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推荐 » 推荐小说红字的理由

推荐小说红字的理由

发布时间: 2022-03-09 12:04:54

㈠ 如何欣赏与评析《红字》一书

《红字》素来享有“心灵罗曼史”的美誉,它既是霍桑最优秀的作品,也是那个时代美国人的骄傲。

《红字》一书的人物刻画颇有特色,采用了典型的类型化,即书中的人物不是作为特殊的个体来展现,而是作为具有独特心理状态的一类人而打动读者。

海丝特·白兰属于那类胸前佩戴红字、勇敢、能干而又充满活力的妇女的代表;丁梅斯代尔则是手按胸膛、良心有罪的那类人的生动体现;齐灵渥斯集魔鬼、中世纪炼丹术士和心怀恶意的科学家于一体。其中每个人物又与书名所示的“红字”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海丝特是“现形的红字”;丁梅斯代尔是“隐形的红字”,为赎罪、内省等宗教意识所纠缠;齐灵渥斯是真正的“红字制造者”,身体的畸形与心理的仇恨导致他成为堕落深渊的最恶者;珠儿则是鲜活的、洋溢着活力的“生命的红字”,她像海丝特胸前刺绣的鲜红的红字一样构成整幅晦暗画面的亮色。

被喻为“心灵的罗曼史”的《红字》当然有大量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事实上,书中的主要人物不仅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困境中,更生活在心理的困境中。作者用巧妙而饱蘸同情的笔触将他们心灵的扭动挣扎呈露纸上。同时,心理描写与字母“A”含义的逐渐转变互相映衬,字母“A”由清教徒眼中的“通奸罪”转变为“能干”(able)、“天使”(angel)、“崇拜”(admirable)等意,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齐梅斯代尔牧师心理痛楚的同情和对海丝特勇敢大度的赞赏。

小说的重要场景,即主要人物海丝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渥斯、珠儿的两次全体聚首都是通过一系列静景展示的,画面恒久、语言精炼、情感强烈,具有雕塑的力度与美感。

霍桑在《红字》和其他著作中那种渲染气氛,深挖心理,对人类道德、宗教等基本问题的深刻追问为众多后世作者所推崇,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托妮·莫里森等都汲取了他的某些写作方式。

《红字》无愧于世界上不朽巨著的称号。它自1850年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有多种译本问世,深受读者欢迎。它还被改编成戏剧、歌剧、电影广泛流传。

推荐外国的名篇名著五个,及推荐理由。

童年——苏联作家高尔基所写自己童年,经历丰富有文笔。
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力作,写了老人不服老征服大海。
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马克吐温名作,写了美国农村普通孩子汤姆索亚历的经历、趣事。
爱的教育——关于爱的故事
悲惨世界——法国雨果所做,写了人性。

㈢ 大家有没有看过《红字》,霍桑的长篇小说,简单介绍下吧

就是讲一个复仇与拯救的故事。不过,确是值得一看

㈣ 关于小说红字

㈤ 红字的点评鉴赏

小说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社会典法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主人公海丝特被写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里不一的丁梅斯代尔,同时也在感化着充满罪恶的社会。
至于她的丈夫奇林渥斯,小说则把他写成了一个一心只想窥秘复仇的影子式的人物。他在小说中只起情节铺垫的作用。
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的爱充满了一种飞蛾扑火的牺牲精神,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他们既是为更高层次的真理而献身的义无反顾的殉道士,又是摆在清教祭坛上献给上帝的牺牲品。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五彩班澜的象征意义;红色才农十分巧妙地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思想和认识的同时,又取得了一种深沉含蓄的艺术效果。与红色相比,全书的中心即字母“A”的象征意义就更是多姿多彩,且层出不穷。它的内涵随着情节和人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观察者立足点的不同而各异,展现出游移和飘忽的特性。“A”是字母表中的第一个字母,意味着开始,而披基督教的教义来说,开始即是堕落,是无人得以幸免的原罪。世界之原初即是堕落;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是因为偷吃禁果犯了罪,才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苦难的尘世生活的;生命之初始也是堕落,亚当和夏娃的子子孙孙都承袭了原罪,人人生而有罪。
丁梅斯代尔的名字亚瑟(Arthur)与亚当(Adam)一样都以“A”开头,这绝非偶然。小说从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二人犯了通奸罪开始,并以让海丝特佩戴“A”字上刑台为开场戏,正是暗示了“开始即是堕落”这一具有普通意义的命题。在清教徒看来,海丝特生性淫荡,是个不洁之妇,把代表通奸罪(Altery)的“A”字戴在她胸前,是要折磨、羞辱、惩罚这个上帝的罪民。他们自认为这样做便是忠实捍卫了上帝的戒律,却未曾想到,自己同时也犯一个更严重的罪,即自认为上帝。他们假借上帝的权力对同类进行了终极审判,以人的权威亵渎了真正的神权。“A”字究竞象征着谁之罪过、谁之堕落,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霍桑在这部小说中,不止肯定了那“可能从来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讨人喜欢……却是基督教神学中唯一能真正得到验证的”原罪观念,而且预示了救赎的可能,以及从罪的奴役走向赦罪的自由的高昂代价,并充分表现了对受制于“人性脆弱”的凡人的悲悯情怀。这一切无不反映着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印迹,就这个意义上而言,说“霍桑的作品鲜明地体现出福音派教义的内容”也并不为过。但同时,霍桑在作品中又确实表现了对清教传统的矛盾心理和站在这一传统主流上的审慎反思。对于这样—位作家,倘若能损弃前见,对他背后这一复杂的基督教—清教背景采取从文化上“理解它,体悟它,把握其真精神”的态度,那么理应能从《红字》中读出比“宗教压抑下的变态心理、思想矛盾””更丰富的内容。 选用叙事者本身就是一种疏远手段。《红字》的叙事是以一个不愿承担叙事责任的全知叙事者的视角或无限制视点展开的。全知叙事者不想明显地表露同情犯通奸罪的女主人公,让自己与她保持一定的情态距离,回避用“我”的身份把要讲的故事直接告诉读者,而是把“我”隐藏在”我们”背后,如“……当我们的故事开始时……”这个“我们”只是形式上的全知叙事者,他既不是故事中的人物,也很少表明白己的观点。很多情况下,《红字》叙事者还运用内在叙事策赂,利用故事人物的视角来表达情感态度。
小说的叙事结构就故事情节而言是不完整的,因为故事不是从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相爱的起点和过程开始,而是从中间开始,其后的叙事中也并没有对他们通奸故事的来龙去脉作任何讲述,故事更多的是去描写阴森恐怖的监狱、刑台、森林等场景。虽然《红字》讲述四个人物……但它从根本上只有一个叙事或情节。当然.象征性场景成为小说的特色。曾方也指出“《红字》一般都缺乏真正的情节,往往用场景来代替。”因此,借助从中间开始的叔事结构和不完整的故事情节,叙事者可轻易地绕过婚外情主题对故事的正面干扰,从而给读者造成《红字》不是婚外情故事的假象,但事实却颠覆了正统的道德价值观。
叙事距离本身并不是作品创作的目的,而是让作品与读者之间保持一种审美距离,从而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和艺术品味的手段。象征手法是创设这种审美距离的重要修辞技巧之一。象征手法可用于描述任何东西而不直接提及,可以通过别的媒介来提示,但不只是一样物品与另一样的替代和比较,而是用具体的意象去表达抽象的思想及情感。因此,象征手段使本来熟悉的语言意义变得陌生、含糊、深邃、神秘,从而提高了审美效果。
红字“A”是贯穿全书的主线,也是最典型的象征。红色是一种能引起人们无限联想的颜色,在小说中它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渲染,展示出了各种丰富的内涵。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是生命、力量与热情的象征。火是人类生活的光热之源,而爱情之火则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小说中的红色象征着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纯洁、美好、热烈的爱情,这种爱是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骸衍下去的正当条件,在任何发育健康的社会里都是被尽情讴歌的对象。然而在严酷的清教思想的统治下,真理往往被当作谬误,人性被拉曲,该赞美的反而被诅咒,象征爱情之火、生命之源的红色被专制的社会作为耻辱的标记挂在海丝特胸前。
红色,确切地说“猩红”(scarlet),在这里也是罪的象征。它与罪的联系最早源于《圣经》。《圣经·启示录》十七章中所描写的那个“大淫妇”就身穿猩红的衣裳,她的坐骑也是一只通体写满亵渎之词的猩红兽。从此,猩红色就带上了堕落、淫荡和罪恶的含义。给海丝特戴上猩红的“A”字就等于结她贴上了一个“淫荡”的标签。红色也可以是火刑的隐喻。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二人既是中世纪被施以火刑的异教徒,又是在炼狱助熊熊烈火中备受煎熬的两个负罪的灵魂,红红的火焰在小说中转化为红红的“A”字,代表了基督教的精神净化和水恒惩罚。在基督数的文化传统里,红色还代表了耶稣及其追随者所流的殉道之血。海丝特始终佩戴着红色的“A”字,而年轻的牧师则在胸口上刻苦一个血宇“A”,他们一次次登上刑台,使人联想到祭坛上淌着鲜血的羔羊,它以自已的苦难、鲜血、甚至生命向世人昭示着一条解脱罪恶,走向上帝和天堂的光明大道。
反讽是《红字》中的一个典型修辞手法。作品的题材本身就是一种反讽。学识渊博而虔诚的年轻牧师丁梅斯代尔与一位已婚妇女海丝特发生恋情是对当时扼杀人性和人间爱情的清教权势和信条的极大讽刺,因为清教信徒们都把他看成是“圣洁的典范”,把他幻想成是“上帝传递智慧、责难和博爱的传声筒”,他们永远想不到他会犯“原罪”。这样的突发性在读者中产生较大的悬念和反差。使读者期待的与实际发生的形成心理落差,产生审美距离,从而强化了审美和讽刺效果。 在《红字》这部小说里,“母性”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它是一种伟大的慈悲的力量,支持着海丝特生存下去,然而,母性也成为了规训她身上令男性恐惧的反叛力量的工具。作为私生女的珠儿固然是“罪孽”的化身,但同时她也“揭露和惩罚着海丝特,完成了字母A的(规训)功能。”在林中相会一节,海丝特扔掉了宗教社会强迫她戴上的象征罪孽的红字,然而,珠儿却以拒绝承认她是母亲相要挟,逼迫她又把红字戴在了胸前。虽然海丝特有勇气对抗清教社会,但她在教育珠儿的时候,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被吸纳进现存的社会体制。她对珠儿的爱,使得她不愿意看到珠儿和她一样,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孤独地生活。珠儿的异类性不断提醒着她的罪过,“是珠儿叫我还活在世上,也是珠儿叫我受着惩罚。……她就是红字……具有千万倍的力量来报应我的罪孽。”凹正如霍桑在小说中所写到的,因为珠儿的存在,海丝特没有能够成为公开挑战男性社会制度律法的反叛者:“母性的温柔渐渐平息下去了(海丝特性格中)那些不安定的成分。”在母性的作用下,海丝特不仅拥抱自己的孩子,也拥抱所有受苦受难的人。她用绣品换来的所得,给穷人送上钱物。她不仅穿针引线给珠儿缝制衣物,也给镇上的穷人缝制御寒的服装。她成了圣母玛利亚式的角色,在她的身边聚拢了许多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他们在她的怀抱里寻求安宁和抚慰,她变成了整个小镇的代表人物,体现了父权社会所需要的隐忍、克制、牺牲、博爱等女性气质中神性的一面。
批评家理查德·蔡斯会在他的经典之作《美国小说及其传统》中,称《红字》是“一部女性主义宣传册”。

㈥ 小说红字讲了什么事

小说描写女主人公
海丝特·白兰跟丈夫从英国移居当时尚属英殖民地的美国波士顿。中途丈夫被印第
安人俘虏。海丝特只身到美后,迫于生活,被一青年牧师诱骗怀孕。此事,被当地
虚伪的清教徒社会视为大逆不道。当局把海丝特抓起来投入监狱,游街示众,还要
终生佩带象征耻辱的红色的A字(Altery:通奸女犯)和站在示众台上受审。州
长亲自主持了对海丝特的审讯,她所属教区的牧师丁梅斯代尔——一个被公众视为
最高道德典范的诱骗海丝特的奸夫,也假惺惺地劝说她招出奸夫的姓名。但海丝特
宁愿一人受辱,誓死也不招供。在远离社会,远离人群,受尽屈辱的处境中,海丝
特孤苦顽强地生活着,全仗刺绣为生。她生活中的惟一支柱是抚养掌上明珠般的女
儿珠儿。海丝特这种忍辱负重、代人受过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丁梅斯代尔大为感
动,也大受刺激,不久他便心力交瘁地病倒了。而获释归来,一直在暗中侦察底细
的海丝特的丈夫罗杰·奇林渥斯医生,在给丁梅斯代尔治病中,已基本了解到了真
情,并欲置丁梅斯代尔于死地。为了逃脱,海丝特跟丁梅斯代尔议定在新市长就职
那天,带上孩于一同乘船到“看不到白人足迹”的地方去。但此事也被奇林渥斯识
破,逃脱不成。于是,丁梅斯代尔在新市长就职那天,携海丝特和珠儿走上示众台,
当丛宣布了自己诱骗海丝特的事实,并死在海丝特怀抱中。海丝特也从此得到了解
放,带着珠儿远走他方。若干年后,珠儿长大成人,安了家立了业,而海丝特却一
人再回到波士顿,仍带着那个红色的A字,用自己的“崇高的道德和助人精神”,把
耻辱的红字变成了道德与光荣的象征,直到老死。

小说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
发展时代美国社会法典的残酷、宗教的欺骗和道德的虚伪。

㈦ 红字这篇小说讲了些什么

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跟丈夫从英国移居当时尚属英殖民地的美国波士顿。中途丈夫被印第安人俘虏。海丝特只身到美后,迫于生活,被一青年牧师诱骗怀孕。此事,被当地虚伪的清教徒社会视为大逆不道。当局把海丝特抓起来投入监狱,游街示众,还要终生佩带象征耻辱的红色的A字(Altery:通奸女犯)和站在示众台上受审。州长亲自主持了对海丝特的审讯,她所属教区的牧师丁梅斯代尔——一个被公众视为最高道德典范的诱骗海丝特的奸夫,也假惺惺地劝说她招出奸夫的姓名。但海丝特宁愿一人受辱,誓死也不招供。在远离社会,远离人群,受尽屈辱的处境中,海丝特孤苦顽强地生活着,全仗刺绣为生。她生活中的惟一支柱是抚养掌上明珠般的女儿珠儿。海丝特这种忍辱负重、代人受过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丁梅斯代尔大为感动,也大受刺激,不久他便心力交瘁地病倒了。而获释归来,一直在暗中侦察底细的海丝特的丈夫罗杰·奇林渥斯医生,在给丁梅斯代尔治病中,已基本了解到了真情,并欲置丁梅斯代尔于死地。为了逃脱,海丝特跟丁梅斯代尔议定在新市长就职那天,带上孩于一同乘船到“看不到白人足迹”的地方去。但此事也被奇林渥斯识破,逃脱不成。于是,丁梅斯代尔在新市长就职那天,携海丝特和珠儿走上示众台,当丛宣布了自己诱骗海丝特的事实,并死在海丝特怀抱中。海丝特也从此得到了解放,带着珠儿远走他方。若干年后,珠儿长大成人,安了家立了业,而海丝特却一人再回到波士顿,仍带着那个红色的A字,用自己的“崇高的道德和助人精神”,把耻辱的红字变成了道德与光荣的象征,直到老死。

㈧ 《红字》主要讲了什么

链接:https://pan..com/s/1gv6gAicl-cv_9K5HvJs-8A


提取码:u2e1

该小说讲述了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I Hawthorne,1804一1864)出生于新英格兰一名门望族,他家世代都是虔诚的加尔文教信徒。他的两代先祖曾是马萨诸塞殖民地政教合一的权力机构中的要人,参与过一六九二年萨菜姆驱巫案及其后的迫害教友派的活动。霍桑一家后来以航海为业,从事东印度地区的贸易,到他父亲这一代,家境已经大不如前。

㈨ 红字冲销的理由

什么 红字冲销的理由呀?
会计书上就写了用红字冲销的2种情况!
你问的什么意思呀

㈩ 霍桑的长篇小说《红字》描写了什么揭露了什么

写出了他很重要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这部作品以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生活为背景,描写一个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缚的少妇犯了为加尔文教派所严禁的通奸罪而被示众,暴露了当时政教合一体制统治下殖民地社会中的某些黑暗。作者细致地描写了经过长期赎罪而在精神上自新的少妇海斯特·白兰,长期受到信仰和良心的责备而终于坦白承认了罪过的狄姆斯台尔牧师,以及满怀复仇心理以至完全丧失人性的白兰的丈夫罗杰,层层深入地探究有关罪恶和人性的各种道德、哲理问题。小说以监狱和玫瑰花开场,以墓地结束,充满丰富的象征意义。

热点内容
懒人听书之庶女有毒 发布:2025-08-12 07:20:39 浏览:698
禁止阅读的小说阅读答案 发布:2025-08-12 07:19:05 浏览:691
秦时明月写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12 07:17:26 浏览:638
欲屋宅小说阅读网 发布:2025-08-12 07:05:25 浏览:649
最新的穿越架空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2 07:05:18 浏览:799
小说推荐男主重生爱女主 发布:2025-08-12 06:53:06 浏览:690
人鱼末日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8-12 06:46:19 浏览:60
校园神级少年亲校花小说 发布:2025-08-12 06:43:40 浏览:251
推荐文科学霸小说 发布:2025-08-12 06:41:32 浏览:349
湛清言情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8-12 06:35:14 浏览: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