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江帆小說閱讀

江帆小說閱讀

發布時間: 2025-07-25 14:54:55

Ⅰ 文學的表現手法可以創造嗎

文學作品常用表現手法例析
在文學作品中,表現手法形式多樣,不一而足,正是由於使用了大量的表現手法,文學作品的內涵才得以大大豐富,表現力才得以大大提高,其藝術魅力也才得以經久不衰。下面對文學作品中常用的表現手法作一些簡要分析,以幫助同學們把握作品的表達技巧。
(一)抑揚結合:「抑」,就是壓制,表現為對表現對象的貶低,批評,否定,甚至醜化;「揚」,就是褒揚,表現為對表現對象的抬高,贊揚,肯定,美化。這兩種表現手法結合在一起,可以收到特殊的表達效果。有時候,為了對事物進行褒揚,往往先進行貶損,以形成鮮明的對照;有時候,則是為了貶損表現對象而先進行褒揚,形成前後的強烈反差。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例:
得佳名繞樹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貯,應被豪門盡劚將。(羅隱《金錢花》)
前兩句極寫金錢花名字起得好,楚楚動人,可親可愛,此為揚;後兩句出語冷雋,欲擒故縱,戳穿了剝削者殘酷無情、貪得無厭,此為抑。越是渲染金錢花的姿色和芳香,越能揭露剝削者的本質,形成鮮明的對照,突出詩的主旨。又如: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王詩景色清新明麗,輕塵不飛,遠離友人應是心情輕松暢快;楊柳葉綠,生機一片,友人的情緒也該亢奮激昂,精神飽滿。可是,景雖好,無奈友人將是他鄉之客,惆悵之情油然而生。先揚後抑,景襯傷感。高詩景色雄渾悲愴,灰黯昏黃,雪飄雁飛,真讓人痛絕肝腸。但詩人看著友人將遠離自己,想到的卻是更多的「知音邑者要識君」,心胸開闊,氣勢豪放,給人以力量和鼓舞。先抑後揚,景襯豪情。
(二)點面結合:「點」,就是某一個具體的對象,加強點的描寫,可以使文學作品內容具體,有血有肉;「面」,就是較為全面的情況的概述,注意麵的描寫,可以使文學作品具有普遍意義,深化主題。點面結合則可以使文學作品既具體又有概括性。例: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杜甫《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從總的方面寫,說諸葛亮在確立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勢的過程中,功績最為卓絕,這就是「面」;「名成八陣圖」從具體方面寫,說諸葛亮創制八陣圖使他名聲更加卓著,這就是「點」,頭兩句既寫出諸葛亮全局性的業績,又贊頌了他對軍事的貢獻,很好地反映出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三)動靜結合:「動」,就是對事物的動作形態進行描繪;「靜」,就是對事物的靜止狀態進行描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蟬鳥的鳴唱反而把深山密林的那種寂靜表現了出來,這就是動與靜的藝術辯證關系。文學作品中可以運用對比、反襯等手法,以動寫靜,或以靜寫動,以求得動中顯靜,靜中有動,從而深刻地顯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動作,使人物形象更有魅力;使情節波瀾起伏,更加引人入勝。例:
鳥在棕櫚葉下閃著眼睛, 百片綠色的月光,
夢中,不安地抖動著肩膀, 在這樣的夜晚,
於是,一個青椰子掉進海里, 使所有的心盪漾、盪漾……
靜悄悄地,濺起 隱隱地,輕雷在天邊滾過,
一片綠色的月光 講述著熱帶的地方,
十片綠色的月光 綠的家鄉……
(李小雨《夜》)
此詩的突出特點是「以動寫靜」,「鳥在棕櫚葉下閃著眼睛,夢中,不安地抖動肩膀」,「閃著」「抖動」,以及後面的「濺起」,「滾過」等的動態描繪,反襯出一片夜的寧謐、安詳的氣氛。又如: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同「靛」),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幾尺飛如電。晚雲都 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周德清《塞鴻秋·潯陽即景》)
這首元曲中,也採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曲中一、二句寫江、寫山,著重勾勒大江遠山之寥廓,是靜態畫面。三、四句寫帆、寫泉,側重描寫江帆、山泉之飛奔迅疾,是動態鏡頭。五、六句寫雲和月的變化明滅之態,也是一幅動景。全曲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使作品恰似一部起伏跌宕、立體壯觀的名勝風景影片。
(四)敘議結合:「敘」就是敘述事物的情況;「議」就是發表作者的意見。在古代詩歌中,「敘」往往是「議」的基礎,「議」則是「敘」的升華,是點睛之筆。例:
伊呂兩蓑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亡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王安石《浪淘沙令》)
這首詠史詞上、下闕的前三句都運用了「敘」的手法,後二句則是用「議」表達。「敘」的部分講述伊尹、呂尚兩人出身卑微,曾歷經了種種困窘。「議」的部分則是說如果伊呂兩人不是遇到商湯周武這兩位慧眼識英才的明君聖主而被重用的話,他們就只是被埋沒了的英雄,不可能建立一番功蓋當世、超越千載的事業。這些議論寄託了王安石的感慨和希冀。寫此詞時,他作為北宋的改革派政治家正要推行自己的變法主張,他希望神宗皇帝能象「商武」一樣知人善任,支持變法。同時,他也希望自己能象「伊呂」一樣幸遇明主,建立一番豐功偉業。這表明王安石從史實中獲得了精神力量,受到了鼓舞,增強了推行變法的決心和勇氣,也使此詞不同於一般古代詩人詞客那種籠統空泛的詠史作品。
(五)情景交融:「情」是作品表達出來的感情因素,是詩歌一項重要的內容;「景」則是作品中的景物描寫。在古代詩歌中,「情」與「景」往往水乳交融地結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而現代文學作品構成情景交融的意境的,通常有「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於景」「狀物抒情」等寫法。
「觸景生情」是指在文學寫作中,自然景物和它的變化,觸發了作者的聯想,引起和觸動了作者內在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是指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的描繪來抒發人物或自己的主觀感情。「寄情於景」,指作者在寫作中,帶著由人物或作者自己的遭遇或處境而產生的強烈感情(如歡樂、悲哀、苦悶、彷徨等),去觀察和描寫客觀的自然景物,並自覺或不自覺地把這種主觀感情熔鑄到客觀景物的描寫之中,以客觀之景來寄託主觀之情。「狀物抒情」指在文學寫作中,作者通過對自然風物的特點、特徵的細致具體的描繪,抒發 人物或作者自己強烈的感受和真摯的感情。先看下面一例: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本小令題為「秋思」,它指的是一種蕭條、寂寞、悲涼的情思,這種情思之所以冠以「秋」字,就因為「秋」是觸媒劑。秋思是秋景觸發的,所以秋景得選好。小令選了「枯藤」「老樹」等最有特徵的秋景,最有利於表現秋思。前三句出現的九種秋景,構成一系列意象,表現「斷腸人」對那些景物的獨特感受,很好地體現了人與物的結合、情與景的交融。在「斷腸人」的眼中,秋天的植物是「老」而且「枯」的,它的荒涼「古道」上吹著寂寞的「西風」,就連自己的那匹坐騎也已成「瘦馬」。而黃昏時看到的「小橋流水」旁的「人家」更勾起了他的思鄉思家之情。但他回不了家,那「人家」也不是可以投宿的客店,於是他只好騎著瘦馬,冒著西風,忍著飢餓,繼續飄泊的旅程。因為「斷腸人」的「情」與秋天的「景」結合得天衣無縫,所以,此首小令成了表現「秋思」的千古絕唱。再看下面的文章《不朽的失眠》(節選):
江楓如火,在岸上舉著冷冷的爝火,這天黃昏,船,來到了蘇州。但,這美麗的古城,對張繼而言,也無非是另一個觸動愁情的地方。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張繼,睡著,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敗葉落余的枯樹,似梁燕飛去的空巢。……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有鳥啼,粗嗄嘶啞,是烏鴉。那月亮被它一聲聲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結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絕。
在須角在眉梢,他感覺,似乎也森然生涼,那陰陰不懷好意的涼氣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來點綴他慘淡少年的容顏。
江上漁火二三,他們在干什麼?在捕魚吧?或者,蝦?他們也會有撒空網的時候嗎?世路艱難啊!即使瀟灑的捕魚人,也不免投身在風波里吧?
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項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睡眠,工作的人早工作。只有我張繼,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個,是既沒有權利去工作,也沒有福氣去睡眠的一個……
鍾聲響了,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鍾聲。一般寺廟,都是暮鼓晨鍾,寒山寺敲「夜半鍾」,用以驚世。鍾聲貼著水面傳來,在別人,那聲音是睡夢中模糊的襯底音樂。在他,卻一記一記都撞擊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鍾聲那麼美麗,但鍾到底自己是痛還是不痛呢?
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寫下了「楓橋夜泊」四字。……
(張曉風《不朽的失眠》節選)
在此文段中,作者十分注重對環境的描寫渲染,而這種描寫渲染,又是和文中主人公彼時彼刻的心情密切相關的(寫的是詩人張繼在科舉落榜,離開京城時,夜泊蘇州而寫下名篇《楓橋夜泊》的過程)。當時的詩人羞慚沮喪、萬念俱灰,而文中的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夜半鍾聲的凄清氛圍,無不觸動他的愁情,使得他眼中的楓橋夜景,也因為他的這種心緒,而帶上濃濃的憂傷,而這種憂傷又是觸發他的寫作靈感的重要原因。正是這種觸景生情、寄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法,使主人公愁緒漸次加濃,直至頂峰而作《楓橋夜泊》,同時也使文章一氣呵成。
(六)襯托對比:「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近似或對立的條件,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一事物;「對比」就是把兩種對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進行對照比較,起到強調突出的作用。襯托一般是以次襯主,對比是正反對照,無主次之別。例:
我喜歡花,卻沒有侍弄花的閑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時要點草花種種。有一種太陽花又名死不了,開時五色繽紛,雜在草間很好看。種了幾次,都不成功。「連死不了都種死了。」我們常這樣自嘲。
玉簪花卻不同,從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長。往後院月洞門小徑的兩旁,隨便移栽了幾個嫩芽,次年便有綠葉白花,點綴著夏末秋初的景緻。我的房門外有一小塊地,原有兩行花,現已形成一片,綠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隱約如綠波上的白帆,不知駛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葉中,會藏著一些小活物,嚇人一跳。玉簪花下卻總是干凈的。可能因氣味的原故。不容蟲豸近身。(宗璞《抱秋》)
在寫玉簪花之前,作者先寫自己種花的經歷,尤其寫到把有「死不了」之稱的太陽花種死了,這樣寫反襯了玉簪花生命力之強。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又還,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二首》)
在此二首元曲中,前一首前三句用典:一是秦始皇在驪山造阿房宮以宴樂;二是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建金谷園以行樂;三是隋煬帝「築堤植柳」,修大運河下楊州游樂。而後三句則寫的是春意闌珊的凄清景象,這與前三句的繁華盛事形成一番強烈對比,一熱一冷,一興一衰,一有一無,一樂一哀,令人生發出無限的感慨。後一首也先選三例:霸王別姬、吳蜀破曹、班超從戎。後兩句「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說的卻是世世代代做牛做馬做犧牲的普通老百姓。前後聯系來想,作者其實意欲揭示一個現實:英雄美人或轟烈或哀艷的事跡,多見於載籍,但翻遍二十一史,哪有普通老百姓的地位呢!在這種對比的基礎上,最後激發直呼的「讀書人一生長嘆」,也就驚心動魄了。在這兩首元曲中,對比形式的運用可以說產生了顯著的藝術效果。
(七)伏筆照應:「伏筆」,是指在作品中對以後將要出現的人物或發生的事件所作的暗示。恰當地運用伏筆,可以使人物的出現或事件的發生顯得自然、合理。「照應」,是指作品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應。恰當地使用照應,能使作品的結構顯得緊湊、嚴密,能幫助讀者了解作品的脈絡和文章各層次之間的內在聯系。
父親喜歡蘭草,過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一趟,帶回些野蘭來栽培;幾年之間,家裡庭院就種了百十餘品種,象要作一個蘭草園圃似的,方圓十幾里的人就都跑來玩賞。父親並不以此得意的,而且倒有了幾分慍怒;時又進山去,卻從此不再帶回那些野生野長的蘭草了。這些很使我奇怪,問他,又不肯說,只是有一次再進山的時候,要我和他一塊:「訪山去吧!?」 (賈平凹《訪蘭》節選)
父親對蘭草為何會有前後相反的態度呢?我們讀到此或許都會有此疑問。這就是文章設下的一個「伏筆」。隨著閱讀的深入,後文給了我們答案。父親更喜歡的是生長在山野水畔的野蘭,因為「它不為被欣賞而生長,卻為靠自己的特色而存在著」,它「楚楚的有著它的靈性」。因為有了前面的伏筆,父親的這一番告白就不顯得突兀了。
(八)托物言志:是指在作品中作者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繪,表現作者所要表達的更為深刻的含義。恰當地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能深刻生動地表現深層含義。如: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杜荀鶴《小松》)
這首詩借松寫人,托物諷喻,寓意深長。詩中的小松尚年幼,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雲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見識,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識」字。所以詩人感嘆到: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看成是棟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於「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啊!而這埋沒深草里的「小松」,其實是詩人的自我寫照,也是當時那些出身寒微,雖年少有才,但報國無門,一生潦倒的優秀人材的寫照。又如: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
詩的一、二句極寫了一株生長繁茂、秀色照人的楊柳。它隨風起舞,輕盈裊娜;它色澤嫩黃,比黃「金」還誘人;它風姿可愛,比「絲」縷還要柔軟。但它卻處於背陽陰寒、人跡罕至之「荒園」中,無人欣賞,只好終日寂寞了。它的遭遇就好比那些才華滿腹而生不得其地的人才的境況。這首詠物詩,抒發了詩人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作者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被埋沒的感慨。
(九)白描細描:「白描」,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也叫「簡筆」;「細描」,是指對描寫對象進行濃墨重彩的描繪渲染,以突出事物的特點,也叫「工筆」。「白描」的如:
林沖與差撥一同辭了管營,兩個取路投草料場來。正是嚴冬天氣,彤雲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
只說林沖……帶了鑰匙,信步投東,……迤邐背著北風而行。那雪正下得緊。
……(林沖)就又買了一葫蘆酒,包了那兩塊牛肉,……便出籬笆門,仍迎著朔風回來。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 (施耐庵《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節選)
節選的是文中三處對風雪的直接描寫就是「白描」。第一段,寫林沖初到草料場時,風起雪下。其中的「紛紛揚揚」寫雪花之大;「卷」寫朔風之烈;「一天」寫范圍之廣。第二段寫林沖出門沽酒時的雪勢:「那雪正下得緊」。沽酒返回時,又進一步突出雪勢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這兩處的兩個「緊」字,就把一場越下越大的雪,描寫清楚了。以上的描寫,雖然著墨不多,但確實給人以風大雪緊的印象。而「細描」的如《林黛玉進賈府》中對賈寶玉的外貌描寫:
……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頒,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系著一塊美玉。(曹雪芹《林黛玉進賈府》節選)
文段中對賈寶玉的穿戴與相貌作了極為細致的描繪,讀完它,我們甚至已十分清楚地知道他衣服的顏色、質地與花紋,眼前也彷彿出現了一幅傳神的肖像。
(一0)鋪墊懸念:「鋪墊」,就是在主要人物出場或主要事件發生、或高潮到來之前,所作的環境、情緒、氣氛等的描寫。藉以造成「呼之欲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藝術效果;「懸念」是指文學作品 在情節進展的關鍵處,有意製造一些激發讀者興趣和緊張心情的未知數或細節,而將詳情留在後面交代。
關於「鋪墊」,我們看下面一段描寫(《明湖居聽書》):
停了數分鍾時,簾子裡面出來一個姑娘,……忽羯鼓一聲,(那姑娘)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婉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每句七字,每段數十句,或緩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轉腔換調之處,百變不窮,覺一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
旁坐有兩人其一人低聲問那人:「此想必是白妞了罷?」其一人道:「不是。這人叫黑妞,是 白妞的妹子。他的調門兒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你想,這幾年來,好頑耍的誰不學他們的調兒呢?只是頂多有一兩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處,從沒有一個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 (劉鶚《明湖居聽書》節選)
這一段寫的是黑妞,作者把黑妞的演唱寫到嘆為觀止的地步,好象已詞盡意窮,無可復加。然後結合觀眾的評論,說明:「他的調門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這樣的描寫,使文章絕處逢生,也自然地引出本文主角白妞,為文章的重點內容——白妞演唱技巧的絕妙——作了很好的鋪墊,使讀者對白妞的演唱產生強烈的興趣。
至於說「懸念」手法的運用,我們具體看下面這篇《打工仔》:
小岩村出了個深圳打工仔,那是發爺的滿崽阿貴。
阿貴春節回來的時候,花格子西裝,棕色牛皮鞋,還有那副讓人見了還以為是個流氓的烏黑墨鏡。扮得村裡議論紛紛。好在初一孩子們到發爺家拜年,阿貴給每個娃兒一塊錢,人們才意識到阿貴不是流氓,倒像個老闆。於是,村裡的老老少少開始向阿貴靠近。
阿貴,你在深圳干什麼?有人想探聽阿貴有錢的原因,阿貴只是笑而不答。就連阿貴的老子發爺也不知道。但是,人們百分之二百地肯定:阿貴這小子真的發了。
人們的猜測百分之二百的正確。正月初五,阿貴要發爺跟他去深圳看世界。發爺不肯去。阿貴就死纏,說,爹,你就去吧,這把年紀了,再不去看看那裡的熱鬧世界就沒有機會了。發爺還是不肯去。阿貴就說,爹,跟我去一趟吧,反正我在那邊又不幹壞事。發爺聽了阿貴這句話,心裡亮堂了幾分。最後,在鄉鄰們的勸說下,發爺跟阿貴到了深圳。
深圳這個五彩繽紛的城市,在發爺眼裡就是天堂。阿貴陪父親逛了深圳的幾個風景點,最後告訴父親怎麼過馬路怎麼回家就自個兒上班去了。頭兩天,發爺不敢離開阿貴的房間。至多是在他房門口看行人看車輛看他從未看到過的熱鬧景象。過了幾天,發爺的膽子就大了。能夠遠離阿貴的住房,沿街去瞧去望。阿貴很忙,除了按時給發爺准備三餐外,整天早出晚歸。
這天,發爺轉到了一個比較繁華的地方,發現有個胖女人坐在那裡,雙眼微閉,她的雙腳則被一個人抱著。發爺很好奇,走到旁邊看熱鬧。抱腳人很投入,正在用小刀給女人修腳指甲。指甲被修整得圓圓的,抱腳人又用小刀將指甲颳了一遍又一遍,然後塗上紅油,很好看,也很新鮮。發爺在這里出神地站了近十分鍾。胖女人給抱腳人付了20塊錢,抱腳人躬腰連說謝謝。抱腳人轉過身,發爺的腦神經被重重地刺了一下:抱腳人竟是自己的兒子阿貴!
發爺未等阿責喊出半個「爹」字,就給了阿貴一耳光。脖筋如蚯蚓般罵道:沒出息的東西,想不到你乾的竟是這等活!跟我老老實實回家種田去!
這一晚發爺半粒米都沒吞下。第二天,不管阿貴怎麼求,發爺還是回到他的小岩村。鄉鄰們很高興地圍著發爺講深圳,發爺就說深圳的車子好看房子好看。有人問阿貴在那好么。發爺說,好好。但是,發爺從此就病倒了,病得讓人越來越為他惋惜:放著好日子不過,就要走了。
阿貴從深圳趕回來的時候,發爺已經咽了氣。阿貴跪在發爺的靈床邊不願起來。
發爺快入殮的時候,阿貴用小刀給發爺修了腳指甲,圓圓的,然後用指甲油塗了一遍又一遍,很好看,也很新鮮。小岩村的人都說發爺的腳指甲很好看,很新鮮。
這里是小說的開頭,作者告訴我們,阿貴「發了」,但阿貴憑什麼「發了」這個人人都想知道的問題,因為他的「笑而不答」,我們不得而知。作者也由他的「不答」趁機宕開筆墨,下文轉入了對阿貴要帶其父「去深圳看世界」這件事的敘述上了。這樣一來,作者設下了一個疑問(也即「懸念」),讓讀者繼續隨著他的敘述,去文中找答案。隨著情節的深入,謎底揭開了:阿貴原來只是個幫人修腳的!這讓一直蒙在鼓裡的阿貴的父親接受不了,他馬上回村,並最終氣病而死。由於懸念的巧妙設置,小說的情節顯得格外曲折而出人意料,讀者閱讀的興趣也始終能保持著。
(一一)正面側面:「正面」,指直接描寫,就是制對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環境做具體生動而形象的描摹和刻畫,也可理解作「實寫」。「側面」,指間接描寫,指通過描寫對象周圍的人事景物來反映、襯托被描寫的主要對象,也可理解作「虛寫」。
就這么一封平平常常的家信,居然成為父親享之不盡的快樂源泉。收到我的信,父親不急於拆開,而是先斟好酒,旁邊放上一把羅漢豆,然後坐定,然後才拆封展紙,啜一口酒,看一行字,好象字里行間能夠嚼出味來,我的信竟成了父親的「下酒菜」。看完了信,也差不多一個時辰過去了,母親從田頭回來,這時,父親便會極高興地叫母親過去:「來信了,有來信了!」也不管母親該洗洗臉、歇一歇,就象說大書一樣搖頭晃腦地讀起來,那模樣母親說「有些呆篤篤」。
……
從母親那兒知道了父親對兒子的信這般痴情,我很感動。而且母親還告訴我說,你爸也真個滑稽,天天要去曬場道地等郵遞員,問一問有沒有「伢屋裡格信」。我知道了這些,感動之餘就是更勤快地給父親寫信,這一行動顯得很自覺、很真誠,也算是對父母辛勞與愛心的回報。(《家書》節選)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記敘了小小家書中所蘊涵的濃濃父子親情。在寫作時,作者注意運用了正面、側面兩種不同的表現手法來表達主題。前一段運用的是正面描寫,通過對父親「享受」讀信的一連串動作的直接、細致的描寫(不急著拆信——斟酒——拿豆——坐定——拆信——啜一口酒——看一行),生動傳神地寫出了父親對兒子來信的痴迷,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那份濃濃的父子間的親情。而後一段則是運用側面描寫,不再寫父親的行為表現,而是通過母親的敘述和我由得知這一情況後而產生的相應改變來暗示親情獲得的升華。又如下面兩首古詩: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
不鬥穠華不佔紅,自飛晴野雪蒙蒙。百花常恨風吹落,惟有楊花獨愛風。(吳融《楊花》)
同是寫楊柳,白詩運用的是正面描寫。首句寫的是楊柳枝條之盛,舞姿之美。在春風吹拂之下,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次句極寫柳枝之秀色奪目,柔嫩多姿。春風和煦,柳枝綻出細葉嫩芽,望去一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盪,比絲縷還要柔軟。兩句寫盡早春新柳又嫩又軟之嬌態。吳詩寫了對楊花的贊美,但他沒有直接寫楊花如何美、如何特別,而是寫與之形成對比的百花,他側重寫了百花的喜歡爭春斗艷、表現自我又個性脆弱、易於為風所折。百花的這種輕浮懦弱正好從側面反襯出楊花淡泊而堅定、勇於迎接挑戰的美好情操。這種手法很好地達到了作者要贊美與眾不同、高傲不羈的楊花的目的。
(一二)比喻象徵:「比喻」即「打比方」,就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恰當地運用比喻,能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象徵」是指作者以某事物代表另外的事物而原來事物的特色仍然存在,或以某事物代表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高爾基筆下的海燕形象,象徵著革命前驅者的心理和感情;魯迅筆下的過客形象,象徵著上下求索,堅持前進的韌性戰斗精神,是心理和心靈狀態的形象化;屈原《離騷》中的香草、美人,也具有象徵意義。運用「比喻」手法的如: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同「靛」),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幾尺飛如電。晚雲都變 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周德清《塞鴻秋·潯陽即景》)
此曲全篇共用了六個比喻。第一句是把長江比作「白練」(白綢帶子),寫出了秋江之澄澈;第二句是把蒼翠秋山比作藍靛(一種深藍染料),寫出了山色之青翠;第三句是把寬闊浩瀚大講中的輕靈江帆比作幾片葦葉,唯有葦葉之輕靈,才能寫出疾飛「如箭」的感覺;第四句是把從巍峨高聳的廬山上傾瀉而下的瀑布比作閃電,寫出了山之陡峭和瀑布之速度;第五句是把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的初月比作一把半圓形的團扇,寫出了「新月」的

熱點內容
女頻小說作者排行 發布:2025-07-26 15:25:42 瀏覽:11
姐弟戀台灣言情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26 15:12:16 瀏覽:655
女主是血族的青春校園小說 發布:2025-07-26 15:01:22 瀏覽:861
小說推薦男主酷公路文 發布:2025-07-26 14:53:47 瀏覽:975
古風甜寵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26 14:48:30 瀏覽:23
男主是殺手寵女主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26 14:29:03 瀏覽:427
4399小說免費閱讀至尊人生 發布:2025-07-26 14:28:03 瀏覽:136
免費閱讀小說暖婚之許你無法無天 發布:2025-07-26 14:22:56 瀏覽:471
維客小說哪本最好看 發布:2025-07-26 14:13:38 瀏覽:988
校園都市春色另類小說 發布:2025-07-26 14:04:35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