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本自傳體小說作文
1. 推薦一本書的作文200字
1、大家都看過《西遊記》吧?我身邊的許多同學對《西遊記》津津樂道,覺得那裡面的故事特別有趣。那些生動且豐富的藝術想像、離奇古怪的故事情節、美妙誇張的神話世界、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寫,常常把我們吸引去了古代。現在,我推薦的這本書《小學生的作文真經》,是《西遊記》的續篇。裡面講的是唐僧師徒退休以後,他們的後代孫小空、豬小戒、沙小凈、唐小僧,想沿著祖輩們的足跡,再走「取經」之路,結果取到作文真經的故事。
跟《西遊記》一樣,《小學生的作文真經》也以章回為結構,但文章不像古文那麼難懂,而是充滿了現代感。比如,在第一回「孿生國火眼揚威」里,孫小空利用遺傳的火眼金睛本事,非常厲害地獲得了辨認比賽的勝利,獲得了「追星族」們的圍追堵截。當然,書里不僅寫了孫小空、豬小戒、沙小凈、唐小僧去取「作文真經」的路上奇遇,還講了許多寫作文的知識。全書一共有四十回,一百六十多頁呢!這本書還選登了一些同學的作文,讓孫小空、豬小戒、沙小凈、唐小僧進行點講。我看了以後,覺得學到很多寫作技巧。比如,一篇作文不要寫多餘的話和不必要重復的詞語;平常要多看書,多積累,才能寫好作文;寫作用詞要學會一語雙關,一詞多解,一詞多義等……此外,這本書還有生動的,形象逼真的動畫,圖文並茂,使你看的時候不那麼單調。
此外,這本書印刷精美,紙張漂亮,定價也不貴,一本書才十元啊!
這本書的作者是教育學院附屬小學的何捷老師,他可是我們這兒有名的語文老師,也是一名兒童文學作家。他寫的書,我特別愛看。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寫作文,現在四年級了。老師和爸爸、媽媽說我寫作文有不小進步,我心裡知道,我寫作文取得的進步,不僅有語文老師的教學功勞,也有《小學生的作文真經》的功勞呢!
現在,你們想看這本書了吧?我相信同學們看了這本書,大多都會跟我有一樣的感受。謝謝大家聽我推薦!
2、
《城南舊事》是著名台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書中充分展示了主人公英子在北京城南經歷的點點滴滴。書中的字里行間都可體會出作者對童年的懷念。
《城南舊事》這本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井井有條,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緩緩的人群、緩緩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主人公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好奇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裡扣上枷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瘋子』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往惠安館里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正如我們學過的《竊讀記》;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知人世復雜的情感。
「惠安館」、「駱駝隊」、「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每一章節都飽含著樸素的氣息,感人肺腑。但似乎這些故事的主角最終都離開了英子,他們的離去,讓英子堅強了、也長大了。
這本神奇的書,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彷彿在這本書的舞台上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大家一定要去看看這本書,相信這朵純潔的「百合花」會讓你們感受到什麼叫純真!
3、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人類的營養品。」一本好書會帶給我們豐富的知識和無盡的快樂!
朋友們你喜歡看書嗎?我想向你推薦你一本書----《愛的教育》。
這是義大利著名的教育家——亞米契斯的一部代表作《愛的教育》。直到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這本書的扉頁上的那段話: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一滴墨水,可以引發千萬人的思考。就是這句話使我用心讀完了這本書。
書中主要寫安利柯成長的故事,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口吻敘寫了主人公一年的所歷,所聞,所見,所感,抒發了鄉國之感,師生之誼,親子之愛和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友愛之情。通過一個個平常又滿蘊人情味的生活條件,把愛和美注入讀者的心田。作者用日記的形式來寫作,但每月又有一篇較長的,結構完整的「每月故事」。這些故事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狀況,並以高尚的愛心情感聯系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帶給我們愛與美的享受。同時也帶認識了幾個新朋友,「小博士」代洛西,「小英雄」洛貝諦,愛幫助人的卡隆,可憐的奈利,衣著華麗的瓦梯尼……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也沒有任何豪言壯語。通過樸素的描寫和精彩的語言,使我知道愛是無私的也是無價的,愛是用任何東西都換不回來的,愛是人世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愛是人人都需要的!
如果你看見這本書你一定要認真的品味品味!要記住那句話:「世界充滿愛」。
2. 作文:給朋友介紹一本書
《童年》 作者:高爾基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推薦理由: 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的第一部。書中高爾基再現了他童年時代的俄羅斯生活,塑了一個個形象逼真、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我們在閱讀這部小說時不僅可以了解作家艱辛坎坷的童年,也可以看到在那個時代普通的俄羅斯人民處在怎樣的一種生存狀態以及他們的心理和精神面貌。 我覺得讀完這本書,你會悟到以下三點: 1、高爾基童年時強烈的求知慾望。 高爾基愛學習,他對文學有超人的悟性,在童年他就感受到文學迷人的魅力,這與他以後從事文學創作是很有關系的。 2、高爾基童年時對一切事物強烈的同情心。 高爾基同情別人,關愛生活和生命的品質是外婆給他的,一次他們家過去僱傭的長工葛里戈里成了瞎子流浪在外,外婆看到了馬上叫高爾基送去幾個麵包,還特地追出門去,同他交談了很久。時時處處給人一顆愛心,關心別人,同情別人,不正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雷鋒精神的雛形和萌芽狀態的行為嗎? 3、高爾基童年時疾惡如仇,強烈的正義感。 在書中高爾基議論道:「在我們生活里,雖然有滋生各種無恥敗類的土壤,但這種土壤終究會生長出卓越的健康,而且富有創造的力量,生長出善良和人道的東西,它不斷激發我們建設光明的大道的新生活和不滅的希望。 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有敏銳的觀察力,有良好的文學底蘊,不能容忍一切丑惡的東西,敢於面對,敢於揭發,本身就是一種創作的源泉,因為贊頌光明,揭露黑暗,就是文學作品永恆的主題之一,這也是高爾基和凡卡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原因之一。 《愛的教育》 作者:亞米契斯 出版社:延邊人民出版社 推薦理由: 教育之所以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不存在教育。」這個讓我們感受到愛的教育之重要的人,就是義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 《愛的教育》採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名叫艾瑞克的義大利小男孩兒的成長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小學四年紀一個學年中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之愛。作者以流暢、生動的語言,細膩傳神的筆觸,飽含深情地刻畫了一群從出身到性格都迥然不同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異常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的來自上流社會的家庭,而且性格一如陽光般燦爛。在他們身上,有著值得稱道的共同點----那就是對親人、朋友的真摯之情,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熱愛。 亞米契斯用《愛的教育》使人感受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而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人最自然最根本的情感----愛!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行而常常會被我們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的含義是什麼。這就是 《愛的教育》吸引人之處和告訴我們的道理。 《愛的教育》以情感為中心,文章感人至深,它通過三年級小學生的日記,贊揚了熱愛祖國,無私,俠義等精神,是一本好書。
3. 我向大家推存一本書作文600字
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
頑皮的春風挑逗著我凌亂的頭發,而我的眼眶中飽含淚水,想有「脫殼而出」的慾望。細眼看,懷里抱著一本《城南舊事》。
想知道我因什麼而熱淚盈眶嗎?
那是因為我看見了《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我們漸漸長大,童年也將漸漸離我們遠去;我們即將小學畢業告別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擔負起生活的責任。
我非常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我們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麼怕呢!」是呀!多麼的矛盾,但我們內心不就是這樣的矛盾嗎?既想長大又怕長大後生活的坎坷。原本都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轉眼間就變成成熟穩重的畢業生,人生何嘗不是這樣的矛盾呢?
好想把時間停留住,可它就是這樣無聲無息地溜走了。散步的時候,日子從我懶散的步伐間躍過;休息的時候,日子從我的枕邊流過;寫字的時候,日子從我的筆尖跨過;回憶的時候,日子從往事中溜過。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初版1960年。全書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可視作她的代表作。曾被評選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它滿含著快樂而略帶憂愁的基調,多了些辛酸的味道,也多了些陽光明媚的色彩,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
小英子作為一個主要人物出現在文章中,當她發現大人們的良好願望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就愈發顯得孱弱。纏繞在文章中那種無往不復的悲劇輪回也就更加令人觸目和深省,這也正是本文顯得豐富厚重的關鍵之筆。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我們又何嘗不是想念著童年生活中的一切;想把它狠狠地抓在手中,可它卻像沙子一樣,抓的越緊它溜得越快。
每當我拿起這本書時,總不忘帶著一種淡淡的憂愁,但它總會告誡我珍惜時光。我現在把它介紹給你,希望你能從中有所感悟。
4. 急需!!一篇作文{400字},題目: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最好是《城南舊事》,其他也可以}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一本書,當然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著名作家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是作者林海英的一本自傳體小說。她五歲時隨父母從台灣來到北京城南居住,一住就是二十五年,老北京城南幽幽的小巷,殘陽駱駝、城垛古牆……這一切都讓童年的林海英感到新奇入迷。1948年30歲的林海英才返回故鄉台灣,從此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生涯。童年的記憶讓林海英在1960年推出了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故事是以20世紀20年代的北京城南為背景,透過一名伶俐的小女孩英子純稚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溫馨動人,啟發人性。
我很喜歡書中的主人公英子,她純真善良,對生活充滿了好奇心,願意用真誠去接觸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書中《惠安館》這個章節里,記敘了英子和妞兒純真的友誼。她倆真快樂,胡說胡唱胡玩,西廂房是她們快樂的窩,連做夢都想著它。英子對瘋子母女的親近與同情幫助,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情,而瘋子母女悲慘的命運又讓我痛心。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本書,我還觀看了20世紀80年代由導演吳貽弓拍攝的同名電影,這部影片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小演員沈潔出色的表演獲得了林海英的稱贊,後來她們成了「忘年交」。
林海英在《出版後記》中說「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我想正是作者對童年時光的美好回憶,對故鄉深深的眷念之情,才能寫出這樣一本廣受讀者歡迎的佳作。20世紀90年代初,林海英重返北京,晚年更投入到兩岸文學交流及出版,是最早推動兩岸文學交流的人。
《城南舊事》這本書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講述著人間的悲歡離合;又像首悠悠的思鄉曲,唱說著童年的酸甜苦辣。我喜愛《城南舊事》,它讓我懂得了愛心,善心,真心;我喜愛作者林海英,她讓我了解了文學的趣味;我喜愛活潑可愛的英子,她讓我學會了堅強。
5. 求一篇作文,題目為《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600字,要原創,不要寫太
大家都看過很多圖書,我也不例外,我看過的書有《魯兵遜漂流記》、《綠山牆的安妮》、《森林報》、《愛的教育》······講到這里,我要向大家推薦一本名叫《森林報》的書。
《森林報》不是報紙,而是一本像報刊一樣的書。他是蘇聯科普作家維·比安基的代表作。這本書分十二個月報道了森林中各種有趣的事情。
《森林報》每天都有許多新聞。比如,兔媽媽什麼時候生下了小兔?黃鸝的住宅是什麼樣的?「森林大漢」麋鹿為什麼打架?這些消息你都能在《森林報》中看到。
在那裡,所有的動物植物都有著豐富的情感。就像比安基自己說:「那裡,同樣有各種愉快的節日和悲慘的事情,有英雄和強盜」。雄琴雞的英雄青眯,不惜血肉相搏,最後卻讓獵人漁翁得利;小白樺和小白楊並肩攜手,將小雲杉趕出它們的領地。但是在森林裡,迎接太陽的時候總是愉快的,可給太陽送行的時候,憂愁的日子就開始了。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讀一讀,相信你讀了以後,一定會為森林中有那麼多的趣事而感到驚奇!
6. 求一篇自傳體作文
自傳材料很好寫,自傳是傳記文的一種。傳記以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為主。自傳則是以記述自己的生平事跡為主。自傳體作文是傳記的簡要形式-小傳的一種。 主要敘述自己的生平事跡和著作等。一般用第一人稱,也有用第三人稱的。古人著書後常作自序,有的也屬自傳。如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自序》即具有自傳性質;王充的《論衡·自紀篇》、江淹的《自序論》,均為自傳。 古代和中世紀少有自傳文學存在(雖然有少數例外),直到15世紀,這種形式才開始出現。自傳作品採用多種形式,從生前不必然要出版的私密寫作(包括信件、日記、札記、回憶錄、憶往),到正式的自傳。這種體裁的傑出範例有聖奧古斯丁的《懺悔錄》(400?)、納巴科夫的《回憶錄》(1951)等。 從寫作的對象上來講,自傳體作文是以寫人為主的文章。只不過這個人物是自己,寫人的手法在此都可以應用。但是,怎樣把自傳體作文寫好,卻不象寫人那樣簡單。 首先,自傳體作文要寫出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我」來。這個我,應該就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實樣子,而不是與生活中真實的自己隔著一層,讓人看了之後,覺得那不是你,或者不是完全真實的你。這就要求寫作自傳體作文的第一個要求是認識自我。也許你要問了,我自己還能不認識自己嗎?其實不然。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成長,走過的每一天每一步都在塑造著自己。在緊張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覺的成長中,慢慢地,可能對自己的成長不那麼敏感了,或是感受不那麼深刻了,或者,由於環境的左右,自己成了自己不希望的樣子,自己對自我的認識也漸漸有了偏差。寫作自傳的過程有時是一個尋找、發現自我的過程,你要順著一根線,把自己給追回來,加以審視,加以分析,最終真正地認識自己。那麼,怎樣才能在文章中真實地、生動地表達自己呢?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請問一下自己:我是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性格如何?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的理想是什麼?我希望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我為什麼會有以上的愛好與想法?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誰對我的影響比較大?哪些事給我留下的印象比較深?……這么問下來,做個記錄,加以整理,一份較為真空的自傳體作文就出來了。寫作自傳體作文比其他寫人的作文要容易很多。這是因為寫的是自己,素材不缺,認識不缺。但是,素材多了,又面臨一個選材和剪裁的問題。什麼樣的素材最適合用於這篇自傳體文章?什麼樣的素材更重要、更有表現力?這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寫作自傳體作文,最忌寫成流水賬,從自己的出生寫起、一年一年的,在哪兒生活,在哪兒上學,在哪兒玩耍,這樣的文章不是自傳。自傳中的自己要個性鮮明。要緊扣自己的性格特點來寫作,我愛靜還是愛動?內向還是外向?喜歡看書還是喜歡運動?都要在寫作中運用准確的事例生動地表達出來。 自傳還有向別人明確傳遞出自己的外貌特徵,使人讀後留有印象,甚至一見到你本人就能根據你自傳中的描寫認出你。這也需要運用外貌描寫的技巧,把自己寫好,寫活。 自傳中要有事實。自傳不是簡單的記人,它要反映出人物的成長變化經歷,要有一定的時間感。雖然我們現在年齡還小,但成長的經歷已經有了,這在自傳中都要較好地反映出來。比如,一位作者寫到自己現在是環保主義者,非常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環保活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小時候游長城時一位叔叔撿垃圾的行為深深影響了我,後來通過科教片和老師的引導又強化了這一觀念,現在,我們生活環境的日益惡化更加深了這種認識,所以,為了保護環境,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我積極地參加植樹、節水宣傳、垃圾分類等環保活動,所以,我是一個環保主義者,將來我還要發展更多的人加入我們保護環境的行列。這篇自傳中,作者通過大量事實描述了自己成長為一個環保主義者的過程,一些切身的體會、真實的活動讓文章十分生動、充實。 自傳的寫作對象是自己,為了使文章更生動,可以採用一些特殊的表述手法。比如通過別人的敘述、借他人之口來寫;假託記者采訪、寫成一篇人物專訪;也可以用和讀者聊天的方式來寫;還可以假裝向一個人寫信,用書信體來寫;也可以運用電影體,把自己生活中的重要場景變成一個個的電影鏡頭,對這些鏡頭進行描述……總之,文章中要描寫的人是你自己,就看你怎樣向公眾推出了。 自傳是自述生平和思想變化過程的文章,是黨組織了解入黨申請人的重要材料,也是黨組織審查吸收新黨員的必備材料之一。 個人自傳的基本格式及內容通常為: (1)標題 居中寫「我的自傳」(或自傳); (2)正文主要包括個人成長經歷(從上小學或7周歲寫起,就讀學校、擔任職務、所受獎勵與處分、參加何種進步組織、有無相關政治歷史問題等),個人思想演變(這是主體部分,結合成長經歷談對一些重大政治問題的認識等等)和家庭主要成員、主要社會關系的情況(家庭成員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該怎麼寫,主要社會關系一般是對本人有較大影響的親屬,談談他們的職業及政治面貌等),大致就是這三部分。
7. 科學家的自傳體小說400字
我想當個科學家
我有一個十分美好的夢想,那就是長大以後成為一名科學家,為人類造福,讓祖國富強……
我想把高樓建成會自動彎曲的高樓,躲避飛機,但人在裡面感覺不到,高樓裡面還有各種機器人,為居民服務。
我想從恐龍的牙齒里找到微型細胞,復制出以前各種各樣的恐龍,讓博物館里的恐龍化石,變成「恐龍的骨架照片」 讓喜愛恐龍的同學大飽眼福。
再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幫我們收錢、看門、做事、還輔導我們小朋友做作業呢,從此家長們的工作減輕了很多……
我還向培育出十分耐乾旱的植物,讓沙漠變成綠洲,讓北京不再受沙塵暴的侵襲,讓我們的國家環境變得更加優美。讓我們再次成功地舉辦奧運會,讓我們的國家成為碧水藍天的綠色家園……
還要研究出各種「靈丹妙葯」,讓人類遠離疾病的困擾,讓我們幸福的生活在這個美好的家園中。
不過,要實現這個夢想,從現在開始就要打好學習基礎,才能實現我這個美好的夢想!
8. 推薦一本書的作文
《城南舊事》推薦言詞
《城南舊事》是著名台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書中充分展示了主人公英子在北京城南經歷的點點滴滴。書中的字里行間都可體會出作者對童年的懷念。
《城南舊事》這本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井井有條,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緩緩的人群、緩緩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主人公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好奇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裡扣上枷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瘋子』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往惠安館里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正如我們學過的《竊讀記》;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知人世復雜的情感。
「惠安館」、「駱駝隊」、「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每一章節都飽含著樸素的氣息,感人肺腑。但似乎這些故事的主角最終都離開了英子,他們的離去,讓英子堅強了、也長大了。
這本神奇的書,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彷彿在這本書的舞台上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大家一定要去看看這本書,相信這朵純潔的「百合花」會讓你們感受到什麼叫純真!
9. 自傳體小說!!!
1、所謂自傳,簡單地講,是一份自己的情況介紹。一般而言,有以下種類:
詳述生平的自傳(回憶錄),如:胡適《四十自述》,蔣夢麟《西潮》,錢穆《八十憶雙親》;
略述生平的自傳(自我介紹),如作文「我的自述」之類;
求職用自傳(自我介紹),如:以表現自己的才學,特長為主。
2、它有以下功能:
就個人而言--回顧與反省
就單位而言--人事檔案
就求職而言--自我推薦
3、自傳的寫作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A、個人身世與家庭背景:如姓名/性別/年齡/出生地及籍貫/家世淵源/學歷等
B、生活/學習/工作經歷
C、個性/興趣/才能/專長/人生觀/信仰/抱負等分析
D、生活得失及心得
E、有的還要寫明立傳原因以及對未來的期許
4、注意事項
構思要詳密/情真意切
自傳體小說 稱之為小說的文學作品中含有虛擬的事情不足為奇
參加進一些無傷大雅的虛擬的東西為自己的文學作品做陪襯是可以的
但不要太離譜.. 否則就不是自傳體小說了
10. 求一篇作文,題目為《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600字,要原創,不要寫的太好,中等水平就可以了
頑皮的春風挑逗著我凌亂的頭發,而我的眼眶中飽含淚水,想
有「脫殼而出」的慾望。細眼看,懷里抱著一本《城南舊事》。
想知道我因什麼而熱淚盈眶嗎?
那是因為我看見了《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我們漸漸長大,童年也將漸漸離我們遠去;我們即將小學畢業告別
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擔負起生活的責任。
我非常喜歡裡面的一句話:「我們是多麼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
,我們又是多麼怕呢!」是呀!多麼的矛盾,但我們內心不就是這
樣的矛盾嗎?既想長大又怕長大後生活的坎坷。原本都是一群活潑
可愛的孩子,轉眼間就變成成熟穩重的畢業生,人生何嘗不是這樣
的矛盾呢?
好想把時間停留住,可它就是這樣無聲無息地溜走了。散步的
時候,日子從我懶散的步伐間躍過;休息的時候,日子從我的枕邊
流過;寫字的時候,日子從我的筆尖跨過;回憶的時候,日子從往
事中溜過……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
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初版1960年。全書透過英子
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
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可視作她的代表作。曾被評
選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它滿含著快樂而略帶
憂愁的基調,多了些辛酸的味道,也多了些陽光明媚的色彩,將其
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
細地表現出來。
小英子作為一個主要人物出現在文章中,當她發現大人們的良
好願望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就愈
發顯得孱弱。纏繞在文章中那種無往不復的悲劇輪回也就更加令人
觸目和深省,這也正是本文顯得豐富厚重的關鍵之筆。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
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我們又何嘗不是想念著童年生活中的一切;想把它狠狠地抓在手中
,可它卻像沙子一樣,抓的越緊它溜得越快。
每當我拿起這本書時,總不忘帶著一種淡淡的憂愁,但它總會
告誡我珍惜時光。我現在把它介紹給你,希望你能從中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