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又一小說全文閱讀答案
㈠ 契訶夫的《合二而一》的答案
1.題目「合二而一」預示了小說的主人公伊凡·卡皮統內奇與「我」都具有雙重的人格。 2.(1)共同點:這兩個人物的性格都會「變」,即都具 有雙重人格。不同點:《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是一個警官,他媚上欺下,趨炎附勢,仗勢欺人。而本文中的「小人物」則是一個小公務員,他對上不諂媚,而是怯懦;對普通人不是欺壓,而是挺直腰桿,意欲做個「自由人」,哪怕是短暫的片刻也好。(2)由於這兩個人物的身份不同,一是警官,是國家機器的象徵,一是小公務員,所以作者對他們的態度有所不同:對警官是一味嘲笑,而對小公務員則半是嘲笑半是同情。3.因為小說的故事發生在傍晚時分的「公共馬車」里,車里是「這么黑」,又「沒有蠟燭」,所以,只有運用語言描寫,才適合人物活動的環境;另一方面,「言為心聲」,這樣寫能准確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4.好處有二:一是使描寫更為逼真,二是使故事的意蘊更加豐厚。
㈡ 《母親的尋找》閱讀答案
12.母親為了使兒子明白做人的最簡單的道理:「欠下的債總是要還的」。(或:為了使兒子懂得做人要誠信的道理,為了使兒子懂得自己應該肩負的責任。意對即可。2分)母親找到了兒子復甦的人性;母親找到了回歸到兒子身上的善良;母親找到了陌生人對自己的關愛;母親找到了母愛的巨大力量;母親找到了信念和毅力的巨大作用。(答對一點給一分,只答母親找到了兒子不給分。2分)(共4分)
13.米勒呆怔了一會兒;米勒的心像被什麼猛擊了一下;米勒被震撼了;留下這位老婦,我會好好照料她的;看著垂下頭的米勒;「不錯!」米勒哽咽起來,囁嚅著說,「如果魯卡那個混蛋知道,他一定會無地自容,也一定會自首的。」米勒也早早起來了,他沒有再勸阻,只是在胸前畫了個十字,目送著漸漸遠去的車影。(寫對三句即可,3分)
14.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好心人魯卡的堅定信念:老婦的兒子在母親愛心的召喚下,在母親人格魅力的影響下必將幡然悔悟。(3分,意對即可)
15.答題要點:
(1)採用第一人稱。(1分)
(2)羞愧、自責、懊悔以及對魯卡的感激。(2分)(共3分。視想像的合理性和語言表達的流暢程度按0、1、2、3四檔給分)
16.(1)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永恆的愛。
(2)母愛的力量是巨大,母愛往往能創造奇跡。
(3)做人要嚴守道義,要敢於負責,否則就傷害了他人和自己的母親。
(4)陌生人的善舉往往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5)信念和毅力的作用是巨大的。(共3分。每答出一點得1分。意對即可)
㈢ 高一第二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2017人教版高一第二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第Ⅰ卷 閱讀題(51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
悲劇與人生的距離
悲劇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劇。我們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災險惡,但是說這種凶災險惡是悲劇,只是在用修辭比譬。悲劇所描寫的固然也不外凶災險惡,但是悲劇的凶災險惡是在藝術鍋爐中蒸餾過來的。
像一切藝術一樣,戲劇要有幾分近情理,也要有幾分不近情理。它要有幾分近情理,否則它和人生沒有接觸點,興味索然;它也要有幾分不近情理,否則你會把舞台真正看作世界,看《奧瑟羅》會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實遞消息給司馬懿,說諸葛亮是在演空城計!
悲劇和人生之間自有一種不可跨越的距離,你走進舞台,你便須暫時丟開世界。
悲劇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臘悲劇流傳於人間的幾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寫當時史實,其餘都是寫人和神還沒有分家時的老故事老傳說。莎土比亞並不醉心古典,在這一點他卻近於守舊,他的悲劇事跡也大半是代遠年淹的。十七世紀法國悲劇也是如此。拉辛在《巴雅澤》序文里說,“說老實話,如果劇情在哪一國發生,劇本就在哪一國表演,我不勸作家拿這樣近代的事跡做悲劇”。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澤”事跡,因為它發生在土耳其,“國度的遼遠可以稍稍補救時間的鄰近”。這是以空間的遠救時間的近。莎士比亞也很明白這個道理。他回到本鄉本土搜材料時,他心焉嚮往的是李爾王、麥克白一些傳說上的人物,這是以時間的遠救空間的近。
悲劇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在實際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謂“主角”同時都有幾分“英雄氣”。普羅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於無惡不作的埃及皇後克莉奧佩特拉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項背的,你我凡人沒有他們的偉大魄力,卻也沒有他們那副傻勁兒。許多悲劇情境移到我們日常世界中來,都會被妥協釀成一個平凡收場,不至引起軒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弒父娶母的預言,索性不殺人,獨身到老,便什麼禍事也沒有。悲劇的產生就由於不平常人睜著大眼睛向我們平常人所易避免的災禍里闖。悲劇的世界和我們是隔著一層的。
這種另一世界的感覺往往因神秘色彩而更加濃厚。悲劇壓根兒就是一個不可解的謎語,如果能拿理性去解釋它的來因去果,便失其為悲劇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人類的普遍希望,而事實往往不如人所期望,不能尤人,於是怨天,說一切都是命運。悲劇是不虔敬的,它隱約指示冥冥之中有一個搗亂鬼,但是這個搗亂鬼的面目究競如何,它卻不讓我們知道,本來它也無法讓我們知道。戲劇在人情物理上籠上一層神秘障,也是慣技。一部《紅樓夢》所寫的完全是兒女情,作者卻要把它擺在“金玉緣”這個神秘的輪廓里。別說什麼自然主義或是寫實主義,易卜生寫的在房子里養野鴨來打的老頭兒,是我們這個世界裡的人物么?
悲劇把生活的苦惱和死的幻滅通過放大鏡,射到某種距離以外去看。苦悶的呼號變成庄嚴燦爛的意象,霎時間使人脫開現實的重壓而遊魂於幻境,這就是尼采所說的“從形相得解脫”。
(選自朱光潛《我與文學及其他》,有刪改)
1. 下列對“悲劇與人生之間自有一種不可跨越的距離”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悲劇能反映人生,但是它只是用修辭比喻的形式表現我們世界中的凶災險惡,因而走進舞台,不須丟開世界。
B 悲劇所描寫的也不外凶災險惡,由於經過藝術加工,所以,悲劇的內容在時間或空間上大都距離觀眾的生活較遠。
C 悲劇的主人公有平凡人缺少的英雄氣。在實際上不平凡就失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悲劇的世界和我們是隔著一層的。
D 悲劇往往充滿神秘色彩,人情物理上籠著一層神秘障,因而讓觀眾覺得劇中世界是另一個世界。
2. 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看《奧瑟羅》會想到自己的妻子”,這是不懂戲劇的不近情理的特點所致,這樣是將戲劇和現實世界等同了。
B 莎士比亞的悲劇故事都取材於距今十分久遠的時代,這正體現了悲劇往往有些“古色古香”的特點。
C 普羅米修斯、哈姆雷特乃至於無惡不作的埃及皇後克莉奧佩特拉,這些凡人難以望其項背的主角們,具有我們沒有的偉大魄力和那副傻勁兒。
D 曹雪芹為《紅樓夢》設計“金玉緣”這個神秘的輪廓,可讓另一世界的感覺因此而更加濃厚。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無論是戲劇或是其他文學樣式,都需要有幾分近情理來尋求人生的接觸點,也要有幾分不近情理以使舞台世界和現實世界有所區分。
B 傻勁十足的平常人睜著大眼往人們易避免的災禍里闖,這樣就產生了悲劇。俄狄浦斯如果不殺人不娶妻,便能逃開弒父娶母的悲劇。
C “悲劇把生活的苦惱和死的幻滅通過放大鏡,射到某種距離以外去看”一句中的“放大鏡”喻指一定的藝術提煉和加工。
D 正因悲劇把苦悶的呼號變成庄嚴燦爛的意象,所以悲劇使人“從形相得解脫”,脫開了現實的重壓。
二、古代詩文閱讀(共26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3分)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並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前後十餘輩。天漢元年,武帝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
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張勝許之。單於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
單於使衛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惠等哭,輿歸營。單於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於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於近臣,當死。單於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後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 武罵律曰:“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何以汝為見?且單於信汝,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班固《漢書•蘇武傳》,有刪節)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引佩刀自刺 引:拔出
B、惠等哭,輿歸營 輿:抬,扛
C、會論虞常 論:討論
D、空以身膏草野 膏:肥沃,使……肥美
5、以下各組句子,全都表明蘇武忠貞不渝愛國精神的一組是(3分)
①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②武氣絕,半日復息
③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 ④復舉劍擬之,武不動
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武不應 ⑥今不聽吾計,後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①④⑤
6.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蘇武入仕順利,受到重用,他因父蔭得官,天漢元年,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匈奴,卻因
副使張勝參與虞常在匈奴的謀反受到牽連。
B、蘇武義不受辱,以死報國,他認為作為使節被扣受審,於節操有虧,又辜負了朝廷的使
命,因而自殺,後因搶救及時才脫離生命危險。
C、蘇武立場堅定,剛強不屈,他在衛律的威嚇、利誘、逼迫面前,愛國之志始終不渝,表
達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D、蘇武大義凜然,痛斥漢奸,他不顧個人安危大罵衛律,說他利用單於對他的信任要鬥倒
漢、匈兩國的君主,從旁觀禍敗。
7.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⑴單於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⑵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何以汝為見?
(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9題。(7分)
定風波·紅梅 ①
蘇 軾
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閑雅,尚餘孤瘦雪霜姿。
休把閑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詩老②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釋】①此詞寫於蘇軾被貶黃州之時。②“詩老”,即宋初詩人石曼卿,他的《紅梅》詩中有“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之句。
8、作者主要運用什麼修辭手法來表現紅梅?請簡要分析。(4分)
9、作者在詞中提到“詩老”的用意是什麼?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滿地黃花堆積, , ? (李清照《聲聲慢》)
⑵元嘉草草, , 。 (辛棄疾《永遇樂》)
⑶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韓愈《師說》)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16分)
清 湯 面
劉慶邦
向秀玉是一位在裝煤樓揀矸石的女工。她的目光是銳利的,對矸石零容忍,偽裝再好的矸石都別想逃過她的目光。她對揀矸石在意,對吃飯不是很在意,有空就吃一口,沒空就不吃。渴了,她拿起礦泉水瓶子,對著瓶口喝一氣水。一瓶礦泉水兩塊錢,她可捨不得花那個錢。礦泉水瓶子是她揀來的,里邊裝的是她自己燒開後又放涼的白開水。
有一天,向秀玉因上班走得匆忙,忘了給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喜蓮留飯。她愧疚壞了,也心疼壞了。
第二天,向秀玉做出了一個決定,中午不再給女兒留飯,每天給女兒3塊錢,讓女兒到礦街上的小飯店裡買飯吃。向秀玉把3塊錢裝進女兒的口袋後,特別跟女兒交待,這個錢專款專用,不許省下錢不吃中午飯,更不許拿這個錢買別的東西。她問女兒:記住了?女兒點點頭,說記住了。向秀玉向女兒建議,最好去楊旗阿姨的小飯店買一碗清湯面吃,聽說楊阿姨做的清湯面味道很好,也熱乎,一碗清湯面的價錢正好是3塊錢。
中午放學後,喜蓮遵照媽媽的建議,到楊阿姨的清湯面館去買清湯面。楊阿姨一見喜蓮,樣子有些欣喜,說:這不是喜蓮嘛,我的孩子!你媽那個小摳兒,怎麼捨得給你錢讓你出來買飯吃呢!喜蓮還沒說話,楊阿姨就指了一個座位,讓喜蓮坐下,說阿姨馬上給你下面吃。
喜蓮掏出3塊錢,遞向阿姨,說:楊阿姨,給你錢。楊阿姨沒有接錢,說:錢你先拿著,等吃了面再給錢。楊阿姨把做好的一碗面端到喜蓮面前的小桌上,對喜蓮說:湯熱,慢慢吃,別燙著。喜蓮先嘗了一點湯。別看湯是清湯,味道卻十分鮮美。一碗清湯面,把喜蓮吃得汗津津的,小臉兒都紅了。
吃完了面,喜蓮付給楊阿姨錢時,不料楊阿姨說:阿姨不收你的錢,錢你自己留著吧,可以買本買筆。喜蓮說:那不行,我媽知道了會吵我的。
楊阿姨說:你這孩子,回家別跟你媽說嘛。好了,吃飽了就回家吧,別耽誤上學。
喜蓮一見到媽媽,就把楊阿姨不收她飯錢的事對媽媽說了,並把3塊錢掏了出來。向秀玉沒有吵女兒,她心裡一沉,馬上就明白了怎麼回事。自從孩子的爸爸在井下的瓦斯爆炸中遇難後,周圍的人對她和她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大家總是找各種理由想方設法給她家送東西。不用說,喜蓮去楊旗的面館吃面,楊旗不收喜蓮的錢,也是同情孩子照顧孩子的意思。可是,下雨還水,播種還苗,哪有吃飯不花錢的道理呢!向秀玉又拿出3塊錢,和上次給的錢加在一起是6塊,口氣嚴肅地對女兒說:你明天中午再去吃飯,一定要把這6塊錢一塊兒交給楊阿姨。每個人都要吃飯,但不能白吃飯。花自己家的錢買飯,飯吃起來才香。吃個飯連錢都交不出去,這怎麼能行呢。
第二天下午,向秀玉下班回到家,喜蓮一見她就哭了,哭得很傷心的樣子,一邊哭,一邊說:媽媽,媽媽,我明天不去外邊買飯吃了,中午我不用吃飯了。
向秀玉一聽就知道,喜蓮又沒有把錢交出去,她說:好了,別哭了,小孩子總是拗不過大人,這事兒也不能全怪你。擦擦淚,寫作業去吧,我去找你楊阿姨。
來到楊旗的面館,向秀玉見楊旗一個人忙上忙下,顧不上收拾放在餐桌上的飯碗,暫沒提還錢的事,先替楊旗收拾碗筷,擦桌子。
她把碗筷收拾到一個大盆子里,接著就用清水清洗。把一批碗筷洗干凈,她才把6塊錢掏出來,說:這是我女兒這兩天在這里吃飯的錢,請楊姐收下。
楊旗一見向秀玉掏錢就急眼了,她一急眼,眼淚就在眼裡打轉轉,她說:秀玉妹子,你不能這樣,你要是跟姐分這么清,姐就不理你了。
向秀玉說:楊姐你得理解我,我不能讓孩子慣下毛病。
楊旗說:咱兩個,你是誰,我是誰?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自家孩子在這里吃碗面條,我讓孩子花錢,我還有一點人心嗎!別的我不說,誰讓咱姐妹是一樣的命呢!
當著飯館那麼多人,向秀玉沒讓楊姐說下去。楊姐的丈夫和向秀玉的丈夫是同一場事故遇難的,那場事故死了80多人。提起那場突如其來的事故,向秀玉擔心,她們都管不住自己的情緒。向秀玉硬起心腸,把錢放在楊姐面前的灶台上,說:楊姐,孩子的路還長,我不能跟她一輩子。我想讓她從小就能夠自強,能像別的孩子一樣過正常的生活,不能讓孩子成為例外,變成可憐蟲。這6塊錢,你一定得收下。你要是收下,我明天還讓孩子來你這里吃飯,你要是不收,我再也不會讓孩子到你這里吃飯了。
楊旗只得妥協,說好好好,這個錢我收下。明天一定還讓孩子過來吃飯啊。我這個妹子喲,真是個一根筋哪!
晚上見到媽媽,喜蓮對媽媽說:楊阿姨在面條碗里給我卧了一個荷包蛋我沒吃。明天中午我不去楊姨的面館吃飯了。 (節選自《 人民日報 》,有刪改)
1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3分)
A、小說語言淺淡而淳樸,傳達出的卻是深沉而高雅的情懷,加之景物描寫和心理道白,更
讓讀者感到心靈震撼。
B、丈夫遇難後,大家總是想方設法給她家送東西、幫助她們,但向秀玉一律委婉謝絕。由
此說明向秀玉明是個明事理、不願麻煩人的人。
C、楊旗看見喜蓮來面館吃面很高興,還不收她的錢。這說明她喜歡喜蓮,還因為她丈夫和
喜蓮的爸爸是同一場事故遇難的。
D、向秀玉給女兒買午飯的錢時,特別跟女兒交代,要專款專用。這主要是因為她家境貧寒,
同時也不想讓女兒養成不好的習慣。
E、作者善於在平凡生活中捕捉閃光點,化平凡為不凡,表達了對礦難遺屬的同情與關懷。
作品還體現了一種互助友愛、積極向上的精神。
12.作者為什麼在文中與文末提及瓦斯事故?請簡要分析。( 4分)
13.向秀玉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14.小說以“清湯面”為題,有主題思想、人物塑造、結構方式等多方面考慮。請任選一個方面,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5分)
第Ⅱ卷 表達題(49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共9分)
1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山西中北部的局部地區突然飄起了雪花,最低氣溫驟降至零
度,快立夏了竟一寒如此,但這也沒影響人們的出遊熱情。
B.投桃報李、禮尚往來,是人之常情。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對我國態度如此惡劣,卻指望
我們對他們怎樣友好,這怎麼可能呢?
C.我們從網上下載的許多學習資料錯誤很多,題型陳舊,毫無新意,使用這種殘羹冷炙是
很難保證學習質量的。
D.根據莎士比亞名著《哈姆雷特》改編的電影《王子復仇記》在我省上映期間,居民萬人空巷,都在電影院里欣賞這部傑作。
1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 陳丹青表示,現在的內地電影人缺少自律、反思精神,缺少冒險內容,因此,大陸影片在
國際上獲大獎的較少。
B 睡蓮之所以能夠不被觸摸而運動的原因,是因為有一種看不見的神秘力在對它起作用。
C 白居易故居紀念館中的唐文化游樂園,按照唐代的風俗設立了馬球場、乘騎場等,以便人們感受唐風唐韻。
D 太原已成為國家“智慧城市”技術和標準的試點城市,即將投入使用的“智能公交”項目將更方便百姓的生活。
17. 下面的邀請函中有三處不得體,請指出並改正。(3分)
尊敬的XXX:
你好!
我們邀請您和貴公司代表榮幸地參加將於5月1日至5月5日在廣州會展中心琶洲展館舉辦的“第115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今年我公司開發了很多新的男鞋款式,相信你方一定會感興趣。並望藉此機會繼續談判新的業務與合作事宜。誠望屆時光臨!
順頌商祺!
XXX公司
X月X日
五、作文(40分)
18.閱讀下面材料,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文章。(40分)
“爾憚於作文,正可藉此逼出幾篇。”曾國藩曾這樣教誨自己的兩個兒子,讓他們逼一逼自己。他認為“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1.(3分)A(“不須丟開世界”應是“暫時丟開世界”)
2.(3分)B(“都取材於距今十分久遠的時代”錯,“都”應是“大
半”。)
3.(3分)B( 並不是“平常人”,而是“不平常的人”)
二、古代詩文閱讀(26分)
(一)(13分)
4(3分)C(論:判罪、判定)。
5、(3分)D(②是敘述蘇武氣絕復息的經過; ③是蘇武對自己無罪的辯解; ⑥是衛律逼迫蘇武的話)
6、(3分)D(不是“要鬥倒兩國君主”,而是“要使兩主相鬥”)。
7、(4分)
⑴單於很欽佩蘇武的氣節,早晚都派人問候蘇武,而將張勝逮捕監禁起來。(2分:“系”1分,大意1分)
⑵背叛主上,離棄雙親,在異族那裡投降做奴隸,我要見你干什麼?(2分:“畔”1分,大意1分)
(二)(7分)
8、(4分)
擬人。(1分)作者把紅梅比作少女,她“酒生微暈”,面如桃花,有雪霜之姿,不流時俗。(2分)作者借外表和心靈俱美的嫻雅少女形象表現出紅梅的風姿神韻。(1分)
9、(3分)
蘇軾認為“詩老”的“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詩句僅有紅梅之形,而無紅梅之神。(1分)蘇軾借否定“詩老”,說明梅之美在“梅格”:既要有艷如桃杏之形,更要有“孤痩雪霜”高潔脫俗之神。(1分)梅品即人品,紅梅的獨特“風流標格”,正是詞人自我品格的生動寫照(托物言志)。(1分)
(三)(6分)
10(6分)
⑴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⑵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⑶位卑則足羞 官盛則近諛
(每答出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或多字少字則該空不給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6分)
11、(3分)答E給2分,答C給1分,其他項不得分。(A小說中沒有景物描寫;B“向秀玉一律委婉謝絕”,文中無據;D強調專款專用的主要原因應是擔心孩子不把錢用在吃飯上,影響發育。
12、(4分)
⑴情節上:暗中交代了向秀玉堅持給錢與楊旗不要錢的原因,使小說波瀾起伏。
⑵形象上:揭示人物之間的關系,使人物言行更加合理,凸顯了向秀玉和楊旗的形象。
⑶效果與主旨上:使讀者受到靈魂的震撼,產生同情心,加深對主人公美好人格的認識,突出了小說的主旨。
(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即得4分,意思對即可。)
13、(4分)
⑴工作認真,業務嫻熟:偽裝再好的矸石都別想逃過她的目光,工作時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
⑵勤勞儉朴,堅強自強:自覺幫楊旗洗碗筷,捨不得花錢買水買飯,勇挑生活重擔。
⑶明理自尊,教女有方:教育女兒“不能白吃飯”,讓她從小就能夠自強,養成良好習慣,像別的孩子一樣過正常的生活。
(答對一點2分,答出兩點即得4分。)
14、(5分)。
觀點一:使主題顯得集中、深刻。小說寫的是兩個遇難礦工家屬和一個女孩的一段很普通的生活故事,“清湯面”是她們關系中的一個小插曲,以小見大,展示了普通人善良美好、樂觀向上的高貴品格。
觀點二:使得人物形象鮮明突出。“清湯面”把兩個遇難礦工家庭連接起來,在吃面、還錢等一系列情節中刻畫人物,讓人們看到生命在承受苦難中依然頑強。
觀點三:使情節結構顯得緊湊有序。圍繞“清湯面”安排敘事結構,提綱挈領、聚攏人物,使小說中兩個家庭的三個人物聯系自然,轉換自如,收到了平中見奇的效果。
(觀點2分,論述3分。任選一個方面探究即可。)
四、語言文字運用(9分)
15、(3分)B(禮尚往來,交往中應當有來有往,也指用相應的方式回報對方。A.一寒如此,竟然貧困到這地步,形容貧困潦倒到極點;C.殘羹冷炙,吃剩的飯菜,借指權貴的施捨;D.萬人空巷,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多形容群眾參加慶祝、歡迎等盛況。)
16.(3分)D(A“冒險內容”改為“冒險精神”,搭配不當;B “之所以……的原因,是因為”,句式雜糅;C.“乘騎場等”後面加“娛樂設施”,成分殘缺。)
17. (3分)(1)將”邀請您和貴公司代表榮幸地”改為“榮幸地邀請您和貴公司代表”;(2)將“你方”改為“貴公司”;(3)將“談判”改為“商談”或“洽談”(每點1分)
㈣ 什麼是小小說
一、 什麼是小小說?
小小說又叫微型小說,是一種篇幅很短、情節簡單、對人和事件都不做完整描寫和敘述的新興小說體裁。
二、小小說的特點
小小說往往從一個畫面、一組對比、一聲贊嘆、一瞬間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現出一種新鮮的思想。小小說的顯著特點是:小、新、巧。奇。
小。指篇幅短小、取材小、人題角度小。正因為。小」,選材務必精粹,語言必須凝練。美國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寫過。篇小小說:「地球上最後、個人獨自坐在房問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全篇僅25字,卻非常別致、有味,被譽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 新。指的是立意新穎,風格清新,最好每~篇都能反映出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獨特感受。 巧。指結構精巧、嚴密。創作小小說,特別要在剪裁和布局上下功夫,應力求使 時間。場所、人物盡可能地壓縮、集中。
奇,指結尾新奇巧妙,出人意料。許多優秀的小小說常常在結尾處出奇制勝,使人拍案叫絕。
三、小小說導寫
基於小小說的上述特點,學習寫作時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人物形象要典型。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小說凸現主題的主要載體。讀者可以通過具體的形象,在人物的喜怒哀樂中深受感染。曲折的命運、激烈的沖突、白描的手法等都是塑造形象的好方法.例如小小說《清水》,情節很簡單:壽春縣令時天土清廉如水,三年任職期滿之際,不願驚動百姓,趁天還沒亮,就騎牛出了縣城。走上官道,卻見「黑壓壓的人站滿官道」,原來百姓都自發前來送行。有一老漢捧個杯子走到他面前,請他飲了杯中的清水,因為「它是壽春百姓的心」。「葉天士恭恭敬敬接過杯,然後慢慢傾灑在腳下的黃土上,說,這是壽春的水,我不能帶走,就以水代酒敬了壽春的土地吧。葉天士說完,就騎上牛走了,把紛紛亂亂的嗚咽之聲留在了身後。這篇小小說,採用白描手法,巧借葉天上離任時對往事的追憶和一系列的細節描寫。特寫鏡頭,在有限的篇幅內.就把一位廉潔剛正、兩袖清風、愛民若乾的清官,塑造得形象生動,躍然紙上,讀來感人肺腑。
2、 選材要以小見大。小小說要想用最少的信息展示豐富的內容,構思時須選准角度,精選細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從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題。作家奧萊爾的名篇《在柏郴,描述了火車車廂里的一個場面:一位戰時後備役老兵,身旁坐著個身體虛弱的老婦人,她神志不清,反復地數著「一、二、三」。這種奇特的舉動,引起了車廂里兩個小 姑娘的嗤笑。於是老兵開口了:「這位可憐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我們剛剛失去了三個兒子,他們是在戰爭中死去的。現在輪到我自己上前線了。在我走之前,總得把他們的母親送往瘋人院啊。」頓時,「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這篇小說篇幅甚短,出場的人物連姓名也未交代,但通過這車廂一角的片段,卻相當集中地揭露了侵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蘊涵何等深刻!
3、情節要有吸引力。情節是小小說吸引讀者的關鍵。情節曲折新奇;能突破思維定勢,給讀者以驚異感,才能增添作品的魁力。比如李陽波的小小說《水果》,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撿破爛的婦女,寧可被歹徒掰斷手指也決不鬆手放掉錢袋子。民警打開那個包著鈔票的塑料袋;結果那袋子里總共只有8塊5毛錢,全是一毛和兩毛的零鈔。作品接下來敘述道:
民警迷們了: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這位婦女,使批能在折斷手指的劇痛中仍不放棄這區區的8塊5毛錢呢?他決定探個究競。所以,將婦女送進醫院治療以後,他就尾隨在婦女的身後,以期找到問題的答案。
但令人驚訝的是,婦女走出醫院大門不久,就在一個水果攤兒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麼認真。她用8塊5毛錢買了一個梨子、一個蘋果、一個橘子、一個香蕉、一節甘蔗。一枚草簽,凡是水果攤兒上有的水果,她每樣都挑一個,直到將8塊5毛錢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驚地張大了嘴巴。難道不惜犧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塊5毛錢,竟是復了買一點水果嘗嘗?
婦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徑直出了城,來到郊外的公墓。民警發現,婦女走到一人僻靜處,那裡有一座新墓。婦女在新墓前性立良久,臉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後她將袋子倚著墓碑,響響自語:「兒啊,媽媽對不起你。媽沒本事,沒辦法治好你的病免讓你剛13歲時就早早地離開了人世。還記得嗎?你臨去的時候,媽問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麼,你說:我從來沒吃過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個好水果該多好呀。媽愧對你呀,競連你最後的願望都不能滿足,為了給你治病,家裡已經連買一個水果的錢都沒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媽媽終於將為你治病借下的債都還清了。媽今天又掙了8塊5毛錢,孩子,媽可以買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蘋果,還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媽花錢給你買的完好的水果,一點都沒爛,媽一個一個仔細挑過的你吃。巴,孩子,你嘗嘗。巴…·」
文章在千字的篇幅內,懸念叢生、波瀾迭起,真正吊足了讀者的胃日,更有效地強化了作品的感染力,令我們深切體會到母愛是何等的熾烈、純真而博大。
4、結尾要含蓄雋永。小小說的結尾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境界。結尾的精髓在於盲有盡而意無窮。在學寫小小說時,對結尾一定要慎重考慮。這里提示兩種方法:一是藉助神態描寫、環境描寫,從側面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突出作品的主題。二是以解決矛盾、解開懸念來收篇。比如小小說《簽字》,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王局長犯罪事實暴露後,檢察院幹警趕來逮捕他,他卻怎麼也不肯在逮捕證上簽字。王局長的老婆趕緊關上門窗,從口袋裡掏出一個鼓鼓的紅包,塞到丈夫手裡,懇求他接受「這點小意思」,把字「簽了吧」。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王局長捏了捏紅包的厚度後,還真的在剛才堅決不簽的逮捕證上簽了字。原來他早已養成了不見「好處」不簽字的習慣了!這一結尾真是寫絕了。通過藝術誇張、變形,人木三分地為一個貪婪成代中毒極深的貪官畫了像。
布置作業:閱讀《與名師對話》P346—P349並做課後練習一、二題。
附:板書設計:
小:篇幅短小,取材小,入題角度小
新:立意新,風格新;
特點 巧:結構精巧,嚴密;
奇:結尾新奇巧妙,出人意料;
小小說
人物形象要典型;
選材要以小見大
寫作指導 情節要有吸引力
結尾含蓄雋永
http://tanlike1000.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05272&PostID=9143362&idWriter=0&Ke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