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应物兄免费阅读
① 茅盾文学奖2020获奖作品是什么
“2020茅盾文学奖”即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15—2019),获奖篇目包括:
1、《人世间》(梁晓声)
《人世间》是当代作家梁晓声创作的长篇小说,于2017年12月首次出版。
小说围绕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两件事,以“应物兄”作为轴心人物,上下勾连、左右触及,相关各色人等渐次登场,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当代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生活画卷。
② 应物兄想表达什么
应物兄死了,太和儒学研究院怎么办?还成立么,这个虚设的院长之后,是不是研究院也只成为一个话题而已?本来,我想说的是,《应物兄》这个结尾有点硬,有点突然刹车,有点用偶然性代替必然性。应物兄的死与不死,与一个大学要不要成立国学院并没有致命关系。也就是说,当李洱用车祸让“我们的应物兄”头朝地脚朝天,这个结尾的处理按理说有点不对。用偶然性替代必然性不应该是小说收束的最佳选择,比起鲁迅趁编辑不在就让阿Q被砍头,让连载的故事无法继续下去,应物兄的死似乎没有在前面的情节中推导出来。但写到此处,我又觉得,这其实也是个合适的选择,至少并不过分。因为李洱并没有打算让研究院挂牌,并没有设计过敲锣打鼓式的剪彩仪式。虚无,或者说幻灭,就应当戛然而止。偶然性在此处是有力量的,当它契合在整个故事当中的时候,正当其时,因为所有的表演都已尽兴,没有成立的研究院未必值得期待,这种不期待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一切重在过程,小说的意义已经在过程中尽情释放了,事实的有无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应
物
兄
四
再回到小说的开头。围绕着太和儒学研究院,小说发生了很多故事。在一个大学成立一个国学研究院,这太不稀奇了,由它支撑一部近百万字的小说,可能吗?这就是小说家的抱负?13年精力写一个大学研究院的故事,而且结果还是虚无?然而小说却真的做到了,认真的“闲笔”成为小说的主体,太和儒学研究院的成立随着故事的推进渐行渐远,甚至,由于闲笔的精彩,至少我这样的读者都不希望它成立了。
济州大学,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大学吧,因为小说里的其他大学都是实有的中外知名大学。作家设想的济州是哪里?济源?郑州?我以为或许是这两座城市的合体。这也是李洱先后生活过最长时间的城市,文化上有差异但也有一致性。从地理方位和风土人情上,济州应该是济源,但从城市规模和济州大学要办的学术事业上,从它是一座有着800万人口的城市,它应该是一座省会级城市。小说除了济州、济州大学,其他很多物象都是有现实依凭的,而且作者尽量显得真实,以增强小说的逼真性。
尽管人物有随意穿梭的印象,但仍然能看出李洱的精心设计,弄清楚围绕太和儒学研究院的人物关系网络图,就差不多能还原作家构思时的思路。将要成立的太和儒学研究院,隶属于济州大学,全校上下尤其“高层”十分重视研究院的设立。校长葛道宏允诺大力支持。他已口头任命应物兄为将来的院长,现在的筹备组组长,为了加强力量,他又硬把费鸣塞到其中,或为助手,或为耳目,而费鸣又是应物兄的同门师弟,区别是,应物兄还成了导师乔木先生的女婿,费鸣则是其关门弟子。研究院成立的目标是研究儒学,而要想使研究院一炮走红,必须有一个学科带头人。这时,就在济州大学高层中出现一个虽未现身却炙手可热的人物:哈佛大学东亚系的济州籍著名学者程济世。引进程济世成了小说全部的核心,最大的悬念。一切可能性,研究院的规格、影响力、“招商引资”的机会,甚至研究院要不要成立,都系于程济世一身。
五
《应物兄》的奇特在于,小说写了近百个人物,李洱却在第一节就甩出了所有的关键人物。应物兄、葛道宏、费鸣、乔木,以及传奇人物程济世(当然是传说中的)几乎同时在第一时间登场。也就是说,假如近百万字的规模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恶战的话,作者却在一出手就打出了所有的大牌,完全不考虑长篇画卷所应具有的循序渐进,不像有成竹在胸。但这又是一种十分自信的写法,主角一开场就登场,是对所以其他后续支撑情节充满自信的表达。客观上,也让我产生这样的想法,这是一幅既立体又平面的画卷,是一种塔楼式的结构。正是由于重要人物的率先闪亮登场,才能带出后续的众多角色,鉴于结局的虚无,这些角色无所谓主次,也无所谓大小,在济州大学的这个舞台上,所有人都可以来表演、来议论。
③ 《应物兄》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应物兄》(李洱)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j1Y2-zDauC4xQcZlP8S8yQ
书名:应物兄
作者:李洱
豆瓣评分:6.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2
页数:1042
内容简介:
一部《应物兄》,李洱整整写了十三年。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所有人,我们的父兄和姐妹,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应物兄身上也由此积聚了那么多的灰尘和光芒,那么多的失败和希望。
本书各篇章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为标题,尔后或叙或议、或赞或讽,或歌或哭,从容自若地展开。各篇章之间又互相勾连,不断被重新组合,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与意义。它植根于传统,实现的却是新的诗学建构。
《应物兄》的出现,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越。李洱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将之妥帖地落实到每个叙事环节。于是那么多的人物、知识、言谈、细节,都化为一个纷纭变幻的时代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小说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日月之行出于其中,星汉灿烂出于其里。
文学史将证明,对于汉语长篇小说艺术而言,《应物兄》已经悄然挪动了中国当代文学地图的坐标。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本书中发现自己。
13年潜心写作,酝酿出一部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越之作。“应物兄”!这个似真似假的名字,这个也真诚也虚伪的人物,串连起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活色生香的生活经历,勾勒出他们的精神轨迹,并*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
——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榜榜首颁奖辞
倘若我如李洱一般年轻,我会妒忌他。
——德国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
天生的小说家总是处于庄生梦蝶的幻象之中。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小说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天入地、自由无碍。而读者,或者说听众,虽然明知他的故事虚实难辨,却又为其中的趣味和意义所吸引。李洱的天赋在于他能够提取生活和时代内部*核心的意象,让听到或读到的人如醍醐灌顶,突然意识到某种致命的真相。真相,即,石榴树上结樱桃,或,花腔。
——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鸿
13年来,我每天都与《应物兄》中人物生活在一起,如影随形。我有时候想,这部小说大概永远完成不了。今天,当我终于把它带到读者面前的时候,我心中有安慰,也有感激。在此,我也把它献给母亲。13年过去了。我想,我尽了力。
——李洱
作者简介:
李洱,中国先锋文学之后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专业作家,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花腔》2003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主要作品被译为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等在海外出版。
《应物兄》为其最新长篇小说,获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
④ 应物兄的三部手机表示什么
也许一个是专门用来打电话的?一个用来玩游戏的?一个用来做生意的?
⑤ 茅盾文学奖书籍有哪些
茅盾文学奖书籍有哪些?
梁晓声《人世间》、徐怀中《牵风记》、徐则臣《北上》、陈彦《主角》、李洱《应物兄》。
⑥ 优秀长篇小说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工作,终于尘埃落定,五个获奖名额各有其主。依照得票多少的顺序,五部长篇小说分别是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以及李洱的《应物兄》。虽然说在当下时代,文学的边缘化已是难以否认的客观现实,但相较而言,国内目前林林总总的文学奖之中,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依然是茅盾文学奖——一个专门以长篇小说为评选对象的文学奖
在具体关注评价这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结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明白的,就是茅盾文学奖这一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具有明显官方性质的文学奖项所坚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文学标准。这一点,在《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茅盾文学奖评奖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获奖作品应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展现中国精神。对于深刻反映时代变革、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作品,尤应予以关注。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鼓励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鼓励探索和创新,鼓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作品。”尽管《评奖条例》中的相关表述带有公文写作的特点,但有一点却是无论如何都必须明确的,那就是:在强调作品所具思想艺术品质的同时,意识形态层面的因素也必然会被纳入到认真考量的范畴之内。
⑦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什么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有:
1、平凡的世界:
《人世间》是当代作家梁晓声创作的长篇小说,于2017年12月首次出版。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围绕春节欢宴、家庭聚会、重大事件布局全篇。
展示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贯穿其中的,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和复杂。2019年8月16日,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⑧ 《应物兄》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应物兄》(李洱)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HcGPPJQAFmzT65NaJMBykw
书名:应物兄
作者:李洱
豆瓣评分:6.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2
页数:1042
内容简介:
一部《应物兄》,李洱整整写了十三年。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所有人,我们的父兄和姐妹,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应物兄身上也由此积聚了那么多的灰尘和光芒,那么多的失败和希望。
本书各篇章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为标题,尔后或叙或议、或赞或讽,或歌或哭,从容自若地展开。各篇章之间又互相勾连,不断被重新组合,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与意义。它植根于传统,实现的却是新的诗学建构。
《应物兄》的出现,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越。李洱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将之妥帖地落实到每个叙事环节。于是那么多的人物、知识、言谈、细节,都化为一个纷纭变幻的时代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小说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日月之行出于其中,星汉灿烂出于其里。
文学史将证明,对于汉语长篇小说艺术而言,《应物兄》已经悄然挪动了中国当代文学地图的坐标。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本书中发现自己。
作者简介:
李洱,中国先锋文学之后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专业作家,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花腔》2003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主要作品被译为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等在海外出版。
《应物兄》为其最新长篇小说,获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
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有哪些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共《人世间》《牵风记》《北上》《主角》《应物兄》五部作品获奖。
1、《人世间》:
《人世间》是当代作家梁晓声创作的长篇小说, 分上中下三卷,以平民子弟周秉昆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围绕春节欢宴、家庭聚会、重大事件布局全篇,展示近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贯穿其中的,既有中国社会发展的“光荣与梦想”,也直面了改革开放进程的艰难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