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聽書游學

聽書游學

發布時間: 2025-07-22 04:26:37

A. 書院大門楹聯

書院大門楹聯【一】

1、一流筆致蒲公後;萬古文心芸帙中。橫批:開卷神遊

2、願持玉節同梅瘦;甘浸書香似菊清。橫批:儒風雅氣

3、一剪梅花清影瘦;幾聲雅韻墨痕香。橫批:桃李同春

4、納古融今,芸閣生香開境界;讀書明志,梅花藻雪見精神。橫批:格物致知

5、赤心在抱梅舒蕊;道義於肩墨點睛。橫批:天香溢遠

6、梅綻清香疏影瘦;書臻化境古賢親。橫批:明理聞道

7、一枝梅映琅嬛月;萬卷書飄桃李香。橫披:業精於勤

8、梅同詩骨十分瘦;書共秋燈萬卷奇。橫批:含英咀華

9、四座瘦梅香,俯仰如游東壁府;千秋佳士在,扶搖正起北冥鯤。文章奧府

10、但有書香分月色;不辭人瘦似梅花。橫批:可以清心

11、夜雨秋燈讀古卷;朝花皓月遇新知。橫批:以書會友

12、一簾梅影三更月;滿院書聲五柳風。橫批:書香梅韻

13、百家典奧重溫且繼起心中道義,一脈儒風丕振但植來天下經綸。黌門氣象

14、縷縷書香縈雅院;錚錚瘦骨挺寒梅橫批:人文薈萃

15、歲月彌香,書成夜雨秋燈下;襟懷尚雅,品在痩梅修竹間。橫批:吾道不孤

16、雅韻同敲詩醉月;書香共沐雪評梅。橫批:麗日舒懷

17、百年梅瘦文章老;一院風清翰墨香。橫批:書香滿院

18、梅瘦骨清人共仰;書香屋雅景同芳。橫批:賢德長傳

19、照人風骨同梅影;醒世文章續柳泉。橫批:千秋逸藻

20、濡夢筆抒懷,心中抱日;擷梅香入座,館內生春。橫批:開卷有益

書院大門楹聯【三】

21、梅瘦遙知春送暖;風清倍覺院涵香。橫批:行吟妙處

22、春風帶雨潤桃李;梅韻和詩冶性情。橫批:書香入骨

23、梅瘦筆雄,夜雨洗清塵世眼;天長地久,秋燈照亮學人心。橫批:立德立言

24、瘦梅香奪三春艷;淡墨痕生兩曜明。橫批:高韻長留

25、一樹瘦梅同月潔;千秋古籍共天長。橫批:書香波潤

26、修到梅花,香洇詩骨;培成鼎器,鐸振文淵。橫批:梅香墨韻

27、一樹梅香,撩詩情萬縷;數竿竹韻,呈畫意千秋。橫批:耕雲釣月

28、瘦梅疏影一庭月;夜雨秋燈八卷文。橫批:暗香徐來

29、梅傲三冬君子氣;書香萬卷聖人心。橫批:含英咀華

30、寒瘦鐵枝,未阻聽書窗外月;清芬花氣,常熏玩墨座中人。橫批:瘦梅書院

31、梅煉三冬凝瘦骨;書研四座達真知。橫批:味通一理

32、開軒臨水冬梅艷;品卷借書夏日長。橫批:相得益彰

33、夜雨秋燈傳逸氣;瘦梅清月錄幽情。橫批:佳境餘音

34、夜雨潤梅香滿院;秋燈耀紙筆生花。橫批:書香入夢

35、詩心瘦到梅花骨;真性修成雪玉魂。橫批:清風朗月

36、高吟壁映秋燈影;靜坐琴收夜雨聲。橫批:素抱豐標

37、浸潤書香,何妨影瘦?招徠月色,喜續天長。

38、三餘飽讀何言瘦;萬卷精通偏愛梅。橫批:百代風流

39、臨院時餐梅竹氣;依窗靜讀聖賢書。

40、地厚天長,喜此有明月堪師瘦梅可范;書香夢遠問誰將文章繼起,道德開來。

書院大門楹聯【三】

41、追夢當如蜂課蜜;讀書宛若露滋花。橫批:文化天長

42、幾叢梅影橫窗瘦;萬卷書香拂檻來。橫批:雅韻清風

43、水月斜軒梅骨瘦;山風繞案錦箋香。橫批:淡泊襟懷

44、院中雪霽梅花瘦;窗外風來芸帙香。橫批:源頭活水

45、仰宣鼎而來,一枝梅骨瘦;入儒門以讀,滿院草根肥。橫批:春風化雨

46、身似鐵梅心似鏡;雲行墨案水行琴。橫批:靜雅山居

47、品似梅花香沁骨;院藏鼎器志摩天。橫批:黌宇生輝

48、臘梅香遠何曾瘦?東壁格高總是春。橫批:潛移默化

49、瘦梅疏影一庭月;夜雨秋燈八卷文。橫批:暗香徐來

50、萬卷奇書,滄桑收起真無盡;一泓活水,歲月翻開總有源。橫批:墨香文氣

51、書仰梅風,且歌高品;院留賢跡,猶勵後人。橫批:清華毓德

52、為有春風邀客至;更欣書院透梅香。橫批:春光明媚

53、驚天翰墨嶙峋骨;邁古文章錦綉心。橫批:修身事國

54、夜雨秋燈留舊夢;瘦梅疏影證先賢。橫批:素韻書香

55、朝夕課功,宜將書卷養清氣;春秋勤業,自有文章鑒本心。橫批:但懷貞素

56、院見朴淳真聖地;梅標高潔最春風。橫批:人文聖地

57、四壁琴書,長宣古意;一庭梅雪,不絕斯文。橫批:琅嬛福地

58、當窗疏影七分瘦;問鼎虯枝一脈香。橫批:如月之恆

59、院外梅開三兩朵;樓內書讀百千家。橫批:繼聖傳賢

60、清風瘦骨,千年畫影千年夢;白雪梅花,一寸書香一寸金。橫批:智水仁山

楹聯_楹聯大全


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

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五福臨門

上聯:一干二凈除舊習

下聯: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上聯:一年好運隨春到

下聯:四季彩雲滾滾來

橫批:萬事如意

上聯: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聯:萬紫千紅永開花

橫批:喜迎新春

上聯:一年四季行好運

下聯:八方財寶進家門

橫批:家和萬事興

上聯:迎喜迎春迎富貴

下聯:接財接福接平安

橫批:吉祥如意

上聯:迎新春江山錦綉

下聯:辭舊歲事泰輝煌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迎新春事事如意

下聯:接鴻福步步高升

橫批:好事臨門

上聯:占天時地利人和

下聯:取九州四海財寶

橫批:財源不斷

上聯:壯麗山河多異彩

下聯:文明國度遍高風

橫批:山河壯麗

上聯:春聯對歌民安國泰

下聯:喜字成雙花好月圓

橫批:國泰民安

上聯:春滿人間百花吐艷

下聯: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歡度春節

上聯:春滿人間歡歌陣陣

下聯:福臨門第喜氣洋洋

橫批:五福四海

上聯:春色明媚山河披錦綉

下聯:華夏騰飛祖國萬年輕

橫批:山河壯麗

上聯:五更分兩年年年稱心

下聯: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

橫批:恭賀新春

上聯:汗馬絕塵安外振中標青史

下聯:錦羊開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橫批:春滿人間

上聯:惠通鄰里,門迎春夏秋冬福

下聯:誠待世賢,戶納東南西北財

橫批:吉星高照

上聯:馬去雄風在

下聯:羊來福氣生

上聯:馬有知途德

下聯:羊存跪乳恩

上聯:三羊開景泰

下聯:雙燕舞春風

上聯:三羊開泰日

下聯:萬事亨通年

上聯:三羊生瑞氣

下聯:百鳥喚春光

上聯:馬馳金世界

下聯:羊喚玉乾坤

上聯:馬留英雄氣

下聯:羊會世紀風

上聯:馬首開新紀

下聯:羊腸拓錦途

上聯:馬蹄留勝跡

下聯:羊角搏青雲

上聯:馬蹄留勝跡

下聯:羊毫譜新歌

上聯:駿馬四蹄擊鼓

下聯:羚羊雙角開春

上聯:立志當懷虎膽

下聯:求知莫畏羊腸

上聯:馬嘯英雄浩氣

下聯:羊鳴世紀春光

上聯:喜鵲登枝祝福

下聯:靈羊及地呈祥

上聯:八駿嘶風傳捷報

下聯:五羊跳躍展新圖

上聯:人懷遠志馳良馬

下聯:世易新春喚白羊

上聯:萬樹爭榮添翠色

下聯:五羊獻瑞報佳音

上聯:萬象更新新世紀

下聯:五羊獻瑞瑞門庭

上聯:萬象已隨新律轉

下聯:五羊爭躍好春來

上聯:一片白雲羊變幻

下聯:千條翠柳燕翻飛

上聯:馬步生風辭舊歲

下聯:羊毫揮墨寫佳聯

上聯:馬甲雄騎迎勝利

下聯:羊羹美酒慶豐收

上聯:馬年事事如人意

下聯:羊歲時時報福音

上聯:馬歲榮光輝日月

下聯:羊毫遒勁續春秋

上聯:馬歲事事合民意

下聯:羊年處處沐春風

上聯:馬馱碩果歸山去

下聯:羊踏青坪報喜來

上聯:小道羊腸無阻礙

下聯:雄心捷足好登攀

上聯:馬馳碧野凱歌壯

下聯:羊躍青山景色新

上聯:馬馳大道征途遠

下聯:羊上奇峰景色嬌

上聯:馬首關情吟妙句

下聯:羊毫隨意繪新圖

上聯:馬首是瞻新世紀

下聯:羊毫盡繪好春光

上聯:馬蹄踴躍馳千里

下聯:羊角扶搖上九霄

上聯:馬尾松勁承雨露

下聯:羊毫妙筆點春光

上聯:馬尾松青凝瑞雪

下聯:羊毫筆墨舞春風

上聯:五羊城中春光好

下聯:九州域內人面新

上聯:高歌猛進

下聯:勇往直前

上聯:城鄉比翼

下聯:工農齊飛

上聯:九州日麗

下聯:四化春新

上聯:山歡水笑

下聯:物阜民康

上聯:春臨大地

下聯:喜到人間

上聯:祖國統一

下聯:台灣當歸

上聯:歡天喜地

下聯:吐氣揚眉

上聯:春回大地

下聯:日暖神州

上聯:春風得意

下聯:麗日抒懷

通用橫批:

羊年大吉政通人和春風浩盪

喜氣盈門山青水秀滿門生輝

喜氣洋洋春光永駐欣欣向榮

盛世新春三陽開泰弘揚正氣

大門對聯


上聯:德門集慶

下聯:仁宅迎祥

上聯:東旭煥彩

下聯:北軒覽春

上聯:和風甘雨

下聯:淑景慶雲

上聯:和謙為貴

下聯:勤儉是珍

上聯:家傳美德

下聯:世繼嘉風

上聯:進階納陛

下聯:入室升堂

上聯:居仁由義

下聯:履中蹈和

上聯:開門有福

下聯:入室無塵

上聯:禮種義耕

下聯:玉節金和

上聯:良操美德

下聯:玉品金心

上聯:龍蟠福海

下聯:虎踞春山

上聯:門迎紫氣

下聯:路得青雲

上聯:人修俊德

下聯:開賜鴻禧

上聯:樹華曉秀

下聯:田禽朝鳴

上聯:四時吉慶

下聯:八節安康

上聯:天開化宇

下聯:人在春台

上聯:天與厥福

下聯:和睦久昌

上聯:庭繞瑞氣

下聯:院生福音

上聯:禧事落聲

下聯:祥去繞門

上聯:祥光北拱

下聯:紫氣東來

上聯:祥雲浮棟

下聯:春色鍍梁

上聯:依和成里

下聯:與德為鄰

上聯:院有錦綉

下聯:家藏經綸

上聯:紫微棲鳳

下聯:碧宇藏龍

上聯:紅蓮開並蒂

下聯:彩鳳樂雙飛

上聯:紅鶯鳴綠樹

下聯:對燕舞繁花

上聯:地久天長門有喜

下聯:年豐人壽福無邊

上聯:光耀丹楹喜占旺相

下聯:詩賡白雪先得陽春

上聯:紅日高照新居戶

下聯:喜花常開幸福家

上聯:畫棟連雲光舊業

下聯:華堂映日耀新居

上聯:吉日遷居萬事如意

下聯:良辰安宅百年遂心

上聯:今冬如春江山吐秀

下聯:生財有道棟宇增輝

上聯:家富人和順如流水

下聯:時言樂笑穆若清風

上聯:家居綠水青山畔

下聯:人在春風和氣中

上聯:江山聚秀歸新宇

下聯:奎璧聯輝映畫堂

上聯:今冬如春江山吐秀

下聯:生財有道棟宇增輝

上聯:里有仁風春意永

下聯:家余德澤福運長

上聯:門對青山庭鋪瑞雪

下聯:屋臨綠水窗橫臘梅

上聯:喬遷喜天地人共喜

下聯:新居榮福祿壽全榮

上聯:松茂竹苞及時而秀

下聯:蘭馨桂馥遷地為良

上聯:庭樹花開鶯聲送喜

下聯:階蘭秀茁燕翼貽謀

上聯:喜落成華構盈門秀色

下聯:慶喬遷新居滿屋春風

上聯:笑語聲聲共慶喬遷喜

下聯:臘梅朵朵同妝進取樓

上聯:居卜風和仁是里

下聯:堂開景聚德為鄰

上聯:門對青山千古看

下聯:家居旺地四時新

上聯:門迎春夏秋冬福

下聯:戶納東西南北祥

上聯:遷居新逢吉祥日

下聯:安宅正遇如意春

上聯:遷入新宅吉祥如意

下聯:搬進高樓福壽安康

上聯:喬第喜遷新氣象

下聯:換門不改舊家風

上聯:春華秋實此處饒有農家樂趣

下聯:水抱山環其中別具園林風光

上聯:喬木好音多遠聞鶯遷金谷曉

下聯:上林春色早近看花報玉堂開

上聯:喬遷喜天地人共喜

下聯:新居榮福祿壽全榮

上聯:慶喬遷合家皆禧

下聯:居新宅世代永安

上聯:三陽日照平安宅

下聯:五福星臨吉慶門

上聯:山河發奇觀松茂竹苞涉時秀

下聯:庭階生瑞氣蘭馨桂馥遷地良

上聯:山河氣象果新奇到處鶯歌燕舞

下聯:棟宇規模真壯麗滿眼虎踞龍蟠

上聯:神光照臨聿新棟宇

下聯:主愛覆庇高築華堂

上聯:水如碧玉山如黛

下聯:鳳有高梧鶴有松

上聯:松茂竹苞及時而秀

下聯:蘭馨桂馥遷地為良

上聯:向陽庭院風光好

下聯:勤勞人家幸福多

上聯:信宅宏開肯堂肯構

下聯:恩家作頌仁愛仁慈

上聯:有福有壽勤儉戶

下聯:無慮無憂康樂家

上聯:擇居仁里和為貴

下聯:善與人同佳為鄰

上聯:萬里長征欣比翼

下聯:百年好合喜同心

上聯:一世良緣同地久

下聯:百年佳偶共天長

上聯:映日紅蓮開並蒂

下聯:同心伴侶喜雙飛

上聯:日麗風和桃李笑

下聯:珠聯璧合鳳凰飛

上聯:三千珠履光門戶

下聯:一對青年結風儔

上聯:室有山林樂

下聯:人同天地春

上聯:太平居有後

下聯:安樂福無涯

上聯:庭輝承月彩

下聯:檐影接霞光

上聯:玳梁欣賀燕

下聯:喬木喜遷鶯

上聯:生活根據地

下聯:居住自由權

上聯:窗前花弄影

下聯:庭外鳥喧晴

上聯:陽光照佳地

下聯:春風拂新屋

上聯:佳地春風暖

下聯:親屋燕語喧

上聯:車馬雖嫌僻

下聯:鶯花不厭貧

上聯:昌時占幸福

下聯:仁里聚春暉

上聯:春浮花氣遠

下聯:雨霽鳥聲繁

上聯:春來花影動

下聯:露滴柳絲垂

上聯:德門呈燕喜

下聯:仁里燦龍光

上聯:德門膺厚福

下聯:仁里樂長春

上聯:花開香入戶

下聯:月照影監軒

上聯:華屋輝生壁

下聯:春山綠到門

上聯:開香生桂子

下聯:國瑞發蘭英

上聯:朗抱開曉日

下聯:高情屬天雲

上聯:理通天地秘

下聯:道合賢者深

上聯:青山環綠水

下聯:翠柳映朱門

上聯:瑞月開昌運

下聯:春風釀太和

上聯:桃李含春意

下聯:燕鶯報福瑞

上聯:雲霓籠甲第

下聯:氣運耀門庭

上聯:載陽新啟運

下聯:通德舊留題

上聯:竹柏門庭喜

下聯:田園氣味長

上聯:字貼宜春麗

下聯:花開如意新

上聯:窗前數聲鳥語

下聯:簾外幾點梅花

上聯:春潤竹梅門第

下聯:喜融樓閣人家

上聯:居鄉恕鄉乃睦

下聯:治家嚴家斯和

上聯:門前梅花月色

下聯:室內琴韻書聲

上聯:有猷有為有守

下聯:立德立功立言

上聯:樸素大方庭院

下聯:勤勞節儉人家

上聯:人傑地靈有福

下聯:物華天寶呈祥

上聯:甲第新開美景

下聯:子孫大展宏圖

上聯:太平不用敲更鼓

下聯:盛世無須掩閘門

上聯:屋後松竹添秀色

下聯:門前梅蘭吐幽香

上聯:窗含青山鳥銜翠

下聯:門垂碧柳燕語枝

上聯:春到門上增瑞氣

下聯:日臨窗檯起祥光

上聯:春發南枝新棟宇

下聯:名高東里大門庭

上聯:春風拂檻溫如玉

下聯:好日當窗刻似金

上聯:春涵瑞靄籠仁里

下聯:日擁祥雲護德門

上聯:大廈飛宏添錦綉

下聯:門庭委毓換新顏

上聯:光前振起家聲遠

下聯:裕後留貽世澤長

上聯:吉祥草茁深閨暖

下聯:富貴花開滿室春

上聯:金門映日新大廈

下聯:玉柱擎天展雄才

上聯:門前有水地不俗

下聯:宅後靠山春常新

上聯:平安即是家門福

下聯:孝友可為子弟風

上聯:人間錦綉藏金屋

下聯:天上笙歌送玉麟

上聯:室有芝蘭氣味別

下聯:胸無城府天地寬

上聯:天經地義無今古

下聯:智山仁水有性情

上聯:芝蘭自啟山川秀

下聯:松柏長留天地春

上聯:家居綠水青山畔

下聯:人在春風和氣中

上聯:日照新居添錦綉

下聯:花栽園圃吐芬芳

上聯:日麗風和錦鋪院

下聯:冬暖夏爽笑滿堂

上聯:向陽庭院風光好

下聯:勤勞人家幸福多

上聯:畫棟連雲光舊業

下聯:華堂映日耀新居

上聯:三陽日照平安宅

下聯:五福星臨吉慶門

上聯:居卜風和仁是里

下聯:堂開景聚德為鄰

上聯:地久天長門有喜

下聯:年豐人壽福無邊

上聯:有福有壽勤儉戶

下聯:無慮無憂康樂家

上聯:安居樂業樂無限

下聯:身卧福門福無源

上聯:靄若芝蘭無塵俗氣

下聯:溫如金玉有長者風

上聯:和氣致能一家祥瑞

下聯:書聲足起萬里風雲

上聯:霽月光風人欽茂叔

下聯:泰山北鬥士仰昌黎

上聯:流水長亭春風靜宇

下聯:幽蘭一室修竹萬山

上聯:瑞彩盈庭風傳花信

下聯:祥光當戶雨濯春塵

上聯:四座春風靄如瑞玉

下聯:一樽秋月淡比晴川

上聯:修竹抱山春亭映水

下聯:幽蘭得地虛室當風

上聯:序換春符履端於始

下聯:居從仁里咸與維新

上聯:子孝孫賢至樂無極

下聯:時和歲有百轂乃登

上聯:近賢門之居容光必照

下聯:遵海濱而處明德惟馨

上聯:丹桂有眼獨長詩書門第

下聯:黃金無種偏生勤儉人家

上聯:巷有幾人舉貢監員進士

下聯:家無別業詩書禮樂文章

上聯:大駕光臨門第耀

下聯:良辰聚會主賓歡

上聯:蓬門且喜來珠履

下聯:侶伴從今到白頭

上聯:連理枝喜結大地

下聯:比翼鳥歡翔長天

上聯:碰杯邀客開宏量

下聯:舉箸筵賓表至誠

上聯:天喜地喜催得紅梅放

下聯:主歡賓歡迎將新人來

上聯:席上愧無魚貴客來臨彈鋏唱

下聯:門中能引鳳愚男正喜弄簫吹

學校大門對聯


上聯:重德又重才,心田育出擎天柱

下聯:崇文也崇武,家國安寧遍地春

上聯:三千子弟三千志

下聯:一寸光陰一寸金

上聯:樹「五心」,養成高尚道德品質

下聯:學「五會」,爭取優良舉止言行

上聯:棲賢園中雄心與高樓並起

下聯:揚子江畔凱歌共彩雲齊飛

上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下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上聯:嚴教嚴管精心培育新秀

下聯:重德重才全面選拔人才

橫批:嚴謹治學

上聯:厚德載物創名校 春風化雨育英才

下聯:辦一流特色學校 育創新技術人才

上聯:杏林興教 振鐸傳薪圖遠舉

下聯:黌苑樹人 騰龍翥鳳啟新程

上聯:桃李競芬芳 於斯為盛

下聯:杏壇多俊秀 惟此有材

上聯:十里書香爭播八方勝譽

下聯:九天雲路競寫四海風流

上聯:九畹滋蘭 春滿杏壇來紫氣

下聯:百年樹人 志展宏圖上青雲

上聯:空有胸中萬卷書,筆掃千秋囊中羞

下聯:勸君莫習孔孟禮,有財方為人上人

上聯:樹「五心」,養成高尚道德品質

下聯:學「五會」,爭取優良舉止言行

上聯:重德又重才,心田育出擎天柱

下聯:崇文也崇武,家國安寧遍地春

上聯:七十春秋培桃育李棘路傳薪功高昭日月

下聯:萬千學子明志篤行蟾宮折桂氣壯貫雲霄

上聯:曉文章方知華夏文化源遠流長

下聯:初學習才識世界奧秘無窮無盡

上聯:仙桂高折弘壯志

下聯:翁長欣悅育良才

上聯:紅色文化托起絢爛書院

下聯:綠色課堂培育搏雲雄鷹

上聯:紅詩誦紅校園築建快樂學府

下聯:綠柳飛綠課堂書寫金色年華

上聯:看一代少年人人雄姿英發

下聯:為千秋偉業個個砥志研思

上聯:指點江山春光滿目

下聯:激揚文字彩筆生花

上聯:樹雄心攻克科學堡壘

下聯:立壯志攀登世界高峰

上聯:世上無難事無心人不就

下聯:科學有真諦有志者竟成

上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下聯:一弄三弄弄月創新

上聯:承前啟後 五洲錦綉慶興隆

下聯:繼往開來 昂首闊步奔小康

上聯:禮炮聲聲振四海喜慶**大

下聯:紅旗飄飄揚五湖笑迎改革潮

上聯:天下一家商國是求發展

下聯:謀劃未來興社稷富黎民

橫批:功能技成

上聯:庖丁解牛久練而技進乎道

下聯:荀子勸學博學則青出於藍

橫批:路在腳下

上聯:覽前賢思己任鐵杵磨針只求前程似錦

下聯:念親情感師恩懸梁刺股但願無愧我心

橫批:唯有努力

上聯:向名校進軍百煉成鋼唱出青春無悔

下聯:圓人生夢想半載奮斗笑吟三年等待

橫批:一馬當先

上聯:各界精英大展宏圖奪英魁

下聯:莘莘學子匯聚一堂學本領

橫批:力爭上游

上聯:龍騰虎躍朝氣蓬勃

下聯:你追我趕誓奪第一

橫批:壯志凌雲

上聯:良辰美景惜時如金敢與金雞爭晨暉

下聯:書山學海甘之若飴誓同峨眉共比高

橫批:笑傲高三

上聯:感親恩實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棄

下聯:報師情火熱六月蟾宮折桂志在必得

橫批:苦盡甘來

上聯:十年寒窗苦讀效三皇五帝逐群雄

下聯:一朝金榜題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橫批:師生同喜

上聯:舞風翔鸞旌歌鬧處處迎新

下聯:披星戴月紫竹寧歲歲登高

橫批:勇登書山

上聯:點點心血勤育英才厚澤九州

下聯:滴滴汗水勇赴學海逐鹿中原

橫批:我本英雄

上聯:聞雞起舞成就拼搏勁旅師

下聯:天道酬勤再現輝煌王者風

橫批:舍我其誰

上聯:群雄逐鹿鹿死誰手尚待一朝試鋒芒

下聯:萬木爭春春在何處但將今夕放眼量

橫批:天南海北

上聯:十年苦讀一朝決勝負換來笑逐顏開

下聯:數載艱辛六月定乾坤贏得似錦前程

橫批:奮發圖強

上聯:自強不息懷壯志以長行

下聯:厚德載物攜夢想而撫凌

橫批:向名校進軍

上聯:送報曉金雞看今年碩果飄香迎佳績

下聯: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創輝煌

橫批:樂在其中

上聯:梅花香自苦寒來

下聯:熬頭喜在汗水中

橫批:備戰高考

上聯: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從此時

下聯:十二春秋風雨兼程成敗在今年

橫批:美夢成真

上聯:懷揣大學美夢迎接新年號角

下聯:彰顯青春活力揮灑苦澀汗水

橫批:壯志雄心

上聯:膽性卓然骨硬志堅不留烏江之憾

下聯:風華正茂豪氣沖天應建定鼎之功

橫批:前程似錦

上聯:勇攀書山甘灑汗水放飛心中夢想

下聯:泛遊學海競逐群雄一朝金榜題名

B. 明湖居聽書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中心思想:

借一個不願做官、奔走江湖行醫的名士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揭露了當時官吏昏庸殘暴的行徑,反映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也表現出作者支持革命運動,主張維新圖強、科學救國的政治態度。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描寫自然景物比較生動形象,在語言運用和表現手法上頗具特色。

(2)聽書游學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明湖居聽書》節選自《老殘游記》第二回,原題為「歷山山下古帝遺蹤,明湖湖邊美人絕調」。作者清末劉鶚,筆名洪都百煉生。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論這部作品:「敘景狀物,時有可觀。」《明湖居聽書》便是「可觀」的一節。記敘文中縱使記述靜物,有時也要加入動態的敘述,以增加情趣。《明湖居聽書》是很典型的例子。

賞析:

《明湖居聽書》描寫民間藝人王小玉精妙絕倫的鼓書技藝,有「文章絕調」之譽。藝術上的成功,很赤濟呈度上得力於「博喻」、「通感」等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

例如,在再三鋪墊、反復烘托之後,寫小玉登台說書:「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象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

三萬六千個毛孔,象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劉鸚十分善於通過「比喻(博喻)」使只可意會、難於言傳的聽覺形象轉換為具體可感、易於體會的其它感覺。

「聲音」「入耳」感到「伏貼」、「暢快」原是聽覺感知,但作者卻說成是「五臟六腑」感到「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覺得「暢快」。

寫白妞說書的精湛技藝 ,寫得非常成功。全文從寫作方法上看,襯托方法有其顯著特色:用動襯靜 ,環境烘托,蘊含狂熱觀眾,襯托說書魅力。說唱的聲音之美
,並無實體形象。

全靠聽覺鑒賞,直接描寫很不容易,因而小說開頭落筆不凡,極力描寫戲園的盛況,聽書的很早就到了戲園。不過 10點,「園子里已經坐得滿滿的了」 。

11點鍾,許多官員也「陸續進來」,不到 12點 ,「前面幾張空桌俱已滿了」。其實,白妞說書是在下午
1點鍾。聽書的人多。園內已經坐滿,但「不斷還有人來」。

因為人多 ,「看坐兒的也只是搬張短凳,在夾縫中安插」。老殘也是使了錢 ,「才弄了一張短板凳,在人縫里坐下」。聲音嘈雜。人們彼此招呼,高談闊論,說笑自如,嘰嘰喳喳,亂扯閑話。

C. 明湖居聽書的作者

劉鶚(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鐵雲。後更名鶚,字鐵雲,又字公約。筆名「洪都百煉生」。號老殘。署名「鴻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淮安楚州)。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李光(龍川)之後,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後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早年學醫的劉鶚,在揚州一度懸壺濟世,寫有「溫病條辨歌訣」和「要葯分劑補正」。「老殘游記」中那個搖串鈴走四方的郎中老殘,就是他自己的寫照。
劉鶚精通樂律,是廣陵琴派的傳人,曾為其琴師張瑞珊先生刊刻了「十一弦館琴譜」,還刻有「抱殘守缺齋手抄琴譜」(現存殘稿),並喜歡收藏古琴。他所藏的唐琴「九霄環佩」,琴面有黃庭堅題記,後來歸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近世四大名琴之中。
在繁忙實業之餘,劉鶚還熱衷於收藏古物碑帖,研究三代文字。他的「抱殘守缺齋珍藏碑帖」,「抱殘守缺齋中頭等碑帖」(殘頁),「抱殘守缺齋書畫碑帖目」,以及近人鮑鼎所輯的「抱殘守缺齋藏器目」,雖非他藏品的全部,也足見其收藏的廣博精深。
他早年即與羅振玉結識於淮安,延羅為西席,之後更是結為兒女親家。羅振玉和最早接觸甲骨文字的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接觸殷墟甲骨,便是得見劉鶚收藏。受羅振玉影響很大,後與羅結為姻親的王國維,與劉鶚四子劉大紳友情深厚,同隨羅振玉游學東瀛。所以可以這么說,「甲骨四堂''中的二堂,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劉鶚的影響。而劉鶚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鐵雲藏龜」,「鐵雲藏貨」,「鐵雲藏印」和「鐵雲藏陶」 ,更是其拓印,系統研究古文字及其演變過程的代表作。 劉鶚生當封建王朝統治即將徹底滅亡的前夕,一方面反對革命,同時也對清末殘敗的政治局勢感到不安和悲憤。他認為當時「國之大病,在民失其養。各國以盤剝為宗,朝廷以□削為事,民不堪矣。民困則思亂」(給黃葆年的信)。他要求澄清吏治,反對「苛政擾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在西方文明潮水般湧入的情況下,他開出的「扶衰振敝」的葯方是,借用外國資本興辦實業,築路開礦,使民眾擺脫貧困,國家逐步走向富強。他在給羅振玉的信中說:「晉礦開則民得養,而國可富也。國無素蓄,不如任歐人開之,我嚴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礦路歸我。如是,則彼之利在一時,而我之利在百世矣。」但在帝國主義對中國加緊侵略步伐並大肆進行經濟掠奪的情況下,劉鶚對外商又多所遷就,其所定之制往往有損於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因此「世俗交謫,目為漢奸」。
學派
劉鶚信奉太谷學派,為太谷學派創始人周太谷弟子李光炘的得意門生之一。他曾在給黃葆年的信中說,「一事不合龍川(李光炘')之法」,「輒怏怏終夜不寐,改之而後安於心」。又在《老殘游記》中借玙姑與黃龍子之口宣揚他所承襲和發揮的太谷學派精義,以為宋儒理學的理、欲之分不近人情;在處世接物上倡導以人情為根據,做到「發乎情,止乎禮義」。同時認為儒、釋、道三教殊途同歸,其根本都在「誘人為善,引人處於大公」。他又在給黃葆年的信中說,該派的「聖功大綱,不外教養兩途」,推黃「以教天下為己任」,而自承「以養天下為己任」。太谷學派之精神對劉鶚一生思想、行事及小說創作都有深刻的影響。

D. 不在路上,便在書里跟著六旬老教授的書游學

1

遙記得小時候,我在一所鄉村小學讀二年級。我們的老師是一位民辦老師。

一個夏天的午後,老師說,我們到戶外去上課吧!全班一片哄騰。熱熱鬧鬧地搬著小板凳來到教室後面的一片水杉樹林中。我們在這里朗朗讀書,跟著老師一起搖頭晃腦,善哉,不亦樂乎。

夏天的天氣真是瞬息萬變,正當我們讀的起勁時,突然一個閃電一聲雷鳴,等不及我們反應,豆大雨點便傾盆而下。大家嘰嘰喳喳地叫著吼著,七手八腳慌亂地抱著凳子跳回了教室。

多年以後,我依然記得那個畫面。在樹林中上課,午後的陽光以及那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雖然讀的課文內容已不記得,但那種鄉村的體驗和原生態的快樂,深刻地烙在我的心頭。它啟發了很多思想的源泉,促使我在很多時候靈光一現。

2

一年前,老教授周南來蘇州參加答辯。我作為工作人員,給予了一些工作上的輔助。得以獲得老教授的贈書《佛光山的星巴克》。

時隔一年,老教授又要來蘇州了。一掃我的書架,老教授的書依然嶄新無比,在書架上安安靜靜地凝視我。

內心惶恐,若老教授問起來,對於此書的看法或收益,我該如何作答?我是否該說:對不起,我還沒來得及看完?或撒個謊,就說很好,我已經看過了,太棒了?

不知內心有何驅使,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我拿起了這本書。沒成想,拿起便放不下了。書中的見聞和思想,深深地吸引了我。

書的封底寫道:不在路上,便在書里?這本書是老先生半世紀游學的經歷。老先生走過了很多的國家和地區,將學術高見與游歷世界融和一體,每一篇文章充滿了地區風俗和人生的智慧,實在是妙之極。至於我為何久久沒有好好品味書中的每一章內容,可能是覺得自己人生閱歷太少,走過的地方太少,了解的民俗和歷史的文化太少。總之,自慚形穢,覺得自己的積淀太少。

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就如同與老教授一起游歷了世界。每個地區的風景、人、歷史文化似乎就在我眼前呈現,雖沒去過,猶如已經歷了一番。

書中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來源於《道德經》中的啟示。看的過程不時驚嘆:道德經真是一部閃耀著智慧光芒的名著,現在的一人一事一物,皆可由道德經來解釋!

3

我喜歡位於台灣佛光山的星巴克。它開在庄嚴肅穆的佛教聖地,開在寺院里非常醒目的地方。老教授書中說道:相比北京故宮迫於輿情將星巴克關閉的事件,佛光山的星巴克卻體現了「人間佛教」的理念,體現了佛學博大包容的情懷,「慈悲方便」。——老子說:「柔弱勝剛強」,這正是佛光山的星巴克所體現的。

我喜歡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它的誕生如同孩子降臨的過程,經歷了漫長的陣痛過程,最後「可喜可賀」,成為世界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一個世界性的地標。——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正是悉尼歌劇院所體現的。

我喜歡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它總是那麼美麗,野生動物們橫穿馬路,儼然目中無人。黃石公園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次自燃火。原來,這是大自然生態保護的一種本能。「這種火有助於清理死亡的植物,將腐木、雜草燒成有有機肥效的灰燼,幫助森林生態系統達到某種平衡。」原來,大自然有神奇的自診、自療和自愈能力。——老子所說:「將欲取之,必固與之」,要想奪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些什麼。

我在《舊金山:麥當勞的「捨得觀」》中學到了,「少即是多」。麥當勞的產品相比較中餐館而言,產品少,種類少,可選擇性少,可是,麥當勞的規模在1/4世紀以來,規模已翻了無數倍,在世界各地開了數以萬計的分店。而中國餐館的分店頂多數以十計。這是因為,麥當勞菜單上看起來選擇少,但卻能保證顧客的需求。而中餐館菜單多而復雜,卻無法保證每次都能為顧客提供每一個產品。——實際上,我卻認為,因為菜單種類少,選擇性不多,所以能很快抉擇。而菜單復雜,讓人挑花了眼,反而更難做出選擇吧。

我喜歡蘭州的「黃河母親」塑像,它體現了老子所說的「上善若水,處眾人之所惡」的境界。這里的「惡」,是指眾人大多不喜歡做的事。黃河、母親、兒女,正是中國精神。

周教授帶我來到了曲阜,讓我學到了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真實含義:「學」中要「問」,方可留下痕跡——學會隨時隨地記錄;「習」後要「好之」,熟能生巧——「教育是當一個人在學校所學全部忘記後剩下的東西」,愛因斯坦語;「說yue」要」樂之」,方可在發現知識無垠、自己無知時,還能感到驚喜和快樂。

……

老先生的足跡遍布全世界各地,每個地方都有值得回憶和思考的地方。我從這本書中,不僅欣賞到了世界各地美景,更了解了各個地方的歷史軌跡、文化底蘊,從而了解到,每一處地方,都有它要向人們訴說的故事。

4

人走過的地方,就會在心中留下一點回憶。那地方的風景、人的習慣、聽到的聲音以及吃到的食物,都會在頭腦中形成經驗,將來無論在哪裡看到這個地名,心裡就想:哦,這個地方我去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在路上,就在書里。沒去過的地方,通過讀老先生的書,猶如自己去走了一趟。游學,可能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了。

不禁想起小學二年級時到教室後的樹林中「游學」的經歷,那是多麼難忘!

現在,午飯後,每每去單位旁的河邊走一圈,總感覺神清氣爽。一路走,一路聽書,很多無解的人生答案自然而然豁然開朗,很多糾結的問題便變得不再糾結。

當感覺被困住了,有無法想通的人和事時,去大自然中走走,聽聽聲音,看看書,很多問題自然就有了答案。

這便是讀了六旬老教授的書後,給我的啟示。

不在路上,

便在書里。

世界那麼大,

我想去看看!

End

E. 贊美蘇軾的句子~!!急

上下五千年,獨有蘇公賢。詩書詞文畫,全能步天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洵次子,宋 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於四川眉山紗縠行(今三蘇祠內),卒於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終年66歲。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聰慧,七歲知書,十歲能文。蘇軾幼時,其父游學在外,由母程夫人教授詩書,即「奮厲有當世志」。宋仁宗嘉佑三年(1057),與弟轍同試禮。國子監直講梅堯臣讀了蘇軾所作《刑賞忠厚之至論》,頓覺「有孟軻之風」,遂將試卷交主考官歐陽修。修見軾卷,「驚喜以為異人」,擬取為第一,又疑其為門生曾鞏所作,為避嫌疑,才取為第二;接著,禮部復試,又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歐陽修興奮地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可喜,可喜!」並高度褒獎蘇軾「善讀書,善用書」,預言蘇軾文章「必獨步天下」,「三十年後世人更不道著我」。蘇軾兄弟遂同科進士及第。其後又同轍參加秘閣的制科考試,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國以來制策入三等的僅二人),從此,蘇軾、蘇轍文章名揚天下,學者多從講問,皇帝還自詡為子孫得了兩個宰相。他官至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知制誥兼侍讀,曾任兵部和禮部尚書,先後出任鳳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潁州、登州、揚州、定州等地方官,他救災治水、發展生產、抑制豪強、整頓軍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蘇軾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學藝術大師,他在詩、詞、文、書法、繪畫等各個領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他天賦的創造性,使他大大超越了同輩作家,高高處於北宋文藝的顛峰。其詩境界開闊,題材廣泛,內容深刻,風格自然奔放,圓美流動。既有現實主義力作,如《五禽言》、《李氏園》、《荔枝嘆》;又有浪漫主義佳篇,如《游徑山》、《百步洪》,充溢著有磅礴的氣概,又如《崇惠春江晚景》、《飲湖上初晴後雨》寫得清新明凈,華美自然,尤其是後者更成了詠唱杭州西湖的千古絕唱,正如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所雲:「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當代著名學者錢鍾書先生對蘇詩藝術風格的浪漫豪放評價道:「李白以後,古代大約沒有人趕得上蘇軾這種豪放。」蘇軾的詞一洗五代綺麗柔靡之風,啟豪放詞派之先河,高遠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邁奔放的風格。他拓寬了詞的題材,「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劉熙載《世概》),表現了全新的風貌。蘇軾的婉約詞同樣寫得真摯細膩,深沉淳厚,回腸盪氣,一往情深。蘇軾的散文更是平易自然,筆力縱橫,揮灑自如,雄辯滔滔,使他成了繼歐陽修之後北宋古文運動的當然領袖。蘇軾的書法列「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之首,在宋代書苑中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蘇軾是一位畫家,是中國文人畫運動的發端和中堅人物。其寫意和傳神、常形和常理、詩畫本一律等理論,廣泛地為文人畫派所傳誦,並奉為金科玉律,影響至今。蘇軾的家庭是音樂世家,三蘇都是彈古琴的高手。《歷代琴人傳》引張右袞的《琴經?大雅嗣音》記載說:古琴世家中最著名的是眉山三蘇。
蘇軾的博學多識還表現在自然科學方面。他對中醫葯學很有研究。流傳至今的重要醫書《蘇沈良方》就是將蘇軾收集的醫葯良方與宋代另一位大科學家沉括收集的良方匯編在一起而成的。他在農業、水利、烹飪、養生等領域有極高的建樹。
像蘇軾這樣在文學藝術各個領域都有巨大成就的人,在中國文學史上幾乎絕無僅有,真可謂「千古第一文人」,他發出的奪目光輝使整個北宋文壇為之燦然。宋神宗皇帝精闢地說:「白有軾之才,無軾之學。」宋孝宗皇帝稱蘇軾:「雄視百代,自作一家,渾涵光芒。」清代學者王國維認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四位詩人是屈原、陶淵明、杜甫、蘇軾。而其中還沒有任何一個封建時代的文人的影響能超越蘇軾之上」。我國老一輩革命家、軍事家,詩人陳毅元帥吟道:「吾讀長短句,最愛是蘇辛。東坡胸次廣,稼軒力萬鈞。」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委員長高度評價三蘇父子:「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
蘇軾忠誠報國,愛國愛民,政績卓著,是一個深愛人民愛戴的良友。蘇軾曾兩度杭州為官,向朝廷力爭不能廢除西湖,並帶領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使西湖得以留存至今。他還疏浚六井與運河,平抑糧價,賑災濟困,創立中國第一所公立醫院——安樂坊。「軾二十年間,再蒞杭,有德於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又作生祠以報」。這段出自《宋史?蘇軾傳》的話,真實地反映了人民對蘇軾的無限感激之情。他主張輕徭薄賦,富民興國,主張嚴於選材,善於任用。他反對王安石激進變法,又反對司馬光盡廢新法,因而受到新舊兩黨夾擊,一生坎坷不平。元豐三年(1079),他因「烏台詩案」被捕入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築東坡雪堂,自號東坡居士。晚年遭貶惠州,又從惠州再貶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還,提舉成都玉局觀,次年行至常州病逝,葬於河南郟縣小峨眉山,追謚「文忠公」。
蘇軾的逝世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動。「浙西淮南、京東、河北之民,相與哭於市」;「其君子,相與吊於家;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涕」;杭州人民紛紛走上蘇堤悼念蘇軾;太學生們也在寺院舉齋誌哀。士大夫們寫了很多祭文弔唁他。蘇門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寫道:「道大難容,才高為累。皇天厚土,鑒平生忠義之心;名山大川,還千古英靈之氣。識與不識,誰不盡傷;聞所未聞,吾將安放?」(《曲洧舊聞》)。祭文一出,傳遍大江南,世間「人無賢愚皆誦之」。
蘇軾一生,在坎坷與困難中不斷追求、積極進取。他以他全部獨特的政治、思想、文學和藝術生活狀態塑造了崇高的道德和典範,集中體現了中國人的生存智能和生命智能,展示著燦爛的人格魅力。以蘇軾為代表的三蘇父子,以其輝煌的文學藝術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實踐,深邃的哲學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國文化史上一個獨特的名人文化體系——三蘇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寶貴遺產。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推崇蘇軾:「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國憲在《重修儋縣志敘》中評價蘇軾,「以詩書禮樂之教轉化其風俗,變化其人心,聽書聲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鍾』,辟南荒之詩境也。」

董其昌作過一段著名的跋語:「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也;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這是對蘇軾的《赤壁賦》及其書法最為深切而崇高的評價。

燮星期《原詩》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

趙翼《甌北詩話》說:「以文為詩,自昌黎始,至東坡益大放厥詞,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筆一枝,爽如哀梨,快為並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此所以繼李、杜後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處亦在此。」

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盪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F. 書字怎麼組詞

書 拼音: shū, 筆劃: 4
部首: 乛 五筆輸入法: nnhy

基本解釋:
--------------------------------------------------------------------------------

(書)
sh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札。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書。
寫字或寫的字:書法。書寫。書桌。書案。書畫。
寫文章:大書特書。罄竹難書。
字體:草書。隸書。楷書。
古書名,《尚書》的簡稱(亦稱「書經」)。
某些曲藝形式的通稱:說書。聽書。

筆畫數:4;
部首:乛;
筆順編號:5524

詳細解釋:
--------------------------------------------------------------------------------


shū
【動】
(形聲。從聿,者聲。聿(yù),即筆。隸書省「者」成「曰」。《說文》:「書,箸也。」箸(著)即顯明。合起來表示用筆使文字顯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義:書寫,記錄,記載)
同本義〖write;takenotes〗
書,著也。——《說文》。按說文序雲:「著於竹帛謂之書。」
五曰六書。——《周禮·保氏》
作書。上古以刀錄於竹若木,中古以漆畫於帛,後世以墨寫於紙。——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易之以書契。——《易·系辭》
書者,以筆畫記之辭。——《尚書序》疏
子張書諸紳。——《論語·衛靈公》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史記·陳涉世家》
大書一「屈」字,以兩竿夾揭之,走訴行御史台。——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眾言同,於是乎書。——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書候(寫信問候);書孽(記載罪惡);書記手(擔任抄寫文書等的書吏);書畫卯酉(上下班);書文(撰文並書寫);書抄(指手抄本);書具(書寫工具,文具);書券(書寫契約);書硯(硯台);書獄(書寫獄詞);書命(書寫詔書、命令);書格(一種文具,書寫時用以支臂,使腕壓著紙,以防墨污);書帖(書寫簡貼)
畫〖draw〗
今大將軍問事,但令我書可邪?——《資治通鑒》。胡三省注:「書可,畫可也。」



shū
【名】
書籍,裝訂成冊的著作〖book〗
書,凡載籍謂之書。——《正字通》
申子、韓子皆著書。——《史記·韓非列傳》
何必讀書,然後為學?——《論語·先進》
書者,五經六籍總名也。——《史記·禮書》李隱
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之書而告之曰。——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史書(歷史書);圖書(圖和書。泛指書籍);書客(賣書籍、文具的商販);書香之族(世代讀書的家庭);書香一脈(知書達理的家風);書包翻身(指窮讀書人發跡);書謎兒(將書中的話作成的謎語);書帕(禮金。明代官場習慣用書籍、手帕作禮物,稱書帕);書劍(書和劍。古代文人隨身攜帶之物。後亦指文人生涯);書笈(小書箱);書儀(託名買書而饋贈的禮金);書腐(蛀書蟲。喻指迂腐的文人);書心兒(一部書中最精採的章節);書劫(書籍的劫難);書會(宋元時戲曲作者、說話人共同組織的社團);書呆(只知啃書本的人);書城(書籍環列如城,言其多);書腦(書籍裝訂時打眼穿線的部分);書閣(收藏書籍的地方);書錄(圖書目錄);書囊(盛書籍的袋子)
信件,信函〖letter〗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唐·杜甫《石壕吏》
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資治通鑒》
又如:書介(傳達書信的使人);書尾(書信、信函的末尾);書呈(亦作「書程」。給上司或長輩寫的信,信函);書字(書信);書辦(管辦文書的官吏);書啟師爺(管文書的幕友);書役(管理文書的小吏);書尺(尺牘,書信);書素(書信);書筒(古代盛書信的筒。亦指書信);書題(指書信);書緘(書信)
奏章;文書,文件〖document〗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戰國策·齊策》
先生有所陳奏,則著之於所進呈書之中而已。——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樂府詩集·木蘭詩》
又如:證書;保證書;說明書;書可(批閱公文,書字認可);書稟(文書);書文(文書);書府(收藏文書圖籍的府庫);書佐(主辦文書的佐吏);書辦(管辦文書的屬吏)
字體,字形〖;script〗。如:書空(用手指在空中虛劃字形)
書法〖calligraphy〗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學書費紙,猶勝飲酒費錢。——歐陽修《學書費紙》
又如:楷書;隸書;書判(判別書法與文章的優劣);書聖(指造詣最高的書法家);書意(書法的神髓);書品(評論書法優劣的書;書法的風格造詣);書格(書法的風格)
《尚書》的簡稱〖〗
《書》不雲乎?「好問則裕。」——清·劉開《問說》
《書》曰:「滿招損,謙得益。」——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文字〖characters〗
懷中一方板,板上數行書。——李賀《感諷》
S秩?書理(即文理。文辭之義理與脈絡);書士(從事文字、文書工作的人員);書軌(指國中所用文字與車軌);書計(文字與籌算)
指「六書」,即中國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論〖Six-Books〗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禮記》。孫希旦集解:書、計,即六藝中六書、九數之學也。
古代皇帝的詔書〖imperialedict〗
今以一郡一國之眾,對無應書者,是王道往往而絕也。——《漢書》
說書,曲藝的一種〖storytelling〗。如:書寓;聽書
文體名,先秦時「書」為書信的總名〖letter〗,臣下向國君進言陳詞,親朋之間來往的信件,都稱為「書」。如:《樂毅報燕惠王書》、《諫逐客書》、《報劉一丈書》、《與朱元思書》、《與妻書》


書案
shū'àn
〖writingdesk;longdesk〗長形寫桌
紅木書案
書包
shūbāo
〖schoolbag〗用布、皮革等製成的袋子,學生用來攜帶課本、文具用品
書報
shūbào
〖booksandnewspapers〗圖書報刊的合稱
書本
shūběn
〖book〗裝訂成冊的著作
書本教育
書不盡言
shūbùjìnyán
〖〗書:信。信中沒有把要說的話寫完。多用於書信末尾
紙短情長,書不盡言
書冊
shūcè
〖book〗裝訂成冊的書;書籍
埋頭書冊
書痴
shūchī
〖bookworm〗讀書成癖的人
書廚,書櫥
shūchú,shūchú
〖bookcase〗
書櫃
比喻博學的人,也比喻讀書多而不會運用的人
時敏於為文,未嘗屬稿,落筆已就,兩學目之曰立地書廚。——《宋史·吳時傳》
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
書獃子
shūdāizi
〖bookworm;bookfulblockhead;gluttonofbooks;ignorantlyreadfellow〗指只知讀書而缺乏實際知識的人
他是個書獃子,不善於應付人事關系
同樣,不問政治而死讀書的,那是無用的書獃子,決不是真正有學問的學者。——《事事關心》
書丹
shūdān
〖writeanepitaph;〗刻碑前用朱筆在碑上書寫文字,泛指書寫碑誌等
乃自書丹於碑
書檔
shūdàng
〖bookend〗放在一排書的後尾,使之直立的器具
書典
shūdiǎn
〖classics〗典籍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後漢書·張衡傳》
書店
shūdiàn
〖bookshop〗經銷書籍、雜志等的商店
新華書店
書牘
shūdú
〖letter〗書信
書牘盈案
書蠹
shūdù
〖bookworm〗
蛀書的蠹蟲
指一味死讀書的人
書法
shūfǎ
〖calligraphy〗書寫藝術,特指用毛筆寫漢字的藝術
中國之畫與書法為緣,而多含文學之趣味。——蔡元培《圖畫》
書房
shūfáng
〖study〗指藏有各種圖書並專用於讀書寫字的房間
我回到四叔的書房裡時,瓦楞上已經雪白。——《祝福》
書扉
shūfēi
〖titlepage〗書的扉頁
書肺
shūfèi
〖booklung〗許多蛛形類所具有的囊狀呼吸器官,由許多排列成書頁狀的褶皺的薄膜組成,通過它實現氣體交換
書稿
shūgǎo
〖manuscript〗著作的底稿
書館兒
shūguǎnr
〖〗舊時北京等地的評書演出場所
書函
shūhán
〖letter〗∶書信
書函往來
〖slipcover〗∶書套
書號
shūhào
〖booknumber〗
把某本書同其他有相同分類號的圖書區分開來的字母和數字
編書號
合法出版書籍的統一編號
書畫
shūhuà
〖paintingandcalligraphy〗作為藝術品的書法和繪畫
書畫展覽會
書籍
shūjí
〖books〗裝訂成冊的著作的總稱
軍事書籍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書記
shūjì
〖secretary〗
舊稱從事文書工作的人
黨、團等各級組織的主要負責人
〖books〗∶指書籍
涉獵書記
〖letter〗∶書信
數通書記相報謝
〖tabellion〗∶在羅馬帝國時期具有一些公證人權力的公證人
書簡
shūjiǎn
〖letters;correspondence〗書信
旅歐書簡
書具
shūjù
〖writingmaterials;stationary〗書寫工具,指筆、墨、紙、硯等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宋·王安石《傷仲永》
書卷
shūjuàn
〖volume〗書籍,因古時書籍多為卷軸形,所以叫書卷
書卷不離手
書刊
shūkān
〖booksandperiodicals〗書籍和刊物
書刊目錄
書口
shūkǒu
〖outermarginofabookpage〗書籍上跟書脊相對的一邊,線裝書在這地方標注書名、卷數、頁數等
書庫
shūkù
〖stackroom〗圖書館藏書的房間
書林
shūlín
〖library〗藏書多的地方
覽書林,閱篇籍
書眉
shūméi
〖thetopofapage;topmargin〗書頁的上端,又稱「眉額」
在書眉上寫了幾句話
書迷
shūmí
〖bibliolatry〗愛看書、愛買書的人
書面
shūmiàn
〖written;inwrittenform〗用文字表達的方式
書面報告
書面通知
書面材料
書面語
shūmiànyǔ
〖writtenlanguage〗用文字表述的語言;區別於「口語」
書名號
shūmínghào
〖「booktitle」mark〗標點符號之一(《》或,後者用在橫行文字的底下或豎行文字的旁邊),用以表示書籍、篇章、歌曲之類的名稱
書目
shūmù
〖booklist〗圖書目錄
新書書目
書腦
shūnǎo
〖outermarginofabookpage〗線裝書打眼穿線部分;精裝書串線訂口處
書眼要細,打得正而小,又須少,多則傷書腦。——《藏書紀要》
書皮
shūpí
〖bookcover〗
書刊的最外面的一層,用厚紙、布、絹、皮等製成
書外麵包的一層保護用的紙
包書皮
書評
shūpíng
〖bookreview〗評價和介紹書籍的文章
請名家寫一篇書評比登天還難。——冰心《晚晴集》
書啟
shūqǐ
〖letter〗信件
下吏以私自達於其屬長,而有所候問請謝者,則曰箋記書啟。——歐陽修《與陳員外書》
書契
shūqì
〖characters〗∶指文字
始畫八卦,造書契。——《書序》
〖evidence〗∶指契約等書面憑證
掌稽市之書契。——《地官》
書簽
shūqiān
〖bookmark〗∶為標志閱讀到什麼地方而夾在書里的小片兒
用楓葉做的書簽
〖-stylethread-boundbook〗∶書皮上標有書名的紙或絹的條兒
書社
shūshè
〖readinggroup〗∶舊時文人組織的讀書會
〖press〗∶出版書刊的機構,如齊魯書社、嶽麓書社等
書生
shūshēng
〖intellectual;pedent;scholar〗∶讀書人
白面書生
〖copier〗∶指抄寫的人
書生氣
shūshēngqì
〖bookishness〗
指只顧讀書、脫離實際、看問題單純、幼稚的習氣
搞經濟工作太書生氣不行
書卷氣
書生之見
shūshēngzhījiàn
〖〗書生:這里指不諳世情的書獃子。謂不切合實際的迂闊的見解
書塾
shūshú
〖old-styleprivateschool〗私塾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裡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書肆
shūsì
〖bookshop〗舊指書店
報攤書肆
書壇
shūtán
〖calligraphycircles〗書法界
書套
shūtào
〖slipcase;cardboardcasingforbooks〗套在書籍外面的有保護作用的殼兒
書亭
shūtíng
〖book-kiosk〗銷售書刊的像亭子樣的小房子
書童
shūtóng
〖boyattendantatschool〗舊時侍候主人及其子弟讀書的未成年的僕人
書屋
shūwū
〖study〗供讀書的房子
書香
shūxiāng
〖literaryfamily〗指有讀書先輩的人家
書香人家
世代書香
書香門第
shūxiāng-méndì
〖literaryfamily〗世代讀書、相沿不變的人家
書寫
shūxiě
〖write〗寫
書寫工整
書寫筆
shūxiěbǐ
〖letteringpen〗筆頭可以寫出粗細不同字母的鋼筆尖
書信
shūxìn
〖letter〗信
常有書信往來
書信體
shūxìntǐ
〖epistolarystyle〗以書信形式寫的作品
書院
shūyuàn
〖academyofclassicallearning〗舊時地方上設立的供人讀書或講學的處所
顧憲成重修東林書院的時候清楚地宣布,他是講程朱學說的。——《事事關心》
書札
shūzhá
〖letter〗書信
見有書札托我回復
書齋
shūzhāi
〖study〗書房
編輯的書齋
書證
shūzhèng
〖documentedevidence〗能夠用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文件或文字材料,也指詞典中可以印證釋義的語言材料
書桌
shūzhuō
〖desk〗供書寫或閱讀用的桌子,通常配有抽屜,分格和文件架
書桌上堆滿了信件

含「書」的成語:
閉門讀書 關起門來在家裡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秉筆直書 秉:握。書寫史實不隱諱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見:顯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讀書破萬卷 破:突破;卷:書籍冊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
洪喬捎書 指言而無信的人
立地書廚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淵博
牛角書生 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白面書生 指缺乏閱歷經驗的讀書人。也指面孔白凈的讀書人。
閉戶讀書 關著門在家裡埋頭讀書。
博覽群書 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裁書敘心 寫了這封信表述心意。
刺股讀書 比喻刻苦攻讀。
大書特書 書:寫。大寫特寫。指對意義重大的事情特別鄭重地加以記載。
丹書鐵契 丹書:用硃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掉書袋 掉:擺動,搖動。指說話或寫文章好引用古書言詞來賣弄自己的學識淵博。
讀書三到 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讀書三餘 余: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閑余時間。
讀書種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
廢書而嘆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焚書坑儒 焚:燒;坑:把人活埋;儒:指書生。焚毀典籍,坑殺書生。
家書抵萬金 比喻家信的珍貴。
黃耳傳書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後比喻傳遞家信。
借書留真 指借別人的書,抄寫後留下正本,把抄本還給別人。
據鞍讀書 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後多形容學習勤奮。
兩腳書櫥 指讀書很多但不善於應用的人。
立地書櫥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臨池學書 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書法。
囊螢照書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牛角掛書 比喻讀書勤奮。
棄書捐劍 比喻胸懷大大志的人不屑於小事。
然荻讀書 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磬竹難書 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後泛指事實多,寫不完。
三餘讀書 充分利用一切空餘時間讀書。
書缺有間 泛指古書殘缺已有多年。
詩書發冢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
書同文,車同軌 車軌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國家統一。
書不盡言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後多作書信結尾慣用語。
書香門第 舊時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
徒讀父書 徒:只。父書:父親之言論。白讀父親的兵書。比喻人只知死讀書,不懂得運用知識,加以變通。
無巧不成書 比喻事情十分湊巧。
懸石程書 形容勤於政事。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仰屋著書 仰:臉向上;著:寫。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一介書生 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擁書百城 比喻藏書極其豐富或嗜書之深。
映雪讀書 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有腳書櫥 比喻學識淵博的人。也指脫離實際食古不化的書獃子。
折節讀書 折節: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憤讀書。
知書達禮 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罄竹難書 罄:盡,完;竹:古時用來寫字的竹簡。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伴食中書 指執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不刊之書 指不能更改或磨滅的有關帝王的記載、欽定典制。
丹書白馬 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宰白馬歃其血,以示堅守誓約,後人稱為「丹書白馬」。
丹書鐵券 丹書:用硃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讀書得間 間:間隙。比喻竅門。讀書得了竅門。形容讀書能尋究竅門,心領神會。
讀書君子 舊時稱有志操有學問的人。
咄咄書空 《晉書·殷浩傳》載殷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後以「咄咄書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態。
燔書坑儒 同「焚書坑儒」。
飛書走檄 迅速地書寫文件。
衡石程書 見「衡石量書」。
衡石量書 《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時文書用竹簡木札,以衡石來計算文書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於國政。亦作「衡石程書」。
狐鳴魚書 《史記·陳涉世家》:「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閑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後因以「狐鳴魚書」指起事者動員群眾的措施。
黃麻紫書 見「黃麻紫泥」。
寄雁傳書 謂傳遞書信。
目不識書 謂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目不知書 見「目不識書」。
飄零書劍 古時謂文人攜帶書劍,游學四方,到處飄泊。
曝書見竹 謂睹物思人。
琴棋書畫 彈琴、弈棋、寫字、繪畫。常以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
磬筆難書 極言事實多,即使用完筆也難寫全。磬,通「罄」。《呂氏春秋·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舊唐書·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史不絕書 史書上不斷有記載。形容歷史上經常發生同類的事情。
世代書香 世世代代都是讀書的人家。
識禮知書 懂得禮儀,熟知詩書。
十年讀書 謂長期努力於學業。
識字知書 謂有文化知識。
手不釋書 猶手不釋卷。
書不盡意 猶書不盡言。
書不釋手 手裡的書捨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書讀五車 形容讀書多、知識豐富。
書畫卯酉 猶言上下班。卯時簽到,酉時簽退。
書空咄咄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被廢,在信安,終日恆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後因以「書空咄咄」為嘆息、憤慨、驚詫的的典實。
書囊無底 謂古今書籍不可勝數。
書聲琅琅 形容讀書聲音響亮。
書生之見 指書獃子的見解
書通二酉 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於此而學,因留之。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後因以此為喻。
書香門戶 見「書香門第」。
書香人家 同「書香門第」。
書香世家 同「書香門第」。
四書五經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通書達禮 謂通詩書,懂禮儀。
鄉書難寄 鄉書:家書。家書很難寄回家中。比喻與家鄉消息隔絕。
學書學劍 學文練武。語出《史記·項羽本紀》:「學書不成,去,學劍。」
燕頷書生 見「燕頷儒生」。
仰屋著書 仰:臉向上;著:寫。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以書為御 按照書本上學來的知識去駕馭馬匹。比喻死守教條,難以成事。
殷浩書空 晉中軍將軍殷浩被廢,除名為民,在信安,常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後以「殷浩書空」借指事情令人驚奇詫異。
郢書燕說 比喻牽強附會,曲解原意,以訛傳訛。
映月讀書 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擁書南面 見「擁書百城」。
有腳書廚 戲稱記聞精確、知識淵博的人。
魚箋雁書 泛指書信。
魚書雁帛 見「魚書雁帖」。
魚書雁帖 泛指書信。
魚書雁信 見「魚書雁帖」。
鑿楹納書 謂藏守書籍以傳久遠。
鑿柱取書 謂秉承先人的遺訓。
枕經籍書 枕著經,墊著書。形容酷嗜讀書,以書為伴。
咫尺之書 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信札之簡長盈尺,故稱。
著書立說 著:寫作;立: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
左書右息 喻倒行逆施。
左圖右書 見「左圖右史」。
坐擁書城 見「坐擁百城」。
白面書郎 〖解釋〗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著書立說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庄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解釋】著:寫作;立: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示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自序》:「乃吾一切先哲~之宗旨。」 【故事】
燔書阬儒 〖解釋〗焚毀典籍,坑殺書生。同「焚書坑儒」。
奮筆疾書 〖解釋〗奮筆:提起筆來。指精神昂揚地揮筆快速書寫。
奮筆直書 〖解釋〗奮筆:提起筆來。指精神昂揚地揮筆快速書寫。同「奮筆疾書」。
盡信書不如無書 〖解釋〗泛指讀書不要拘泥於書上或迷信書本。
騎牛讀漢書 〖解釋〗形容刻苦攻讀。
勝讀十年書 〖解釋〗勝:超過。超過苦讀十年書的收獲。形容思想上收益極大。
書聲朗朗 〖解釋〗形容讀書聲音清朗而響亮。
攤書傲百城 〖解釋〗比喻藏書之富或嗜書之深。
攤書擁百城 〖解釋〗比喻藏書之富或嗜書之深。同「攤書傲百城」。
文弱書生 〖解釋〗文弱:文雅而體弱。舉目文雅,身體柔弱的讀書人。
黃耳寄書
書香銅臭
老虎借豬,相公借書 相公:舊指讀書人。比喻東西正合自己的心願,到手後就據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愛好。

熱點內容
蝶夢麗影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22 09:45:07 瀏覽:145
完結西方魔法小說排行 發布:2025-07-22 09:38:20 瀏覽:29
明朝小說完本排行榜 發布:2025-07-22 09:37:32 瀏覽:114
武動乾坤聽書下 發布:2025-07-22 09:36:54 瀏覽:707
女主是一隻白狐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2 09:14:13 瀏覽:37
暗黑黑暗類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22 09:09:05 瀏覽:972
圖片自拍亞洲歐美小說校園另 發布:2025-07-22 09:01:48 瀏覽:676
小說言情論壇 發布:2025-07-22 08:56:51 瀏覽:795
少帥每天都在吃醋小說免費閱讀全集 發布:2025-07-22 08:55:18 瀏覽:486
推薦三體小說的理由 發布:2025-07-22 08:38:08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