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已看過小說閱讀答案

已看過小說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5-08-13 14:33:15

『壹』 魯迅小說葯的閱讀題及答案

《葯》是魯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中語文的重點課文,所以我們在考試之前一定要做好針對性的復習。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葯》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葯》閱讀原文
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著。華老栓忽然坐起身,擦著火柴,點上遍身油膩的燈盞,茶館的兩間屋子裡,便彌滿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個老女人的聲音。里邊的小屋裡,也發出一陣咳嗽。

“唔。”老栓一面聽,一面應,一面扣上衣服;伸手過去說,“你給我罷。”

華大媽在枕頭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錢①,交給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便點上燈籠,吹熄燈盞,走向裡屋子去了。那屋子裡面,正在窸窸窣窣的響,接著便是一通咳嗽。

老栓聽得兒子不再說話,便出了門,走到街上。沒有多久,又見幾個兵,在那邊走動;一陣腳步聲響,一眨眼,已經擁過了一大簇人。那三三兩兩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進;將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個半圓。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麼?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裡哼著說,“這老東西……”

白天店裡坐著許多人,老栓也忙了,提著大銅壺,一趟一趟的給客人沖茶;兩個眼眶,都圍著一圈黑線。突然闖進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紐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捆在腰間。剛進門,便對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運氣了你!你運氣,要不是我信息靈……。”

老栓一手提了茶壺,一手恭恭敬敬的垂著;笑嘻嘻的聽。滿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聽。華大媽也黑著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葉來,加上一個橄欖,老栓便去沖了水。

“這是包好!這是與眾不同的。你想,趁熱的拿來,趁熱的吃下。這樣的人血饅頭,什麼癆病都包好!”橫肉的人只是嚷。

“原來你家小栓碰到了這樣的好運氣了。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著呢。”花白鬍子一面說,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聲下氣的問道,“康大叔——聽說今天結果的一個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究竟是什麼事?”

“誰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兒子么?夏瑜②那個小傢伙!”康大叔見眾人都聳起耳朵聽他,便格外高興,橫肉塊塊飽綻,越發大聲說,“這小東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這一回一點沒有得到好處;連剝下來的衣服,都給管牢的紅眼睛阿義拿去了。”

小栓慢慢的從小屋子裡走出,兩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飯,泡上熱水,坐下便吃。華大媽跟著他走,輕輕的問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舊只是肚餓?……”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過臉,對眾人說,“夏三爺真是乖角兒,要是他不先告官,連他滿門抄斬。現在怎樣?得了銀子!——這小東西也真不成東西!關在牢里,還要勸牢頭造反。”

“阿呀,那還了得。”坐在後排的一個二十多歲的人,很現出氣憤模樣。

“你要曉得紅眼睛阿義是去盤盤底細的,他卻和他攀談了。他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你想:這是人話么?紅眼睛原知道他家裡只有一個老娘,可沒有料到他竟會這么窮,榨不出一點油水,已經氣破肚皮了。他還要老虎頭上搔癢,便給他兩個嘴巴!”

“義哥是一手好拳棒,這兩下,一定夠他受用了。”壁角的駝背忽然高興起來。

“他這賤骨頭打不怕,還要說可憐可憐哩。”

花白鬍子的人說,“打了這種東西,有什麼可憐呢?”

康大叔顯出看他不上的樣子,冷笑著說,“你沒有聽清我的話;看他神氣,是說阿義可憐哩!”

聽著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滯;話也停頓了。小栓已經吃完飯,吃得滿頭流汗,頭上都冒出蒸氣來。

“阿義可憐——瘋話,簡直是發了瘋了。”花白鬍子恍然大悟似的說。

“發了瘋了。”二十多歲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說。

店裡的坐客,便又現出活氣,談笑起來。小栓也趁著熱鬧,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說:“包好!小栓——你不要這么咳。包好!”

“瘋了。”駝背五少爺點著頭說。

(節選自魯迅的《葯》,有刪改)
《葯》閱讀題目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準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在開篇描繪的是極其安靜的秋夜北京,是為後文老栓買葯做鋪墊,畢竟賣人血饅頭不是多麼光明正大的事情。

B.小說在第四自然段通過“掏了半天”“抖抖地裝”“按了兩下”等動作描寫,形象地刻畫出華老栓夫婦二人的小心謹慎和對生病的兒子關心。

C.小說的情節可以概括為:老栓買葯——小栓需葯——茶客談葯,可見“葯”是小說的線索,還由此引出小說另一個重要人物——夏瑜這個革命者的形象。

D.作者寫到華老栓想用人血饅頭來治好小栓的病,讀者既可以看到華老栓一家的愚昧、殘忍與自私,還可以看到作者急切地希望中國醫療水平的提高。

8.文中劃線處的“黑的人”是什麼人?作者是如何塑造這一形象的?(4分)

9.如何理解茶館中的茶客聽到夏瑜和牢頭阿義的 故事 後表現出來的情緒?請結合 文章 加以分析。(6分)
《葯》 閱讀答案
7.A、D

8. 是一個劊子手。(1分。或“賣人血饅頭的人”)通過動作描寫來塑造這一形象的。(1分)通過“搶”“扯”“裹”“塞”“抓”等一系列動作表現出他的狠毒與蠻橫,“捏一捏”處可見他對這一買賣是非常的熟練,可見他的卑鄙與貪婪。(2分)

9.(6分)

(1)茶客們有年輕人,也有老年人,他們對革命者夏瑜沒有絲毫的同情,有的是氣憤,對牢頭打了夏瑜而感到高興,說明這是一群愚昧、麻木的看客形象(中國人)。作者對他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3分)

『貳』 (誰偷走了我的影子)小說閱讀答案

《誰偷走了我的影子》閱讀答案
誰偷走了我的影子
沙里斯(美國)
①當時,我也不知道自己處在什麼位置,衛星導航儀也停止了工作,戰友呢?全走散了,但這並不是最可怕的。
②低著頭,使勁擦乾滿臉的汗水,我發現一件奇怪的事情,自己腳下沒有影子,無論我怎麼轉身,身後除了黃白的沙漠,什麼都沒有。這是不合常理的,頭頂明明有一輪紅日,怎麼就照不出自己的影子呢?我焦急地爬上前方的沙丘,想著沒了任何阻擋,影子大概就回來了,可是,沒有,連一丁點兒都沒找到。
③我眯著眼看了下天空,用手做了個角度比,結果反復論證了撒哈拉沙漠的可怕,陽光明明不是垂直角度,我的影子卻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竊走了,而且,再往遠處看,幾乎每一座沙丘都有自己的影子,而我沒有。
④作為一個空降兵,戎馬一生,我一直為自己感到自豪,經歷數百次行動,沒有敗績,然而這次,我失去了信心。早就聽說撒哈拉北部有許多神秘的部落,他們掌握著神的旨意,可以用無形的武器把敵人殺死。
⑤他們一定把我當敵人了,所以才會把我的影子收走。這讓我有點後悔,波森和盧迪太沖動了,竟然掃盪了一群手無寸鐵的土著人,如果當時自己阻攔,或許結果就不一樣了。當時,我的眼裡似乎看到了牛扒、火雞還有威士忌,和隊友們在一起狂歡。難道,我是在臆想,是沙漠臆想症?
⑥無論如何,我必須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盡管烈日炎炎,而自己身上只剩下一袋干糧,沒有水,也沒了武器,我還是拚命地往前走,多年的野戰經驗告訴我,這里應該離綠洲不遠了,而有綠洲的地方,就有希望。
⑦當年西點軍校的課程的確沒有欺騙我,在腳底下隔一里地挖一個洞,不僅可以緩解脫水,還可以通過濕潤度判斷綠洲的方向。我成功了,趕在夜幕來臨之前。
⑧夜幕不僅掩蓋了我的行蹤,還暫時驅走了我對影子的恐懼,找到一間奇怪的房子,竟然是用一架飛機的殘骸建造的,但我已顧不了那麼多,繞過去,繼續尋找,我想要的只有水。
⑨當然,這是沙漠臆想症的一種明顯特徵,其實除了水,我更需要休息,否則,我也不會在第二天一大早發現自己毫無防備地躺在地上,而不遠處正有幾個羸瘦的小孩指指點點。他們全身黑亮,在朝陽的照射下,留下幾條瘦長瘦長的影子,恐懼再次襲來。
⑩我強作鎮定地向他們打招呼,但他們卻毫無反應,如幽靈般迅速退後了十來米。難道他們發現我沒影子了?他們把我當作魔鬼了?A我很擔心,但還是試著從包里把干糧拿了出來,向他們招了招手,並大聲喊道:「別怕,這些東西,全給你們,很好吃。」他們似乎動心了,尤其是那個黑人女孩,要不是稍大的一個男孩拉著她的手,我想她早就奔過來了。這讓我覺得有點感動,覺得孩子們需要自己,於是,便把手裡的包放在地上,並跳了跳、轉了轉,向他們表示,身上什麼都沒有,我願意做他們的朋友。
⑾他們終於向我奔來,嚴格來說,是向食物奔來,壓縮餅干、牛肉乾以及半條火腿瞬間一掃而光。那一刻,我想自己是幸福的,盡管仍然沒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但心裡卻已不再那麼恐懼。
⑿然而,我再一次錯了,當一陣輕機槍掃射,波森、盧迪和其他幾個戰友沖過來時,那幾個孩子已經倒在血泊里。我沒法阻擋這樣的悲劇發生,波森隊長告訴我,這是最安全的方式,而且對我發誓,他們都看到這群黑人搶我的食物。B我無話可說,只是甩開波森的手,靜靜地走到那群孩子身邊。
⒀如今已過去十年,我和自己唯一的女兒住在一起,每當恐懼襲來,我都會叫她到身邊,靜靜地看著她的眼睛,因為唯有在她的雙眸里,我才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11年24期,有刪改)
16.文中A、B兩處畫線部分的描寫,各體現了「我」怎樣的心理?(4分)
17.文中第②段對「沙漠」、「紅日」和第⑧段對「房子」的描寫,各有什麼作用?(5分)
18.本文標題有何作用?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6分)
閱讀答案:
16、①體現了「我」在努力找回自己的良知,(1分)希望通過幫助小孩證明自己還有人性。(1分)②體現了「我」面對悲劇發生的無力感,(1分)和面對悲劇發生的悲哀、痛心,並有對屠殺的憤慨。(1分)
【解析】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的能力。4分。
17.①第2段描寫了烈日暴曬下的沙漠,渲染了環境的酷熱乾旱,(1分)烘託了主人公焦急無助的心境。(1分)
②第8段描寫了一間用軍用飛機的殘骸建的破舊房子,暗示了戰爭帶來的災難,(1分)為下文寫與窮孩子的相遇作了鋪墊,(1分),推動了情節的發展。(1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作品表現手法的能力。5分。
18.①以疑問設題,產生了懸念,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②小說以「我的影子」為情節線索,敘寫了「我的影子」從消失、找小到、繼續尋找、最後找到的情節發展過程。標題高度概括了小說的基本情節線索。
③標題以問句的形式,引人思考「我的影子」消失的原因。「影子」象徵的是人性良知,小說以影子的消失、回歸揭示了殘酷的戰爭讓人泯滅了人性良知,只有愛心才能使人性良知回歸的深刻主題。
【解析】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的能力。6分,每點2分。
本文來自:廣東高考網(http://www.gaokw.com/) 詳細出處參考:http://www.gaokw.com/yue/gaokzhong/42315.html

『叄』 小說《會說話的鳥兒》閱讀題答案

一、《會「說話」的鳥兒》原文:

①人們常說:「人有人言,鳥有鳥語」,那麼,鳥類真的會「說話」 嗎?
②動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別是模仿能力比較高一些的鳴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聲音,並且能與它們所模仿聲音條件、地點、時間及不同的個體聯系起來。它們甚至能學人「說話」。
③曾經有一隻鸚鵡,當它看到主人拿起水瓶時,就學水流的「嘩啦」聲;當它看到蜜蜂飛到房間里,就發出蜜蜂飛行時的「嗡嗡」聲;當它聽到敲門聲時,就會大喊「請進來」。
④這是不是說這只鸚鵡就會「說話」了呢?其實不然,鸚鵡的這些反應都是無意識產生的,是看見一件東西後對某種聲音所起的條件反射。例如人們在訓練一隻鸚鵡時,把敲門與「請進來」二者的聲音聯系在一起刺激鸚鵡,鸚鵡便把這些信號儲存起來,經過反復刺激,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因此只要當它聽到敲門聲,接著就會大喊「請進來」。但有時外面在敲木板,它也會大喊「請進來」。
⑤由此可見,如果說這就是鸚鵡在「說話」,那就不確切了。因為人類的講話是從後天中學得的,而鳥類的生活姿態、鳴叫、表情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是先天而得。它們的學舌,也只有在飼養的情況下,經人訓練才能學會,而且都是無意識的。
⑥除了鸚鵡之外,百靈、八哥和鷯哥等也能學人「說話」。
⑦鸚鵡在鳥類中屬於鸚形目,鸚鵡科。鸚鵡種類很多,世界上已知有300多種。鸚鵡有短而長的嘴,上嘴彎如鉤,鉤內有銼狀構造,最適於鉗破種子。而八哥和鷯哥是表兄弟,在鳥類中同屬於雀形目,椋鳥科。
⑧八哥全身羽毛黑色,兩翅和尾端點綴白色,展翅飛行時,從下面看,兩面的翅膀剛好像「八」字,故得名八哥。八哥鳴聲嘹亮,略具音韻,有時會變得沙啞。在野外喜歡結群覓食,愛吃昆蟲和野果,是農業益鳥,也是分布於華南和西南一帶最常見的留鳥,遍布平原村莊、田園和山林。八哥食性雜,不畏人,容易養,又會學舌,愛唱歌,是江南一帶人喜歡養的籠鳥。
⑨總以為巧嘴學舌的僅是八哥和鸚鵡,實際上,鷯哥才是最善於學人語的一種鳥類。一隻年輕的鷯哥,只需要一星期就能學會一句話。同時,它也是出色的歌唱家,鳴聲嘹亮而且富於音韻,能發出各種有旋律和音調的聲音,從低而粗的咯咯聲至輕快如鈴的吹哨聲。它還能模仿杜鵑的叫聲。它不但會學聲,還會學調。如它學尖脆的女聲和渾厚男聲時,口齒清楚,惟妙惟肖。詩人白居易贊它:「耳聰心慧舌端巧,鳥語人言無不通。」
(選自2007年《科學之友》第19期,王艷坤/文)

二、閱讀題答案:

(1)鸚鵡、百靈、八哥和鷯哥等鳥類真的會「說話」嗎?為什麼?
答:不能。鳥類的鳴叫,是先天而得,它們的學舌是在飼養的情況下,經人訓練才能學會,是一種無意識行為。

(2)第④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 舉例子。通過列舉事例,說明鸚鵡並不是真的會「說話」,鸚鵡的反應只是條件反射,一種無意識行為。

(3)第⑤段運用了從( )到( )的邏輯說明順序。
答:果,因。(或結果,原因。)

(4)第⑧段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八哥這種鳥類的?
答:外形、鳴聲、生活習性、分布等。

(5)第⑨段引用白居易的詩句起何作用?
答:生動說明了鷯哥是最善於學人語的一種鳥類,使說明語言變得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

(6)語段中多處運用了過渡句(段),試找出一處,並簡要分析其作用。
答:示例:總以為巧嘴學舌的僅是八哥和鸚鵡,實際上,鷯哥才是最善於學人語的一種鳥類。該句在上下文結構中起承上啟下(或過渡)作用。「總以為巧嘴學舌的僅是八哥和鸚鵡」是承接上面內容;「鷯哥才是最善於學人語的一種鳥類」領起下文。

(7)第②段「動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中的「一般」部分,能否刪去?為什麼?
答:不能。「一般」表明大多數動物具有模仿能力。如果刪去,就變成所有動物都具有模仿能力,與客觀事實不相符,表達不準確。

『肆』 賣白菜莫言閱讀答案

閱讀小說,劃出小說情節發展各階段。
解析:
開端(第1—9自然段):年關已近,為貧困所迫的母親下決心賣掉原本要留著過年包餃子的那三棵白菜。
發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倆去集市賣白菜的過程。
結局(第27—31自然段):因為我多要了買主的一毛錢,白菜被退回,母親流淚了,這眼淚讓我終身難忘。
2.故事發生在什麼樣的環境里?
解析:70年代極度貧窮的農村,將近年關的時候。
3.小說中的母親是個怎樣的人?
解析:母親是一個善良、堅強、誠信的人。三、研讀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一)閱讀小說開端部分並思考:
1.「母親苦著臉,心事重重地在屋子裡走來走去,時而揭開炕席的一角,掀動幾下鋪炕的麥草,時而拉開那張老桌子的抽屜,扒拉幾下破布頭爛線團。母親嘆息著,並不時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牆上的白菜。最後,母親的目光鎖定在白菜上,端詳著,終於下了決心似的,叫著我的乳名,說????????????」
①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方法?
解析:神態、動作、心理描寫。
②這段描寫刻畫了母親什麼樣的心理變化?
解析:猶豫不決——苦著臉、心事重重、時而揭開、掀動、時而拉開、扒拉
無可奈何——嘆息、瞥一眼、鎖定、端詳
痛下決心——終於下了決心
③小說極力描寫母親下決心賣白菜時的心理變化,有何作用?
解析:表現母親家庭的極度貧困、窘迫,襯托母親的堅強。
2.為什麼我會為母親賣白菜的決定而哭?
解析:①因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備留著過年包餃子的,在那個極端貧困的家庭,這是一個小孩子最大的盼望;
②還因為這些白菜是我和母親親手種植、侍弄的,我對這些白菜有著深厚的感情。
3.「我們種了一百零四棵白菜,賣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這三棵了……」為什麼這里要詳細地列出白菜的數字?
解析:表現我對白菜的珍惜之情。
(二)閱讀小說發展部分並思考:
1.「簍底有幾根蠟條跌斷了,那棵最小的白菜從簍子里跳出來,滾到路邊結著白冰的水溝里。母親在我頭上打了一巴掌,罵道:『窮種啊!』然後她就顛著小腳,乍著兩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溝底,將那棵白菜抱了上來。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斷了,但還沒有斷利索,有幾綹筋皮聯絡著。我知道闖了大禍,站在簍邊,哭著說:「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① 母親對我的打罵和我的哭泣表現了什麼?
解析:表現了這幾棵白菜在我、在母親甚至在整個家庭中的重要意義,因為它是家裡唯一可以變賣的東西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們的貧困。
② 哪些詞語表現了白菜在母親心目中的分量?
解析:顛著小腳、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
2.「她搖搖頭,看樣子是嫌貴。但是她沒有走,而是蹲下,揭開那張破羊皮,翻動著我們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斷未斷的根拽了下來。然後她又逐棵地戳著我們的白菜,用彎曲的、枯柴一樣的手指。她撇著嘴,說我們的白菜卷得不緊。」
① 這段文字刻畫了一個 非常挑剔 的老太太形象。
② 小說為何要著力描寫這個老太太?
解析:寫這個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襯託了母親的善良;二是推動情節的發展:激起我對老太太的「惡感」,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錢埋下伏筆。
3.「老太太低聲嘟噥著,從腰裡摸出一個骯臟的手絹,層層地揭開,露出一疊紙票,然後將手指伸進嘴裡,沾了唾沫,一張張地數著。她終於將數好的錢交到母親的手裡。母親也一張張地點數著。」
「一張張地數著」這個細節描寫表現了什麼?
解析:表現了極度貧困中的人們對每一分錢的重視和謹慎。
(三)閱讀結尾部分並思考
1.母親為什麼流淚?從這里可以折射出母親什麼樣的品質?
解析:母親是因為兒子多要了買主的錢,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淚。這里可以折射出母親誠信的高貴品質。
2.小說開頭部分寫道:「母親的眼睛濕漉漉的,但她沒有哭,她有些惱怒地說:『這么大的漢子了,動不動就抹眼淚,像什麼樣子!』」那時的母親面對困境,一籌莫展,卻為什麼不流淚?
解析:這體現了母親是一個堅強的女性,無論如何貧困,她都能挺過去。
3.母親「讓我終生難忘的聲音」里包含了哪些復雜的情感?
解析:責備、失望、傷心、痛心、期待。
4.我為什麼終生難忘母親的眼淚?
解析:堅強的母親因為我不誠信的行為而第一次流了淚,這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也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後的人生路上始終堅持奉行誠信。
四、拓展思考
在那個極端貧困的年代,母親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做人要誠信,不能貪別人的一分一毛。多麼難能可貴,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該怎樣堅持我們的誠信?

『伍』 語文卷最後一顆子彈的小說閱讀答案有木有

《最後一顆子彈》
黎明時分林子間不繚繞著一團團帶狀的霧氣,相距不足百米的兩人幾乎同時發現了對方。逃犯起身就跑,刑警吳一槍則搶先對天空鳴槍,警告對方「站住」。吳一槍心裡明白,剛才自己打的那一槍,是槍里的最後一顆子彈。
這個犯罪團伙的小頭目全身一個戰栗,隨著吳一槍的喝令立即釘在林子間那片空地的中央,卻並沒有按吳一槍的命令把槍扔掉,而是發出一陣哈哈的大笑。吳一槍心裡一驚,看著歹徒慢慢地轉過身來與他相對而視,並用手中的槍對准他。歹徒臉上掛著絕境逢生的笑容,聲音沙啞地說:「槍神,可惜你沒子彈啦……」
吳一槍不動聲色,只是用槍精確地指向對方。他是有名的神槍手,不僅公安內部,就連罪犯們都稱他「槍神」。吳一槍望著對方有些慌亂的眼神,輕聲說:「你很清楚,我們兩人此時,槍里都只剩最後一顆子彈……那麼,讓我們較量一下槍的准頭吧!」
「嘿嘿嘿……不可能!我計算了你的子彈。你昨晚四次對天鳴槍,兩次開槍打傷我的兄弟。剛才是你的第七次鳴槍,也是你槍里的最後一顆子彈。嘿嘿嘿……沒想到吧,槍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裡啦……」歹徒雖然滿臉猙獰,卻流露出一絲令人難以察覺的心虛。這並沒有逃過吳一槍敏銳的眼神。
「是嗎?那麼,我們來數一二三,開槍。」吳一槍輕松而鎮定地說。他的右臂有力而筆直地舉著,黑洞洞的7.62毫米槍口堅定地指向對方。
歹徒身子向後一傾,說:「不可能!別騙人啦……你的槍里根本沒有子彈……」
「放下武器!這是我最後一次警告你。否則,你,將是我職業生涯中,第一個被現場擊斃的罪犯!」吳一槍的臉上寫滿了自信,一字一頓清晰地說。這句話剛出口,吳一槍感到對方明顯地全身打了一個激靈。
「一……」
吳一槍手中的槍一動不動,鏗鏘銳利的聲音頓時劃破凝滯的空氣傳遞開來。
歹徒緊盯吳一槍,慢慢地抬起有些發抖的左手,雙手握緊那支沾著泥草晨露的手槍,他似乎看到吳一槍眼裡另一個舉槍的影子。
「二……」聲音依然宏亮、堅定而自信地穿透林子間。一位警察與一名逃犯共同演繹著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
在以往的刑警生涯中,吳一槍曾遇到過各種情形,像今天這樣還是頭一次。昨夜他記住了歹徒慌亂中開槍的次數,可以准確地斷定對方槍中只剩最後一顆子彈,而自己卻沒了子彈。如此近的距離,就形成了一種空前的賭局,是賭就有贏有輸,他贏得起,當然也輸得起。沒了後路的吳一槍特別地想把射擊動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為追求完美和動作漂亮讓同事獻出了生命,現在,他還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夠成就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完美絕唱……
吳一槍嘴角掛著微笑——就讓這不易察覺的微笑永遠留在自己的臉上吧。同時,他注意到,對方槍口明顯地虛晃了一下,額頭浸出一層亮閃閃的白色,一粒汗珠清晰地從鬢角先慢後加速度地滑過臉頰。
「三!」吳一槍在身後的一束陽光突然射向林子間的空地的一剎那,斬釘截鐵大喝一聲,就像剛才命令對方「站住」那樣威嚴有力,聲震長空。
「叭……」槍聲清脆地回響在林間山谷。
歹徒匍匐向前一頭栽倒……
子彈一聲呼嘯從吳一槍的頭頂飛過——在他發出」三」的同時,歹徒全身披著迎面而來的陽光,竟然再次打了一個激靈,扣動扳機時,子彈打飛了。
吳一槍迅速躍向對方,反銬住對方的雙手。令他吃驚的是,對方竟沒有任何反應。用手槍撥過來歹徒那沾著草屑露水的臉,吳一槍才發現,歹徒已沒了呼吸。
事後法醫檢查發現,歹徒死於過度緊張造成的大腦及心臟不能供血,病變的心臟收縮得像石塊一樣堅硬,苦膽也裂了……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A.吳一槍發現追捕的歹徒起身逃跑時,立即對天空鳴槍,並命歹徒放下手中的槍,如果持槍不放,他就開槍射殺。
B.鳴槍示警後,歹徒雖然站住不動,但並沒有把搶扔掉,而且發出一陣哈哈的大笑。這說明歹徒根本不懼怕吳一槍。
C.吳一槍面對歹徒的一系列表現,給歹徒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使歹徒產生了自我懷疑。
D.歹徒雖然狡猾兇狠,但因平時缺乏嚴格的射擊訓練和心理訓練,以致林子間的帶狀霧氣就可以干憂他的射擊精度。
E.這篇小說敘述了刑警吳一槍智斗歹徒的故事,著重描寫了雙方對峙的場面,情節雖簡單,但環環相加,氣氛緊張,十分吸引讀者。
(2)小說首段所寫內容,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請簡要分析。
(3)請簡要概括吳一槍這個人物的特點?
(4)小說結尾對歹徒死因的交代,有人認為是多餘筆墨。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談談你的看法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1.(1)C E (A.「開槍射殺」,原文沒有依據。B.「根本不懼
怕」有一定道理。D.影響射擊是因恐懼)
(2)①為人物設置特殊情境;②為全文營造緊張氣氛;③為後文對峙場面作鋪墊;④創設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⑤呼應標題。
(3)①老練 ②自信 ③鎮定 ④勇敢。
(4)觀點一:多餘。理由:①前文細節描寫已表現歹徒的極度恐懼,為歹徒被嚇死做好了充分鋪墊。②結尾不交代死因,能使讀者追尋死因,激發閱讀興趣。
觀點二:不多餘。理由:①交代死因,使故事來龍去脈更加清楚。②交代死因,能烘托刑警吳一槍的形象。

希望採納

『陸』 愛之鏈閱讀答案

1.請你用簡單的話來概括這篇小說的主要情節

一位老婦人的汽車壞在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失業的喬伊幫助了她卻沒有要她的報酬,並告訴她:「如果您遇上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就請您給他一點幫助吧。」老婦人在一個小餐館吃飯的時候,想起了喬伊的話,為疲勞無比卻堅持工作的懷孕女店主留下了一些錢,而這個女店主,正是喬伊的妻子。

2.作者將題目定為「愛之鏈」,請你根據小說來解釋這里的「鏈」的含義。
「鏈」的含義就是:愛會像鏈子一樣傳遞。

3.這篇小說的情節上有個特點——「文中人物不知道,但是讀者全知道」。文中的人物分別不知道文中的那些事情?
喬伊不知道老婦人給了自己妻子錢,老婦人不知道女店主就是喬伊的妻子,喬伊的妻子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幫助了老婦人。

4.文章的開頭有一段對環境的具體描寫。作者在這里寫環境,對於表現「喬依助人」有什麼作用?
用殘酷的環境描寫,襯托出喬伊無私幫助老婦人的高尚品德。

5.劃線句子寫了「餐館和女店主」。裡面有一處對比,作者將什麼與什麼做對比?同時。請你分析一下:作者這樣對比來寫的目的是什麼?
作者將餐館的破舊與毛巾的雪白做對比。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襯托出女店主的用心工作,從而為老婦人幫助她打下伏筆。

原創手打,覺得好請不要忘記採納,謝謝。

『柒』 《含淚奔跑的少年》閱讀附答案

1、請簡要分析「城管巡查」這一情節在小說中的作用。

答:這一情節是小說的轉折點,將小說的情節推向高潮,因為這次事件,小說的主人公看到了城市的「暖」獲得了前行的動力。

2、請簡要分析這篇小說塑造的主人公「他」的形象。

答:這一事件,體現出了母親的堅強,也體現出了主人公和母親之間的親情。

3、小說的結尾說:「這個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間,我不能只是流淚,我要做一個含淚奔跑的人。」結合文章,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這個世界有冷的一面,也有溫暖人心的一面。母親擺攤被城管清理,腿被燙傷,城管怏怏離去:這是城市的「冷」;為母親買葯膏時,「他」的錢不夠,店主了解情況後的好心資助:這是城市的「暖」。

(7)已看過小說閱讀答案擴展閱讀

做題技巧:

1、任何問題都要以文章的中心思想為基礎,不要偏離了主題。因為文中極有可能出現後面題目的答案。

2、有可能在閱讀理解中並沒有出現回答文章中心思想的題目,但是可以將文章的中心思想寫在別的題目中。

3、漢語中一詞多義現象相當普遍。在理解詞語中某個字的意思的時候,必須把它放到這個詞語中去考察,這樣才能准確地理解這個字的意思。



『捌』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中考是一項高風險的選拔性考試,具有重大的影響。小說閱讀是中考語文的重要內容之一。任何一項考試,試題是關鍵。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及答案以供大家閱讀。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原文

丟失的硬幣

吉鳳山

我走在上班的路上,聽見一個小女孩跟我說:“叔叔,幫我拿一下好嗎?”一瞄,眼前這個小女孩,雖然我叫不上名字,但知道她和我住一條巷子。小女孩說著,將手中的東西遞到我面前,是一瓶純凈水和一枚一元的硬幣。她說:“我系一下鞋帶。”接過兩件東西,我一邊饒有興致地看著小女孩系鞋帶,一邊將那枚硬幣在手中拋著玩。我問小女孩:“怎麼只帶一元錢啊?”女孩說:“老師讓我們每人交一元錢。”

這個時候,我一不小心,硬幣從手中滑落,蹦蹦跳跳落入了下水道。

我想從衣袋裡掏一元錢的硬幣還小女孩,可身上沒有硬幣。當小女孩系好鞋帶抬起頭來,我只得將一張10元的票子遞給她。

小女孩伸手剛要接,卻又縮了回去:“我剛才讓你拿的是一元錢的硬幣啊。”我說:“你剛才那枚硬幣,叔叔不小心掉入下水道了。”小女孩說:“怪不得我剛才聽見丁丁當當的聲音呢。”小女孩猶猶豫豫地接過錢:“那我先帶上你的錢,放學回來再把9元錢還給你。”

晚上,響起敲門聲,打開門一看,門外站著小女孩和一位三十多歲的男子。小女孩指著男子說:“叔叔,他是我爸爸,我們是來還你錢的。”

我趕緊將他們讓進屋說:“你們真是太認真了。”

“哪能欠帳不還呢?”小女孩的爸爸掏出幾張紙幣遞向我,手伸在半道上卻停住了,直盯著我的身後看。“這都是你的東西?”他問。我順著他的目光轉過身去,原來他看到的是櫃子上放著的那些陶瓷製品。我點點頭:“對,我喜歡 收藏 一些小古董。”

聽我這么一說,小女孩的爸爸將手縮了回去:“這錢我不給你了。”我一愣,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但還是說:“我本來就沒要你給嘛。”

他又說:“這9元錢不但不給你,你還得給我錢。”我以為他是開玩笑,便也笑著問他:“為什麼?”他從衣袋裡掏出一張報紙,指著上面的一個小“豆腐塊”說:“我今天看到這張報紙,上面有個 廣告 ,你自己看看吧。”我接過報紙一看,這是一則“收藏硬幣發發發”的小廣告,上面寫著:一枚特殊年份出廠的硬幣,收藏價可達千元。

“可這跟我有什麼關系?”

“你就別裝糊塗了。”他走到我身後,拿起一件青花瓷器,在手中把玩,“不是我上門看到這些東西,還不知道你是干這行的。我女兒的那枚硬幣,根本沒掉進下水道,而是被你私吞了,一轉身,你就能賺大錢吧。”

我想跟他解釋,他一擺手:“你不用再說了,給錢吧。”我有點生氣地問他要多少錢。他堅定地說:“給我500元。”

這時,小女孩拉著她爸爸的衣襟說:“爸爸,叔叔沒有騙我們,我當時還聽見硬幣掉進下水道的聲音,叔叔沒有騙我們。”

那男人勃然大怒道:“大人的事情,你不懂,少摻和。”

小女孩恐懼地低下頭,不說話了。

又是一番口舌,我感覺到再爭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便拿出500元錢,遞給男人。他迫不及待地揣著錢,領女兒走出大門。我聽見男人教訓小女孩:“傻丫頭,看到爸爸沒有誣陷好人吧。他要是心裡沒有鬼,能那麼痛快地給咱們500元錢?”小女孩委屈地說:“爸,你就是冤枉叔叔了,我聽見了那硬幣掉進下水道的聲音。”又是一聲怒喝,父女倆的爭辯聲漸漸遠去。

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一個消息讓我吃一驚:昨天晚上,一個小女孩偷偷地從家裡跑出來,用鐵撬撬開窨井蓋,鑽到下水道中。由於下水道年久失修,沼氣的濃度很大,小女孩就這樣離開了人世。新聞的最後還提醒家長,要看管好自家的孩子,不能讓他們出入危險的場地。

新聞還配了小女孩死亡時的照片——她正是早上我遇到的那個女孩,她的小手裡捂著一枚一元錢的硬幣。

我不知道,是什麼讓女孩失去最寶貴的生命,是那枚硬幣,還是成年人卑劣的心理?

2017年中考小說閱讀題目

(1)填寫出本文的 故事 情節。接硬幣→_____→_____→_____→嘆硬幣

(2)除掉開頭部分的“眼前這個小女孩,雖然我叫不上名字,但知道她和我住一條巷子”和結尾部分的“新聞還配了小女孩死亡時的照片”這些文字行不行?為什麼?

(3)你認為是什麼讓女孩失去了最寶貴的生命?作者寫這篇 文章 意在呼籲什麼?

(4)有讀者指出,本文在情節上存有一處破綻:既然小女孩和“我”同住一條巷子,對於小女孩死亡這件事應該在家就能早聽說,為什麼非要寫“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才知道呢?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簡要談談你的看法。

2017年中考小說 閱讀答案

(1)丟硬幣→賠硬幣→買硬幣

(2)不行。這些文字起照應作用。開頭部分的文字照應了我為什麼會給小女孩拿東西和小女孩為什麼晚上能很快來我家還錢;結尾部分照應了我為什麼能確定死去的就是那個小女孩。

(3)爸爸卑劣的心理和做法 誠信,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

(4)提示:問題,有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不同意。雖然小女孩和“我”同住一條巷子,但“我”沒在家、小女孩家封閉消息或者 其它 原因都會造成“我”沒早聽說這個事實。

示例二:同意有破綻。前一天晚上小女孩和她爸爸到“我家”還錢,“第二天,我來到辦公室,翻看報紙”,可看出小女孩發生事期間“我”一直在家,應該能聽說。即使在家不知道這件事合理,文章中應該有所交待與照應,要知道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是十分注意鋪墊和照應的。

猜你喜歡:

1. 2017年語文中考題答案

2. 2017年中考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3. 2017中考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4. 2017年中考語文測試卷及答案

5. 2017年中考語文訓練試題及答案

『玖』 求小說〈睡美人〉閱讀理解答案

1答案:《睡美人》這一篇文章的主旨就是要體現女A角的慷慨與善解人意。
以女A角的失蹤為開頭,引出下文女B角的心理活動以及後面的一系列故事,烘托最後結局的女A角出場。
2答案:一是指芭蕾舞劇《睡美人》,另一方面指芭蕾舞界的新星的升起。
3答案: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應該把優美的舞姿展現給觀眾和導演。
4答案:①:擔心②:驚訝③:後悔④:欣喜若狂
5答案:①女A角:讓新人有發展機會
②女B角:不怕挫折
③導演:不善於發現
間接描寫為主

熱點內容
公媳小說免費 發布:2025-08-13 23:14:46 瀏覽:655
聽書醫妃很囂張 發布:2025-08-13 22:58:05 瀏覽:403
17k黑社會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3 22:56:14 瀏覽:344
好看的艦娘小說 發布:2025-08-13 22:26:01 瀏覽:989
民國唐朝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3 22:22:20 瀏覽:532
小說英國爸爸在線閱讀 發布:2025-08-13 22:12:13 瀏覽:484
懶人聽書學說話 發布:2025-08-13 21:57:25 瀏覽:69
非穿越古代言情小說皇帝 發布:2025-08-13 21:55:40 瀏覽:854
欲之國太子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13 21:53:45 瀏覽:123
言情控小說免費閱讀百度 發布:2025-08-13 21:41:23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