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火車小說閱讀理解答案
① 《看火車》閱讀答案
巨人中考網:小編整理了《看火車》閱讀答案以供各位同學學習和練習,希望對於大家學習《看火車》原文有素幫助和裨益,同時希望大家的閱讀水平更上一層樓,關於《看火車》閱讀答案大家一起來分享和交流吧!
①下午,我和狗子、保家、愛軍四個人一起悄悄地溜出村子,然後一路小跑,直到我們經過另外一個村子霍家坪,才放慢腳步,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們不能讓村子裡的人發現,不能讓任何一個同伴發現,因為這個下午對我們來說,是完全應該載入史冊的一天———當我們走了整整兩個小時彎曲的山路之後,我們在三陽川的渭南鎮看到了我們嚮往以久的火車。
②第一次知道火車,是在一個深夜。那夜,我恰巧和祖母住在一起。可能是半夜兩點多吧,叔父背著一個背簍,回來了。祖母急忙下炕,給叔父收拾吃的去了。而我,一個才六歲的孩子也被驚醒了。我一看久別兩個月的叔父風塵僕僕地坐在炕沿邊,就再睡不著了。叔父給我講了出門的一些經歷———其中讓我最覺新鮮的,就是叔父花了三毛錢,從很遠的地方坐著火車到了山腳下的渭南鎮。從此,火車就像一個魔術師的手,弄得我心神不寧———其實我並沒奢望自己能坐上火車,只要能看看它奔跑的樣子,也就心滿意足了。是啊,看一看火車,是我一個鄉下少年對遠方的嚮往。從生在楊家峴這個小村莊開始,我就沒出過遠門。最遠的一次,也就是去了一次三陽川,一個比我的村子略微好一些的地方。於是,我就把看火車這個秘密的願望告訴給了我的三個好朋友;於是,也就有了我們秘密出村的那個下午———當我們到了渭南車站,好像是下午四點多。
③小心翼翼地進了火車站,在一個極不起眼的角落裡坐下來,我們就等著有一列火車能夠駛入我們的眼簾。可是,當我們苦苦地等了多半個小時,才有一趟貨車駛來了,好像是拉煤的,臟兮兮的,一點也不好看,還有一路的灰塵跟著火車在飄飛。可以說,這無異於渴望已久的漂亮姑娘居然以很醜的樣子出現在眼前,讓人備感失落。我也就在那個下午突然明白,任何美好的事物在到達內心之前,其實都要走上一段很長很長的路,從而產生一種極為美麗的等待之苦。比如我們期待駛入我們眼簾的第一列火車。但我們沒有罷休,並且下了決心,寧可不回家也要看一趟坐人的火車,看一看究竟是穿什麼衣服的人坐著火車來來去去地經過祖國的南北大地。
④終於,不到十分鍾,來了一趟火車,確實如我們所願的是一列客車。更讓我們興奮不已的是,它居然就停在我們的眼前,停在西北大地上這個小小的車站上。這也就是我後來所知道的列車在單行道上的會車。火車一停下來,我們就歡呼起來。我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怕,躲得遠遠地,我看見車里的人來回走動著,有喝水打牌的,有抽煙睡覺的。至今我還記得,那趟火車某個窗口邊上的一個中年男子,他總是沖著我們幾個笑。我知道他是笑我們的傻。傻,難道不是一種美嗎?我現在真希望有人笑我傻,然而沒有了。還得補充一句,火車啟動時他打開窗戶,朝我們揮了手。
⑤隨著一聲鳴笛,火車慢慢啟動了,在我們內心的挽留下駛向了遠方。熱鬧了幾分鍾的站台沉寂了下來。只留下我們四個人在空盪盪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著,回想著已經遠去的火車。我不知道火車最終要去什麼地方,也不知道沿途會有什麼樣的景色,但我可以相信,一路走去,肯定很美,肯定要比我所生長的這個小村子美得多。
⑥後來,在我的百般糾纏下———八歲的我被叔父帶著坐了一次火車,但遠遠沒有我所想像的那麼美好。是啊,少年時代美好的秘密,如果要想一直保留它天真的面孔,就永遠也不要揭開那層朦朧的面紗。
1.閱讀選文②-⑤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事情發展過程 未見火車 A 看到心目中的火車 火車離去
人物內心變化 嚮往、不安 B C D
2.「我」萌生「看火車這個秘密的願望」的原因是什麼?(4分)
3.品味文中兩處畫線的句子,按要求回答問題。(5分)
(1)賞析下面句子。(3分)只留下我們四個人在空盪盪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著,回想著已經遠去的火車。
(2)說說你對「他總是沖著我們幾個笑」一句中「笑」的理解。(2分)
4.文章以「看火車」為題的作用是什麼?(2分)
5.文章的題目是「看火車」,可是結尾為什麼還要寫「我」坐火車這件事?(4分)
參考答案:
1.(4分)A. 等待火車 B. 恭敬、失望 C. 興奮、膽怯 D. 不舍、失落
2.(4分) 叔父花三毛錢,能從很遠的地方坐火車來到渭南鎮的經歷,讓我對火車充滿了美好的想像;渴望看到火車奔跑的樣子;是一個鄉下少年對遠方的嚮往。
3.(5分)
(1)(3分)運用環境描寫,渲染站台沉寂的氣氛,烘托出我們四人失落的心情。
(2)(2分)這是一種友善的笑。中年男子被我們的「傻」所感染了,心生對我們的喜愛之情。
4.(2分)以「看火車」為題,交代敘述的事件,作為線索貫穿全文。
5.(4分)坐火車時的感受同看火車的感受形成對比,突出了看火車時感覺的美好。(2分)凸顯文章的主旨:少年的往事,往往因其朦朧的面紗,而保持著美好和天真。(2分)
② 《夜火車》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夜火車》(徐則臣)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0xXxtb8uKKXsKcKahaEc6Q
書名:夜火車
作者:徐則臣
豆瓣評分:7.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
頁數:169
內容簡介:
小說主人公陳木年是個很有趣的人,中規中矩地在既定的社會游戲規則下生存,偶爾卻會有匪夷所思的舉動,比如說扒火車逛世界,這也正是他內心巨大的「出走慾望」的特殊表達方式。
陳木年心地善良、性格單純軟弱,是個浪漫主義者,這樣的性格造就出諸多荒謬可笑的人生場景。一切都仿如出軌的列車,陳木年渴望出軌,但又被現實一次次地馴服,而生活又屢屢以出軌狠狠地回報了他。他被沈教授相中,獲得免試直升研究生的資格,但在頑童心態驅使下作出的惡作劇,使其命運瞬間改觀。為了從父親手中弄到錢,滿足其遊走世界的渴望,他「虛擬殺人」。雖然事件很快澄清,卻使他失去了讀研的機會,淪為學校的臨時工。他愛上了鄰家女孩秦可,當對方准備獻身時,他卻臨陣脫逃,隨後去紅燈區游盪。四年之後他正要考研,德高望重的老師傳出了性丑聞,同時一個更大的「陰謀」浮出水面。最讓人驚愕的是,陳木年終究還是殺了人。這一次他動了真格,踏上了逃亡的不歸路。
作品展現了現代知識分子內心的沖突以及邊緣化的處境,同時充滿了對循規蹈矩的生活路線、復雜人際關系的嘲諷。
作者簡介:
徐則臣,1978年生於江蘇東海,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著有長篇小說《午夜之門》、《天上人間》、《夜火車》,小說集《鴨子是怎樣飛上天的》、《跑步穿過中關村》、《人間煙火》等。曾獲第四屆春天文學獎、首屆西湖•中國新銳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7年度最具潛力新人獎和上海文學獎等。根據中篇小說《我們在北京相遇》改編的《北京你好》曾獲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獎。部分作品被譯成英語、德語、韓語等介紹到海外。
③ 火車上的故事作者尤今閱讀答案
閱讀理解
火車上的故事
晚上,我由廣東湛江市搭乘火車到廣州去,八個多小時的路程,買了四人同室的軟卧票。盡管覺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寢是一件十分別扭的事。[來源:17教育網]
進入那間極為局促的車廂寢室時,已有一位年過六旬的婦人坐在裡面了。攀談之下,知道她是廣州一份知性雜志的主編,由於志趣相投,我們談得十分投緣。就在這時,火車站的擴音器突然響起:「請各位注意:軟卧的車票還有幾張,有意購買的人趕快去買!」
婦人轉頭對我說道:「真希望這間寢室沒有人再進來,圖個清靜。」
我一聽,便笑了起來,因為我心裡也正轉著同一個念頭。
然而,不到十分鍾,我們的希望便破滅了。
一位中年婦女拖著一個行李箱,踏著碎步走了進來。
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絨質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絲襪,橘紅色的,使她的兩條腿看起來好像是兩根活動的胡蘿卜。一進寢室,她便以極大的嗓門朝我們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廣州啊?」老編輯微微頷首,目光停駐在她雙腿的絲襪上,眸子里原先蘊含的笑意全都沒有了,而原本車廂里那一份融洽的氣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中年婦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頓好,然後身體斜斜地靠在卧鋪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開,取出裡面的多種零食,攤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著說:「吃,你們吃,不要客氣!」霎時,甜的、酸的、鹹的、辣的味兒,扭扭捏捏地交纏在一塊兒,猥猥瑣瑣地竄滿了整個車廂。老編輯皺起雙眉,怏怏地把臉轉到另一邊去。她見我們沒有反應,自顧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發出一種極為單調而又擾人的聲響,還一邊嗑,一邊把瓜子殼朝下扔,不一會兒,滿地都是愣愣地張開了口的瓜子殼。老編輯的臉色更難看了。
火車開動不久,查票員進來了。依據慣例,她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證件。我交出了國際護照,老編輯交出了身份證。然而,那位中年婦女把自個兒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證件。查票員要她說出證件的號碼,她支支吾吾地說不出來:「啊,我記不清啦!」
我和老編輯交換了一下眼神,這個「來歷不明」的女人,驟然成了我們兩人心中長出來的一顆瘤。想起層出不窮的火車偷竊案與搶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幾千美元,我坐立不安。
過了約莫一盞茶工夫,老編輯終於憋不住了,她站起來,快步走了出去。剛好稽查員就在過道不遠處,她毫不客氣地向他提出了投訴:「我要換房!我房裡那個遲來的女人,沒帶證件,不知道是什麼身份,現在世道很壞,我不想冒這個險!」
稽查員說:「別的房間都滿了呀,換不了。不會有問題的啦,購買火車票時,都要出示證件的,她大約是用了家眷的證件買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
「出了事,再來追查,不是太遲了嗎!」老編輯生氣地說。
「不會出事的,您就請放心吧!」稽查員淡定地回應。
當時,四周很靜,老編輯和稽查員的對話,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傳進我們那間寢室里。我覺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婦女的表情,她竟若無其事,好像外面談論的事情與她一點關系也沒有。
半夜裡,老編輯哮喘病發作,嘶嘶嘶地喘氣,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話不說,從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個噴霧器,要老編輯張開口,幫她噴;接著,又為她搓葯油,從自己的熱水瓶里倒出熱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終於把她安頓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蓋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鋪。
睡在上鋪的我,把這一切看在眼裡,既感動,又感慨,啊,有許多時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早上,有人敲門,通知我們起身,還有半個小時便到廣州了。
老編輯揉著浮腫的雙眸坐起來時,女人立刻對她說道:「我昨晚聽了新聞,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氣溫降得很低,大約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會開車來接我,就讓我送你回家吧!」
老編輯一張臉漲得通紅通紅的,說:「昨晚我對你有些誤會,真是對不起!」
女人微笑著說:「沒有關系,我從來都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因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我雙眼濕潤,覺得自己上了人生極好的一課。
(選自《小品文選刊》2015年第1期 文/尤金)
16.根據選文的情節,以「中年婦女」為陳述對象,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情節
主要事件
開端
(1)中年婦女走進車廂
發展
(2)
高潮
(3)
結局
(4)中年婦女的話語感動了我們
17.「然而,不到十分鍾,我們的希望便破滅了」,在結構上有怎樣的作用?(2分)
18.文中畫線的語句「惹人注目的是她的絲襪,橘紅色的,使她的兩條腿看起來好像是兩根活動的胡蘿卜」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3分)
19.文中畫線的語句「我覺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婦女的表情,她竟若無其事,好像外面談論的事情與她一點關系也沒有」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作用是什麼?(4分)
20.簡要概括文中「中年婦女」的形象。(3分)
21.文末說「我雙眼濕潤,覺得自己上了人生極好的一課。」請說說作者從中收獲了哪些有益的啟示。(寫出兩點)(4分)
22.請從下面的寫作手法中任選一個,結合文本加以簡要分析。(4分)
(1)欲揚先抑 (2)對比
答案
16.(2)中年婦女吃零食、找證件 (3)中年婦女幫助「老編輯」(說明:陳述對象正確,情節大意近。)
17.承上啟下的作用(過渡作用)
18.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中年婦女的穿著引人注目,表現了她不拘小節的性格特點。
19.採用心理、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表明了「我」聽到老編輯對中年婦女不滿與不信任時的尷尬心理,以及中年婦女對待不公正評價的鎮定淡然。(說明:手法2分,作用2分)
20.不拘小節、熱情善良、樂於助人、寬容大度、粗中有細等。(說明:答出三點即得滿分)
21.示例:①我們不可以貌取人。②不要在乎別人的評價,關鍵是做好自己。③認清自我,人貴有自知之明。(說明:意近即可,答出兩點即得滿分,本題4分。)
22.(1)欲揚先抑:作者為了表現中年婦女樂於助人、熱情無私的品質,開篇極力寫自己和老編輯對她的不拘小節的厭惡,特別是老編輯找稽查員理論和換房更是將對中年婦女的不良印象推到極致。這種手法的運用,使得敘述充滿了波瀾,也使得人物形象刻畫得更加鮮明。
(2)對比:作者和老編輯的猜疑與中年婦女的熱情無私、樂於助人形成對比,作者、老編輯對中年婦女前後的態度也形成對比。對比的運用,意在突出中年婦女的不拘小節、熱情善良、樂於助人、寬容大度、粗中有細的性格,從而突出本文不可以貌取人、人貴在認清自己的主題。(說明:意近即可,闡述手法運用2分,分析手法作用2分,本題4分。)
④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及其答案
語文的閱讀理解題是考試里的必考內容。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閱讀理解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一)
宗盛搞小說,出身書香門第。其祖父為清末最後一茬翰林,只是做了三兩年,大清便倒台了,這位遺老偏又隨了張勛的“辮子軍”光復朝廷,直至無望,才遷回小城。祖父便日日拖了花白辮子,去大戶人家縱論詩文,寫寫對子,也不過是為了換得一碗米酒。
好在遺老留下一堆古籍,宗盛受益匪淺。宗盛熟讀經史子集,一部《資治通鑒》,口若懸河,講到現在,回回有新花招,從不重樣。
宗盛的小說,便也來得厚重。
宗盛的妻子教書,人極好,講一口好聽的嘉興話。宗盛寫小說時,埋頭不出,妻子便餐餐裹了粽子。粽子里有核桃、烏棗、臘肉、蛋黃。小巧好看,且又耐吃。
宗盛好論時事,又是政協。每次開會,總是借古鑒今,就如何發展本縣經濟,發表宏觀大論,常常一矢中的。但提案上去,往往只是被簽上“此提案極有價值,請某某部門研處”,便沒了下文。宗盛卻不氣餒,照提不誤。
眼下文人的日子多過得艱難,宗盛也不例外。兩個兒子均已大了,一家四口,仍擠在一間斗室。妻子常說自己裹得一手正宗的嘉興粽子,應該到街上擺個攤兒試試。宗盛倒不清高,他說:“為商不恥,只要不奸。”卻反對妻子賣粽子。宗盛一腔雄才大略,做生意也是如此。
果然有文學圈裡的人來找宗盛,商議合夥做生意的事,這生意往往大得令人瞠目結舌,且往往唾手可得。宗盛便很激動,時常與來人商議至深夜,卻從沒有做成的時節。
時間久了,妻子不見有錢進來,且往往要打掃滿地煙蒂,不免有了些怨言。
機會終於來了。
鄉下某山發現銀銅礦,省地質部門來測定,品位極高,只是蘊藏量不大,不值得大工程隊開采。有文學青年興沖沖地找來,手持著省里的測定文書,說已與村裡講定,承包此山,每噸礦石只需交給村裡十八元,運到外地卻可賣出高價。
宗盛立時激動不已,翻開縣志,果有記載,說民國十六年,有南洋巨商准備投資采礦,奈何運輸機械的船隻在海上遭海盜劫掠,只得作罷。宗盛再細讀測定文書,記載的數據與來人所說無二。有史可查,又有現代科學鑒定結果為據,還能有假?宗盛便七拼八湊借來三萬元,與來人合股開礦。
沒料想,幾個月過去,第一車礦石出來,運到礦廠,一測,卻品位極低,以十八元一噸賣給礦廠,人家也不願收。連運幾個礦廠,皆是如此。
宗盛忽然覺得自己像這礦石。
背了三萬元債,宗盛無心再寫小說。
妻子卻仍是極好,也不多言。
這時,縣城的小吃興起粽子熱,一色兒掛著黃色小旗,上書“正宗嘉興五芳齋粽子”。一元錢一隻,生意極是紅火。
妻子對宗盛說:“我們去賣粽子,好哦?”言語極輕.猶猶豫豫地望著宗盛。
宗盛卻極爽快,說:“行!”
又說:“古時有賣葯老人,賣的葯貨真價實,幾十年‘言無二價’,生意卻始終紅火。《鏡花緣》里又有一君子國,君子國里,賣的人總是嫌自己的東西不好,賣的價錢又高,請買方擔待:買的人總是說賣的東西太好,賣的價錢又低,實在無法承受。我們雖不是君子國,但一要貨真,二要言無二價。”
妻子也極看重品行,說:“這個自然。”
妻子裹粽子時,宗盛便在一旁督工,核桃、烏棗、臘肉、蛋黃一樣不少,工藝也只只講究,裹得嚴嚴實實,不松不垮。
宗盛便放心了。每到夜晚,便在街上擺一竹椅,置一煤爐,爐上安一鋼精鍋,一鍋粽子熱氣騰騰。粽子九毛一隻,一晚上能賣幾百隻,生意極為紅火。
一星期下來,宗盛和妻子一結賬,卻發覺每隻粽子要虧一毛錢。
妻子說:“要加價,一隻一塊一,好貨不怕貴。”宗盛卻說:“言無二價,我不賣!”妻子又說:“價不變,那料要減幾成。”宗盛更是不肯:“這樣豈不欺了後買的客?我不賣!”
妻子惱了,說:“你以為君子國里做得成買賣?”宗盛堅持不賣。
後來,倒是合夥開礦山的文學青年和宗盛妻子一道,將粽子生意又做了起來。他們租了個店面,料不但減了,價格也不再是言無二價,一年裡都有了四個價,都是往高里漲,生意卻依然紅火。
初始,宗盛也時時去店裡走走,忍不住要看看原料,說說言無二價和君子國的買賣,妻子和文學青年自是不理。一年下來,非但將債還了,還略有結余。
宗盛不再去店裡了,又寫起了小說。寫作時,妻子仍然餐餐另做了粽子給他端來,核桃、烏棗、臘肉、蛋黃,依舊一樣不少,宗盛吃起來,卻總覺得少了些許風味。
不知怎的,宗盛的小說竟難發起來。寫時,眼前總拂不去那位翰林先祖,拖了辮子縱論詩文,以換一碗米酒。
(選自2015年第1期《短篇小說》,有刪改)
19.請簡要概括葉宗盛的形象特點。(4分)
20.文中畫線的句子,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4分)
(l)宗盛忽然覺得自己像這礦石。(2分)
(2)妻子對宗盛說:“我們去賣粽子,好哦?”言語極輕,猶猶豫豫地望著宗盛。(2分)
21.小說倒數第二段,葉宗盛吃著妻子做的與先前完全一樣的粽子,為什麼會“總覺得少了些許風味”?(4分)
22.小說結尾意味深長,含義豐富,可以引發讀者的多種理解。請結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案:
19.(4分)深受傳統文化熏陶,文學功底深厚;頗具古君子遺風,恪守傳統道德;崇尚清談議論,常脫離實際;迂腐教條,不知靈活變通。(答出一條給1分)
20.(4分)⑴(2分)葉宗盛開礦失敗,感到自己同這些礦石一樣無用,表現了他消沉低落、失意自責的心理。⑵(2分)妻子以試探和商量的口吻提出賣粽子的事,小心翼翼,表現了她體貼關懷丈夫,想為丈夫分憂,但又擔心他不同意的矛盾心理。
21.(4分)妻子出售的粽子料減價漲,有違自己遵奉的“言無二價”“貨真”的古風,(2分)葉宗盛覺得眼前的粽子也似乎沾染了庸俗之氣,失去了以往純正的風味。(2分)
22.(6分)可以有如下理解:⑴葉宗盛恪守的古君子之風在現實中落敗,他倍感失落,只能從自己的翰林先祖那裡尋找慰藉。這樣更能突出其迂腐固執的性格缺陷,增添了人物的悲劇色彩,突出了小說的諷刺意味。⑵妻子事業的成功讓葉宗盛反躬自省,覺察到自己與迂腐守舊的翰林先祖別無二致。這樣使主人公具有了理性反思的品質,形象更加豐滿,小說主題也更為豐富。⑶市場經濟觀念與傳統的價值觀念之間的矛盾和碰撞,使得葉宗盛內心困惑、糾結,對是否繼承翰林先祖的遺風感到疑惑。可以引發讀者對新形勢下如何傳承傳統道德深入思考,使小說更富時代意義。(每點3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得滿分;如有其它理解,符合文意、合乎情理即可。)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二)
泗州人喜食魚,善捕魚。人常下水,會受風寒,年紀大,腿腳胳膊會酸痛。有病就要治,汴河橋頭的許三樓就能醫。許三樓治病,很少開葯,他常告誡人說,是葯三分毒,人生病,是身體中了邪氣。有人就醫,問清病因,許三樓便拿來細銀針,找准穴位,扎進去。一般扎針七天,准好。
許三樓每天太陽偏西准時關門。如來晚了,不管是平民乞丐,還是達官貴人,對不起,明天再醫。也有破例時候,一次,錢家當鋪少爺上樹掏鳥窩摔下後昏迷不醒,錢家人急抱孩子找許三樓。聽見哭聲,許三樓快步出屋,錢家人一見,撲通跪下,求他救人。許三樓猛一轉身說,拿針來。說著話,接過銀針,一二三四,銀針瞬間紮下,不一會兒,孩子嘴角開始抖動,許三樓臉上露出笑意,緊接著,五六七,又飛快紮下三根銀針,孩子睜開眼睛。
錢家送來白銀百兩,可許三樓只收十文錢。
還有一次破例。新來知府白一品腿酸疼不能站立。師爺上門請許三樓。許三樓認真對師爺說,家中病人多,實不敢離開半步,還請知府上門才好。師爺回去告訴知府,白一品沒有生氣,坐轎去見許三樓。
白一品親自登門,許三樓握針出門迎接,並示意知府不要下轎,就坐在裡面扎針。
一二三四……十二根銀針紮上腿,白一品頓感覺疼痛減輕許多。半個時辰過後,許三樓將白一品腿上銀針起了,告訴他明天還來,要接連針七天,才好。
針腿時,透過轎窗,白一品看到前來找許三樓看病的人排著長隊。
第二天中午,白一品到許三樓家門外和百姓一起排隊。
看見等候在外的白一品,許三樓心想,都說新知府清正廉明,關心百姓,看來是真的。自己昨天破例針腿沒錯,知府離開腿哪行喲?許三樓走到知府面前,要為他扎針。白一品搖頭說,等吧。白一品堅持排隊。許三樓很感動。
第三天再針腿時,白一品發現自己是第一個,等腿針好,看病的人才陸續趕來。幾天都這樣。七天後,知府腿好了。白一品開心說,這下不用坐轎啦。說著話,他從懷中掏出七十文錢,許三樓也不拒絕,伸手接下。
傍晚,許三樓收拾好銀針,正准備關門,忽然從汴河橋飛奔一匹馬來,跑到門前,從馬上跳下一個紅臉大漢。來者雙手抱起許三樓准備將他送上馬背。
何事?許三樓也不驚慌。隨俺上山治病。不帶針,去何用?紅臉大漢一聽,放開他。
許三樓進屋拿把銀針,順從地坐到他身後,雙手緊緊抱著紅臉大漢後腰。白馬急馳。半袋煙工夫,馬已跑到重崗山。進了山門,紅臉大漢下馬一看,傻了,身後坐的人不是許三樓,是個十歲男童。
男孩告訴他說,自己是許三樓的五公子,父親坐上馬後,准備親自前來,可想到明天還有許多病人來扎針,無奈臨時改變主意,讓其前來,還請諒解。你也會針?紅臉大漢滿臉疑問。男童點頭,一臉認真。紅臉大漢半信半疑將他領到母親身邊。問清病情,男童拿過銀針,一二三四……瞬間針已紮好。感覺如何?紅臉大漢抱著母雙肩,不放心地問。舒服。見母親閉上雙眼很享受,紅臉大漢懸著的心才放下來。連針七天,母親腰不疼了。紅臉大漢拿出金銀珠寶,男童謝了,只取七十文錢,下山。
知府得知消息後,去找許三樓,讓他幫助勸說山匪孫飛虎,把劫去的救濟糧歸還給府衙。
許三樓點頭說,試試看吧。
重崗山寨。紅臉大漢熱情款待五公子。那可是救命糧。山上的弟兄也等米下鍋呀……
五公子告辭。孫飛虎一直送到山下。臨別,孫飛虎左臉上停落一隻蒼蠅,他剛想伸手拍。只聽五公子說,去。話音剛落,孫飛虎就看到眼前立著根細銀針,針尖上的蒼蠅正掙扎拍打著翅膀。有的錢該拿,有的米不能吃呀。丟下這句話,五公子飛身上馬。
瞅著一路揚起的塵土,孫飛虎禁不住摸了摸左臉,感覺臉有點木。孫飛虎發現嘴歪時,滿山正飄著細雨。
汴河橋頭,一個蒙面人找到許三樓,求見五公子。五公子出遠門了。何時回來?你的臉不是受一般風寒,要馬上針。許三樓答非所問。半個時辰,取針。許三樓交代說,嘴歪最怕風寒,如你用心醫治,也不必前來扎針,每天此時只須面向陽光,雙手撫心,我便在家為你下針,十天,准好。
歪嘴人將信將疑騎馬回山。想到一路上遇到那麼多討飯災民,再摸下自己的歪臉,他叫人把救濟米全部送還給府衙後,這才安心下來。
中午十二時,孫飛虎面南朝泗州城許三樓家方向坐好,他剛把雙手放在心口,就覺得左臉上,彷彿真有銀針一根接著一根紮下,半個時辰後,孫飛虎感覺左臉上針又被一根根擰下。
隔水隔山又隔城的,許三樓真能在他臉上扎針?孫飛虎不信。不過,許三樓沒有騙他,十天後,他的歪嘴真的恢復了原形。
(選自《小說月刊》2013年第4期)
17.下列對這篇小說的賞析,不準確的兩項是(4分,兩項都對得4分,答對一項得2分,有錯項得0分)
A 全篇以自然、生動的敘述,交代了許三樓和五公子治病救人的經歷,故事算不上復雜,但情節扣人心弦。
B 小說開頭關於泗州人喜食魚、善捕魚的環境描寫,具有交代事情發生的背景、渲染氣氛的重要作用。
C 五公子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五公子深受父親的影響,面對金銀珠寶時,也只取七十文錢。
D 文章通過白一品親自登門以及堅持排隊的細節描寫,刻畫了清正廉明、自尊心強、關心百姓的形象。
E 小說結尾處銀針顯露出神奇的功效,實則與前文“人生病,是身體中了邪氣”相照應,使人覺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18.“五公子”這一形象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19.“許三樓”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20.小說以“神針”為題非常妙,請從標題含意、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小說主題的角度加以探究。(8分)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案:
17.B D
18.(4分)①推動情節發展。以五公子醫治紅臉大漢母親的腰疼串起小說後半部分,讓我們了解孫飛虎把救濟米全部送還給府衙,使故事情節的發展更趨自然。②映襯主要人物。通過對五公子的描寫映襯許三樓,許三樓有醫術精湛、淡泊名利、關心民眾疾苦的性格,使其形象更加鮮明、更加生動,從而使其在讀者的腦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③深化作品主題。作為許三樓幼子的五公子不但繼承了父親的精湛醫術,而且傳承了父親的高尚人品,既增添了小說的思想深度,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回答兩點即可)
19.(4分)①醫術精湛:許三樓問清病因,找准穴位,用細銀針扎進去,一般七天准好。醫治錢家當鋪少爺和白一品均淋漓盡致地體現。②淡泊名利:醫治好錢家當鋪少爺,錢家送來白銀百兩,許三樓不為利益所誘惑,只收十文錢;七天後,知府腿好了。當白一品從懷中掏出七十文錢,許三樓也不拒絕,許三樓沒有因為白一品知府的身份,去巴結和討好,而是伸手接下。③關心民眾疾苦。當知府找許三樓勸說孫飛虎歸還救濟糧,許三樓並沒有推辭,設法讓孫飛虎把救濟米歸還府衙。(回答兩點即可)
20.(8分)①標題含意:表層含義,許三樓、五公子的精湛醫術能救死扶傷;深層含義,能解孫飛虎等人的心結,關心民眾疾苦, 救民於水火之中。②人物形象:小說中所有人物之間的關系都是以神針為紐帶連結合起來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藉助神針來表現的),神針使許三樓、五公子等人物形象鮮活,躍然紙上。③情節結構:整個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都是圍繞神針進行的。以神針為線索,使故事情節發展一波三折。④小說主題:借“神針”來贊美許三樓、五公子妙手回春的醫術,也表達對他們關心民眾疾苦的高尚品德的褒揚。
⑤ 語文閱讀答案
語文的閱讀理解題是考試里的必考內容。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閱讀理解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一) 宗盛搞小說,出身書香門第。其祖父為清末最後一茬翰林,只是做了三兩年,大清便倒台了,這位遺老偏又隨了張勛的“辮子軍”光復朝廷,直至無望,才遷回小城。祖父便日日拖了花白辮子,去大戶人家縱論詩文,寫寫對子,也不過是為了換得一碗米酒。 好在遺老留下一堆古籍,宗盛受益匪淺。宗盛熟讀經史子集,一部《資治通鑒》,口若懸河,講到現在,回回有新花招,從不重樣。 宗盛的小說,便也來得厚重。 宗盛的妻子教書,人極好,講一口好聽的嘉興話。宗盛寫小說時,埋頭不出,妻子便餐餐裹了粽子。粽子里有核桃、烏棗、臘肉、蛋黃。小巧好看,且又耐吃。 宗盛好論時事,又是政協。每次開會,總是借古鑒今,就如何發展本縣經濟,發表宏觀大論,常常一矢中的。但提案上去,往往只是被簽上“此提案極有價值,請某某部門研處”,便沒了下文。宗盛卻不氣餒,照提不誤。 眼下文人的日子多過得艱難,宗盛也不例外。兩個兒子均已大了,一家四口,仍擠在一間斗室。妻子常說自己裹得一手正宗的嘉興粽子,應該到街上擺個攤兒試試。宗盛倒不清高,他說:“為商不恥,只要不奸。”卻反對妻子賣粽子歷早。宗盛一腔雄才大略,做生意也是如此。 果然有文學圈裡的人來找宗盛,商議合夥做生意的事,這生意往往大得令空茄人瞠目結舌,且往往唾手可得。宗盛便很激動,時常與來人商議至深夜,卻從沒有做成的時節。 肢虧雀時間久了,妻子不見有錢進來,且往往要打掃滿地煙蒂,不免有了些怨言。 機會終於來了。 鄉下某山發現銀銅礦,省地質部門來測定,品位極高,只是蘊藏量不大,不值得大工程隊開采。有文學青年興沖沖地找來,手持著省里的測定文書,說已與村裡講定,承包此山,每噸礦石只需交給村裡十八元,運到外地卻可賣出高價。 宗盛立時激動不已,翻開縣志,果有記載,說民國十六年,有南洋巨商准備投資采礦,奈何運輸機械的船隻在海上遭海盜劫掠,只得作罷。宗盛再細讀測定文書,記載的數據與來人所說無二。有史可查,又有現代科學鑒定結果為據,還能有假?宗盛便七拼八湊借來三萬元,與來人合股開礦。 沒料想,幾個月過去,第一車礦石出來,運到礦廠,一測,卻品位極低,以十八元一噸賣給礦廠,人家也不願收。連運幾個礦廠,皆是如此。 宗盛忽然覺得自己像這礦石。 背了三萬元債,宗盛無心再寫小說。 妻子卻仍是極好,也不多言。 這時,縣城的小吃興起粽子熱,一色兒掛著黃色小旗,上書“正宗嘉興五芳齋粽子”。一元錢一隻,生意極是紅火。 妻子對宗盛說:“我們去賣粽子,好哦?”言語極輕.猶猶豫豫地望著宗盛。 宗盛卻極爽快,說:“行!” 又說:“古時有賣葯老人,賣的葯貨真價實,幾十年‘言無二價’,生意卻始終紅火。《鏡花緣》里又有一君子國,君子國里,賣的人總是嫌自己的東西不好,賣的價錢又高,請買方擔待:買的人總是說賣的東西太好,賣的價錢又低,實在無法承受。我們雖不是君子國,但一要貨真,二要言無二價。” 妻子也極看重品行,說:“這個自然。” 妻子裹粽子時,宗盛便在一旁督工,核桃、烏棗、臘肉、蛋黃一樣不少,工藝也只只講究,裹得嚴嚴實實,不松不垮。 宗盛便放心了。每到夜晚,便在街上擺一竹椅,置一煤爐,爐上安一鋼精鍋,一鍋粽子熱氣騰騰。粽子九毛一隻,一晚上能賣幾百隻,生意極為紅火。 一星期下來,宗盛和妻子一結賬,卻發覺每隻粽子要虧一毛錢。 妻子說:“要加價,一隻一塊一,好貨不怕貴。”宗盛卻說:“言無二價,我不賣!”妻子又說:“價不變,那料要減幾成。”宗盛更是不肯:“這樣豈不欺了後買的客?我不賣!” 妻子惱了,說:“你以為君子國里做得成買賣?”宗盛堅持不賣。 後來,倒是合夥開礦山的文學青年和宗盛妻子一道,將粽子生意又做了起來。他們租了個店面,料不但減了,價格也不再是言無二價,一年裡都有了四個價,都是往高里漲,生意卻依然紅火。 初始,宗盛也時時去店裡走走,忍不住要看看原料,說說言無二價和君子國的買賣,妻子和文學青年自是不理。一年下來,非但將債還了,還略有結余。 宗盛不再去店裡了,又寫起了小說。寫作時,妻子仍然餐餐另做了粽子給他端來,核桃、烏棗、臘肉、蛋黃,依舊一樣不少,宗盛吃起來,卻總覺得少了些許風味。 不知怎的,宗盛的小說竟難發起來。寫時,眼前總拂不去那位翰林先祖,拖了辮子縱論詩文,以換一碗米酒。 (選自2015年第1期《短篇小說》,有刪改) 19.請簡要概括葉宗盛的形象特點。(4分) 20.文中畫線的句子,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4分) (l)宗盛忽然覺得自己像這礦石。(2分) (2)妻子對宗盛說:“我們去賣粽子,好哦?”言語極輕,猶猶豫豫地望著宗盛。(2分) 21.小說倒數第二段,葉宗盛吃著妻子做的與先前完全一樣的粽子,為什麼會“總覺得少了些許風味”?(4分) 22.小說結尾意味深長,含義豐富,可以引發讀者的多種理解。請結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案: 19.(4分)深受傳統文化熏陶,文學功底深厚;頗具古君子遺風,恪守傳統道德;崇尚清談議論,常脫離實際;迂腐教條,不知靈活變通。(答出一條給1分) 20.(4分)⑴(2分)葉宗盛開礦失敗,感到自己同這些礦石一樣無用,表現了他消沉低落、失意自責的心理。⑵(2分)妻子以試探和商量的口吻提出賣粽子的事,小心翼翼,表現了她體貼關懷丈夫,想為丈夫分憂,但又擔心他不同意的矛盾心理。 21.(4分)妻子出售的粽子料減價漲,有違自己遵奉的“言無二價”“貨真”的古風,(2分)葉宗盛覺得眼前的粽子也似乎沾染了庸俗之氣,失去了以往純正的風味。(2分) 22.(6分)可以有如下理解:⑴葉宗盛恪守的古君子之風在現實中落敗,他倍感失落,只能從自己的翰林先祖那裡尋找慰藉。這樣更能突出其迂腐固執的性格缺陷,增添了人物的悲劇色彩,突出了小說的諷刺意味。⑵妻子事業的成功讓葉宗盛反躬自省,覺察到自己與迂腐守舊的翰林先祖別無二致。這樣使主人公具有了理性反思的品質,形象更加豐滿,小說主題也更為豐富。⑶市場經濟觀念與傳統的價值觀念之間的矛盾和碰撞,使得葉宗盛內心困惑、糾結,對是否繼承翰林先祖的遺風感到疑惑。可以引發讀者對新形勢下如何傳承傳統道德深入思考,使小說更富時代意義。(每點3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得滿分;如有其它理解,符合文意、合乎情理即可。)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二) 泗州人喜食魚,善捕魚。人常下水,會受風寒,年紀大,腿腳胳膊會酸痛。有病就要治,汴河橋頭的許三樓就能醫。許三樓治病,很少開葯,他常告誡人說,是葯三分毒,人生病,是身體中了邪氣。有人就醫,問清病因,許三樓便拿來細銀針,找准穴位,扎進去。一般扎針七天,准好。 許三樓每天太陽偏西准時關門。如來晚了,不管是平民乞丐,還是達官貴人,對不起,明天再醫。也有破例時候,一次,錢家當鋪少爺上樹掏鳥窩摔下後昏迷不醒,錢家人急抱孩子找許三樓。聽見哭聲,許三樓快步出屋,錢家人一見,撲通跪下,求他救人。許三樓猛一轉身說,拿針來。說著話,接過銀針,一二三四,銀針瞬間紮下,不一會兒,孩子嘴角開始抖動,許三樓臉上露出笑意,緊接著,五六七,又飛快紮下三根銀針,孩子睜開眼睛。 錢家送來白銀百兩,可許三樓只收十文錢。 還有一次破例。新來知府白一品腿酸疼不能站立。師爺上門請許三樓。許三樓認真對師爺說,家中病人多,實不敢離開半步,還請知府上門才好。師爺回去告訴知府,白一品沒有生氣,坐轎去見許三樓。 白一品親自登門,許三樓握針出門迎接,並示意知府不要下轎,就坐在裡面扎針。 一二三四……十二根銀針紮上腿,白一品頓感覺疼痛減輕許多。半個時辰過後,許三樓將白一品腿上銀針起了,告訴他明天還來,要接連針七天,才好。 針腿時,透過轎窗,白一品看到前來找許三樓看病的人排著長隊。 第二天中午,白一品到許三樓家門外和百姓一起排隊。 看見等候在外的白一品,許三樓心想,都說新知府清正廉明,關心百姓,看來是真的。自己昨天破例針腿沒錯,知府離開腿哪行喲?許三樓走到知府面前,要為他扎針。白一品搖頭說,等吧。白一品堅持排隊。許三樓很感動。 第三天再針腿時,白一品發現自己是第一個,等腿針好,看病的人才陸續趕來。幾天都這樣。七天後,知府腿好了。白一品開心說,這下不用坐轎啦。說著話,他從懷中掏出七十文錢,許三樓也不拒絕,伸手接下。 傍晚,許三樓收拾好銀針,正准備關門,忽然從汴河橋飛奔一匹馬來,跑到門前,從馬上跳下一個紅臉大漢。來者雙手抱起許三樓准備將他送上馬背。 何事?許三樓也不驚慌。隨俺上山治病。不帶針,去何用?紅臉大漢一聽,放開他。 許三樓進屋拿把銀針,順從地坐到他身後,雙手緊緊抱著紅臉大漢後腰。白馬急馳。半袋煙工夫,馬已跑到重崗山。進了山門,紅臉大漢下馬一看,傻了,身後坐的人不是許三樓,是個十歲男童。 男孩告訴他說,自己是許三樓的五公子,父親坐上馬後,准備親自前來,可想到明天還有許多病人來扎針,無奈臨時改變主意,讓其前來,還請諒解。你也會針?紅臉大漢滿臉疑問。男童點頭,一臉認真。紅臉大漢半信半疑將他領到母親身邊。問清病情,男童拿過銀針,一二三四……瞬間針已紮好。感覺如何?紅臉大漢抱著母雙肩,不放心地問。舒服。見母親閉上雙眼很享受,紅臉大漢懸著的心才放下來。連針七天,母親腰不疼了。紅臉大漢拿出金銀珠寶,男童謝了,只取七十文錢,下山。 知府得知消息後,去找許三樓,讓他幫助勸說山匪孫飛虎,把劫去的救濟糧歸還給府衙。 許三樓點頭說,試試看吧。 重崗山寨。紅臉大漢熱情款待五公子。那可是救命糧。山上的弟兄也等米下鍋呀…… 五公子告辭。孫飛虎一直送到山下。臨別,孫飛虎左臉上停落一隻蒼蠅,他剛想伸手拍。只聽五公子說,去。話音剛落,孫飛虎就看到眼前立著根細銀針,針尖上的蒼蠅正掙扎拍打著翅膀。有的錢該拿,有的米不能吃呀。丟下這句話,五公子飛身上馬。 瞅著一路揚起的塵土,孫飛虎禁不住摸了摸左臉,感覺臉有點木。孫飛虎發現嘴歪時,滿山正飄著細雨。 汴河橋頭,一個蒙面人找到許三樓,求見五公子。五公子出遠門了。何時回來?你的臉不是受一般風寒,要馬上針。許三樓答非所問。半個時辰,取針。許三樓交代說,嘴歪最怕風寒,如你用心醫治,也不必前來扎針,每天此時只須面向陽光,雙手撫心,我便在家為你下針,十天,准好。 歪嘴人將信將疑騎馬回山。想到一路上遇到那麼多討飯災民,再摸下自己的歪臉,他叫人把救濟米全部送還給府衙後,這才安心下來。 中午十二時,孫飛虎面南朝泗州城許三樓家方向坐好,他剛把雙手放在心口,就覺得左臉上,彷彿真有銀針一根接著一根紮下,半個時辰後,孫飛虎感覺左臉上針又被一根根擰下。 隔水隔山又隔城的,許三樓真能在他臉上扎針?孫飛虎不信。不過,許三樓沒有騙他,十天後,他的歪嘴真的恢復了原形。 (選自《小說月刊》2013年第4期) 17.下列對這篇小說的賞析,不準確的兩項是(4分,兩項都對得4分,答對一項得2分,有錯項得0分) A 全篇以自然、生動的敘述,交代了許三樓和五公子治病救人的經歷,故事算不上復雜,但情節扣人心弦。 B 小說開頭關於泗州人喜食魚、善捕魚的環境描寫,具有交代事情發生的背景、渲染氣氛的重要作用。 C 五公子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醫德高尚,五公子深受父親的影響,面對金銀珠寶時,也只取七十文錢。 D 文章通過白一品親自登門以及堅持排隊的細節描寫,刻畫了清正廉明、自尊心強、關心百姓的形象。 E 小說結尾處銀針顯露出神奇的功效,實則與前文“人生病,是身體中了邪氣”相照應,使人覺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18.“五公子”這一形象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19.“許三樓”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20.小說以“神針”為題非常妙,請從標題含意、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小說主題的角度加以探究。(8分)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答案: 17.B D 18.(4分)①推動情節發展。以五公子醫治紅臉大漢母親的腰疼串起小說後半部分,讓我們了解孫飛虎把救濟米全部送還給府衙,使故事情節的發展更趨自然。②映襯主要人物。通過對五公子的描寫映襯許三樓,許三樓有醫術精湛、淡泊名利、關心民眾疾苦的性格,使其形象更加鮮明、更加生動,從而使其在讀者的腦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③深化作品主題。作為許三樓幼子的五公子不但繼承了父親的精湛醫術,而且傳承了父親的高尚人品,既增添了小說的思想深度,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回答兩點即可) 19.(4分)①醫術精湛:許三樓問清病因,找准穴位,用細銀針扎進去,一般七天准好。醫治錢家當鋪少爺和白一品均淋漓盡致地體現。②淡泊名利:醫治好錢家當鋪少爺,錢家送來白銀百兩,許三樓不為利益所誘惑,只收十文錢;七天後,知府腿好了。當白一品從懷中掏出七十文錢,許三樓也不拒絕,許三樓沒有因為白一品知府的身份,去巴結和討好,而是伸手接下。③關心民眾疾苦。當知府找許三樓勸說孫飛虎歸還救濟糧,許三樓並沒有推辭,設法讓孫飛虎把救濟米歸還府衙。(回答兩點即可) 20.(8分)①標題含意:表層含義,許三樓、五公子的精湛醫術能救死扶傷;深層含義,能解孫飛虎等人的心結,關心民眾疾苦, 救民於水火之中。②人物形象:小說中所有人物之間的關系都是以神針為紐帶連結合起來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藉助神針來表現的),神針使許三樓、五公子等人物形象鮮活,躍然紙上。③情節結構:整個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都是圍繞神針進行的。以神針為線索,使故事情節發展一波三折。④小說主題:借“神針”來贊美許三樓、五公子妙手回春的醫術,也表達對他們關心民眾疾苦的高尚品德的褒揚。
⑥ 語文中考閱讀理解試題及答案
概括段落大意是中考經典閱讀考題之一,不過我們只要掌握以下五個方法,遇到這類型題型就能舉一反三。初中語文閱讀概括段落大意常考題型:概括某一自然段的段意。昂立新課程小編為大家介紹概括段落大意主要方法,幫助大家快速掌握此類題型。
概括段落大意方法之摘句法
此方法比較簡單,就是直接從文章中摘出現成的句子作為段意。
摘總起句、總結句、中心句。這種句子往往是這一段記敘、描寫或議論的中心,因此,可以摘取它們作為段意。例如《松鼠》的首句「松鼠是種美麗的小動物」就可作為第一段的段意;《貓》的首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也可作第一段的段意。
摘過渡句。課文中的過渡句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為下一段的段意。例如《趙州橋》中的過渡句「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一句話承上啟下,概括了上下兩段的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方法之串連法
如果一個段落只有一個自然段組成,先看看這段有幾句話並了解每句話的意思,接著找出每句話中的重點詞或中心詞語,然後把這些詞語連起來,組成一句通順的話。如《古井》的第一段的四個句子:①古井的位置;②井水的特點;③鄉親們到古井取水;④井水的作用。綜合四句意思,歸納段意為:古井的位置和作用。若一個段落有幾個自然段組成,首先概括出各個自然段的意思,然後把這些自然段意思綜合起來,最後用一句簡潔的話歸納出段落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方法之取「主」法
無論是一篇文章還是一段話,都有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在一個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段落里,與段的中心聯系密切的詳寫的自然段,就是重點自然段。歸納段意,就以重點自然段的意思為段意。如《小英雄雨來》第一大段有兩層意思:雨來生活的環境和雨來的游泳本領高。第二層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方法之縮句法
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較長,可用縮句的方法來概括。
概括段落大意方法之抓體裁法
寫人、寫事的文章可以採用同一種概括段意的方法——誰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干什麼?結果怎樣?而狀物、寫景的文章往往從事物的幾個方面來寫:如外形、性能、用途等。這類體裁的文章概括段意時不可用標題或問題式來概括。
對於初中語文閱讀概括段落大意題型,小編就介紹到這里。各位考生若想要了解更多與初中語文閱讀答題技巧相關文章,敬請關注初中語文閱讀答題技巧專題。昂立新課程致力於滬上培優10餘年,已經成功輔導5萬余名初中生進入「四大名校」,「八大金剛」和上海其他重點高校。想要快速提升語文學習成績的同學,昂立新課程推薦以下學習課程:
課程分網路和面授,有小班制,大班制,1對1,1對3形式,授課校區分布在上海各個地域,面授班課時以昂立新課程官網頒布課時為主,具體費用可咨詢在線客服或撥打熱線4008-770-970。
⑦ 看火車閱讀答案
1.閱讀選文②-⑤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事情發展過程未見火車A看到心目中的火車火車離去人物內心變化嚮往、不安BCD 2.「我」萌生「看火車這個秘密的願望」的原因是什麼?(4分) 3.品味文中兩處畫線的句子,按要求回答問題。(5分)(1)賞析下面句子。(3分)只留下我們四個人在空盪盪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著,回想著已經遠去的火車。 (2)說說你對「他總是沖著我們幾個笑」一句中「笑」的理解。(2分) 4.文章以「看火車」為題的作用是什麼?(2分) 5.文章的題目是「看火車」,可是結尾為什麼還要寫「我」坐火車這件事?(4分) 答案:1.(4分)A. 等待火車 B. 恭敬、失望 C. 興奮、膽怯 D. 不舍、失落2.(4分) 叔父花三毛錢,能從很遠的地方坐火車來到渭南鎮的經歷,讓我對火車充滿了美好的想像;渴望看到火車奔跑的樣子;是一個鄉下少年對遠方的嚮往。3.(5分)(1)(3分)運用環境描寫,渲染站台沉寂的氣氛,烘托出我們四人失落的心情。(2)(2分)這是一種友善的笑。中年男子被我們的「傻」所感染了,心生對我們的喜愛之情。4.(2分)以「看火車」為題,交代敘述的事件,作為線索貫穿全文。5.(4分)坐火車時的感受同看火車的感受形成對比,突出了看火車時感覺的美好。(2分)凸顯文章的主旨:少年的往事,往往因其朦朧的面紗,而保持著美好和天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