬「目睹」了。

《老殘游記》(劉鶚)、《官場現形記》(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曾樸的《孽海花》。並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湖居聽書

熱點內容
最近的青春小說好看 發布:2025-05-05 03:58:27 瀏覽:436
小說女主名字芷蘭 發布:2025-05-05 03:44:53 瀏覽:492
玄幻小說中水的名字 發布:2025-05-05 03:44:44 瀏覽:626
txt免費全文小說2K小說 發布:2025-05-05 03:41:53 瀏覽:197
2017都市言情現代小說 發布:2025-05-05 03:27:49 瀏覽:284
封神演義單田芳有聲聽書吧 發布:2025-05-05 03:16:58 瀏覽:4
第一女官聽書 發布:2025-05-05 03:14:59 瀏覽:26
懶人聽書刷積分 發布:2025-05-05 03:13:01 瀏覽:812
神級完結小說 發布:2025-05-05 03:12:12 瀏覽:68
長篇小說好看言情 發布:2025-05-05 03:11:23 瀏覽: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