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飛鴻小說在線閱讀
A. 俞飛鴻《愛有來生》的詳細檔案
俞飛鴻:十年拍一部電影 我做了件很奢侈的事 有人說,相比最後的作品,處女作更重要,那是憋了很久後的宣洩,一定精彩。 《愛有來生》是俞飛鴻的導演處女作,改編自《銀杏銀杏》——10多年看的一本小說。她被這故事打動,向幾個導演推薦,大家沒在意,她卻越來越放不下。 故事很簡單,近於古裝版的《人鬼情未了》:土匪的弟弟前世愛上了孤女阿九,但因為家族恩怨,兩人生離死別。死後他成了孤魂,在一棵銀杏樹下苦苦等待已投胎轉世的阿九,整整50年。 王朔在俞飛鴻的講述中聽出了想法,「你心裡已經有畫面,講得比原來的故事還精彩,你是拍這部電影的最佳人選。」俞飛鴻聽到這番鼓勵,心更定了。 2001年她買下電影改編權,先後找過幾個編劇,總找不到感覺。4年後她推掉所有工作自己動手。「我沒法這邊演戲,那邊寫劇本。」 這5年,大家猜測她是去結婚生子了。這5年,她跟自己說過100次放棄,卻又說了101次堅持。 她親自演繹《愛有來生》女主角阿九的前世今生。第一次讀到《銀杏銀杏》時,她就把自己附在了阿九的身上,「從看到這個故事開始,我就跟她粘在一起了。」 試映結束後,女觀眾手裡大都捏著一團被眼淚鼻涕打濕的紙巾,俞飛鴻也是其中的一個。她安靜地跟著人流走出放映廳,盯著身邊走過的每一個人,看著那一雙雙剛剛流過淚泛著紅的眼睛。 「這是我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也可能是最後一部。」她說她喜歡姜文那種狀態,「他不會為拍而拍,有創作沖動時才動手,哪怕這中間隔了5年、7年,寧缺勿濫。」 她不可能再用10年時間拍一部電影,「一個人有幾個10年啊?我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奢侈的事。」 演員的動盪生活我從沒適應過 父親畢業於清華大學、媽媽畢業於浙江化工學院,家裡沒有一丁點文藝氣息。可打兒時起,與此有關的任何機會,俞飛鴻都沒有漏過。6歲被挑去學舞蹈,8歲第一次出演電影《竹》。劇組的人打趣說,當時她歸道具組管,有她的戲時,道具組的叔叔阿姨把她抱到鏡頭前,一場戲拍完了,再把她抱走。 16歲,她已經在《兇手與懦夫》中出演女主角,大三去好萊塢出演電影《喜福會》,1993年大學畢業留校任教。一切都太順利了!但她覺得自己太年輕,需要鍛煉,「我沒有經驗缺少生活,能教給學生的,只有老師教給我的那些,最多是做傳話筒。加上想學英語,就去了美國留學。」 1998年,電視劇《牽手》的導演楊陽找到電影學院的程老師,「你們表演系的學生中有沒有氣質比較獨特的?」程老師遞給她一張很大的黑白照。「那張照片非常打動我。」楊陽至今記得看到俞飛鴻照片時的情景。 「他們給我寄來劇本,想讓我演夏小雪,可我覺得以當時的年齡、經歷、感覺,演王純比較合適。」那會兒,她正在美國留學,坐十幾個小時飛機回到國內,結果,一切如願。王純,讓她一夜成名——那可能是中國熒屏上第一個不招人恨的第三者。此後她似乎沒能超越這個角色。觀眾說起她,必提及《牽手》里的王純。 《牽手》紅了之後,片約大增,有一陣每年要拍四五部戲。「累得直想哭,演員的悲哀是一旦上了軌道就沒法停下來,除非病得爬不起來,不然沒有請假一說。請一天假,劇組會損失很多錢,下面的戲也會受影響,完全是身不由己的狀態。」 「我是個特別寶貝自己的人,我不能為了演戲付出全部生活。」那段日子她對工作產生了厭倦。去外地拍戲得提前一周整理行李箱,「開行李箱和關行李箱兩個動作充滿恐懼。這個帶不帶?那個帶不帶?」她是個戀家的人,走到哪兒都要帶上自己的水杯,習慣於把酒店的房間布置出家的感覺。而劇組永遠處於漂泊的狀態。 她說,做演員這么多年,對這種動盪生活,一直就沒有適應過。 生活越平淡,我就越踏實 俞飛鴻說話,聲音不高不低,語速不快不慢,溫和,有分寸。很多人,尤其男性觀眾,至今記得她在《小李飛刀》中出演的角色「驚鴻仙子」——美麗,智慧,回眸一笑,真有驚鴻一瞥的感覺。 很少有人知道在生活中,俞飛鴻人稱「飛哥」。 「我的性格其實很男人,堅定、果斷,我決定的事不需要跟人商量。我喜歡幽默的人,自己也願意調侃,朋友們都把我當男孩子看。」 女演員最敏感的是年齡、曝光度。這些從來就沒困擾過她,她沒拍過性感、裸露的跨頁照片,不介意你對她演技的質疑,爽快地告訴你出生日期,接受采訪時不施脂粉、素麵朝天。「我關心的是我的生活、心境。這幾年,在別人眼中我好像消失了,但我比任何時候都忙碌、有成就感。」 《愛有來生》在雲南拍攝了七八個月,工作環境大都是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原。劇組所有人幾乎都有過高原反應,水土不服、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兒。俞飛鴻卻一次都沒病過,「我跟自己說,『你不能倒。』我倒了片子誰來拍?損失誰來扛?選景時我們在山嶺間徒步行走,非常艱苦。曾經為找一條瀑布翻山越嶺爬到一個山頂,運動量大到我們的美術犯胃病。我也因為走路太多,大拇趾蓋都翻起來了,黑紫,流膿血,將近一年才慢慢長好了。拍戲時每天我都是最早到現場,爬山時我走在最前面。攝影師有一次問我助理,『你都給她吃什麼了,怎麼跟打了雞血似的?』」 工作人員沒達到要求,她態度很強硬,非讓對方給出充分的理由,「我不會猶豫,我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很清楚自己要什麼。」這么強硬的話,她微笑著,用恬淡的語氣說出來。 她說她是個理性的人,不愛對生活抱幻想。在她看來,很多東西是註定的。她平時說話都很少,最喜歡的,是靜靜地坐在角落裡觀察別人。 「我看過一本電影雜志采訪陳沖,問她有沒有想過出本自傳,陳沖回答,『我不希望,我希望我的人生非常平淡,平淡到不足以寫自傳。如果能寫自傳,說明你的人生非常有戲劇性、非常坎坷。』她是我所見過的最聰明的女人之一。她說出了我想說的話,我希望我的人生也平淡到不足以寫成一本書,每天早上起來時,腳踏踏實實踩在地上。生活越平淡、越沒有什麼,我就越踏實。」
詳情可以看俞飛鴻的網路或者歡迎到俞飛鴻的貼吧了解相關具體的信息
B. 有沒有寫俞飛鴻女主的小說
《華娛之夢》。
作者:二手男人當自強
內容簡介:
好春光,不如夢一場,夢里青草香。
千禧年初春,林木落腳到了四九城外的村子裡。
然後一切都開始變得像是一場夢一樣。
一場如夢似幻的華娛之夢。
相關內容解釋:
《華娛之夢》語言描述平易雋永:語言構思上並無極力鋪陳辭藻,採用華麗文采進行敘述,而是用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進行渲染,達到哲理與內涵的有機統一,情感 與內容的有機統一 , 情感與內容的共鳴,以平易見真知,以樸素刻情感內涵,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感,平實的語言,哲理蘊含的內容,達到一種巧妙的小說升華,其語言功底不可不謂之深厚。
《華娛之夢》結構編排獨具匠心:主要採用了雙線式結構,明暗交織,情景交融,展現作者內心,命運的跌宕起伏與作者感悟,寓情於美,自然流暢。作者多變的藝術風格和高超駕馭文字能力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