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聽書高爾基

聽書高爾基

發布時間: 2025-07-03 05:47:54

① 我與書籍有個約會作文四百字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因此,我特別喜愛讀書。在我家的書架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書籍,從古代到現代,從文學到科學,可謂包羅萬象。我喜歡在空閑時間,坐在房間的沙發上,靜靜閱讀古今中外的散文、詩歌,可以說,書籍造就了我的生命。

記得在我五歲的時候,我還在幼兒園,那時我還不會說清楚話,但我卻異常地喜歡聽書。每天晚上,我都會纏著媽媽帶我去書城裡挑選童話書,偶爾也會選一些詩文。回家後,我常常讓媽媽給我念書,靜靜地聽,慢慢地覺得聽書很有意思。慢慢地,聽書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晚上我沒有聽書,我就會整晚都睡不著覺。

有一次,媽媽外出吃酒席,很晚才回家,我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我就找到了以前買的小人書和動畫書,趴在床上看,一直看到午夜十二點多媽媽才回來。媽媽見到我,驚訝地問道:「小寶寶,你怎麼還沒睡啊?」「媽媽媽媽,我睡不著!所以我看了一會兒小人書。」我帶著笑容回答道。其實,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看了一會兒還是幾小時,只記得當時看得很過癮。

從那時起,我就更加熱愛讀書了。現在長大了,小人書和童話書已經不能滿足我的需求。現在,我一到書城,就會直奔名著區,那琳琅滿目的中外名著,可以讓我廢寢忘食;那優秀的散文雜詩,可以讓我身心陶醉於其中。

也許是閱讀,讓我更加了解世界。每當我去看書時,媽媽總會問我:「小寶寶,你去哪兒啊?」我總是風趣地說:「我和書籍有個約會!」我和媽媽對視一笑,都心領神會。

後來,爸爸看我喜歡讀書,就給我買了一套400多元錢的「兒童經典誦讀」,裡面有《論語》、《大學中庸》、《老子》、《笠翁對韻》、《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古文。伴隨著光碟的朗讀,我邊念邊背,雖然不懂什麼意思,但是還是朗朗上口。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我經常念叨著這句話,這句話激勵著我繼續學習,也讓我更加有堅持讀書的信心。

書籍,這個與我共度的約會,既平常又特別,既溫馨又浪漫,既枯燥又有趣。開卷有益,讀書有樂,其樂無窮。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它就像你飢餓時的一塊麵包,即食充飢;它就像你苦惱時的一顆開心果,讓你開心、快樂;它就像你寂寞時的一個好夥伴,讓你永遠不會感到孤獨。

閱讀成就夢想,讓我們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做一個富有情趣的讀書人!

② 高爾基經典的勵志人生故事

高爾基在19世紀末文學創作初期,就已開始論述文學典型,此後一直在 文章 、講演、談話和通訊中反復論述關於文學典型的觀點和看法。高爾基文學典型論以其豐富性、完整性和深刻性在文論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高爾基的成功 故事 ,歡迎大家前來觀看!
高爾基的成功故事
高爾基在未成為社會主義文學奠基人之前,曾是一個流浪漢。他穿著俄式鑽洞爛布襯衣,左肩上掛著爛外衣,一頭亂蓬蓬的長發,幾乎跑遍了全俄。從伏爾加河到俄屬中亞,都留下了這個高大的流浪漢的足跡。他在碼頭上當搬運工,在城市裡送貨,在麵包房裡當伙計。真是啥事都干過!1868年3月,高爾基生於伏爾加河岸下諾夫哥羅德市。曾祖父是沙皇時代軍官,兇狠暴戾,動輒鞭打高爾基的父親。

父親去世後,母親改嫁,高爾基寄居外祖父家。由於外祖父一直反對女兒的婚事,對高爾基無半點憐愛之心。而幾個舅舅和舅母,是一群“吃飯一直吃得非常疲倦才肯住手”(高爾基語)的懶漢,而且“放屁總要放得像吹喇叭似的響亮”(高爾基語)。只有外祖母是高爾基的心愛。外祖母不僅憐惜他。而且經常給他講述俄羅斯民間的故事和童話,吟唱民間歌曲。慈祥的外祖母是高爾基的啟蒙老師。11歲那年,高爾基讀完初小二年級,母親瓦爾瓦拉不幸病逝。外祖父逼著他去一家皮鞋店當學徒。之後又給繪畫師家當學徒,不久又逃了出去。隨後又去伏爾加河“善良”號輪船上當洗碗工。

輪船上的廚師史穆萊是個喜歡聽書的人,他常讓高爾基給他念書聽。從此,高爾基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進而喜歡上了讀書。後來,高爾基寫道:“凡是我身上一切好的東西。都要歸功於書籍。”“如果沒有書籍,我會在泥潭中被愚蠢和庸俗憋死,書籍漸漸開拓了我的視野,它告訴我,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斗爭中是多麼偉大,多麼堅強。它告訴我,人們在世界上完成了多少豐功偉業,並為此經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苦難。”後來,高爾基又到另一艘輪船上當廚師,在聖像作場當學徒,在劇院當雜工和配角。

1884年,他滿懷希望去俄國東方大城市喀山上大學,他身無分文,人學無門,只好又開始了在喀山的打工生涯。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個劇院合唱團招人,他趕去了。盡管擔心自己的破鑼嗓子,高爾基卻順利過關,被安排在低音部 唱歌 。這個高大的流浪漢,終於暫時有飯吃了。1891年,他乾脆開始了著名的俄羅斯漫遊,足跡遍及伏爾加、頓河流域,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原野以及高加索山地。

讀書和苦難,成就了一個偉人。高爾基終於被列寧稱為“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代表”。他在一份聲明中說:諾貝爾獎金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給高爾基、馬雅可夫斯基等人頒獎。列寧在生命的最後幾天,仍讓夫人克魯普斯卡婭給他朗讀高爾基剛發表的《我的大學》。
高爾基經典的勵志人生故事
1873年,高爾基的父親因霍亂突然去世。當時高爾基只有5歲,他跟隨母親寄居到開染坊的外祖父家裡,不久,母親又離開了人世。那時,外祖父的家業瀕臨破產,實在無力供他繼續上學。外祖父不得不對他說:“好吧,寶貝,你不是—枚勛章,我的脖子上沒有你的地位,你到人間去吧……”

從此,10歲的高爾基走向了社會,自謀生計、歷盡艱辛。1884年,16歲的高爾基抱著上大學的願望來到了喀山。但是現實很快使他明白:上大學不過是—個夢想罷了,對他敞開著的只有貧民窟和碼頭的大門。於是,他又奔波於伏爾加河兩岸,備受沙皇統治下人間地獄的煎熬。他彷徨,苦悶,1887年,他多麼想以自殺了結這苦難的—生;然而,—種頑強生存的信念終於把他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從那時起,高爾基覺得,要生活下去,總要有個奮斗目標。他懷著“想了解俄國”的願望,開始了較長時期的艱苦生活。在這期間,他看到了窮苦人民是怎樣的生活以及他們身上所蘊藏著的反抗力量。耳聞目睹的豐富見聞及所獲得的廣博知識,不斷地充實著他的心靈,使他愈來愈堅強起來。高爾基開始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看不起自己,自甘潦倒,這比什麼都可怕。高爾基對這—段經歷曾這樣說:“對生活的庸俗和殘酷的恐懼,我是深深體驗過的;我曾經弄到想自殺的地步。後來,在許多年當中,只要—回憶起這種愚蠢行為,我就感到—種奇恥並藐視自己。”

若干年後的—天,高爾基幸遇了革命者卡留日乃,他講起自己的流離生活,卡留日乃被他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你為什麼不把它寫下來呢?這些故事不就是很好的文學作品嗎?”卡留日乃建議他說。“我沒有把握。”高爾基臉上露出躊躇的神色。

告別卡留日乃後,高爾基就下定決心寫詩了,他讀過—些義大利和英國詩人的詩。當他動筆時,就抄了其中的—些詩句。他瞞著別人暗暗地寫了—本,誠惶誠恐地將它送給作家柯洛連科過目。柯洛連科讀了,皺起眉頭對他說:“你的詩太難懂了。用你自己的話寫點你自己看到的東西再給我看看吧。”高爾基接受了他的意見,忍痛把詩稿投進了火爐里,開始創作小說。1892年9月12日,他在地方報紙《高加索日報》上發表了他的第—個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雖然這只是個小小的成功,但高爾基從此樹立起了信心。這年秋天,他白天替人抄寫,晚上自己寫作和學習。在後來回憶這段生活時,高爾基說:“我不斷地、拚命地學習,讀書,在我的生活中,開始真正地迷上了文學……我已經開始考慮,在我的生活中,除了文學以外,再也沒有別的可幹了。”從此高爾基追求著越來越高的目標,逐漸成為舉世聞名的作家。

沒有目標。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標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在某種程度上,—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能 力就發展得越快,可以預期的成就就越大。
高爾基救書的故事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

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 其它 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

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高爾基說謊

名人軼事 高爾基

上世紀20年代,蘇聯索洛維茨島勞改營,一個叫馬爾扎戈夫的犯人成功地從島上逃走,在英國出版了一本帶有自傳性的書《在地獄島上》,此書在歐洲引起了極大反響。為了消除影響,蘇聯決定派一個政治上可靠而且在國際上享有眾望的作家親赴島上視察,然後用他的證言駁斥“那本卑鄙的國外偽造出版物”。他們相中了高爾基。

1920年6月20日,高爾基帶著兒媳,在國家保衛總局官員的陪同下,來到了索洛維茨島。根據監獄當局的精心安排,島上的環境以及能看得見的設施均為之一變。例如把衣不蔽體的犯人全部集中起來,然後用帆布苫住,遠遠望去就像一堆廢棄的堆積物。盡管這樣,高爾基還是看出了問題。躺在長椅上休息的犯人,手捧報紙津津有味地讀著,可是報紙全是倒拿的――他們想以此示意給這位“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列寧語),他所看到的全是假的。遺憾的是,高爾基只是默不作聲地走到他們身邊,將報紙正了過來。

大出監獄當局意外的是,在參觀 兒童 教養院時,一個14歲的小男孩從花團錦簇的迎賓隊伍中走出來,用甜甜的嗓音說,“高爾基!你看見的都是假的。想知道真的嗎?要我告訴你嗎?”高爾基吃了一驚,下令叫所有的隨從人員都出去,他單獨聽這個小男孩講了整整一個半小時。這個男孩把監獄里所有的飢餓、陰謀、鞭打和苛待都告訴了這位瘦高的爺爺,這位瘦高的爺爺從工棚里出來時也淚流滿面。

摒退左右,說明他想聽到真實的消息;而從工棚里流淚走出,說明有某種來自真實的消息打擊了這個飽經磨難的流浪漢。但知道真實並不等於維護真實。回到莫斯科,他立刻在蘇聯和世界各大報刊上發表文章,“以雄鷹和海燕的名義,宣稱拿索洛維茨來恐嚇人民是毫無根據的,宣稱犯人們在那裡生活得非常之好,改造得也很好”。尤其令人痛心的是,這只革命的“海燕”剛剛飛走,和“海燕”談過話的這個14歲的男孩就被槍斃了。高爾基難道不懂得像律師一樣保護當事人,不,他能正轉報紙,斥退從人,說明他懂得專制制度的殘酷性。或許因為無力,或許他壓根就沒有想過要保護這個說真話的孩子。

③ 《彷徨》的主要內容!急急急!!!

《彷徨》是魯迅的小說集,包括11部小說。

1、《祝福》

主要內容:祥林嫂是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丈夫死後,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被逼出逃,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虐待。

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搶走,並且拿走了她在魯四老爺家打工的所有工錢,然後賣到賀家成親。賀老六是個純朴忠厚的農民,很快又有了兒子阿毛,祥林嫂終於過上了安穩日子。

然而命運多舛,賀老六因傷寒病復發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經受雙重打擊的祥林嫂,喪魂落魄,猶如行屍走肉,於是,走投無路的她只能去再次投奔到魯四老爺家。

可是人們還說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脫不了人們的歧視。

最後,她沿街乞討,在魯鎮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聲中,慘死在街頭。但是,人們非但沒有可憐她,還都罵她是一個謬種。

2、《在酒樓上》

《在酒樓上》以「我」的角度講述了「我」與呂緯甫的故事。這里的「我」並不是小說的中心人物,也不只是一個旁觀的敘述者,而是參與到故事中的人物。

故事中的「我」和呂緯甫具有許多共同點「我們」曾是一起去城隍廟拔掉神像鬍子的新青年;是議會討論「改革中國」的方法道路而打起來、激情澎湃的青年。

「我們」雖然曾經都擁有激情澎湃的理想,如今卻因為革命的失敗以及生活的無奈而落入沮喪和彷徨中的中年人。

不同的是「我」和呂緯甫同樣面對生活的無聊和寂寞,他們的選擇卻不同。「我」堅持在寂寞和彷徨中前進、反抗,而呂緯甫卻選擇放棄前進,回歸到世俗生活當中。

3、《幸福的家庭》

講述一個處在窘迫環境中的青年作家為了糊口而創作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寫作的過程不斷被妻子與小販的斤斤計較、討價還價、金錢匱乏、床底下的劈柴、五五二十五的算計、低矮狹窄局促的房間、妻子的斥罵、孩子的啼哭等等打斷。

4、《肥皂》

講述四銘在大街上看到兩個女乞丐,對其中一個年輕的女乞丐產生了不可告人的慾望,懷著這種慾望他給自己的妻子買了一塊肥皂,妻子識破了他內心深處的齷齪,但是也接受了那塊肥皂。

5、《長明燈》

該小說講述了瘋子想要吹熄廟里的長明燈,引起了全屯人的恐慌,最後他被關押的故事。

吉光屯廟里的正殿點著一盞長明燈,1000多年了都不曾滅過。在村人們看來這是傳統的象徵,幸福的吉照。倘若燈滅了,便會招來災難,人人都變作泥鰍。

因此,誰要想吹滅這長明燈,便會被大家視為「瘋子」。但村裡偏偏就出了個「瘋子」,而且「他的老子也就有些瘋的」,父子兩代都認為熄了這燈,「使不再會有蟲和病」,因此要堅決吹熄長明燈,雙方的斗爭非常尖銳,雙方都趕到了廟門前,甚至連空氣也顯得緊張。

「瘋子」在叫看廟的老黑開門,要進去吹燈;村人們在勸阻,但都無濟於事,而且「瘋子」還揚言「我放火!」這一著頓時嚇得人們了手腳,「都很不安」,並七嘴八舌議論著對付「瘋子」的辦法;

有的主張打死他,有的主張關起來,最後是終於把「瘋子」關在了廟門西倒的一間僅開小窗、祖木直柵的屋子裡,這才天下太平。「瘋子」盡管被關,但他依然精神壯旺地在呼喊;「我放火!」

6、《示眾》

《示眾》講述了大街上一個犯人被示眾的場景,期間出現了各色人圍觀。

「首善之區」的馬路上除了兩個銅盞相擊的單調聲和胖孩子的叫賣聲外,什麼擾攘也沒有。當巡警和穿白背心的男人出現時,街上的人們表現出了不同的形態。

胖孩子「像用力擲在牆上而反撥過來的皮球一般」,「忽然飛在馬路的那邊了」;禿頭一邊念著白背心上的文字,一邊提防著別人佔了他的好位置;小學生「向人叢中直鑽進去」;

長子「從垂下的草帽檐下去賞識白背心的臉」;有一個瘦子甚至把嘴張得像一條死鱸魚般;彌勒佛似的胖臉說道:「好快活!你媽的……」;

戴硬草帽的學生離開後,緊接著就補上了一個「滿頭油汗而粘著灰土的橢圓臉」了;老媽子指點地說道:「阿,阿,看呀!多麼好看哪!……」。

當禿頭研究白背心上的文字時,胖孩子卻像白背心一樣在研究禿頭,看到禿頭「滿頭光油油的」,「耳朵左邊還有一片灰白色的頭發」;

小學生從巡警的刀旁邊鑽出來後,他環顧四周發現了白背心、胖小孩和紅鼻子胖大漢;胖孩子從胖大漢身旁鑽出去時,奔向了小學生,把他推開沖出去了;

巡警提起他的腳時,大家趕緊都看他的腳,而他放穩後,大家又接著去看白背心;抱著小孩的老媽子碰到了旁邊車夫的鼻樑,而車夫一推卻推到了孩子身上;

當一個車夫跌倒後,看客們又發現了新的熱鬧,立即將興趣從白背心轉向車夫,向新的刺激轉移。

7、《高老夫子》

《高老夫子》的「高老夫子」原名高幹亭,被牌友們戲稱為「老桿」,因為發表了一篇關於整理國史的所謂「膾炙人口」的名文,便自以為學貫中西了。

「因仰慕俄國文豪高爾基之名,而更名為「高爾礎」,其實他是一個只會打牌,聽書,跟女人的無賴,他為了去賢良女校看女學生,便應聘去教書,而因為胸無點墨而當眾出醜便辭去職務,大罵新式教育。

8、《孤獨者》

講述主人公魏連殳是一個獨具個性的現代知識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親手造就的「獨頭繭」中品味孤獨,最終以「自戕式」的「復仇」向社會作絕望的反抗。

9、《傷逝》

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憤的內心獨白的方式,講述了他和子君沖破封建勢力的重重阻礙,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個溫馨的家庭,但不久愛情歸於失敗,最終以一「傷」一「逝」結局。

10、《弟兄》

主要敘述主人公張沛君的弟弟生病後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張沛君承受著同事對兄弟關系猜測議論的壓力,以及是否要撫養侄子的生活重擔,於是無法化解的矛盾出現了。

這個矛盾就是:自己在同事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的一方與不得不放棄侄子的權益以維護自己兒女的優越生存條件之間的,完全不可化解的矛盾。

11、《離婚》

講述了農村婦女愛姑想要離婚,最後也沒有成功的故事。

愛姑是「沿海三六十八村」無人不知的莊家家主庄木三的女兒,她上有六個身強力壯的哥哥,是家中惟一的女孩,從小就受到寵愛,蘊育了她大膽潑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和權益,她敢於向強大的封建勢力發起挑戰。因為丈夫「姘上了小寡婦」,她就罵他是「小畜牲」;因為丈夫與父親沆瀣一氣,她就罵公公是「老畜牲」。

夫家要「休」掉她,她說:「要撇掉我,是不行的。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總要鬧得他們家敗人亡!」愛姑對於封建禮教等陳規陋習敢於理直氣壯地表示不滿,並且公然進行反叛。

離婚的事情已經鬧了整整3年也沒個結果,最後,愛姑的夫家施家請出了有權勢的七大人出面調停。

愛姑剛見七大人時還心存幻想,以為他能夠主持公正,她說,「七大人是知書識禮,頂明白的……我是有冤無處訴,倒正要找七大人講講。」

然而,七大人所維護的「公正」就是以夫權為重要內容的宗法體制和整個的封建秩序,在強大的封建勢力和七大人故弄玄虛的威勢面前,愛姑由莫測高深到心慌意亂,從優勢轉為劣勢,深深地受到了傷害,先前的銳氣已經一掃而光。愛姑的幻想破滅了,她的抗爭以失敗而告終。

④ 有聲解讀名著

網路閱讀
《戰爭與和平》 《巴黎聖母院》 《呼嘯山莊》 《大衛·科波菲爾》 《紅與黑》
《悲慘世界》《安娜·卡列尼娜》 《約翰·克利斯朵夫》《飄》《茶花女》 《牛虻》
《歐也妮·葛朗台》《基督山伯爵》 《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巨人傳》《局外人》《鼠疫》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和《母親》。

熱點內容
上海高考語文閱讀考小說 發布:2025-07-03 13:11:53 瀏覽:835
顧漫哪部小說好看 發布:2025-07-03 13:08:03 瀏覽:631
都市言情小說女主叫蘇瑩 發布:2025-07-03 13:06:33 瀏覽:166
男主高位癱瘓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3 13:05:03 瀏覽:116
無心法師小說好看還是電視劇好看 發布:2025-07-03 12:47:46 瀏覽:733
免費泰國小說 發布:2025-07-03 12:36:00 瀏覽:604
大學文學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3 12:34:39 瀏覽:516
什麼聽書軟體免費 發布:2025-07-03 12:34:34 瀏覽:980
小說超級萌爸全文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7-03 12:34:33 瀏覽:310
好看搞笑的小說 發布:2025-07-03 12:19:44 瀏覽: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