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活著推薦稿
㈠ 活著的推薦理由與意義
《活著》是好書,更是好看的書。這不是讓人快樂的小說,但絕對是精彩的小說。有人說,這不是故事,是歷史;也有人說,福貴的一生有悲劇,也有幸運。沒有經典文學的浩繁文字,作者只習慣用最直白的話語和生動的情節,直擊歷史與人心。
余華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作者,提到余華,便不能不提《活著》。推薦這部小說,我可以擺出十個有力的理由,讓你無法拒絕。
第一、故事好看
故事講述了地主家少爺福貴的一生。福貴年輕時放盪嗜財,輸光了家產。這樣的人生巨變讓福貴彷彿變了個人,開始用心體味平凡人的苦樂。福貴的妻子家珍曾被其父強行接回娘家,但終於回來,福貴也開始懂得珍惜自己的家人。按說一切開始向好,但命運卻總不願給福貴好臉色,時哉運哉,福貴的人生滿滿都是坎坷。於他是人生的不幸,於我們這樣的看客,卻成了最精彩的故事!第二、人物形象精彩飽滿
每一部精彩的小說,都會有經典的人物,《活著》當然不例外。小說中的主角自不待言,即使配角也個個出彩。春生,和富貴一起為國民黨拉大炮的患難之交。戰場上,當別的兵都在瘋搶軍隊從飛機上拋下來的糧食時,福貴和老全想的是分開去搶,才能多搶些糧食回來,可是春生卻想到去脫別人的膠鞋當作煮米的燃料。春生在無數次的戰爭中九死一生,可在建國之後的和平年代卻遇到了生命中的最大難關。小說中,家珍感慨,一個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麼也活不了了。小說中,福貴的孩子們,地主龍二,甚至是那頭老牛福貴,都是極鮮活飽滿的生命。著墨無多,熠熠生輝!第三、情節跌宕,充滿懸念
從一開始,我們便知道了結局,福貴老人最終全無親人,只跟叫一頭叫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但是,這本書依然充滿懸念。福貴曾經富有,福貴曾擁有完滿家庭,福貴已懂得了珍惜平凡日子,已不求功名只想平安過一生,可是,那些人都去哪了?每個親人都去哪了?孩子們都去哪了?於個人來說,命運之神是會撒酒瘋的,但對於福貴,絕不只是造化弄人那麼簡單。大歷史,小人物,如同洪流中的螞蟻,波瀾起伏,無力自控,命運的激流令人窒息一一這是一本拿起便放不下的小說。第四、行文簡潔,閱讀極為順暢
很多人覺得文學經典便意味著大量描寫,濃墨重彩,可余華《活著》的語言卻極是簡潔,這也是很多人對余華的突出印象。余華願意用最簡潔的詞句,單純地講故事。只要你具有閱讀《故事會》的水準,你便肯定可以接受《活著》,整本書非常非常好讀。我從來堅信,好東西是應該努力簡化的。對於作者來說,思想的輕薄是可恥的,但語言的故作高深也同樣可恥。《活著》求簡而不媚俗。整部小說,可用一句話來評價:簡約,但絕不簡單。第五、語言滿是光華
一出場,余華寫已蒼老的福貴,「老人黝黑的臉在陽光里笑得十分生動,臉上的皺紋歡樂地游動著,裡面鑲滿了泥土,就如布滿田間的小道。」多漂亮的描寫!世人寫月光無數,余華寫出了獨一無二的經典。當福貴孤獨地埋葬兒子後,一人往家走,其苦令人不忍。此時,小說寫道:「月光灑在小路上,像灑滿了鹽。」寫月光,寫得人心瞬間崩坍,不忍再讀。余華善用簡單語言,但字里行間永不乏珠璣閃光,相比繁復繚繞的語言之美,這樣的光華更讓我傾倒。第六、幽默的魅力
余華的筆下從不乏幽默。好的幽默是說者不笑,淡然講述,聽的人在笑過之後,還覺得回味無窮,余華的幽默便是如此,時而黑色,時有暖意。來看小說寫地主龍二的囂張得意一一「龍二常常穿著絲綢衣衫,右手拿著茶壺在田埂上走來走去,神氣得很。鑲著兩顆大金牙的嘴總是咧開笑著,有時罵看著不順眼的佃戶時也咧著嘴,我起先還以為他對人親熱,慢慢地就知道他是要別人都看到他的金牙。」看過了,別說你沒有笑!