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沈石溪的動物小說讀後感
1. 沈石溪《動物小說》讀後感
(一)
沈石溪是當代著名動物小說作家,他的動物小說內容極其豐富,最早接觸他的小說是描寫動物間感情與智慧的《斑羚飛渡》。這本書上主要是他的幾個短篇的選集,描寫了動物世界的真摯情感——《天命》中,母鷹為了種族舍棄生子;《象冢》中,母象為了種族在兒子與自己心愛的「人」之間做出艱難選擇;《仇恨》中,水秧兒寧可自己爸爸傷心也不願背叛狼獾;《獵狐》中,戈文亮被可愛的小狐打動,連自己的名聲也不顧;《剽牛》中老牛為了孩子過好生活,不惜獻出生命;《兵猴》中大白牙為了猴群的安危而獻出生命……每個故事通過對動物的描寫,間接的歌頌了動物間的生存世界,從另一個角度歌頌母愛、父愛、夫妻情、養育恩、朋友情誼,間接反映了人類社會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醜陋和美麗、高尚和卑賤……,使人懂得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應該珍惜的、什麼是應該堅持的。
其中的《罪馬》是很典型的一篇。《罪馬》的主人公是白珊瑚。她是一匹漂亮的優種白馬,是馬戲團馬戲表演的頭馬,他與馴獸員婁阿甲建立了深厚感情。婁阿甲在表演中意外受傷,她跟著治療的汽車跑了了二十四里路。在婁阿甲死後,白珊瑚深深自責,竟然絕食。後來,她開始吃東西了,卻一直想念主人,終於在她把一切安排好時,悄悄離開了馬戲團,去了安葬婁阿甲的地方
白珊瑚是一隻有情有意小心謹慎的馬,因為婁阿甲從小養育了她,她寧願放棄自己在馬戲團的優越條件,逃到婁阿甲死亡的地方悼念他。她為自己的離開時刻准備著,自己主動讓出顯示尊貴地位的頭馬的位置,多次教訓兒子要守秩序,全心輔助新的'頭馬-------
沈石溪總是用他的作品大聲急呼,呼喚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動物的和諧、改變並走出人與自然的對立。讀他的書是享受,是樂趣,更是引領我們感悟真善美的好導師。我喜愛他的作品。
(二)
暑假裡我看完了沈石溪的動物系列小說,其中有一本書的名字叫《第七條獵狗》。沈石溪把這本書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寫狼;第二個部分寫狗;第三個部分寫豺。
沈石溪在寫動物小說的時候經常深入到動物的領地,動物都有很強的領地意識,特別是雄性動物,他們在自己的領地用小便畫出地盤,其他的動物就會很自覺的不侵入它的領地。但是一旦有人侵入,就會被動物攻擊。
有一次,他進入了一種別名叫紅狼的豺狗的動物的領地,被圍困在一棵孤零零的大樹上,整整兩天滴水未進、粒米未沾,餓的都快虛脫了。他養的一隻獵鷹從寨子里飛到森林裡找到了他,又飛回寨子里向村長報警,領著獵人救出了他。
雖然和動物接觸很危險,但是沈石溪為了寫好動物小說還是經常和動物打交道。他的這種精神很讓我佩服,他讓我知道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毅力,不怕困難,堅持到底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
這個故事出自「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里的《再被狐狸騙一次》,作者沈石溪。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年輕人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對狡猾的狐狸夫婦騙走一隻大閹雞。過了幾天,年輕人上山砍柴時,又遇見了那對狐狸夫婦,他想要報復一下,恰好又在腳邊的樹洞里發現一窩小狐狸,狐狸夫婦里的母狐又在樹洞里,便想到這就是那狐狸夫婦的子孫,(.)便舉起了柴刀,只要母狐狸一露頭就給它來個斬首示眾。公狐狸為了讓母狐狸能帶著它們的小寶貝安全轉移,竟不惜咬斷自己的腿骨,想把年輕人引開。可憐天下父母心,看著鮮血淋漓的公狐狸,年輕人雖然識破了它的騙局,卻甘願再次受騙。他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柴刀,轉過身來,准備去追公狐狸。剛走一小會,母狐狸就在離樹洞不遠的土丘後面「呦呦」的叫囂,聲音平緩,好像寄出了一封平安信。這時,公狐狸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它只是做了個躥跳的動作,就掉在地上,死了,因為血流得太多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流下了眼淚,這血染的父愛是多麼偉大!我們要好好孝敬父母。
2. 沈石溪動物小說讀後感
少年時對動物小說有一種天然的喜愛,所以小時候讀過一本關於馬、狼的小說,雖然現在已記不起書的名字,但小說所流露的動物間的感情卻讓我至今陶醉。隨著年齡增長,也許這方面的書已不太多,也許走出兒童世界進入少年世界特有的一種逆反,生活中不能再讀到關於動物的小說,直到前一段時間在六年級教材中被《最後一頭戰象》深深震撼,動物小說才又再次進入我的視野。而這幾天讀了《沈石溪經典動物小說》,更是有了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沈石溪是當代著名動物小說作家,他的動物小說內容極其豐富,最早接觸他的小說是描寫動物間感情與智慧的《斑羚飛渡》。這本書上主要是他的幾個短篇的選集,描寫了動物世界的真摯情感------《天命》中,母鷹為了種族舍棄生子;《象冢》中,母象為了種族在兒子與自己心愛的「人」之間做出艱難選擇;《仇恨》中,水秧兒寧可自己爸爸傷心也不願背叛狼獾;《獵狐》中,戈文亮被可愛的小狐打動,連自己的名聲也不顧;《剽牛》中老牛為了孩子過好生活,不惜獻出生命;《兵猴》中大白牙為了猴群的安危而獻出生命……每個故事通過對動物的描寫,間接的歌頌了動物間的生存世界,從另一個角度歌頌母愛、父愛、夫妻情、養育恩、朋友情誼,間接反映了人類社會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醜陋和美麗、高尚和卑賤……,使人懂得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應該珍惜的、什麼是應該堅持的。
其中的《罪馬》是很典型的一篇。《罪馬》的主人公是白珊瑚。她是一匹漂亮的優種白馬,是馬戲團馬戲表演的頭馬,他與馴獸員婁阿甲建立了深厚感情。婁阿甲在表演中意外受傷,她跟著治療的汽車跑了了二十四里路。在婁阿甲死後,白珊瑚深深自責,竟然絕食。後來,她開始吃東西了,卻一直想念主人,終於在她把一切安排好時,悄悄離開了馬戲團,去了安葬婁阿甲的地方
白珊瑚是一隻有情有意小心謹慎的馬,因為婁阿甲從小養育了她,她寧願放棄自己在馬戲團的優越條件,逃到婁阿甲死亡的地方悼念他。她為自己的離開時刻准備著,自己主動讓出顯示尊貴地位的頭馬的位置,多次教訓兒子要守秩序,全心輔助新的頭馬-------
沈石溪總是用他的作品大聲急呼,呼喚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動物的和諧、改變並走出人與自然的對立。讀他的書是享受,是樂趣,更是引領我們感悟真善美的好導師。我喜愛他的作品。
3. 沈石溪的消失的狼群讀後感怎麼寫
思路:
有所「感」的醞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分析和評價,才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脫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
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繫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
例子: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消失的狼群》,這本書是沈石溪寫的,也是我的生日禮物。
這本書的主人翁是匹狼,它是一匹母狼,名叫紫嵐,為什麽叫紫嵐呢?書上是這么解釋的:「是因為它是紫色的,跑起來像嵐霧所以叫紫嵐。」這本書上寫了紫嵐怎樣照顧自己的狼崽。紫嵐的「老公叫做黑桑,是一個高大威猛的成年公狼,原本他應該是狼王,可惜離狼王只有一步之遙時,被一個大野豬刺死,所以紫嵐常常悶悶不樂。
紫嵐的狼崽有五隻,一隻被洪水沖走了。還有四隻,三男一女,一隻叫黑仔,一隻叫雙毛,只叫藍魂兒還有一隻叫媚媚,紫嵐最喜歡黑仔因為它很壯,長得也很像黑桑,不過黑仔不久被金雕吃了,紫嵐又開始細心的照顧藍魂兒,藍魂兒不久後變得非常壯,而且很聰明。
在一次狩獵中不小心把冬眠的熊吵醒了,於是他與熊鬥智斗勇,最終勝利了,就連高高在上的狼王都給他贊賞的一目。不過紫嵐慾望太深,就差一點就讓藍魂兒當上狼王了,可是藍魂兒最終失足,死在了獵人的捕獸夾下。
只剩弱小的雙毛了,紫嵐已經放幾乎快要放棄了,就這樣無力的養雙毛,養呀養,不知怎麼雙毛竟敢和狼王挑戰了,打敗狼王就差一點點,卻被狼王一聲大吼嚇得魂飛魄散了,最後被狼王吃掉了。
只剩下最後的媚媚了,因為女的不能當狼王,所以媚媚就不可能當狼王,又過了好久吃掉黑仔的老金雕又回來了,紫嵐為了保護媚媚生下的小狼崽,和老雕同歸於盡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慾望不能太深,只有一步一步來才能成功。
4. 有關沈石溪動物小說的讀後感
善待自然,善待自己。——讀《黑天鵝紫水晶》有感
一隻全身漆黑的天鵝,沈石溪賦予了它人類的感情與智慧;一個背負使命的獵人,沈石溪賦予了他女子般的溫柔與體貼;一段人與自然的情誼,沈石溪賦予了它生死相依的感動。
初讀這本書,我以為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動物小說,訴說著獵人約翰·威廉斯與黑天鵝紫水晶生活的點點滴滴。隨著我對這本書的深入,我發現它更像是大自然的嘆息與不滿,呵斥著人類因貪婪而肆意破壞自然的愚蠢行為,低吟著自己受到創傷的悲哀。沈石溪希望人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他將自己的期望寄託在這只黑天鵝身上,送到讀者心中。就像嚴春友說的:「我們再也不應該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們征服的對象,再也不應該把其他生物僅僅看作我們的美味佳餚,而首先應該把它們看作是與我們平等的生命。」
在沈石溪筆下,一隻微不足道的殘疾天鵝幼崽都值得獵人用生命去保護,而在現實世界裡,一隻貴為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都有可能成為獵槍的耙子。為什麼會造成這種殘忍的對比?這恐怕要問問那些被金錢蒙蔽了的心。沈石溪用自己獨有的文筆告訴世人:放下手中的獵槍,不要再讓人與動物之間的怨恨延續。當我們砍伐蒼天大樹時,只聽到耳邊金幣碰撞的聲響,卻忽略了樹木那好似哀鳴的落地聲;當我們獵殺動物時,只看到眼前的山珍海味,卻忽略了動物那好似抗議的鮮血。這時的人類對大自然沒有一絲愛憐,沈石溪正是用筆做武器,來反對這個冷血的世界,也號召每個人,從小事做起,善待自然。
在黑天鵝紫水晶的生活里,有和平、有殺戮、有幸福、有痛楚,讓我感動的不只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還有感人至深的愛,紫水晶對小天鵝崽的母愛,約翰·威廉斯對紫水晶一家的關愛,約翰·威廉斯的祖先希望自己的後代拿黑天鵝的血來祭奠他,而約翰·威廉斯卻用自己的生命在守護黑天鵝。不僅僅是因為他令紫水晶的丈夫喪命的內疚,更因為他愛護動物善待自然的本性。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像約翰·威廉斯一樣,與大自然的一切和平相處,那麼世界會更加美好。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你好,希望有幫到你喲,如果不滿意可以繼續追問的呢
5.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系列》讀後感咋寫急!!!!!!
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老師的作品我都很喜歡,他的動物小說把我帶進了一個個精彩紛呈的動物世界,讓我感受到它們的喜怒哀樂,深深地吸引著我。
「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為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人類文化和社會文明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這是沈石溪寫在每本小說後面的創作談,五本厚厚的動物小說讀完,我不由得掩卷沉思,沈石溪帶給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一、人性光芒的美
母愛、父愛、夫妻情、養育恩、朋友情誼……這些豺狼虎豹,這些牛馬豬羊,這些狐熊象鹿,在作者筆下哪裡還是曾經我們眼中簡單的動物,這分明是一個個具有靈魂,飽含情誼的人在你的面前傾吐他們各自內心柔軟的情感,這都可以讓你觸摸到他們的心跳,讀懂他們微妙的眼神,在書中,我們和這些似乎粗野的動物同呼吸,共命運。沈石溪哪裡是在描寫動物世界,分明是在描摹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分明是在揭開我們人類社會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醜陋和美麗、高尚和卑賤……
你看:《狼王夢》給我們展現的正是我們人類「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殷期望;《情豹布哈依》以一個男子漢氣概的形象向我們講述他對妻子、對孩子的博大胸懷以及默默隱忍;《火圈》驗證的卻是親子不如養子,人不如虎的悲情故事;你見過機智勇敢、足智多謀、重情重義的警犬拉拉嗎?那可是在幾多波折、幾多磨難中成長起來的呀!《拯救雌虎藍藍》可是把拉拉塑造得猶如一位超級警察形象!……以物喻人極其深刻,沒有對動物的了解和觀察以及對人性的思索,這些文學作品不會產生。
不論短篇還是長篇,不論是草原還是江河,不論是弱小還是強大,人性始終是第一位要傳達給我們的,正應了他的創作談以動物來寫人類的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也正是因此而打動了諸多讀者,我更是醉心閱讀。
二、知識性融趣味性於一體
狐狸要清窩;狐和狸並非同類;大象垂死要尋找自己從未見過的祖輩的象冢安息;猴王爭奪王位必將經歷血的洗禮……更不要說各種動物的分類、現狀、生活習性等等,都在曲折跌宕的故事情節中得以知曉,動物知識在這樣的趣味閱讀中增加。
三、細膩的動物描寫
1、動作描寫
「它騰出嘴吻,狠命朝捲毛狗的頸窩咬去;捲毛狗扭頭躲避,它趁機一蹬狼腿,從捲毛狗過分熱情的擁抱中掙脫出來,沿著起伏的山樑奔逃。」 -----《紅奶羊》
「老公羊憑著嫻熟的跳躍技巧,在半大羚羊從最高點往下降落的瞬間,身體出現在半大羚羊的蹄下。老公羊的跳躍能力顯然要比半大羚羊略勝一籌,當它的身體出現在半大羚羊蹄下時,剛好處在跳躍弧線的最高點,就像兩艘宇宙飛船在空中完成了對接一樣,半大羚羊的四個蹄子在老公羊寬闊結實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免費享受一塊跳板一樣,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奇跡般再度升高;而老公羊就像燃料已輸送完了的火箭殘殼,自動脫離宇宙飛船,不,比火箭殘殼更悲慘,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被突然折斷了翅膀的鳥筆直墜落下去。」
----《斑羚飛渡》
動作描寫生動形象,猶如這些事情都發生在我們眼前一般。
2、心理
「它想,要敢於向狼挑戰,首先要克服羊孱弱的天性,要敢於面對張牙舞爪的狼,敢於正視血淋淋的現實。……第二步,它要努力使自己的身體變得強壯,變得矯健,有朝一日和萬惡的黑母狼交鋒時,在體力和耐力上佔有上風。……第三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讓頭上那對羊角改變形狀。」
-----《瘋羊血頂兒》
向這樣成段成段、成篇成篇的心理描寫不勝枚舉,這樣就為這些動物出乎意料的行為設下合理的鋪墊,這樣動物也有了人的思想,有了人的情感,這就是沈石溪動物小說打動人之處——以情動情。
3、外形
「這是一頭肥碩的年輕母羊,金紅的毛色在陽光下熠熠閃亮,臉額間有塊光潔的白斑,顯得既溫柔又嫵媚,臀部渾圓,腹間吊著四隻飽滿得像熟透了的柚子的乳房,露出非凡的母性的風韻。"
----《紅奶羊》
當然這樣的描寫也是比比皆是,這樣的描寫不是在寫動物,是在動物身上進行了人格化、情感化,這樣讀起來怎麼不動情呢?
16歲遠離繁華的上海隨著上山下鄉的洪流來到雲南西雙版納一個名叫蠻廣弄的村寨;1979年寫成了他第一篇動物小說,接著一發不可收拾,陸續發表了眾多同類型的小說;1984年,他才開始了比較正規的文學學習、實踐之旅;「在文學系我囫圇吞棗地閱讀了大量生物學、動物學、動物行為學等方面的書籍。我決心在動物小說這個領域里闖出一條新路來。"
他——沈石溪做到了,讀他的書是享受,是樂趣,是豐富自己見聞的好教材,更是引領我們感悟真善美的好導師。我期盼閱讀他更多更好的作品,也希望我的孩子們也多多閱讀,從中受到人生的砥礪,人性的熏陶。
6. 沈石溪的作品讀後感
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雲南作協理事。1952年10月生於上海,16歲赴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20歲在當地當山村教師。1975年應征入伍,1979年開始兒童文學創作,其動物小說別具一格,在海內外贏得廣泛聲譽,他本人也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小說《聖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第七條獵狗》獲中國作協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一隻獵雕的遭遇》獲中國作協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
在談到創作體會時,沈石溪說:「十五年的創作實踐,我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禮儀的粉飾、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會盛衰,禮儀會更替,道德會修正,社會文明也會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斑羚飛渡》一文榮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台灣兒童文學學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幼師少年月刊》聯合主辦「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書目。文章以明朗而優美的語言、深沉的筆觸,通過對動物社會的描寫,揭示了動物之間情感糾葛的內心世界,使讀者不僅了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還可以從中引發聯想,體會其中的內涵,引起人們深沉的思索:動物世界尚且如此,我們人呢?
主要作品及簡介:
《第七條獵狗》,小說集。1985年1月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8萬,印數112000。共收作者8個短篇,以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為背景,講述人與動物的恩恩怨怨。
《退役軍犬黃狐》,中篇小說。1988年6月由雲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5萬,印數3000。立過戰功的軍犬黃狐被宣布退役了,它嚮往戰斗生活,偷偷溜回哨所前線,在收復者陰山的戰斗中壯烈犧牲。
《一隻獵雕的遭遇》,長篇小說。1990年10月由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6萬,印數5000。一隻獵雕,被主人拋棄,先當誘雕誘騙同類,又當種雕傳宗接代,最後逃離人類,在弱肉強食的叢林里奮斗拼搏。
《狼王夢》,長篇小說。1990年11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0萬,印數40000。荒原群狼,雪山金雕。用狼血寫就的充滿傳奇色彩的動物小說。
《獵狐》,中篇小說。1991年2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9萬,印數10000。該書是作者的少年小說集。描寫八十年代少年的追求和苦惱,反映他們身上傳統道德觀念同現代意識之間的摩擦和碰撞。
《盲孩與棄狗》,長篇小說。1992年3月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5萬,印數1600。一位在邊疆插隊的女知青為了返城,拋下男嬰。男孩長大後,雙目失明,在一條被拋棄的狗的幫助下到昆明尋找母親。
《沈石溪動物小說自選集》,小說集。1992年6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字數25萬,印數3000。共收作者16篇中短篇動物小說,描寫16中野生動物的生態習性。
《聖火——沈石溪獲獎作品集》,小說集。1992年8月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數20萬,印數3000。收錄作者1980年——1991年兒童文學和成人文學所有獲獎小說,共12個中短篇,其中有軍事題材中短篇小說《戰爭與女人》。
《老鹿王哈克》,小說集。由台北國際少年村出版。字數13萬,印數3000。收錄作者6個動物中篇小說,以動物視角觀察生命世界,跳出人與動物恩怨圈,展示沒有人類參與的動物世界的生存狀。
《殘狼灰滿》,中篇小說。1994年9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7萬,印數10000。大公狼灰滿的兩條腿殘了,但它不甘沉淪,嚮往著曾經屬於它的狼酋寶座,終於有一天,狼群中出現了罕見的雙體狼。
《象王淚》,小說集。1994年10月由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4萬,印數10300。這是一部由3個中篇連綴而成的寫大象生活的長卷,展示野生象群的生存奧妙。
《紅奶羊》,長篇小說。1994年12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數15萬,印數11000。母狼蓓蓓難產死了,公狼黑電捉到一隻紅奶羊來充當奶媽撫育狼崽,吃羊奶長大的狼崽長成一個會學羊叫的怪狼。
《再被狐狸騙一次》,小說集。1995年11月由台北《民生報》出版公司出版。字數7萬,印數4000。收錄作者9個短篇小說。以知青為視角,在鄉村艱苦生活中,人與動物互相慰籍,互相依存。
《保姆蟒》,小說集。1995年12月由台北《民生報》出版公司出版。字數7萬,印數4000。收錄作者9個短篇小說。西雙版納密林中,「知青」出身的獵人所寫的狩獵筆記,緊張、刺激、生動、有趣。
《瘋羊血頂兒》,長篇小說。1995年12月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4萬,印數10000。它一出生就目睹母羊被狼咬死,母羊血濺在它的額頭,因此起名血頂兒。它伺機找狼復仇,卻被羊群視為瘋羊。
《混血豺王》,長篇小說。1996年1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數28萬,印數9000。獵狗洛嘎在追獵中和母豺達維婭結合,生下混血豺白眉兒。雖有狗與豺的雜交優勢,卻無法在豺群和人類社會立足。
《野豬囚犯》,小說集。1996年8月由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9萬,印數5000。共收錄作者15篇作品。為該社編輯「新時期兒童文學名家作品選」中的一本。
《沈石溪動物故事系列》,小說集。1996年9月由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40萬,印數10000。共收錄作者25個中短篇動物故事,分4卷出版,每卷10萬字,除總書名外,每卷各用一篇作品名為書名。
《沈石溪動物小說文集》,文集。1997年7月由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共10卷。字數180萬,印數10000。共收錄作者從1980年至1997年全年動物小說。總書名外,每卷各有一書名。
《狼妻》,中篇小說。1997年9月由台北國語日報出版中心出版。字數7萬,印數4000。動物學家歷險故事系列之一,收錄作者4個短篇,揭示野生動物生態習性,破譯野生動物行為密碼,扣問生命的終極意義。
《牧羊犬阿甲》,小說集。1997年10月由台灣光復書局出版。字數8萬,印數2000。共收錄作者23篇作品。風格類似隨筆,記述原始森林各種動物的生存狀態。
《豺狼擁抱》,小說集。1998年2月由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字數13萬,印數5300。共收錄作者3部中篇小說。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下,不同種類的動物之間互相傾軋而又互相依傍共渡難關。
《當保姆的蟒蛇》,小說集。1998年7月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字數6萬,印數3000。收錄10個短篇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手法,將人和動物放在同一檔次來考察,描寫人與動物復雜多變的感情糾葛。
《鳥奴》,中篇小說。1998年12月由台北國語日報出版中心出版。字數6萬,印數2000。動物學家歷險故事系列之一,一對鷯哥為了躲避毒蛇侵襲,給天敵雕做奴隸,在屈辱中求生。
《沈石溪動物小說獲獎作品集》,小說集。1998年12月由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共3卷。字數47萬,印數5000。收錄自1980年至今重要作品。〕
《再被狐狸騙一次》讀後感
前一段時間,老師借給我了一本沈石溪小說《斑羚飛渡》讓我在家的時候看。第一篇《再被狐狸騙一次》深深打動了我。
文章主要描寫了:作者買了一隻大閹雞,但是,在回家的路上被一隻公狐狸和母狐狸騙走了,作者很氣憤。但是,當他數月後去砍柴時,在一個樹洞里,碰巧又遇上了那隻騙過自己一隻大閹雞的那隻公狐狸和母狐狸。這回公狐狸仍然用苦肉計騙著作者,可是作者不信。公狐狸的目的是什麼呢?突然,母狐狸從樹洞里叼出了一隻小狐狸引起了作者的注意,當作者走向樹洞時,公狐狸用力地從自己身上撕下了一塊皮,想引起作者的注意,作者這才抬起頭。公狐狸平靜了一些,突然,它又將爪子放在嘴裡,咬斷了自己的爪子,作者明白了公狐狸是為了掩護母狐狸將小狐狸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作者識破了公狐狸的「詭計」,但是甘願再次受騙。最後,公狐狸因為血流的太多了,死了。
原來,我總覺得狐狸一直是壞的,並沒有想過狐狸竟還有這般偉大的父愛。它為了自己的小狐狸,不惜舍棄生命,在這一點,我看出了公狐狸對一個家庭的責任心是那麼的強烈。尤其是「突然,它舉起一隻前腿,將膝蓋塞進自己的嘴,用力咬下去,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有害的噪音,聽得我渾身起雞皮疙瘩。不一會,那條腿便被咬脫了骱,皮肉還相連著,那截小腿在空中晃盪著,轉了兩圈後,那截小腿終於被它象拆零件似的拆了下來,露出白森森的腿骨血噴射性的溢出來,把它面前的一片青草都淋濕了。它用一種期待的渴望的懇求的眼光望著我,一瘸一拐地往後逃卻,似乎在跟我說,瞧,我真的受傷了,我真的逃不快了,我真的很容易就會被你捉住的,來追我吧,快來追我吧!」更是突出了公狐狸為了家庭的繁衍,寧願犧牲自己而救活小狐狸和母狐狸。更是突出了公狐狸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
這篇文章不但讓我知道了狐狸也有父愛,還讓我想到了: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付出了他們的全部心血,父母對我們的愛同樣是無私而偉大的,所以,我們以後要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報效祖國,以便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7. 沈石溪寫的《狼國的秘密》讀後感是什麼
讀後感:
狼國的秘密是著名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寫的一本小說。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隻叫做柯勒的小狼的故事。柯勒在小時候父母兄弟都死了。只有他一個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然而他沒有放棄自己依然勇敢的生活在森林裡的故事。
故事開始柯勒遇到很多困難因為沒有生活經驗經常受傷,飢寒交迫,忍飢挨餓,看得我很心疼。經歷了重重困難,小柯勒終於找到了一個狼群。他天天被怪獸追殺,死裡逃生。更是風吹雨打,在遇到雪崩時依然勇敢的盡全力奔跑。
看著柯勒堅強勇敢,努力拚搏,一次次從曾經困難的陰影里掙脫出來,我覺得應該學習柯勒的精神。
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我想把這個精彩的故事分享給我的朋友們。
8. 沈石溪小說讀後感。
讀《保姆蟒》有感
以前,我一直以為蟒蛇是一種極可怕又醜陋並不通情達理的冷血動物。但是,今天當我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我對蟒蛇便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
它的名字叫《保姆蛇》,是「中國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的作品。它講的是作者出道之前的故事:那時,我們一家三口住在邊遠蠻荒、前後都是山脈和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的曼廣弄寨子,兒子才出生不久,不免被野獸傷害的危險。寨子里這樣的事可多了去了。經朋友召章幫助,我們得到了一名保姆,竟是一條粗如龍竹長約六米的西雙版納黑尾蟒!它的形象並不給人一種凶惡的感覺,倒有幾分溫順和慈祥。經過十天的試用,我發現沒有比這條蟒蛇更稱職的保姆了。自從保姆蟒來到我家之後,它就為我們解決了許多麻煩:小到消滅蚊子、趕走老鼠,大到嚇跑正要進屋的數條毒蛇、勒死襲擊兒子的紅豺等。可想而知,如果沒有這條保姆蟒,兒子的小命早就沒了。不光這些,保姆蟒還教會了兒子走路。光陰荏苒,後來,我們全家調到了充景洪去工作,自然不需要保姆了,更何況是一條大蟒蛇!我們拋棄了保姆蟒揚長而去。後來我得知,我們走後,保姆蟒咬著兒子穿舊的一件小汗衫,守著那間我們的茅草房,什麼也不吃,也不走。半個月後,它活活餓死了,死的時候嘴裡還叼著那件小汗衫……
蟒蛇,在人們心中是一個多麼可怕的名字,許多人提到他便會不寒而慄。但是,這完全是一個天大的誤會,其實蟒蛇並不可怕,有時候反而很可愛呢!只要我們不去傷害它們,不管多麼可怕的動物也會和我們成為朋友。就像這條保姆蟒,它對主人是那麼的忠心耿耿。它盡心盡力的去行使自己的職責,它對待人們的眼神,兩只玻璃似的藍眼睛沒有一絲的凶惡,而是像井水似的清澈溫柔。
《牧羊豹》讀後感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人用一雙鞋換了一隻」小貓「,一個老獵人看過這只「小貓」後,告訴他這是一隻黑豹。這個人很高興,因為黑豹是非常罕見的,長大了還能賣個好價錢。 於是這個人便把它當做了寶貝養了起來,還讓他的牧羊犬做黑豹的「奶媽」。
小黑豹漸漸地長大了,主人給它起名叫「三點金」。因為它身上只有三個地方是黃色的。三點金經常跟著它的狗媽媽去放牧。慢慢地,它也會放牧了。三點金的狗媽媽死後,它接替了牧羊犬的任務,幫著主人去放牧。為了保護羊群,它勇戰蟒蛇,大戰紅豺,對羊群來說,算得上是一隻「救命豹」了。
後來,三點金和一隻母花豹有了孩子。為了有足夠的食物,三點金只好從羊群里偷羊給孩子們吃。它的主人知道了後,就把它趕了出去。不久後,三點金的主人去打獵時,連著三次撿到了很珍貴的赤羚羊。第四次的時候,它的主人跑過去看見了三點金,終於明白了三點金吃了他的四隻羊,又還了主人四隻羊。因此,它的主人覺得這是一隻活得有自尊的豹子。
我覺得有些動物雖然兇猛,但它們也有親情。就像文中的豹子,它的主人從小養了它,它便賣命地為主人做事。其實,只要我們友好地對待動物,它們也會懂得感恩,和我們和平相處的。
另:
沈石溪的小說不僅是孩子的童話,家長一樣可以看得。(需要這兩本書私信給我郵箱地址,我回頭發給你)
9. 沈石溪經典動物小說讀後感
你怎麼能在主人最需要你幫助的時候無所作為呢?
你重新側轉尾羽,飛回古戛納河谷上空。無論如何,你今天再也不能空著手回去了。哪怕是獵到一隻草兔,也能救主人的燃眉之急,能換回點錢把莉莉的病治好。
細密的雪塵打濕了你的翅膀,使你飛翔時感覺到有點滯重。你又飛巡了五六個來回,但河谷里仍然看不見一樣活的東西。昔日康慨的獵神在關鍵時刻卻變得吝嗇了。
太陽很快就要墜落到雪峰背後去,明亮的天地很快就會被蒼茫的暮色吞沒。你灰心了,垂頭喪氣地准備再次撤離古戛納河谷。突然,你看見左前方山坡上,似乎有一樣東西晃動了一下。開始,你以為是自己的幻覺,但再飛近了些,那東西竟然蹦蹦跳跳地從一個洞口移動到一棵大樹下。你尖叫一聲,迅速飛過去,嗬,原來是只狐狸!狐狸火紅的皮毛和坡上的紅土融為一體,再加上彌漫的風雪和大團的霧嵐,怪不得你看不清楚了。
狐狸是晝伏夜出的動物,總是在傍晚離穴外出覓食的。
假如現在發現的是一隻幼麝,你會高興得仰天長嘯,但對方是狐狸,你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從內心講,你並不願意飛撲下去捕獵這只狐狸。狐狸雖然沒有野狼兇猛,也沒有狗熊蠻橫,但它也是食肉獸,有一口能咬斷獵物筋骨的犬牙和四隻能扯碎羽毛皮肉的利爪,狐狸一旦受到襲擊,絕不會像食草動物那樣束手就擒或一味逃命的,它會為捍衛自己的生命而廝殺到底的。更重要的是,狐狸的智商在叢林所有的走獸中是最高的,常常會在強敵面前玩弄一些別出心裁的花樣,迷惑對方的神經,讓對方上當受騙。你曾親眼看見一隻狐狸躺在地上裝死,把一隻慣食腐肉的禿鷲引上鉤,就在禿鷲嘴殼快啄到狐狸眼窩時,裝死的狐狸猛然間從地上一躍而起,一口咬住禿鷲的脖子,可憐的禿鷲,成了狐狸的一頓美味晚餐。
怪不得連人類都要羨慕和妒忌狐狸的智商,把它當做陰險狡猾的代名詞了。
要是此刻正在樹根邊挖掘灰鼠洞的是只乳臭未乾的幼狐,或者是只拖兒帶女的母狐,你就不會有這么多顧慮了。遺憾的是,這是只臉頰上的白斑呈濁黃色、資歷頗深、閱歷頗廣的老公狐,細腰寬肩,胸部肌腱飽滿,四肢結實有力,耳邊紅色的皮毛間有一道十分顯眼的月牙形傷疤,不知是狼咬狗啃留下的痕跡,還是內部爭斗留下的記錄,起碼可以說明它和死神打過交道,經受過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的嚴峻考驗。
要想捉住這樣的老公狐談何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